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戰「雙颱風」!

2021-01-09 澎湃新聞
輪戰「雙颱風」!

2020-10-27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CNOOC 中國海油

「沙德爾」尚未離去

「莫拉菲」又席捲而來

雙颱風「扎堆」來襲

南海西部油田如何應對?

10月27日,今年第18號颱風「莫拉菲」已加強為14級強颱風,並持續趨近海南島。據氣象部門監測,27日15時,「莫拉菲」已位於我國南海西南部海面。

這是9月底以來,「光臨」南海西部的第4個颱風。10月26日,今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剛剛過境南海西部油田。

在獲悉氣象預報「沙德爾」將於10月21日凌晨前後進入南海後,預計文昌、陵水、崖城、樂東及東方海域將受到較大氣象影響,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下稱「有限海南」)於20日上午啟動應急指揮中心,開始24小時防臺值班,並在20日、21日、22日連續召開3次防臺應急會議,部署防臺工作。

考慮到「沙德爾」風力較大,受影響較大油氣田作業人員和船隻於10月20日開始撤離,23日完成全部撤離工作。總計動用直升機90餘架次、船舶12船次,撤離近2000人。

文昌油田員工乘直升機撤離

10月21日夜,「沙德爾」移動路徑北抬,風力變大,對文昌油區威脅增大。風雨交加,在浩瀚天幕橫衝直撞。海上湧浪大,船舶靠泊平臺接送人員危險變大,有限海南應急指揮中心立即使用撤臺備用方案,放棄船舶撤離,全部使用直升機撤離,並啟用距離文昌海域更近的海南博鰲備用機場,大大加快了撤離速度。

海南博鰲機場撤臺現場

10月21日,為儘量減少對生產作業造成影響,「海洋石油116」FPSO在颱風「沙德爾」過境南海西部海域前搶抓時機爭分奪秒進行提油作業,安全平穩完成原油外輸。

22日晚10時左右,隨著文昌海域的最後一班撤離飛機返回陸地,有限海南所有人員安全撤離。

撤員的油田全部關停,氣田均轉為颱風遙控生產模式繼續生產,保障下遊用戶供氣。

25日「沙德爾」風力減弱,有限海南開始陸續復員。

然而,「沙德爾」身影尚在,「莫拉菲」接踵而至,預計影響陵水、崖城、樂東及東方海域油氣田,北部灣潿洲海域也將有大風大雨。鑑於此,有限海南在復員因「沙德爾」而撤離的海上人員和船舶的同時,密切關注「莫拉菲」發展趨勢,適時調整防臺策略。

有限海南應急指揮中心介紹,今年9月底到10月,南海秋颱風增多,至今已有4個颱風來襲。對此,應急指揮中心與氣象部門及時溝通,科學應對,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撤臺工作,儘量將颱風對產量的影響降到最低。

文字 | 張光明 韓玉龍 唐興旺

圖片 | 楊金蔚 孫景克 段思源 田宇

原標題:《輪戰「雙颱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雙颱風生成+降溫!廣州天氣將……
    雙颱風生成+降溫!「天鵝」衝上全球「風王」寶座目前,這兩個颱風動向如何?「天鵝」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風王」的呢?我們一起看看它的成長之路>相信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今年的風王「天鵝」對廣東有沒有什麼影響呢?
  • 「雙颱風」組團圍攻,澳大利亞北部暴雨傾盆
    2月25日,正當我國多地面臨強烈的暖熱天氣時,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卻遭遇「雙颱風」圍攻。從衛星雲圖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雙颱風」的情況——一個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近海,一個位於澳大利亞北部內陸。位於澳大利亞北部內陸的是此前從卡奔塔利亞灣登陸澳大利亞的熱帶氣旋埃斯特。
  • 麥德姆神奇復活,印度遭「雙颱風」夾擊,能否緩解新德裡的汙染?
    而位於北印度洋阿拉伯海的是氣旋風暴馬哈,這是此前阿拉伯海雙氣旋風暴共舞中的一員,目前它還有強颱風強度。位於北印度洋孟加拉灣上的系統則是此前登陸越南的22號颱風麥德姆的殘骸,雖然說穿過中南半島使其元氣大傷,但進入孟加拉灣後它的對流重新爆發、螺旋性持續好轉、強度止跌回升,隱約有「復活」的跡象!那麼有的朋友也要問了,之前颱風麥德姆不是停止編號了嗎?現在怎麼復活了?
  • 訪談專家解析「雙颱風」:生成為正常現象(圖)
    本期的《嘉賓訪談》欄目邀請到中央氣象臺颱風海洋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張玲,為廣大網友詳細解讀「雙颱風」。  「天鵝」走向:或於明天「降落」在香港至臺山一帶沿海,或偏西轉向「飛走」「莫拉克」未來兩天對我國近海無影響  談媛:張高工您好!請您首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天鵝」與「莫拉克」這兩個熱帶風暴未來兩天的走向?
  • 「雙颱風」結束,3號颱風聖帕可能要來了,權威預報:或成強颱風
    「雙颱風」共舞結束,3號颱風或將到來,GFS首報:可能是個強颱風最近天氣變化真是快,大陸上,北方新冷空氣來襲,來了一場大降溫,不少朋友直接喊冷,質疑是否倒春寒還沒完。而南方地區,依舊那麼頑固,雨水充足,暴雨大暴雨繼續下。
  • 東北再度被「雙颱風」夾擊?分析:其實是溫帶颱風
    9月14日下午,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南方地區降雨增多的同時,東北亞地區有多個氣氣旋系統狂舞——在這當中,和我國比較有關係的是位於我國以北蒙古高原附近的氣旋雲系和位於日本海上的氣旋雲系,位於蒙古高原附近的氣旋雲系已經在我國北方甩出了一道降雨帶,而日本海上的氣旋雲系已經將部分陰雨天氣甩上我國東北,因此有的網友表示「這是不是又雙颱風共舞了
  • 風雲衛星實時監測「雙颱風」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風雲三號D、風雲四號A等氣象衛星以及時、豐富的數據,有力地支持著我國及周邊地區的防臺抗臺工作,助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廣東提前部署「雙颱風」防禦
    11月2日,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組織省防總有關成員單位進行會商,研判雙颱風發展形勢,提前部署各項防禦工作。會商認為,「天鵝」給我省帶來的影響主要在海上;而「艾莎尼」或將於6—8日影響廣東省沿岸,其間廣東省沿岸可能出現一次風暴潮過程。
  • 亮風臺 AR 眼鏡 HiAR G100 正式發售:16998 元,搭載通訊協作軟體...
    2016 年 11 月,亮風臺發布 HiAR Glasses,並於 2017 年 6 月宣布量產,現在正式發售,他們把產品名稱更改為 HiAR G100,並搭載了一款通訊協作軟體 HiLeia。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發現,從官網上的產品渲染圖來看,與之前相比,正式發售的產品外形上有不少調整,如眼鏡邊框呈弧形,看起來更加簡潔和輕便。
  • 臺當局稱大陸害蟲被風吹到臺灣,臺網友嗆:什麼風這麼厲害
    近日,臺灣綠媒和民進黨當局都在以或肯定、或揣測的口吻向島內民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大陸)秋行軍蟲襲臺」,而更為滑稽的是,害蟲「襲臺」竟是被風吹過來的。島內網友對此嘲諷,什麼風這麼厲害?臺媒報導截圖臺灣綠媒《自由時報》10日報導稱,接獲島內民眾爆料,上周六(8日)在苗慄縣飛牛牧場的牧草上,發現外觀疑似在大陸造成農業危害、但臺灣從未出現過的秋行軍蟲。
  • 兩山輪戰的主要武器
    這只是兩山輪戰的一個縮影,我軍經常布設地雷以防越軍偷襲。至今仍有大量的66式反步兵地雷埋設在中越邊境。儘管早已經停產,但66式反步兵地雷隨著軍火外流仍然活躍在世界各地。中國雷神智能裝備公司新研製的無人戰鬥車上也很喜聞樂見地留出了它的專屬位置——有步兵向無人戰鬥車靠近?轟他!
  • 阿里安全智能風控體系護航「雙11」安心買
    攔截59億次攻擊 擊退黃牛掃貨1887萬次阿里安全智能風控體系護航「雙11」安心買 發布時間:2020-11-24 12:33 星期二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制網見習記者 王婧
  • 雙電源雙風機智能保護控制系統的設計
    該系統運用CAN總線技術,結合自適應互補控制策略,可以方便地檢測雙電源雙風機的各項運行參數;當風機出現故障或工作不正常時,能夠實時準確地採取相應的故障處理措施,並發出警告信息;能準確可靠地實現主、備風機的自動切換,當一颱風機出現故障停機後,另一颱風機自動啟動,保證井下供風不間斷;多颱風機依次啟動,可避免多臺設備同時啟動時產生過大啟動電流而損壞設備。
  • 雙颱風沒完沒了?韋帕將消亡,利奇馬又將生成,局地暴雨大暴雨
    雙颱風停不下來?7號韋帕將撤編,9號利奇馬或又來,局地大暴雨8月,對氣象界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暴動」的季節,尤其是颱風界,簡直「炸鍋」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各種熱帶雲團生成,颱風胚胎出現,甚至目前還是「雙颱風」7號韋帕和8號範斯高共舞模式。
  • 臺當局稱害蟲從大陸吹來 網友酸:什麼風這麼厲害?
    臺當局「農委會防檢局」採樣檢驗證實,確認是「秋行軍蟲」,但給出的結論卻令人咋舌——「可能因風向關係從大陸過來」。據臺媒6月11日報導,臺灣民眾向當地媒體提供線索,稱在飛牛牧場的牧草上,發現疑似「秋行軍蟲」的幼蟲,該民眾從事防治蟲害相關工作,因此看過不少「秋行軍蟲」圖片。臺「防檢局」緊急前往採樣,10日檢驗結果出爐,確認是「秋行軍蟲」入侵臺灣首例。
  • 保暖方法千千萬,T睿柔風雙溫空調給你室內最佳舒適度
    而T睿柔風雙溫空調擁有10000W超強制熱性能,僅需60秒就能讓一個客廳變得暖和起來,這也是高效稀土壓縮機的功勞,一般被用於高端櫃式空調之中。就比如,T睿柔風雙溫空調識別到你躺著的時候,它的吹風口角度偏上且溫度偏高的;而做家務的時候,T睿柔風雙溫空調識別到你在運動,則把角度調低溫度降低一些,讓人體始終感到柔和而舒適。文末結語保暖方法千千萬,但是在上述辦法無疑是最簡單有效避免感冒的好技能,值得Pick。
  • 「準颱風」琵琶即將90度轉彎!97W或是一個大颱風,路徑非常複雜
    颱風真的是一個接一個的出現一樣,在15號颱風之後,我們經歷了不到24小時的時段,日本氣象廳又發布了16號「準颱風」琵琶的預警,颱風窩捅壞了?根據科學數據顯示,「準颱風」琵琶位於菲律賓東部,就是我們前面一直說的95W颱風胚胎,在10日晚上,日本氣象廳首次升級為W編碼,這就預示它將出現了,這會發布可能也算是正常的了,我們具體來看看「準颱風」琵琶的數據。
  • 雙颱風胚胎又來了,13,14,15號颱風或連出
    作者:文/虞子期8月海洋區域氣候可以說真的是大變化了,無論是颱風還是颱風胚胎都是連續不斷的出現了,根據歐美氣象預報顯示,海洋區域又形成了「雙颱風胚胎」的模式,一下又出現了兩個颱風胚胎。不看了,來看看90W和91W雙颱風胚胎,根據歐美氣象數據顯示,90W位於12.5°N 179.4°E ,最大風量為15 kt ,最小中心壓力為1006 mb,而91W位於18.0°N 127.0°E ,最大風量為15 kt ,最小中心壓力為1010 mb,我們單一的從數據上來說,90W的颱風胚胎初步情況是比91W發展要好點,所以我們先來看看90W,根據超級計算機模擬數據顯示,90W可能是一個發展緩慢的颱風
  • 「準颱風」20日將登陸華南沿海 廣東廣西等4省區有大到暴雨
    這個「準颱風」存在近海不斷加強的可能性,受其影響,廣東、廣西、海南、雲南4省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廣西可能成為周后期降水最強的區域。從衛星雲圖看,目前這個「準颱風」仍呈「一盤散沙」狀。圖片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準颱風」或於近海加強 廣西南部周后期雨最強8月16日下午,菲律賓東北部近海有一熱帶低壓生成,明天上午將發展成為今年第7號颱風,這將是今年8月以來生成的第五個颱風,登陸我國的第三個颱風。如果在海南登陸,那將是今年登陸海南的首個颱風。
  • 風速15m/s,「準颱風」黃蜂生成,或24小時內命名
    作者:文/虞子期 數據已確定,日本氣象廳已經針對今年西北太平洋的95W颱風胚胎升級為「準颱風」黃蜂,如今1號「準颱風」黃蜂位於棉蘭老島以東,相當於熱帶氣旋,中心位置位於北緯8度30分,東經129度。接下來預估是緩慢在菲律賓沿海附近靠近,中心最大風速為15m/s。最大瞬間風速為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