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光環」能夠抹去前人所有的黑暗歷史,似乎歷朝歷代都是這樣。很多人在評價別人的時候往往喜歡走極端,要麼此人「極好」,要麼就是「極壞」,要麼被捧上雲端,要麼被踩在腳底。「戊戌變法」大佬康有為就是被如此看待的一個人。當「變法者」的光環扣到頭上時,他曾犯下的一切罪惡似乎都可以被原諒。
歷來都有對康有為的正面評價,對於他所做的各種思想貢獻,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在此不再多說。這裡筆者本著不吹、不黑、不浮誇的態度,好好地向大家普及一段有關康有為的私人歷史,請各位拿著凳子、帶好瓜子和水杯,聽我細細道來。
康有為有三大行為值得深思:第一、利用朋友為不義;第二、欺君賣國為不忠;第三、種族改善為不孝!
第一:出賣朋友
「戊戌六君子」為何出事被抓?這其中很大程度上都是康有為的功勞,康為了能夠讓變法成功,決定借袁世凱之手除掉最大的障礙慈禧太后,但他又怕事情敗露被抓,自己遭受懲罰得不償失。於是便鼓動譚嗣同去勸說袁世凱支持他刺殺慈禧太后。
譚嗣同是何人?作為變法的竭力支持者,他以民族大計為己任,是個願意為變法之事獻出生命的主。當康有為把刺殺慈禧這個本就不成熟的任務交於他時,譚嗣同毫不猶豫地去找了袁世凱。但袁世凱並不傻,他知道僅憑這幾個書生,註定難成大器,於是便向慈禧告了密。聞風而動的康有為當即跑路,沒有任何猶豫。他願犧牲自己,背負罵名,來成全「戊戌六君子」的美稱,實在是貢獻突出!
第二:欺君賣國
在面見慈禧太后討論變法之事的時候,康有為提出「中日合邦」的建議,並任命伊藤博文為變法的指導者組織變法。隨後康有為又鼓吹中美英日和邦,認為由清朝、美國、英國、日本進行合併,選出專門的管理人員對國家進行管理。這種喪權辱國的建議令慈禧大跌眼眶,也從一定程度上斷送了變法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康有為跑路後曾拿著光緒帝的「衣帶詔「以建立」保皇會「為名,在國外大肆攬財,「忠君愛國」的美譽獲得了廣大國外人的認可,一時間康有為成了揮金如土的億萬富翁。然而這個所謂的」衣帶詔「純粹是欺世盜名的行為,光緒帝確實是寫了衣帶詔,但這不是給康有為的,而是給了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楊銳死前把衣帶詔放入家中,不知為何跑到了康有為手中。
第三:種族改善
在康有為的眼裡,膚色的等級分的很明顯,他認為白種人是智慧的結晶乃最為優質的人類,黃種人第二,排在第三的是印度的棕色人種,排在最後的是非洲黑人。為了全世界能夠減少戰亂並迅速邁進先進文明,康有為提出了自己的寶貴意見。
他認為,所有的黃種人只能和白種人通婚,通過與白種人結合來「改善」黃種人的基因,爭取在未來一百年內把所有黃種人都混血為「高貴」種族,只有這樣,國家才能躋身世界強國的行列。
不僅如此,印度的棕色人應該被遷徙到氣候溼潤溫暖的地區,先通過氣候把他們升級為黃種人,再慢慢改善他們腦容量不足的問題,最後才能被混血成白色人種;更為可笑的是康認為非洲人是不應該存在的,應該對他們進行集體閹割,黑色皮膚消失後,人類的整體智商會提高一個檔次。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也是康有為對"大同世界」的新認識。
到這裡康有為的一些大作為大想法也說的差不多了,帶上「變法者」的光環,康有為是一個思想先進的讀書人;摘下光環後重新審讀這個傳奇人物,似乎他並沒有那麼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