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被稱為神秘現象的「麥田圈」出現在新疆,那這形狀是如何形成的?
這是在廣泛地域裡神秘產生的大型圖案而形成的,是指在麥田的土地上,通過某種神秘的力量,把農民的農作物壓平而產生出來的文案。所以說,那麼這種現象是如何形成的?有一部分人認為,所謂麥田怪圈只是某些人的惡作劇。英國科學家安德魯經過長達17年的調查研究認為,而且麥田怪圈有80%屬於人為製造。然而,很多人相信,麥田怪圈大多是在一夜之間形成,也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麥田圈」古巨石堆建築之謎,2000年8月,由海峽兩岸青年組成的聯合考察隊對新疆青河縣進行了為12期天的考察。所以科學家總結麥田圈的特徵有:寂靜無聲的形成。在我看來,麥田圈現象至少在2500年前就已在地球上發生和存在過,僅就這一點而言,無疑已使此古老歷史遺存具有了無可估量的科學考察和旅遊觀光價值。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資料能夠確認它形成的具體原因,但是,大部分人都覺得這不是古人造出來的,而是大自然的產物。其實這是一個未解之謎,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我覺得它的這種現象是自然形成的,或許是風力的作用。有幾種形成的可能,風,人力,或者玄幻一點,大自然位置的神秘力量。
2、兩車爆胎後,司機的操作得到新疆高速交警「點讚」
在高速行車中遇到車輛爆胎,不少司機往往在爆胎過程中無法正確、合理處置,導致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連日來,公安廳交警總隊高等級公路支隊達坂城大隊民警多次化身為「修理工」,幫助車主解決了困難,同時也為駕駛人的操作「點讚」。經詢問,車輛在行駛中前輪胎突然爆胎,車輛立即大角度的偏向一邊,經過一番穩定操作安全的停在了路邊,駕駛人說當時的情形時感到害怕。面對爆胎的車輛,駕駛員無從下手,最終民警幫助駕駛人更換了輪胎,並對駕駛人的安全操作豎起了大拇指。2020年5月23日15時許,高支隊達坂城大隊接到一輛小轎車停在杏花村一號隧道出口的警情。經詢問,車輛在隧道突發爆胎,於是慢慢地將車輛開到隧道出口應急車道上,駕駛人不知道怎麼更換輪胎,已經聯繫了朋友,正在焦急等待之時,看到了交警。新疆高速交警提示廣大駕駛人朋友,行車之前認真檢查車況,遇到爆胎時,儘量控制住方向盤,切忌猛打方向,降低車速後將車輛停靠在應急車道等安全地帶,並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在車輛後方150米外擺放三角警示標牌,牢記「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
3、新疆莎車縣法院:執行攻堅 烈日下的堅守
近日,新疆莎車縣法院成功執行一件租賃合同糾紛案,吳某現場返還租賃謝某的鋼管。整個案件要從2017年說起,吳某與謝某一直合作搞工程,後因合作出現問題,雙方進行結算,吳某需要向謝某返還租賃的500根鋼管。多次討要無果後,謝某於2019年12月將吳某告上法院,後經法院審理後支持謝某的訴訟請求,判決生效後,吳某仍拒不返還租賃的鋼管,萬般無奈,謝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執行法官來到了被執行人吳某的廠子裡,經過兩個小時釋法明理,僵持的氣氛慢慢得以緩和,被執行人吳某表示願意當場履行法律責任。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發生,執行法官在烈日下站了三個小時,看著申請執行人謝某派人把500根鋼管裝車拉走。最後,謝某緊緊握著執行法官的手,連聲說:「謝謝,真的太謝謝你了」。執行法官也利用這次機會對在場的群眾宣傳了法律,增強了群眾的法律意識,引導人民群眾運用法律來解決問題。
4、新疆南疆逾30億元「煤改電」工程項目順利推進
為改善南疆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提升深度貧困地區供電基礎設施水平,2020年,新疆將投資30.93億元實施南疆「煤改電」工程配套電網工程建設,目前工程已全面順利推進。在和田地區墨玉縣奎牙鎮奎牙村的一處「煤改電」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忙著放線、緊線,抓緊完成「煤改電」工程前期的供電線路架設。南疆「煤改電」工程配套電網工程於2019年啟動,分3年實施,首年投資46億元,惠及31.6萬戶居民。今年建設的工程項目,復蓋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共計24個縣市、199個鄉鎮、1078個村,收益群眾近29萬戶,其中,和田地區涉及8個縣市、76個鄉鎮、323個村,計劃投資12.5億元,項目建成後將惠及99191戶群眾。阿布來提·熱曼是墨玉縣奎牙鎮其甫坎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是他參與「煤改電」工程項目的第2個年頭,期盼著「煤改電」給家中帶來溫暖的同時,他也從農民轉變成了一名技術工人。為加快施工進度,目前和田地區「煤改電」工程日用工量達1280人,其中當地用工量達300多人,工資均在4000元以上。
5、新疆墨玉縣:「我要帶領村民一起脫貧致富」
在墨玉縣英也爾鄉葡萄園村同心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裡,社員們正有條不紊地將葡萄乾打包裝箱,正在打包的50噸「香妃」葡萄乾將在月底前發往內地。合作社負責人阿扎提古麗罕所在的葡萄園村適合種植葡萄,出產的葡萄果皮厚、肉質硬、含糖高、色澤晶瑩,口感極佳。由於過去種植戶多為分散種植,零散銷售,導致葡萄的銷售價格低。阿扎提古麗罕一直想把種植葡萄的村民組織起來,讓村裡的葡萄形成規模,進一步豐富葡萄種類,提高葡萄品質,然後再統一銷售,提高村民的收益。為長遠的發展考慮,2014年頭腦活泛的阿扎提古麗罕·麥合蘇提在鄉政府和村委會的幫助支持下,藉助惠農項目資金成立了葡萄種植合作社。「當時我們雖然解決了技術管理方面的問題,但是銷售渠道不暢通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去年10月份,我們投入85萬元引進了葡萄分類機械。現在把葡萄按質量分類以後,從吐魯番、喀什、烏魯木齊乃至內地水果老闆都來到這裡購買大量的葡萄。現在銷售渠道暢通了,村民也不用擔心葡萄賣不出去。」隨著合作社規模的不斷擴大,用工需求也逐年增加。目前,合作社已吸納27名當地村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