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圖文)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圖文)

秩名 發表於 2012-02-19 12:07:42

  支持無線充電的智慧型手機從2011年夏季前後開始上市。任何廠商的任何機型均可使用的「Qi」規格將成為全球標準。停車即可充電的EV(電動汽車)用充電系統也在推進研發。

  無線充電已經在電動牙刷、電動剃鬚刀、無線電話等部分家電產品中實用化,現在其應用範圍又擴大到了智慧型手機領域。

  NTT DoCoMo在2011年夏季以後陸續上市了多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智慧型手機和充電座。這些手機無需在手機上插上充電線纜,只需放置在充電座上即可為電池充電。今後NTT DoCoMo將在電影院、餐廳、酒店、機場休息室等公共場所設置充電座,便於用戶在外出時使用。

  

  軟銀移動也預定2012年1月上市支持無線充電的智慧型手機。KDDI正在開發車載式智慧型手機的無線充電座。

  未來無線充電的應用範圍將有望擴大到EV的充電系統。

  目前,市場上支持無線充電的智慧型手機和充電器大部分都符合總部位於美國的業界團體「無線充電聯盟(WPC)」所制定的「Qi」規格。Qi源自漢語「氣功」中的「氣」,以松下、韓國三星電子、英國索尼愛立信、芬蘭諾基亞、電裝為首,許多國家的家電廠商和汽車廠商都相繼加盟了WPC。

  

  無線充電方式包括「磁共振」及「電波接收」等多種方式,Qi採用的是「電磁感應方式」。通過實現標準化,只要是帶有Qi標誌的產品,無論是哪家廠商的哪款機型均可充電。

  19世紀發現的物理現象

  電磁感應方式採用了19世紀上半期發現的物理現象。眾所周知,電流流過線圈時,周圍會產生磁場。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漢斯·奧斯特(Hans Oersted)發現了這種電磁效應。

  用沒有通電的其他線圈接近該磁場,線圈中就會產生電流,由此點亮燈泡。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現了這個可從線圈向線圈供電的物理現象,並稱之為電磁感應現象。

  

  

  無線充電使用的充電座和終端分別內置了線圈,使二者靠近便開始從充電座向終端供電。為提高供電效率,需要使線圈之間的位置對齊,不產生偏移。因此,各廠商在位置定位方法方面紛紛開動腦筋。

  從事智慧型手機外設業務的日本Oar公司於2011年8月推出了名為「無線充電板」的充電座。內置有磁鐵,用於將終端吸引到指定位置。

  松下於2011年6月投放了無線充電座「無接點充電板」。尺寸約為滑鼠墊大小,表示實現了「位置自由(Free Positioning)」,將終端放在充電板上的任何位置均可充電。

  充電座內部的線圈帶有驅動裝置,可在平面中移動。通過自動檢測終端放置位置,並移動至該位置,使線圈的位置相一致。

  該充電座的開發人員、松下集團三洋電機能源設備公司(SANYO Electric Energy Devices Company)充電系統事業部長佐野正人就位置自由實現實用化的理由解釋說,「用戶希望能更便利地充電」。

  日立麥克賽爾於2011年4月面向美國蘋果的人氣智慧型手機「iPhone」上市了無線充電器「AIR VOLTAGE」。由於iPhone不支持無線充電,所以需要套上內置有線圈的專用外殼才能使用。

         電場耦合方式不使用線圈

  另外,麥克賽爾的充電座有為一部終端充電和為兩部終端充電的款式。兩部款的尺寸為滑鼠墊大小,可在左右各放置一部終端。內部排列了14個線圈,左右各7個,用這些線圈覆蓋了充電座的廣大範圍。由此,終端可以比較自由地放置在充電座上。在7個線圈中可最多自動選擇3個能高效傳輸的線圈來供電。

  日立麥克賽爾2011年11月還面向「iPad2」上市了無線充電器「AIR VOLTAGEfor iPad2」。該充電器未採用Qi規格,而是全球首次採用了「電場耦合方式」。

  電場耦合方式不使用線圈,而是在供電側和受電側設置電極,利用二者之間產生的電場供電。為iPad2套上內置有受電用電極的專用外殼來充電。

  電場耦合方式的特點是,輸出功率比Qi大,即使電極之間的位置稍有偏移也可維持高傳輸效率。模塊由村田製作所開發。

  

  EV的無線充電方面,採用磁共振方式的汽車廠商比較多。

  磁共振方式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學家馬林·索爾賈希克(Marin Soljacic)於2007年進行了驗證,自此受到了廣泛關注。

  磁共振方式的原理與聲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好振動頻率相同的音叉,一個發聲的話,其他的也會共振發聲。同樣,排列在磁場中的相同振動頻率的線圈,也可從一個向另一個供電。

  利用共振還可延長傳輸距離。電磁感應方式的供電距離最大為數mm~10cm左右,而磁共振方式如果線圈夠大,可向數m遠以外供電。

  汽車的車底到地面一般有15cm左右的距離。如果在車底安裝受電線圈,在自家停車場的地面埋入供電線圈,便可在停車時充電。能夠省去連接充電線纜的麻煩。

  另外,磁共振方式不同於電磁感應方式,無需使線圈間的位置完全吻合。即使停車位置與固定位置稍微錯開,線圈之間也會共振。

  還將用於磁懸浮

  三菱汽車2011年9月與美國風險企業WiTricity和IHI就共同開發磁共振方式無線充電系統達成了一致。在2011年12月上旬於東京有明國際展示場(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東京車展上,展示了該無線充電系統。

  供電距離為20cm,供電效率達90%以上。線圈之間最大允許錯位為20cm。如果後輪靠在車擋上停車,基本能停在容許範圍內。隨著研究的推進,將來或許能進一步擴大容許範圍。

  豐田也於2011年4月與WiTricity公司就磁共振方式展開了技術合作,並在東京車展上展示了用於電動三輪踏板摩託車和四輪汽車的無線充電系統。

  另外,還有將供電線圈埋入道路中,在紅燈停車時和行駛中為電動汽車充電的構想,以及利用植入軌道中的線圈為行駛中的磁懸浮列車供電的設想。

  除此之外,在家中的家具、地板和牆壁等中埋入線圈的研究也在推進之中。也許未來我們會迎來完全無需使用電線的生活。

  更多精彩閱讀推薦:

  無線充電對手機有害嗎_無線充電對人體有害嗎

  手機無線充電會爆炸嗎_無線充電會降低電池壽命嗎

  無線充電為什麼會發熱_無線充電充一個晚上有事嗎

  無線充電有什麼意義_無線充電的好處和壞處

  手機怎麼開啟無線充電_普通手機如何無線充電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iphone8無線充電原理詳解
    打開APP iphone8無線充電原理詳解 發表於 2017-11-01 16:15:33   iPhone8/X採用的是Qi(Chee)無線充電標準,另外還有兩個主流無線充電標準: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和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   其中Qi由首個無線充電的行業標準組織WPC推出,PMA和A4MP經過合併歸屬於新的AirFuel聯盟。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及最新充電技術
    只要優雅的將手機放在一個小小的、像杯墊一樣的東西上面,不必接線就能輕鬆充電,這麼厲害的科技背後有什麼原理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奧妙。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0928.htm  電與磁的交互作用  一般見到的無線充電,運用的是電流磁效應和電磁感應的原理。1819 年,丹麥科學家厄斯特觀察到一段導線上如果通有電流,四周將會產生磁場,可以讓指北針偏轉。
  •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4-09-10 14:39:24   隨著可攜式媒體播放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電池供電的消費類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導致家裡到處充斥著大量不同的充電器和成捆的電線
  • 無線充電原理分析
    現在越來越多的行動裝置都支持無線充電了, 那麼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是什麼?我們來看一下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就是不需要像傳統充電器一樣經過線纜傳輸電到設備裡,只需要將設備和無線充電基座進行接觸,就能進行充電。因此無線充電也可以稱作感應充電或非接觸式感應充電。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和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是...
    據外媒報導,蘋果申請了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 「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描述了如何為 iPhone、Apple Watch 進行無線充電,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作為無線充電板。除此之外,iPad 背部也可為手機手錶進行無線充電。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電子產品世界 發表於 2020-04-05 09:46:00 無線充電,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
  • 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說明和原理
    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說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是近年興起的新興技術,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現在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子消費類市場表現出巨大潛力,為無連接電源線的情況下給可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提供了一種便利的解決方案。
  • 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
    )電磁感應最為常見的無線充電方式是利用 電磁感應原理,通過初級和次級線圈感應產生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無線充電聯盟成立於2008年12月17日,旨在為創造 和促進市場廣泛採用與所有可再充電電子設備兼容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Qi,其成員主要包括德州儀器(TI)、國家半導體(NS)、ST-Ericsson、 羅姆半導體(Rohm)、諾基亞(Nokia)、RIM(Research?In?
  •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打開APP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7-12-13 10:15:31
  • 手機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
    充電時必須要把手機放在一塊充電板上,並且要放在充電板的指定區域才可以充電,稍微偏移一點位置充電的效果就不佳。無線充電也並不是雞肋的東西,起碼需要用手機的時候拿起就可以用,而不用摘充電線或者拉著充電線甩來甩去。充電線反覆使用反覆彎折都逃離不了破皮露出線芯的結局。使用無線充電的場景從來都不是從最低電量充到滿,而是「隨時保持電量充足」。
  • 解析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解析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8-04 10:22:36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越來越離不開各種電子產品
  • 關於無線充電原理及最新充電技術的分析介紹
    每次要幫手機、電腦,或者其他各種電器充電時,總是要接一條充電線,充電線一多,還常常接錯,實在非常麻煩。幸好,現在愈來愈多的電子產品,開始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了!只要優雅的將手機放在一個小小的、像杯墊一樣的東西上面,不必接線就能輕鬆充電,這麼厲害的科技背後有什麼原理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奧妙。
  • 無線充電技術實現方式及工作原理 電磁感應原理
    )電磁感應最為常見的無線充電方式是利用 電磁感應原理,通過初級和次級線圈感應產生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無線充電聯盟成立於2008年12月17日,旨在為創造 和促進市場廣泛採用與所有可再充電電子設備兼容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Qi,其成員主要包括德州儀器(TI)、國家半導體(NS)、ST-Ericsson、 羅姆半導體(Rohm)、諾基亞(Nokia)、RIM(Research?In?
  • 中學物理中的電磁感應竟然是無線充電的原理
    如今電磁感應原理已經應用到無線充電技術中心。無線充電的原理簡單地說就是先利用電生磁,然後在磁生電。有兩個線圈組成,在初級線圈上接入交流電時產生磁場,次級線圈由於有交變磁場的存在而感應出交變的電流,最常見的應用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變壓器。
  •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的原理是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開始配備無線充電設備,無線充電,已經慢慢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不用數據線的無線充電,它的原理到底是什麼?目前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有電磁感應式、磁共振式、無線電波式、電場耦合式四種基本方式,不同的無線充電方式有不同的特點。
  • 大牛詳解無線充電發射機和接收機設計及權衡!
    無線充電目前主要有3個不同標準,但現在市場上有90%以上用的都是WPC Qi標準。市場發展到今天非常好,原因之一是蘋果去年2月份就宣布,其iPhone 8/X將支持無線充電。第二,從發射端角度講,汽車業現在對無線充電也非常感興趣。今年大概有100多個車型會用前裝無線充電器。
  •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解密,原來我們都知道的原理
    2019-09-16 10:08:57 來源: 木術飛魚 舉報   現在無線充電的手機越來越成為趨勢
  • 常見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對比,附技術原理圖分析
    常見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對比,附技術原理圖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17-12-26 09:47:55 無線充電技術,即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是指具有電池的裝置不需要藉助於電導線
  • 無線充電接收器怎麼樣?智慧型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
    ,比如智能豬的無線充電車載手機支架,就是極大的改變了日常的手機充電方式,總得來說 是一種進步吧,當然裡面是不含電芯的,百分之百安全的!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大力推廣,宜家的家居產品很多都裝有無線充電模塊了,包括凱迪拉克等豪車系都裝有無線充電模塊了,還記得以前我們的萬能充夾個電池的是怎麼突然淘汰掉的嘛。以後我們出去吃飯餐桌上可以直接充電,不用找線,不用找插頭,坐車出行,手機放旁邊就能充電,你說這樣的充電方式是不是你想要的呢!
  • 無線充電從原理到技術之歷史的秘密解讀
    不久前三星Galaxy S8發布,其亮點功能之一便是無線充電。同時蘋果已在Apple Watch上成功試水,使用了無線充電技術,據說,未來的ihone 8極有可能支持無線充電技術。 而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只要優雅的將手機放在一個小小的、像杯墊一樣的東西上面,不必接線就能輕鬆充電,這麼厲害的科技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電與磁的作用和原理 在探索無線充電技術原理之前,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一下「電流磁效應」和「電磁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