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原理分析

2021-01-08 雜學實驗室

現在越來越多的行動裝置都支持無線充電了, 那麼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是什麼?我們來看一下

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就是不需要像傳統充電器一樣經過線纜傳輸電到設備裡,只需要將設備和無線充電基座進行接觸,就能進行充電。因此無線充電也可以稱作感應充電或非接觸式感應充電。

我們常見的用於給手機或者手錶之類行動裝置充電的基座這一類無線充電通常是近距離接觸充電,在其他領域的無線充電,距離是可以更大的。

無線充電歷史

其實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存在了100多年了,但是直到被蘋果公司運用在iPhone8隻有的機型上,這項技術真正進入大眾眼中,也開始迅速普及

尼古拉·特斯拉

早在1894年,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兄弟非常牛,特斯拉汽車公司的命名也是為了紀念他)就展示了磁共振耦合(Magnetic Resonant Coupling),就是兩個電路之間產生磁場來通過空氣傳輸電

電生磁->磁生電

直到1978年,美國發明家約翰·喬治·博格爾開始嘗試給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在那之後又有無數嘗試和發展,我們就看幾個:

2009年1月,WiPower公司制定磁共振標準「A4WP」,支持高達50W的功率傳輸,距離可達5釐米,功率傳輸頻率為6.78 MHz。2010年7月,無線電力聯盟(WPC)制定磁感應標準「Qi」。制定了5W或更小的移動終端的標準2012年1月,IEEE發布根據IEEE標準協會(IEEE-SA)的PMA磁感應標準,行業組成電力事務聯盟(PMA)。該標準與Qi相似,主要建置一套安全,節能的感應電源標準,並進行智能電源管理2015年9月,A4WP與PMA無線充電組織合併成AirFuel Alliance,推動統一無線充電標準

AirFuel Alliance (AFA)
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WPC)

直到現在,無線充電的標準只剩下兩個:

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WPC) 的 Qi標準AirFuel Alliance (AFA) 的 AirFuel Resonant(A4WP標準)和 AirFuel Inductive(PMA標準)

無線充電原理

我們來探究一下無線充電原理。

首先需要一點基礎物理,就是【電生磁,磁生電】,簡單說就是電和磁場在一定條件下其實是能夠互相轉換的。無線充電就是基於這樣一個理論來實現的,就是在無線充電基座(發射器)裡將交流電轉成磁場輸出,而設備(接收器)再將磁轉成交流電給設備使用。這樣一個過程就實現了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流程

前面時候說到,在無線充電領域的主要三個組織:

擁有Qi標準的WPCPMA擁有Rezence(5cm)標準的A4WP後兩者因為有合作協議,所以實際上就是兩個組織了,WPC和AFA。其中WPC的Qi標準是基於電感式(Induction),而PMA研究方向也是電感式,至於A4WP則是共振式(resonance)。

因此目前主流的無線充電方式有兩種:

強耦合電感式無線輸電(Tightly-coupled induction):此種方式是基於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特點是傳輸距離短弱耦合磁共振式無線輸電(Loosely-coupled resonance):特點是傳輸距離遠、效率高、功率大,潛在的實用價值高。相比之下共振式充電能距離更遠,效率高,且能同時為多個設備充電。但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無線充電基座都是基於Qi標準的(包括給iPhone充電的)

強耦合的意思是,手機放到無線充電基座上一定要是正確的位置,幾乎是不能有過多的偏差,否則就不能充電;而弱耦合的意思是,你手機隨便放在無線充電基座上,根本不需要固定放到某個位置才能充電,只要隨便擺放在基座上就可以充電,這就是強弱耦合的差別。

至於電磁式(MCI-WPT)和磁共振式(MCR-WPT)差別是什麼呢?主要區別在於一個是靠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傳輸電能,一個是靠共振傳輸電能

電磁式是用基座電生磁,而手機上磁生電這樣一個過程共振式會讓發射裝置和接收裝置有相同的共振頻率,當產生共振就可以完成電能的傳輸。強磁耦合共振能使得磁場強度加強,電流幅值增大數倍,所以傳輸距離和效率都會比利用空心變壓器實現無線電能傳輸的電感式更好

小知識

拿iPhone為例,官方支持7.5W輸出(外面買的很多隻支持5W),但是必須有QC3.0的充電頭,否則依然是輸出5W,不過5W比不上目前的快充技術,但是比USB(2.5W)充電快很多了

你可能也好奇過如果將手放在無線充電基座和手機之間會不會被電?哈哈,我試過,結果是不會的。其實交流電通過線圈生磁場,在空氣中是以磁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到手機的線圈上磁才會再次變成電,空氣中是沒有電的

我曾經好奇過iPhone手機同時接著充電線再放在無線充電基座上是不是能更快充電,當時感覺應該是沒有加快,但是並不確定,直到最近有在官方看到有說連接充電線時,是不會進行無線充電的..

在無線充電的時候,不要將銀行卡、身份證、護照等帶有磁性的物品夾在中間,你夾你的手沒事,夾這些東西可能就會導致這些東西消磁(上面也有說在空氣中是存在磁場的)

總結

目前支持無線充電的產品非常多了,包括電動牙刷、手機、手錶、汽車等等,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的設備支持無線充電,並且無線充電也會發展,不管最後是電磁式還是共振式,傳輸距離範圍只會越來越大,傳輸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相關焦點

  • 關於無線充電原理及最新充電技術的分析介紹
    每次要幫手機、電腦,或者其他各種電器充電時,總是要接一條充電線,充電線一多,還常常接錯,實在非常麻煩。幸好,現在愈來愈多的電子產品,開始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了!只要優雅的將手機放在一個小小的、像杯墊一樣的東西上面,不必接線就能輕鬆充電,這麼厲害的科技背後有什麼原理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奧妙。
  • 常見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對比,附技術原理圖分析
    常見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對比,附技術原理圖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17-12-26 09:47:55 無線充電技術,即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是指具有電池的裝置不需要藉助於電導線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和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是...
    據外媒報導,蘋果申請了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 「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描述了如何為 iPhone、Apple Watch 進行無線充電,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作為無線充電板。除此之外,iPad 背部也可為手機手錶進行無線充電。
  • iphone8無線充電原理詳解
    打開APP iphone8無線充電原理詳解 發表於 2017-11-01 16:15:33   iPhone8/X採用的是Qi(Chee)無線充電標準,另外還有兩個主流無線充電標準: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和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   其中Qi由首個無線充電的行業標準組織WPC推出,PMA和A4MP經過合併歸屬於新的AirFuel聯盟。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電子產品世界 發表於 2020-04-05 09:46:00 無線充電,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
  • 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說明和原理
    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說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是近年興起的新興技術,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現在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子消費類市場表現出巨大潛力,為無連接電源線的情況下給可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提供了一種便利的解決方案。
  • 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
    )電磁感應最為常見的無線充電方式是利用 電磁感應原理,通過初級和次級線圈感應產生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無線充電聯盟成立於2008年12月17日,旨在為創造 和促進市場廣泛採用與所有可再充電電子設備兼容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Qi,其成員主要包括德州儀器(TI)、國家半導體(NS)、ST-Ericsson、 羅姆半導體(Rohm)、諾基亞(Nokia)、RIM(Research?In?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及最新充電技術
    只要優雅的將手機放在一個小小的、像杯墊一樣的東西上面,不必接線就能輕鬆充電,這麼厲害的科技背後有什麼原理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奧妙。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0928.htm  電與磁的交互作用  一般見到的無線充電,運用的是電流磁效應和電磁感應的原理。1819 年,丹麥科學家厄斯特觀察到一段導線上如果通有電流,四周將會產生磁場,可以讓指北針偏轉。
  •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打開APP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7-12-13 10:15:31
  • 手機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
    充電時必須要把手機放在一塊充電板上,並且要放在充電板的指定區域才可以充電,稍微偏移一點位置充電的效果就不佳。無線充電也並不是雞肋的東西,起碼需要用手機的時候拿起就可以用,而不用摘充電線或者拉著充電線甩來甩去。充電線反覆使用反覆彎折都逃離不了破皮露出線芯的結局。使用無線充電的場景從來都不是從最低電量充到滿,而是「隨時保持電量充足」。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圖文)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圖文) 秩名 發表於 2012-02-19 12:07:42   支持無線充電的智慧型手機從2011年夏季前後開始上市。
  • 解析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解析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8-04 10:22:36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越來越離不開各種電子產品
  • 無線充電技術實現方式及工作原理 電磁感應原理
    )電磁感應最為常見的無線充電方式是利用 電磁感應原理,通過初級和次級線圈感應產生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無線充電聯盟成立於2008年12月17日,旨在為創造 和促進市場廣泛採用與所有可再充電電子設備兼容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Qi,其成員主要包括德州儀器(TI)、國家半導體(NS)、ST-Ericsson、 羅姆半導體(Rohm)、諾基亞(Nokia)、RIM(Research?In?
  • 中學物理中的電磁感應竟然是無線充電的原理
    如今電磁感應原理已經應用到無線充電技術中心。無線充電的原理簡單地說就是先利用電生磁,然後在磁生電。有兩個線圈組成,在初級線圈上接入交流電時產生磁場,次級線圈由於有交變磁場的存在而感應出交變的電流,最常見的應用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變壓器。
  •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的原理是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開始配備無線充電設備,無線充電,已經慢慢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不用數據線的無線充電,它的原理到底是什麼?目前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有電磁感應式、磁共振式、無線電波式、電場耦合式四種基本方式,不同的無線充電方式有不同的特點。
  •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解密,原來我們都知道的原理
    2019-09-16 10:08:57 來源: 木術飛魚 舉報   現在無線充電的手機越來越成為趨勢
  • 科學範|無線充電之路
    上文提到,用電主要由兩種方式,無線供電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分為無線輸電和無線充電,由於兩者只是在電能使用方式上有差別,下面我們便以無線充電為例對無線供電原理進行介紹與講解。上面講到,MIT成功完成了2米距離的無線電力傳輸實驗。對於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便成為了需求,而且一旦標準化,對於無線充電技術的大規模研發和使用也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 無線充電接收器怎麼樣?智慧型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
    ,比如智能豬的無線充電車載手機支架,就是極大的改變了日常的手機充電方式,總得來說 是一種進步吧,當然裡面是不含電芯的,百分之百安全的!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大力推廣,宜家的家居產品很多都裝有無線充電模塊了,包括凱迪拉克等豪車系都裝有無線充電模塊了,還記得以前我們的萬能充夾個電池的是怎麼突然淘汰掉的嘛。以後我們出去吃飯餐桌上可以直接充電,不用找線,不用找插頭,坐車出行,手機放旁邊就能充電,你說這樣的充電方式是不是你想要的呢!
  • 無線充電從原理到技術之歷史的秘密解讀
    不久前三星Galaxy S8發布,其亮點功能之一便是無線充電。同時蘋果已在Apple Watch上成功試水,使用了無線充電技術,據說,未來的ihone 8極有可能支持無線充電技術。 而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只要優雅的將手機放在一個小小的、像杯墊一樣的東西上面,不必接線就能輕鬆充電,這麼厲害的科技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電與磁的作用和原理 在探索無線充電技術原理之前,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一下「電流磁效應」和「電磁感應」。
  •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4-09-10 14:39:24   隨著可攜式媒體播放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電池供電的消費類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導致家裡到處充斥著大量不同的充電器和成捆的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