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日下調139個基點,報6.5921。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5782,在岸人民幣16:30收盤價報6.5827,23:30夜盤收報6.5792。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外匯首席分析師李劉陽認為,近日美元進一步下探前期低點,但人民幣匯率卻走出了橫盤整理的形態,這顯示了在連續衝高之後,人民幣多頭進入了修整狀態。李劉陽預計,進入12月份之後,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將分別召開議息會議,寬鬆的基調可能會進一步壓制低息貨幣,推升高息貨幣,人民幣匯率或將存在繼續向上的可能性。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日前表示,長期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最根本的邏輯還是中美兩國目前的息差。利率水平綜合反映了一個國家經濟、貨幣政策和通脹等狀況,因此中美兩國的息差已經反映了在經濟、政策等方面的區別。儘管偶爾會出現匯率波動影響利率變動,但長期看利率是因,匯率是果。
對於如何處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資本項目可兌換與對外開放的風險,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譚雅玲建議,貨幣制度要參考一籃子貨幣,應該關注參考包括27種貨幣的SWIFT指數,不必單一盯住美元。「現在人民幣匯率市場完全是對標美元的走勢,匯率制度的個性和國情性沒發揮出來。」譚雅玲說。
此前,央行行長易綱發布25頁長文談中國金融資產結構變遷,在關於管理好風險的部分,首先提到「要管理好改革和開放順序風險。加強頂層設計,穩妥有序推進改革和開放,處理好金融對內對外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這『三駕馬車』之間的關係,實現相互協調,漸進、穩步向前推進。」
近期央行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點強調「彈性增強,市場預期平穩」,這表示央行將繼續讓匯率發揮「穩定器」的作用,並將維持「匯率彈性」,對於下一步發展,央行指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將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具體來說:一是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二是繼續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更好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三是加強外匯市場管理;四是把握好內外部均衡的平衡。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