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潛伏40分鐘撂倒對手 身上爬滿螞蟻暈眩(圖)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黎登貴在特戰訓練課目中帶頭參訓。高效文攝

  一生何求?

  多久的追尋才有收穫,多久的堅守才算珍貴?作為一名軍人,應該是個什麼樣子?一輩子又該追尋什麼,堅守什麼?

  眼前的黎登貴,作出了響亮的回答。

  這名看上去矮矮壯壯的軍人,曾與30多個國家的特種兵同場競技,3次把中國軍人的名字鐫刻在異國軍隊的榮譽牆上,也創下了中國特種兵出國參賽次數最多、前後跨度時間最長的紀錄。

  30歲後,意味著特種兵生理上的「黃金年齡」悄然過去。然而,2013年,已經36歲的黎登貴率隊參加「金鷹-2013」國際特種兵比武,卻一舉奪下21個參賽項目中的16個第一。而此時,距離他上一次從國際賽場載譽而歸,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

  10年追尋,10年堅守,是什麼支撐著他繼續拼搏,又是什麼打磨著他的鋒利?

  黎登貴吐露心聲:「前幾年,有一本流行的書叫《一生只做一件事》。我覺得作為軍人,應該就是這個樣子。這件事,就是用我的一生準備應對戰爭……」

  一生只做一件事,難的是守住初心——

  「和平年代的軍人遠離戰火,心頭的狼煙卻不應熄滅」

  突擊,直升機懸停於九層樓高的空中,沒有保護措施的快速機降,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導致粉身碎骨。

  涉水,背負30餘公斤的裝具潛入沼澤,抽筋或被水草纏繞,任何一個意外,都可能導致葬身泥潭。

  越障,鐵管窄橋、高空雲梯,一次失足或動作稍有差錯,都可能危及生命……

  闖過一道又一道驚險複雜的難關,汗水早已浸溼全身,力氣也已消耗殆盡,黎登貴感覺自己一閉眼就能睡著。然而此刻,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盯著他——

  一根直徑不到2釐米、長30米的繩索,橫牽空中,黎登貴伏在上面,奮力攀爬,距離對面的巖石已經只有8米,突然,繩索劇烈晃動,黎登貴一下子滾落,只能用雙手死死抓住繩索,懸在空中。

  這裡是「金鷹-2013」國際特種兵比武的選拔賽場,賽程已到最後,闖過這一關,就可能拿到比武的入場券。在此前,10餘個年輕體壯的特種兵,遭遇這種情況,都已功敗垂成。黎登貴能倖免嗎?

  眾人擔憂時,黎登貴蓄氣聚力,虎吼一聲,拼命向上拉起身體,收腹、卷身、抬腳,奮力將雙腳搭上繩索,接著一把一把將身體往前拽,成功橫越!

  現場觀戰的一位軍區首長,脫口而出:「這人是誰?」

  「黎登貴,本次選拔中年齡最大、軍銜最高的選手!」

  報名參賽之前,黎登貴的耳旁曾飄過不同聲音:

  「你已經有過兩次出國比賽的經歷了,榮譽、獎章也得了一大堆,還拼啥?」「都36歲了,能比得過20多歲的小夥子嗎?」「無論是集訓,還是比武,那強度、難度都可能讓你致殘,何苦再去冒險、受罪?」

  「其實,參加比武會遇到的苦累與傷痛,我心裡很清楚。」黎登貴記憶猶新——

  那年出國比武前集訓,隊員們雪地裡展開24小時100公裡強行軍。這是一場挑戰體能極限的較量。除了必備裝具,隊員的背囊裡還要裝上石塊、槓鈴片。

  翻山越嶺,翻滾攀爬。超過半數的隊員中途放棄或被淘汰。堅持到終點,黎登貴一頭栽倒在地,昏厥過去,迷彩服粘在背部,一片殷紅,腳腫得脫不下作戰靴!

  身上的舊傷還隱隱作痛,殘酷的訓練仍歷歷在目。但國外賽場上充滿未知的挑戰、與戰場無限接近的對抗,時刻刺激著他的神經。

  「和平年代的軍人遠離戰火,心頭的狼煙卻不應熄滅。我就是想到最高水平的賽場、最接近實戰的環境,去挑戰一下!」

  一生只做一件事,難的是守住痴心——

  「除了勝利,別無所求;除了戰爭,別無所慮」

  深山,密林。

  雜草叢中,一雙冷峻的目光穿透層層遮障。「藍軍」幾次從身邊搜過,都沒能發現,老樹根旁伏著一個全身裹著枝葉和泥巴的「草人」。

  潛伏,40分鐘過去,「草人」猛然竄起,撲向目標,轉眼將幾名「藍軍」戰士撂倒。

  一場漂亮的伏擊!然而就在此時,「被擊斃」的幾名「藍軍」戰士卻駭然指著「草人」大叫起來!原來,「草人」黎登貴的身上竟密密麻麻爬滿了螞蟻!

  卸掉偽裝,黎登貴的臉和手已全然紅腫,甚至感到一陣暈眩。軍醫一邊為他消毒一邊感嘆:「你也忒傻了,又不是真打仗,何必呢?」

  又一次實兵演習,擔任狙擊手的黎登貴受領「斬首」任務,潛入「藍軍」心臟區域。

  環形防禦工事裡,「藍軍」戒備森嚴。灌木叢中,黎登貴紋絲不動,等待著時機成熟的那一秒。3天過去了,放鬆警惕的「藍軍」指揮員剛一冒頭,便被黎登貴「擊斃」!

  演習結束,「被擊斃」的「藍軍」指揮員遞給黎登貴一根煙:「說說唄,咋能在我們眼皮底下熬了3天?」

  「黎參謀長對打仗有股子痴勁兒,誰能想到他為了接近敵人,披著偽裝,整整1天才向前蠕動了1公裡……」跟隨黎登貴打過幾次硬仗的四級軍士長李俊輝說,「他做到的事兒,看起來似乎不可能、難理解。就像現在有人想不通邱少雲在烈火中為啥能一動不動,那些人不相信軍人做了什麼,是因為不懂得軍人為了什麼!」

  那麼,黎登貴究竟為了什麼?

  幾年前,黎登貴來到高原邊防代職任副營長。一次勘察地形,他發現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峰山坳裡有一處湖泊。

  「這裡會不會成為對手武裝泅渡的突破口?」

  此言一出,大家都笑了:副營長咋說外行話!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是生命禁區,高寒缺氧,行走尚且艱難,在海拔5000多米的冰湖裡武裝泅渡,用藏胞的話說那是「把命捧給死神」!

  沒想到黎登貴卻是當真的。他找到部隊領導說:「我想下湖遊泳!掌握一些數據,打仗說不定用得上。」

  部隊領導熬不過他,安排軍醫配合保護他。

  雪山冰湖,清寒徹骨,黎登貴一猛子紮下去,立刻凍得一激靈。

  「泅渡21分鐘,心跳67下,體表溫度下降……」黎登貴出水時渾身通紅,牙齒上下碰得咯咯響,3道被冰碴劃破的傷口仍在流血。他顧不了那麼多,上岸後立即測量數據。不到10分鐘,「撲通」一聲,他又再次入水。

  用生命測量作戰數據。代職半年,黎登貴搜集整理了500餘條兵要地誌、訓練數據,一份2萬餘字的調查報告,被上級列為軍情研究範本。

  代職結束,臨別時,部隊領導對黎登貴說:「真正的軍人,除了勝利,別無所求;除了戰爭,別無所慮。你就是這個樣子!」

  一生只做一件事,難的是守住細心——

  「打仗是一門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偽和走神」

  黎登貴愛寫日記。家裡的日記本摞起一人多高。

  有趣的是,從2008年到2011年間,日記裡提及繩子的地方居然有80多次……

  小小繩子,為啥「拴住」了黎登貴?

  戰士們告訴記者:繩子,是特種兵必備的作戰器材,無論攀崖爬樓、牽引橫越、敵後機降、布設陷阱,都不可或缺。

  然而,就在這80多次之後,黎登貴提出,將所有訓練用繩由直徑4釐米的粗麻繩,換成直徑1.2釐米和0.8釐米的細繩。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提議反對聲不小。

  「粗麻繩摩擦力大,一握即緊,踩繩也給力,細繩既不好抓也不好踩,還勒手,遠不如粗麻繩好用。」「繩子粗細,訓練大綱、教材並沒有作明確規定。繩子變細了,攀登就變難了,訓練成績也下降了,何苦給自己找難堪?」

  黎登貴不為所動:「細繩比粗繩體積小,便於攜帶,負重也減輕了70%,在持續作戰中更實用。打仗的時候用什麼繩子,咱們訓練就應該用什麼繩子。訓練不僅要跟敵人較勁,更要跟自己、跟一些傳統習慣較勁。」

  就是這股勁兒,催促著黎登貴查資料、問官兵、跑市場、進院校,買來各種材質的繩子做試驗……日記本上的80多次記錄,正是黎登貴摸索改進繩子的點點滴滴。

  就是這股勁兒,讓黎登貴在一個又一個有關實戰的細節上反覆琢磨。

  在統一配發的戰鬥攜行包上,黎登貴根據物件尺寸和形狀,縫上多個小口袋,北鬥手持機、手電筒、指北針、地圖等物件分別放置,觸手可及,取放方便;特種兵手語溝通在密林間容易被遮擋,黎登貴模仿鳥鳴獸語,創造了數十種「通話」方式;傳統手槍套的設計影響取槍速度,黎登貴根據不同作戰環境改造了3種樣式。特種射擊、攀登、捕俘等13個課目的很多細微之處,也被他改造得更加貼近實戰。

  黎登貴說:「打仗是一門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偽和走神。凡是不符合實戰的就得改,馬上改。」

  一次訓練,黎登貴大膽提出,將炸藥包的捆法由「四橫三縱」改為「三橫兩縱」。炸藥怎麼擺、用什麼繩子、怎麼打結、雷管朝哪邊等等,都做了改進。有人質問:教材規定的捆法怎麼能改?黎登貴解釋說:「教材是針對以前用的散狀炸藥規定的,現在用的是塊狀炸藥,再採用以前的方法,就是瞎子戴眼鏡——多餘的圈圈。」

  話雖如此,可是新捆法怎麼試驗?萬一引爆時炸藥散落,後果不堪設想!

  「我去試!」黎登貴翻出掩體,炸藥包成功引爆,速度比過去快了22秒。

  這一次改進,讓他們在國際賽場一舉奪魁!

  一生只做一件事,難的是守住靜心——

  「我希望人家記住的,是一個軍人的樣子。」

  得知自己被破格提升為旅參謀長,黎登貴驚訝不已。

  「確實沒想過這事兒。」他說。

  其實,黎登貴並不是一個命運的寵兒——

  半夜搞拉動、雨天練攀登、冬天跳泥坑……擔任營長之時,黎登貴練兵的強度,全旅皆知,也不乏異議。

  「野外駐訓,別的營第一件事是開安全形勢分析會,他做的第一件事卻是帶著大家在陌生地域分組對抗,摸清戰鬥力底數。當時我們就提醒他,注意一下上上下下的眼光,別『不合群』。」一位老戰友回憶說。

  果不其然,正當他在營長崗位上大展拳腳之時,一紙調令卻將他平調到了某技術科室任副主任。從指揮員到技術幹部,從帶兵打仗的主官一下變成自己並不擅長的技術保障人員……這道坎,在旁人看來,可比特種兵障礙場上的任何一個關口都難過!

  黎登貴究竟會怎麼樣?曾跟著他出國比武的連長金偉強給記者講起兩個故事:

  當營長時,黎登貴到重慶開會,中間休息一個小時,沒想到他換上作戰靴跑了個10公裡。他大汗淋漓回到房間,兄弟單位的戰友很不理解:「大夏天的,外面將近40攝氏度,人家都躲在房間裡吹空調,你還這麼折騰!」

  「轉行」幹技術幹部了。一個周末,黎登貴在旅機關樓前等班車回家。抬腕一看表,離登車時間還有15分鐘。「來早了點,站著也是站著,還不如跑個3公裡。」說完,他把包遞給戰友,拔腿開跑。戰友目瞪口呆:「還這麼拼命練?」

  「其實我最佩服他的就是這一點。」金偉強感慨萬千:不管在什麼崗位,遭遇什麼起伏,黎登貴最愛的始終是訓練。就是當技術幹部,他也報名參加國際特種兵比武。要說誰稱得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他就是這個樣子!

  「其實,他的腦子裡從來沒有脫下迷彩服的那一刻。」妻子嶽海燕談起和黎登貴的第一次見面:

  我倆到了小飯館,他半天不點菜,卻探頭探腦四處張望,然後說了句啥——「你坐的位置是這裡的射擊死角,那邊靠窗戶的位置最不安全……」

  嶽海燕現在說起這事兒還想笑:「也就是他這種專注打動了我,讓我覺得他值得託付。」

  現在老戰友碰到黎登貴,也跟他逗逗樂子:「登貴,你現在出名了,也升官了,將來有大發展,說不定能當上將軍嘞!」

  「別亂說。」黎登貴總是搖搖頭,一笑而過。

  「其實,我不指望自己當多大官,得多大榮耀。我希望人家記住的,是一個軍人的樣子。」一語言罷,黎登貴笑得特別純粹。(記者 魏 兵 特約記者 龍紹華 周 銳)

  謀打贏一刻不走神

  ■本報評論員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3次參加國際特種兵比賽,次次取得驕人戰績,為國家和軍隊贏得榮譽;30多次執行重大軍事任務,表現突出,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成都軍區某旅參謀長黎登貴精武強能、矢志打贏,是在強軍興軍偉大實踐中湧現出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時代楷模。

  矢志打勝仗源自對使命的擔當。黎登貴目光始終瞄準「下一場戰爭」,不為名利所擾、不被享樂所動,無論職務高低、發展快慢、得失多少,始終以全部的心思盡強軍之責、謀打贏良策、練過硬本領。他以須臾不懈怠的精神增強能力素質,以一刻不走神的作風乾好練兵之事。

  矢志打勝仗源自對勝利的渴望。打不了勝仗的軍人,沒有資格高談忠誠。19年來,黎登貴堅持苦練、深鑽、細研,精通40多類武器裝備,掌握30多項特戰技能,始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戰鬥狀態,時刻等待來自戰場的召喚。

  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使命,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樣子。面對國家安全形勢日趨複雜、軍事鬥爭準備任務十分繁重的考驗,我們都應像黎登貴那樣夙興夜寐思憂患、補差距,爭分奪秒強素質、練謀略,爭做「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中有更大作為。

相關焦點

  • 螞蟻為生的食蟻獸遇到軍團蟻只有跑的份
    (行軍蟻在前進)所以,行軍蟻不建造永久性的巢穴,它們在存在的時間裡幾乎不停地行進,沒有動物敢主動攔在行軍蟻前進的路線上,因為行軍蟻會把路上遇見的一切碳基動物當作食物,即使是以吃螞蟻為生的食蟻獸也不是行軍蟻的對手
  • 特種兵和搏擊選手誰更強?老兵表示:我怕出手太重被送監獄
    特種兵的單兵作戰能力非常強,一支裝備齊全的特種小隊能夠成功完成許多任務,他們強大的作戰力主要來源於高強度的訓練以及頻繁的實戰訓練。數據顯示,特種兵的日常體能訓練是普通士兵的1.5倍,而且會不定期組織分組演習,毫不誇張的說,每位特種兵都是「身經百戰」的優秀戰士。
  • 一個專業特種兵,徒手能打過10個普通人?真相你絕對想不到!
    當然,其中最受觀眾歡迎的軍種,還要數那本領高強的特種兵了。尤其是許多女性觀眾,每當在看到他們以一敵十,勇鬥匪徒的時候。不僅是非常的激動,更是對他們的能力深信不疑。那麼,事實上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特種兵們,真的有這麼厲害?真的能夠做到以一敵十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分析分析。
  • 廣東汕頭一嬰兒被棄路邊 全身爬滿螞蟻(圖)
    原標題:嬰兒被棄路邊草叢裡渾身爬滿螞蟻哭聲不斷近日,一則「嬰兒被棄路邊,全身爬滿螞蟻」的視頻在網絡瘋狂轉發引發了網民的強烈關注。草叢裡的螞蟻順著紙袋爬到嬰兒臉上、身上叮咬,甚至連嬰兒嘴裡也爬進了螞蟻。嬰兒一直在嚶嚶啼哭。5日,廣東汕頭,路邊樹下一個紙袋裡傳出嬰兒哭聲,引來路人查看。紙袋裡有一名嬰兒,草叢裡的螞蟻順袋子爬到嬰兒臉上、身上叮咬。紙袋中未留任何信息。好心人抱起孩子並擦乾淨身上的螞蟻,嬰兒被送醫檢查。
  • 紅螞蟻結隊禍亂省城民宅(圖)
    點擊進入>>>   「你瞧,這蛋糕放在桌子上剛一會兒,上面就爬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螞蟻……  螞蟻成災居民揪心  9月1日上午,太原市新建路42號院。一位中年婦女告訴記者:「可多啦!這個院誰家都有紅螞蟻,經常睡得好好的,螞蟻就爬上了胳膊,吃的東西根本就不能放。」「就是,讓人受不了的是紅螞蟻經常會爬到人身上。」周女士說,「被紅螞蟻叮咬後,身上會留下一個個小紅疙瘩,又腫又癢又痛。
  • 狙擊手潛伏時最怕什麼?真的是蜈蚣蜘蛛老鼠螞蟻?專家:最怕的遇到就...
    導語:狙擊手潛伏時最怕什麼?真的是蜈蚣蜘蛛老鼠螞蟻?專家:最怕的遇到就危險了 大家都知道,狙擊手是執行特殊任務的兵種。他們作戰能力極強,擔負破襲重要的敵方軍事目標。能在各種惡劣環境下完成極限任務,往往是戰爭中決定戰局的重要因素。當然狙擊手很厲害,但他們也是人,也會有怕的東西。
  • 小龍:《戰狼》中真正特種兵,身高只有1.5米,2秒撂倒6尺大漢
    吳京曾經說過,自己當初為了演好特種兵特意拍跑到軍營,跟著特種兵一起訓練。吳京一待就是一年,讓吳京對特種兵有了更深刻的體會,這才有了吳京在《戰狼》中的出色表演。如果是戰狼的鐵桿粉絲的話,一定知道,戰狼中確實有一位真正的特種兵。012014年吳京就開始籌劃《戰狼》電影,吳京來到軍營和戰士們同吃同住,一起接受訓練。
  • 特種兵手錶錶盤朝內是為什麼?僅僅是為了避免反光嗎?
    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之中,都喜歡將手錶的錶盤朝外,這樣抬手就能夠看到時間,但是特種兵的戴法卻不同。他們戴手錶喜歡將手錶的錶盤朝內,這是為什麼呢? 不過這些特種兵戴手錶的方式卻是與眾不同,喜歡將錶盤朝內。很多人在見到這種戴法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樣可以避免反光,實際上這確實是錶盤朝內的一個重要理由之一,在行動的過程中,這種戴法能夠有效的降低暴露的風險,但其實還有兩個重要的理由。
  • 合肥驚現大量怪蟲:長得像蚊子 黑壓壓爬滿白牆(圖)
    怪蟲爬滿民宅牆壁搖蚊近一個星期來,合肥市環巢湖大道上出現大量怪蟲,在派河大橋至杭埠河大橋之間路段,黑壓壓的蟲子爬滿了路邊的護欄,將居民家的圍牆層層包圍,這些蟲子長得很像蚊子,但是不咬人,喜歡有光的地方。沿路村民不敢開門窗。
  • 保安被螞蟻咬一口雙眼失明15分鐘 出現休克(圖)
    雙眼失明15分鐘現休克  被小小的螞蟻咬了一口,眼睛竟失明15分鐘,還出現休克。兩隻螞蟻,爬到他右手背後,傳來一陣刺痛。10分鐘後,先是雙眼失明,然後雙手僵硬,渾身冒冷汗……  翁大叔被緊急送到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人民醫院),經抗過敏治療後,才恢復神志,保住了命。翁大叔稱,他沒有過敏史,差點要他命的,就是那隻不起眼的螞蟻。
  • 奶奶突然去世 留守兒童伴屍7天身上爬滿蛆蟲(圖)
    1歲8個月大的女兒小夢,一動不動仰天躺在奶奶的臂彎裡,身上爬滿了蛆蟲,奶奶趴在衛生間門口,身上溼漉漉的,屍體已開始腐爛。肖開全頓時淚如雨下,不顧一切撲上去將女兒抱起。本報記者劉少龍 通訊員王建新 長沙報導「我敢肯定,我媽已走了有7天了。
  • 紅螞蟻「入侵」眾居民鬧心(圖)
    紅螞蟻進家居民心煩  8月29日上午,在青年路三社區9號樓3單元,80歲的回春敏提起紅螞蟻直咬牙:「真煩人,滅也滅不完。」她指著廚房灶臺說,一個月來,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著玉米棒子碾螞蟻,碾死的螞蟻紅壓壓一片,每天都有上百隻。令她困惑的是,螞蟻非但沒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 螞蟻莊園小課堂4月9日今天答題答案 運動後建議您休息15-40分鐘後...
    螞蟻莊園小課堂4月9日今天答題答案 運動後建議您休息15-40分鐘後再洗澡時間:2020-04-09 14:01   來源:分享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小課堂4月9日今天答題答案 運動後建議您休息15-40分鐘後再洗澡 4月9日螞蟻莊園答案是什麼?
  • 紅螞蟻咬人家中上演「人蟻大戰」 專家支招滅螞蟻
    仔細一看是螞蟻,她到處查看,發現窗臺、天花板和牆壁上有許多紅螞蟻在移動。隨後,她對家裡進行大掃除,翻箱倒櫃對所有家具進行清理,結果發現,除了柜子裡沒有螞蟻,窗臺和牆壁上到處都有。她不間斷地在家中噴灑各種滅蟻藥,但沒有明顯效果。許女士及家人身上不停被紅螞蟻叮咬,到處紅腫,奇癢難忍。「我都覺得沒辦法再在家裡住下去了,打算到外面租房,小孩更受不了螞蟻咬。」
  • 奇葩寵物玩家不惜千元買螞蟻 看其搬家產卵(圖)
    奇葩寵物玩家不惜千元買螞蟻 看其搬家產卵(圖) 2015-11-05 09:13:20經鑑定,確定螞蟻為兩個品種——收穫蟻和子彈蟻,其中收穫蟻屬於大頭蟻族,通常被當作寵物飼養(本報曾報導)。  11月4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繫上一位螞蟻「玩家」顧先生,在兩年的飼養時間裡,他接觸過40多種螞蟻,「養螞蟻樂趣很多,看它們搬運、產卵等很有意思。」顧先生笑言。
  • 夢見螞蟻成群在家裡是什麼意思 夢見螞蟻成群怎麼回事
    夢見螞蟻成群女人夢見身上很多螞蟻是什麼意思夢見身上很多螞蟻,預示著近期你的運勢很好,感情上的運勢也會上升,是吉兆。夢見身上很多螞蟻預兆什麼螞蟻主祥瑞。螞蟻是一種協作精神很強的動物,夢見螞蟻是一種祥瑞。夢見螞蟻可能會在第二天遇到許多煩惱,追蹤這些煩惱,會發現事事不順。
  • 五本很火的特種兵小說,劇情精彩爽點多,全程熱血沸騰
    二《從我是特種兵開始打卡》 【納蘭凌雲】【簡介】: 穿越到《我是特種兵》的世界,得到輔助引擎的支持,他逐步成為所有士兵的王,特種兵,通信兵,飛行員等等,在每一個兵種的領域他都做到了極致,成為當之無愧所有士兵的王!一本無敵流的愛國向爽文,小說合併了多個小說世界,還有各種電影劇情穿插其中,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 南京近日突降大雨 金川河防洪堤爬滿鼻涕蟲(圖)
    揚子晚報訊(記者 梅建明)昨天上午,家住南京方家營附近的一位市民向記者報料,稱他在金川河回龍探珠段防洪堤上看到,這裡的地上爬滿了一些奇怪的蟲子,溼漉漉的,令人噁心。一位昆蟲專家告訴記者,這其實是一種叫蛞蝓(kuò yú)的軟體動物,也就是俗稱的「鼻涕蟲」,一般生活在潮溼地帶,可能因雨水量大,被逼出來了,其喜食綠葉,但相對來說,對環境的傷害程度較小。
  • 南安洪瀨田間現紅螞蟻 村民被咬雙腳起包
    最近下田勞作的村民遇到紅色螞蟻要小心了。近日,洪瀨鎮東林村田間出現一大群奇特的螞蟻,個頭約5毫米,通體紅色。別看它個小,只要被咬上一口,傷口便會又癢又痛,甚至紅腫化膿,不少下田的村民紛紛中招,成為村民們談之色變的怪物。
  • 科技在進步,聲響與震動可緩解VR的暈眩症狀
    遊樂園的遊樂設施、在自家觀賞電影或是打電動等等娛樂項,又或者是在駕訓班的教學以及建築公司利用虛擬實境呈現設計圖等等,現在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VR(虛擬實境)已經被活用到各種領域之中。然而,我們也經常可以聽到實際體驗過後,很多人都會出現類似暈車的「VR暈眩症狀」,所以這也是想要推廣VR技術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