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6號」預計兩周後提供服務 天啟星座計劃在2021年底完成部署

2020-10-28 中國網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郭朝暉 張素)隨著「天啟6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記者了解到,該衛星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將包括天啟星座06星在內的四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其中,天啟星座06星是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短報文通信衛星,是天啟數據採集星座的第6顆衛星,可為地面用戶提供DCS數據傳輸服務。

國電高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天啟星座是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也是中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天啟6號」組網後,天啟星座在軌業務衛星將達到八顆,共同服務於全球物聯網數據業務。

這位負責人稱,預計到2020年底,天啟星座將實現全球半小時以內時間重訪,終端接入服務能力突破千萬級,能夠滿足電力物聯網、礦山水文監測、海洋牧場、智能貨櫃、生態環境監測、森林防火、綠色礦山和智慧農業等應用場景窄帶數據通信需求,提升中國的全球數據獲取能力。

據介紹,天啟星座由38顆衛星組成,計劃於2021年底完成部署,全面解決70%以上陸地、全部的海洋及天空中的物聯網數據通信覆蓋盲區問題,為實現全球萬物互聯提供必須的網絡通信保障,實現「空天地海一體」的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

「天啟6號衛星的成功發射,也是落實青島西海岸新區與國電高科關於天啟衛星物聯網產業基地的重要舉措。」上述負責人說,天啟星座將廣泛服務於青島的智慧海洋、海洋交通物流,海洋安全生產監測、智慧港口、智能貨櫃、海洋浮標通信,生態環境監測、森林火災監測、交通基礎設施監測等領域。

他還表示,隨著天啟星座數據服務和產業化落地的實質推進,將有力推動青島在信息化、智能化趨勢下的產業轉型升級。比如,顯著加速衛星物聯網產業在西海岸新區的集群發展,促進衛星物聯網在該區的優先示範應用,引領打造百億級衛星物聯網產業基地。又如,助力青島海洋裝備、智慧海洋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海洋裝備信息化及人工智慧化進程,打造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智慧海洋大數據產業集群。再如,助力青島相關產業的信息化及智能升級,助力實現傳統產業的新動能轉化。

相關焦點

  •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物聯網星座建設更進一步
    中國日報10月27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周一晚間,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據介紹,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
  •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10月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天啟6號組網後,天啟星座在軌業務衛星將達到八顆,共同服務於全球物聯網數據業務。
  • 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格隆匯10月27日丨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菲利華大漲7%,全信股份漲超6%,振芯科技、亞光科技、中海達等紛紛跟漲。 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天啟10號衛星成功發射 將服務衛星物聯網
    中國日報7月25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中午11點13分,天啟10號(暨「陵水號」)低軌物聯網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衛星順利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提供物聯網數據通信服務。據悉,該星是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天啟星座的第七顆在軌物聯網數據服務衛星,也是該星座在今年疫情發生之後發射的第一顆組網衛星,標誌著2020年天啟星座部署的全面啟動。
  • 中國物聯網新突破,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物聯網星座已達8顆
    2020年10月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天啟星座的第8顆上天的衛星,隨後衛星順利轉入在軌平臺和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在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天啟星座」,是我國首個低軌道衛星物聯網星座,總共由38顆低軌衛星組成,加入剛剛發射的天啟6號,總共已有8顆衛星完成在軌組網運行,並向全球提供衛星物聯網數據服務,初步形成天地一體綜合信息服務能力,實現「空天地海一體」的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
  • 「天啟10號」入列 國電高科還將陸續發射數顆天啟衛星
    衛星順利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提供物聯網數據通信服務。 鄭逃逃 攝7月25日11時13分,天啟10號(「陵水號」)低軌物聯網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順利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提供物聯網數據通信服務。
  • 天啟11號衛星搭乘民營火箭升空,將服務全球物聯網數據業務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天啟11號物聯網衛星搭乘「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固體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衛星物聯網」天啟11號衛星成功發射,天啟星座實現9星組網
    11月7日,天啟11號(濟南國科中心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指揮中心天啟星座是我國首個組網提供數據服務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
  • 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入軌
    中國日報12月22日電(記者 趙磊)今天中午12時37分,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載我國新型中型火箭長徵八號順利升空入軌,衛星經過平臺及載荷測試後,將與天啟星座其他在軌衛星組網運營。
  • 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入軌,國電高科持續發力新業態新模式
    12月22日12時37分,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搭載我國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順利升空入軌,衛星經過平臺及載荷測試後,將與天啟星座其他在軌衛星組網運營。該星組網運營後將進一步提升天啟星座的全球、尤其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覆蓋性能和業務服務能力,滿足航空、海洋、林業、水利、環保、氣象及交通等更多新場景新需求。
  • 由38顆低軌衛星組成的「天啟星座」已有7顆星在軌組網運行
    由38顆低軌衛星組成正在建設運營的我國首個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計劃於2021年年底前部署完成。目前已有7顆星在軌組網運行並提供衛星物聯網數據服務,初步形成了天地一體綜合信息服務能力,為全球物聯網用戶提供衛星數據服務。這是記者從全國科技振興城市經濟研究會日前在京主辦的「衛星物聯網產業發展戰略高層論壇」上獲悉的。
  • 馭星速訊 | 天啟10號衛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5日11:13,由國電高科自行研製的天啟10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此前,航天馭星已經相繼服務了天啟星座系列衛星「天啟一號」「天啟二號」「天啟四號B」和「天啟五號」。本次任務,航天馭星採用馭網雲測控模式,兼容多地並行測控。11:27,星箭成功分離;星箭分離後,精河站和中衛站投入三套X和三套UV共六套設備。衛星狀態良好。通過為客戶提供託管式的測運控服務,極大提高了衛星數據接收的實效性,有效支撐了天啟星座的組網運行。
  • 馭星速訊 | 天啟星座06星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服務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6日23:19,天啟星座06星搭載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馭星為其提供測控服務。本次測控任務的圓滿完成再一次驗證了航天馭星星座測控的技術實力。至此,包括天啟星座06星在內,天啟星座已有8顆衛星在軌組網運行,其全球實時通信服務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 我國低軌物聯網星座初成,「萬物互聯」再添關鍵一環
    覽潮網 11月5日訊(記者  陳曉晟)上周,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也將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隨著我國低軌物聯網星座建設不斷推進,「萬物互聯」再添關鍵一環。
  • 文昌物聯一號(天啟三號)衛星搭載長徵11號成功發射
    2019年6月5日,文昌物聯一號衛星搭載首次在海上發射的固體運載火箭長徵十一號成功發射入軌,該衛星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研製。在衛星的整個研製過程,秉承「萬物互聯,天啟護航」的理念,採用更高效的通信體制和更寬的頻率帶寬,力求為廣大用戶提供可靠、經濟的衛星物聯網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隨著該衛星的成功發射,表明衛星物聯網應用產業正式落地海南省文昌市。
  • 「濟南國科中心號」衛星成功發射
    11月7日,「濟南國科中心號」(天啟11號)物聯網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這是山東首個以科研機構命名的衛星。11月7日,「濟南國科中心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這是山東省首個以科研機構命名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