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些老一輩的人往往非常看重子孫後代的出生時間,在他們的思想觀念中一個人的出生時間關係到這個人一生的命運。關於出生時間的說法,民間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就是說男孩子出生在正當午時是非常難得的,女孩子出生在半夜子時是很適宜的,那麼這裡的「正當午時」和「半夜子時」這個時間又是如何定義的呢?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古代,人們主要是通過天幹地支計時的,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正當午時」就是指中午時分,十一點到一點,而「半夜子時」就是說午夜凌晨時分,指夜晚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古人認為,午時是一天當中的至陽時刻,是陽氣最充足的時間點,而男孩屬陽,如果在這個陽氣最足的時間點出生的話就正好順應了男孩的屬性,讓男孩更加血氣方剛、陽氣十足,本就佔據了天時,以後必定敢作敢為、頂天立地,未來前途不可限量。而女孩屬陰,古人認為女孩應以陰柔為美,「子時」是一天當中陰氣最重的時間,出生在子時的女孩是非常適宜的,更增添了女孩的柔美魅力。
其實,對於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能說是表達了人們內心的一種美好意願而已。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其實是與我國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有著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在老一輩人的思想當中普遍認為男孩長大以後是要承擔起整個家的,就得充滿陽剛之氣,倘若生就一副小女兒姿態就會被人嘲笑了,而女孩子長大後是要在家裡相夫教子的,再加上什麼封建思想的「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女孩就被要求要溫柔賢淑、要聽話懂事,對待他人要放低姿態,表現出一種女孩該有的陰柔之美,男為陽,女為陰,陰陽互補平衡,不可亂了方寸,否則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那可就不成體統了。
當然,古人的看法也是受當時社會文化思想的影響,但是放到現在來看,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反而對女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上得了廳堂又要下得了廚房,在家是小女人,可在外面卻被逼成了「女漢子」,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生存,女人沒點「陽剛之氣」估計早被打趴下了。
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歡迎轉發、關注和留言討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