據外媒報導,蘋果申請了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 「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描述了如何為 iPhone、Apple Watch 進行無線充電,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作為無線充電板。除此之外,iPad 背部也可為手機手錶進行無線充電。
專利中提到,部分電子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充電電池,可能需要外部電源才能充電。通常,這些設備可能使用通用或標準化的充電器。例如,某些設備可能使用通用串行總線(『USB』)連接線充電。但是,儘管具有標準化連接線,但每個設備可能需要單獨或專用的電源才能充電。在某些情況下,為每個設備提供單獨的電源可能會增加使用、存儲和/或傳輸的負擔。
該專利描述了如何為iPhone、AppleWatch進行無線充電。MacBook將在掌託上固定感應線圈,將觸控板兩側的區域作為無線充電板,用於傳輸功率。該專利還顯示,除了MacBook的掌託,iPad背部也可固定感應線圈,對iPhone和AppleWatch進行無線充電。
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和演進其實類似蘋果這樣的功能的專利早有出現,不過主要還是應用在手機產品上,比如最近很火的「無線反向充電」。自從華為在2018年的Mate20的發布會上高調推出華為Mate 20 Pro的無線反向充電功能後,各大廠家的主力旗艦機都開始標配此功能。
這種技術其實就是在無線充電的基礎上實現的。首先要弄明白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這是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學過高中物理大家應該都明白電磁波具有能量,通過電磁圈可以捕獲這個能量,然後在線圈內形成電流,最後通過一系列的電路整合就可以實現充電。
然後在無線充電的基礎上又有廠商給手機加入了無線反向充電這項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手機可以通過無線充電器實現充電,然後開啟無線反向充電後,手機可以作為電源給另一款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設備進行無線充電,但是其充電的功率較小只能充當應急使用。
無線充電技術源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而手機具有的無線充電技術就是屬於小功率無線充電,常採用Qi(無線充電聯盟推出的「無線充電」標準)方式,屬於電磁感應式。但是手機的無線反向充電作為手機中的一項新增功能,是需要手動開啟的,並不是說把支持無線充電的設備放到手機旁邊就可以進行充電操作的。一般此功能都位於手機的設置中。
據專利描述,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放置無線充電面板,用於傳輸功率。用戶可使用MacBook的後蓋、掌託或觸控板為iPhone、Apple Watch進行無線充電。此外,iPad背部也可固定感應線圈,對iPhone和Apple Watch進行無線充電。
蘋果無線充電的未來蘋果在專利描述中也提到該方案存在的弊端,即當MacBook同時為多個設備充電時,會引發筆記本溫度過高、散熱不足等問題。
早前,蘋果公司便承認電纜和充電器的普及給用戶帶來麻煩。2016年3月至今,蘋果一直在研究設備到設備感應充電技術,目前已申請40餘項與該技術相關的專利,強調構建蘋果行動裝置共同使用的無線電生態系統。
若上文提及的專利研製成功,似乎是蘋果在無埠設備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信號。
隨著物聯網、可穿戴和可攜式設備的發展,消費者開始厭倦雜亂的電纜和需要頻繁充電的電池。消費者想要的不僅是擺脫電纜的束縛,而且要避免繁瑣操作的同時,保持不間斷的能源供給。
未來,蘋果無線的發行意味著其產品在電纜和適配器方面的束縛將進一步減小,利用無線充電技術的多層次生態系統結構,為用戶提供無線充電生態系統有望成為未來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