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電工所10米多碟式太陽能聚光系統安裝成功

2020-11-22 索比光伏網

索比光伏網訊: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皇明太陽能聯合實驗室研發的10米多碟式太陽能聚光系統,於2011年9月9日在中山大學安裝成功並投入運行。此聚光系統為目前我國功率最大的多碟式太陽能聚光系統。

10米多碟式太陽能聚光系統由31個單元碟組成,每個單元碟直徑為1.5米,可實現全天候雙軸跟蹤太陽。聚光系統總截光面積為60m2,光斑直徑為25cm,峰值熱功率不小於30kw,聚光器聚光比大於1000。

多碟式太陽能聚光系統可幫助實現太陽能熱發電、太陽能制氫,為中山大學開展太陽能高溫熱利用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10米多碟式太陽能聚光系統側面圖

10米多碟式太陽能聚光系統正面圖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全球唯一投射式高倍聚光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發明人--傑出青年科學家宋亮  太陽能熱發電,通常叫做聚光式太陽能發電,通過聚集太陽輻射獲得熱能,將熱能轉化成高溫蒸汽,蒸汽驅動汽輪機發電。按照太陽能採集方式主要可劃分為槽式發電、塔式發電和碟式發電。
  • 全球唯一投射高倍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
    發明人--傑出青年科學家宋亮  太陽能熱發電,通常叫做聚光式太陽能發電,通過聚集太陽輻射獲得熱能,將熱能轉化成高溫蒸汽,蒸汽驅動汽輪機發電。按照太陽能採集方式主要可劃分為槽式發電、塔式發電和碟式發電。
  • 東方宏海:碟式斯特林光熱技術多元化應用市場開啟
    據該領域代表企業——東方宏海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去年以來,該公司在碟式太陽能供暖、斯特林機垃圾焚燒發電等多元化市場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進一步助推了碟式光熱技術和斯特林發動機的市場應用。  位於甘肅酒泉瓜州的鎖陽城鎮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項目於2018年11月開始建設,12月底集熱併入管網進行供暖。
  • 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光伏發電系統試運行
    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光伏發電系統試運行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2年1月1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分光高效發電系統科研樣機,在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D區草坪,完成安裝調試,已開始試運行。
  • 日本科斯莫在阿聯建Beam Down式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
    「在美國和西班牙,聚光太陽能發電已正式步入商業化運營。與太陽能電池一樣,將成為又一個新的增長領域。而且,聚光太陽能發電具有可24小時發電的優點」(科斯莫石油海外業務部長、執行官日下部功)。科斯莫石油此間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市政府的下屬機構「MASDAR(AbuDhabi Future Energy Company)」共同出資,向三井造船訂購了聚光太陽能發電的實驗設備。    建設用地選在阿聯阿布達比國際機場附近的特別自由貿易區「MASDAR CITY」內。訂貨金額約為8億日元。三井造船已開始在當地展開調查,計劃2009年5月動工。
  • 太陽能熱發電基本原理
    光熱發電有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種系統。   槽式   1、點聚焦技術: 定日鏡自動跟蹤太陽,聚焦的陽光反射到位於塔頂的吸熱器內。吸熱器加熱管內的傳熱介質,將太陽光能轉變成熱能,再通過熱力循環實現發電。   2、聚光比300-1000。系統綜合效率高。
  •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概念與分類
    直接光發電可分為太陽能熱離子發電、太陽能溫差發電和太陽能熱磁體發電;間接光發電可分為聚光類和非聚光類,其中聚光類按照太陽採集方式可分為太陽能塔式發電、太陽能槽式發電和太陽能碟式發電;非聚光類主要有太陽能真空管發電、太陽能熱氣流發電和太陽能熱池發電等。通常所說的太陽能熱發電,主要指間接光發電,直接光發電尚在實驗階段。
  • 高倍聚光光伏技術的難言之隱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高倍聚光光伏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發電效率,在太陽能光熱發電中,採用高倍聚光光伏技術的塔式和碟式都被稱之為效率最高的技術。在太陽能光伏發電中,高倍聚光光伏技術更是被稱為最有發展潛力的第三代光伏技術。但是為什麼國際上最老的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還一直是光熱發電主流?我國那麼多的上市企業幹嘛不做太陽能高倍聚光光伏方面的投資呢?
  • 世上最大聚光太陽能坐落南澳洲 2030年達成100%再生能源發電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上世紀80年代又在克裡米亞建立5兆瓦實驗裝置。
  • 我國第四個太陽爐系統即將完工,主要作為高溫熱源
    近日,由中科院電工所白鳳武博士團隊設計的我國第四個太陽爐系統進入調試階段,預計下周完工。據悉,該太陽爐系統位於秦皇島,主要作為北京化工大學進行化學實驗的熱源,系統主要由定日鏡和聚光鏡組成,一次反射鏡面積26平方米,二次鏡反射面積22平方米,峰值熱功率10kW,焦平面峰值聚光比1000。這是中科院電工所搭建的第4個太陽爐系統,另外三個分別位於寧夏、北京和哈爾濱。
  • 聚恆太陽能:中東第一個聚光光伏電站正式發電
    索比光伏網訊: 2013年7月11日,聚恆在中東的第一套聚光光伏電站調試完畢,正式發電。聚恆的電站位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由the 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CST) -阿杜拉茲國王科學技術城開發。沙特處於高DNI、高溫區域,夏天的溫度通常可達45度。非常適合高倍聚光光伏的應用。
  • 太陽能光熱發電
    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機發電。  依照聚焦方式及結構的不同,太陽能光熱技術可以分為塔式、槽式、碟式、菲涅爾式四種。
  • 太陽能光熱發電的主要形式_太陽能光熱發電有哪些特點
    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發電。
  • 圖賞|聚光太陽爐,可產生超3000℃高溫
    ,主拋物面反射鏡的規格尺寸是54米x54米。該太陽爐系統位於秦皇島,主要作為北京化工大學進行化學實驗的熱源,系統主要由定日鏡和聚光鏡組成,一次反射鏡面積26平方米,二次鏡反射面積22平方米,峰值熱功率10kW,焦平面峰值聚光比1000。
  • 應用於聚光太陽能發電的三臂式光跟蹤系統說明書
    作品內容簡介塔式太陽能聚光發電產業發展迅猛,但因聚光效率低,控制系統複雜,成本高等問題至今仍未商業化。為提高聚光精度,簡化控制系統,我們設計了三臂式機械機構,採用測角裝置與反光裝置雙跟蹤系統,大大地提高了聚光發電的性價比,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組成
    太陽能熱發電是利用集熱器將太陽輻射能轉換成熱能並通過熱力循環過程進行發電,是太陽能熱利用的重要方面.80年代以來美、歐、澳等國相繼建立起不同型式的示範裝置,促進了熱發電技術的發展。世界現有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大致有三類:槽式線聚焦系統、塔式系統和碟式系統。
  • 火力發電同價的新型高倍聚光太陽能光伏電站
    常州旭王新能源有限公司開發的這款新型高倍聚光太陽能光伏電站,採用了目前國內唯一在高倍聚光太陽能電站中使用的玻璃銀鏡二次聚光反射的光路設計(與美國SolFocus公司的太陽能電站聚光方式相像,但光路設計不同,不侵權),解決了國內高倍聚光太陽能光伏電站一般採用高分子材料壓鑄或玻璃上加矽膠(也是高分子材料)的菲涅爾透鏡壽命不確定性的難題,使得該高倍聚光太陽能光伏電站具有25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 美推進新一代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研發
    智創新   本文作者:劉海英  美國能源部15日宣布,將投資7200萬美元用於推進新一代高溫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研發。  聚光太陽能發電是光伏發電技術之外另一種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技術。該技術使用反射鏡將陽光聚焦並轉化為熱能,推動汽輪機運轉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