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瓶、注射器:考古為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行再添實證

2020-12-05 新華社客戶端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實驗室和特設監獄遺址上,「四方樓」航拍全景。(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供圖)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屈婷)200多個含有原裝溶液的玻璃瓶、大量注射器……在侵華日軍第731部隊舊址,通過首次針對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的考古發掘,獲得了大量無可爭辯的、第一手的實物證據,進一步揭示出731部隊犯下的反人類罪行。

在這些含有溶液的玻璃瓶身上,還隱約可見「赤痢預防接種液」「XX毒」等字樣的紙質說明。「這些瓶子裡究竟含有何種毒液,尚待化驗核實,但隨著它們屬性被解讀出來,無疑將傳遞出重大信息。」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此次發掘的領隊李陳奇說。

此次考古發掘還首次對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的地下基礎部分進行了完整揭露,並全方位地獲取了其精確數據。

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實驗室和特設監獄遺址,考古發掘的裝有溶液的玻璃瓶和一些實驗器皿。(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供圖)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此之前,《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考古發掘報告》在京舉行新書發布暨研討會,展示了考古工作對這一抗戰遺址的重新發現。

侵華日軍第731部隊本部舊址位於黑龍江哈爾濱市中心以南約16.5公裡,其本部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的遺址,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47號。1945年8月,731部隊敗逃前夕,為了銷毀、隱藏罪證,炸毀了大部分建築物,首當其衝的就是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

日本著名作家森村誠一在《惡魔的飽食》一書中,詳細揭露了日本細菌部隊在中國等地建立大規模細菌戰研究基地,利用數千名中國、蘇聯等國的戰俘和平民進行活體實驗的歷史事實,引發國際社會的巨大反響。這本書就提到研究赤痢菌的機構「江島班」。

據李陳奇介紹,此次發現的寫有「赤痢預防接種液」的玻璃瓶,緊鄰細菌實驗室第5棟樓北側中央,與《惡魔的飽食》對「江島班」的位置描述基本相符。此外,各種實驗、注射器皿「是731部隊進行細菌研製和活體實驗的直接證據」。

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實驗室和特設監獄遺址,考古發現的爆炸點。(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供圖)

由於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遺址的特殊性、複雜性,本次考古發掘還邀請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專家進行了現場指導。

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副館長楊彥君指出,侵華日軍第731部隊是不同於其他日軍部隊的極其特殊的專業部隊,從始建到潰敗的十三年裡,始終處於絕密狀態。他們使用的各種建築體,都由國家主導,動用了日本最著名的工程設計、施工單位,理應有最完備的建築檔案資料和所有的設計、施工圖紙。

因此,多方合作發掘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的形式與布局、特別是尺寸數據、建築工藝特點,對於進一步揭示731部隊的罪行和企圖毀滅證據的行為,研究其反人類反人道的暴行,有著重要意義。

根據歷史圖片和文獻記載,這一組戒備森嚴的建築群呈現「四方形」,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四方樓」。由於破壞嚴重,地上部分雖已蕩然無存,但考古發掘依然能讓遺址「說話」。

比如,特設監獄曾關押用於人體試驗的所謂「馬路大」,圍繞它有許多推測。考古證實,其牢房分布於中間走廊兩側,中間設一特大房間,兩側牢房的大小也不一樣,並不對稱。

「這種房間大小的區別,或許意味著其使用功能的不同,比如關在小房間的受害者,很可能是做過實驗需要觀察的,或者是得了傳染病需要隔離的……」李陳奇說。

考古顯示這組建築布局獨特、防範周密:高大厚重的細菌實驗室呈四方圍繞,將特設監獄禁錮其中,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前後還有碉樓居高臨下,一覽無餘。地下通道似一張神秘無形的網絡「四通八達」,「當有其秘而不宣的特殊用途」。

近距離地解剖、還原這一臭名昭著的反人類罪行發生地,令參與發掘者和研究者的內心都深受衝擊。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說,考古學參與現代戰爭遺址的發掘,「讓歷史以看得見的方式、讓正義以銘記的方式真實和完整地呈現給世人。」

在爆炸點處發掘出的大型設備殘留。(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供圖)

此次發掘的亮點還包括發現了當時日軍為毀滅罪證實施爆炸的穴點和焚燒掩埋灰坑的遺蹟。李陳奇說:「儘管侵華日軍不惜任何手段極力銷毀、掩蓋罪證,但真相終究會昭然於天下。」

令人遺憾的是,當時就地挖坑掩埋「馬路大」的屍體掩埋坑,至今尚未被發現。

據悉,未來,當地準備將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進行數位化復原,讓更多人可以了解到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研製並使用細菌武器殘害平民的反人類罪行。

侵華日軍第731部隊「反人類性質堪比納粹德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但日本政府至今仍極力否認其侵略事實,極力隱瞞731部隊的相關信息和資料。

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社長閆向東說:「在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我們希望以這本考古發掘報告的出版,向公眾還原一個真實的731部隊,向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反人類、反文明的戰爭暴行,以警示後人,昭示於世界。」

相關焦點

  • 日本侵華期間,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做的實驗,簡直滅絕人性
    日本侵華期間,在中國所犯下的罪孽可以說是罄竹難書,成立731部隊進行細菌實驗就是其中一項,但是對於這點日本人一直都是否認,並且毀滅了能夠毀滅的一切證據,不過據日本《京都新聞》22日報導,日本學者19日公布一份二戰後的政府公文,據稱首次證實了日軍731部隊(又稱關東軍防疫供水部)曾生產細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這讓日軍當年犯下的罪行無處可逃
  • 惡魔的證據:731部隊歷史罪證是如何被挖掘的?
    731部隊為惡作孽的十餘年,一直處在侵華日軍的高度保密之下。1942年4月,中國就向全世界公布了日軍在中國進行細菌戰的書面報告,但那時也不知道731部隊是細菌戰的幕後黑手。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出兵我國東北。關東軍兵敗如山倒。石井四郎於8月10日率部倉皇撤回日本。
  • 揭秘侵華日軍細菌戰第100部隊:把活人當作豚鼠做實驗
    新華社長春9月17日電消息,侵華日軍第100部隊(簡稱「第100部隊」),一個神秘而陌生的番號。日本侵華期間,這支以「防疫」為幌子的神秘部隊研究各類致命細菌並製造細菌武器,無數人遭到殘害,無數動物植物淪為實驗品,整個東北乃至全國都籠罩在細菌戰的巨大威脅中。
  • 日軍「731」活人細菌實驗3000餘受害者名單確認
    >   「731」活人細菌實驗3000餘受害者名單確認  東北網5月13日訊 權威專家金成民近日對外公布最新史料發現———1939年至1945年,至少有3000餘無辜生靈被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在哈爾濱平房區本部直接用作活體細菌試驗材料,無一生還,研究人員已獲得3000餘受害者確切名單。
  • 日軍不想公開的老照片731部隊研究細菌武器,日寇排隊進慰安所
    抗戰時,侵華日軍在我國大地翻犯下無數的罪過,通過一組珍貴的老照片,小編帶大家看一看侵華日軍的罪行。 為保一家老小的性命,老人拿著自製日本旗向士兵示好,為了活著這沒什麼不對,然而那位居中翻譯的偽軍狗腿子就不值得同情了
  • 美國解密細菌戰:731部隊產2470枚細菌炸彈
    該報告記述了731部隊總部的體制、配置、任務、職責以及細菌戰和人體試驗的有關信息。據新華社哈爾濱7月7日電 (記者王建)記者從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調查研究」課題組完整編譯出關於侵華日軍細菌武器的《阿爾沃·湯姆森報告》。
  • 揭秘日軍731部隊細菌試驗受害者身份
    本版圖片均由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證陳列館提供  中國學者近日宣布,日軍侵華時期,被日本憲兵隊以「特別移送」方式交給關東軍第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的受害者中,已有1467人的身份得到確認。據專家估算,這個被日本侵略者稱作「馬路大」的群體,至少在6000人以上。   所謂「馬路大」,在日語中意為「圓木」,是731部隊對那些接受人體實驗的受害者的汙辱性稱呼。
  • 731部隊核心機密曝光(生活日報)
    受芥子彈遺害的船工劉振起  侵華日軍在中國進行化學戰,屠殺和傷害了大量中國人,而以第731部隊為代表的日本細菌部隊殘暴地有組織地使用活人進行毒氣實驗在侵華日軍的極力掩蓋下,這一非人道罪行及其內幕成為核心機密。  但是經過中國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和社會各界,包括日本友好人士的不懈努力,在多次對巴彥汗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和大量取證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是:侵華日軍使用活人進行毒氣實驗的罪行是鐵的事實。  向3個地點發射芥子氣彈後,觀察那裡的人中毒後的狀況。
  • 男子在家中發現小藥瓶,專家鑑定後表示這是731部隊留下的
    發現這個小瓶子後張先生就馬上報了警,2018年的12月26日在哈爾濱市公安局雙城分局治安大隊民警的陪同下來到了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遺址保護部的高玉寶主任告訴張先生,從玻璃瓶上的字樣和玻璃瓶判斷出這很有可能是日本侵華期間部隊遺留下來的東西,想要進一步化驗的話就要拿到省疾控中心進行化驗,以此來確定這到底是什麼東西還需要專業的部門鑑定。
  • 二戰期間,日軍發明的生化武器有多缺德?731部隊只是冰山一角
    1931年,日本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在長久的戰爭中,日本對我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因此對於日本,我國的民眾一直是持著一種仇視且輕蔑的態度的。只是介於現在國際形勢以和平發展為主,我國沒有立馬追責它們罷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抗日戰爭成為了我國民族靈魂深處永遠抹不掉的傷痕。而日本在二戰中不單單是對我國造成了傷害,日軍對於世界都造成了特別巨大的負面影響。
  • 性病實驗、人馬猴血互換…「東方奧斯維辛」再添罪證
    △視頻:日本731部隊的前世今生  不道歉,何來反省誠意?無視歷史,必被真相「打臉」!  在整個侵華戰爭期間,日軍罪行累累。凍傷實驗、人馬猴血互換、性病實驗、細菌注入實驗、投擲細菌彈……近期侵華日軍731部隊舊址考古發掘1000多件新的罪證,再次印證日軍暴行。
  • 731部隊:生不如死的痛苦折磨;慘無人道的魔鬼實驗
    歷史影響和波蘭 奧斯維辛集中營、日本廣島 原子彈爆炸遺址一樣,731部隊遺址揭示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深重災難,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然而,731部隊的罪行更在於它擁有滅絕人類的能力,而這一能力的取得又是以無數活人實驗為代價的,因此它又不同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遺址,甚至比實施種族滅絕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性質更為惡劣。
  • 揭731部隊:逃跑前炸細菌實驗室 實驗器皿出土
    據新華社4月9日電記者從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了解到,「七三一」遺址核心區域的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獄(即「四方樓」)考古清理工作初步完成,清理總面積15337平方米,出土建築構件及金屬、玻璃器皿1500餘件。
  • 毫無人性的日軍關押少女做實驗,視人命如草芥
    更可恨的是至今的日本仍然對當年侵華戰爭犯下的罪行拒不承認!他們這一次的實驗對象是正在懷孕中的少女,日軍們試圖將動植物的基因植入懷孕少女的肚子中,企圖將嬰兒與動植物相結合。而實行這一恐怖系列的日軍單位正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隊。
  • 日軍731部隊受害者經歷披露 類似遭遇者逾6千人
    中國學者近日宣布,日軍侵華時期,被日本憲兵隊以「特別移送」方式交給關東軍第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的受害者中,已有1467人的身份得到確認。據專家估算,這個被日本侵略者稱作「馬路大」的群體,至少在6000人以上。  所謂「馬路大」,在日語中意為「圓木」,是731部隊對那些接受人體實驗的受害者的汙辱性稱呼。
  • 親歷戰爭的日本演講團:731部隊用人體內臟做細菌炸彈
    北鄉榮要:93歲16歲來到中國長春,之後被徵召加入了日本關東軍海拉爾陸軍醫院,任衛生兵731部隊用人體內臟做細菌炸彈731部隊在哈爾濱,我去過兩三次。人體解剖了以後,人的內臟、肝臟、胃拿去送到731部隊。我問一個認識的人,這個東西用來做什麼,他說是培養細菌,做成炸彈。
  • 美國解密檔案:731部隊至少生產2470枚細菌炸彈
    筆者從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調查研究」課題組完整編譯出關於侵華日軍細菌武器的《阿爾沃·湯姆森報告》。該報告記錄了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的供述,截至1942年,731部隊共研製生產了2470枚細菌炸彈。
  • 日媒:日軍731部隊用活人做細菌實驗 至少3千人死於非命
    日軍侵華期間,有一個研究細菌戰與生化戰的部隊,正式名稱為「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通稱「731部隊」、或「滿洲第731部隊」。日媒稱,這支部隊在戰爭期間以活人從事各種異常殘忍的人體實驗,造成至少3000人死亡。
  • 日本731部隊「母愛實驗」到底多殘忍?喪心病狂的惡魔都想不到
    大家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一定都知道日本侵華戰爭中犯下的許多罪惡,到現在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影視劇和書籍的記載。日軍細菌戰第731部隊在侵華戰爭期間,用非常殘暴的手段對中國的廣大婦女做下不可饒恕的罪行。這個部隊從事的是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研究,而百姓就是實驗的對象。
  • 「南京731」,這座魔窟裡沒有倖存者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攝 12月13日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上午十點零一分,南京的天空警報長鳴,整座城市都在哀悼那些慘死於侵華日軍屠刀下的殉難者。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的南京市中山東路305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在抗戰期間曾被侵華日軍變成惡魔巢穴和人間地獄。設立在這裡的榮字第1644部隊用活人進行細菌和毒物實驗,長達6年,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