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以前大概走過兩大波殭屍,第一波是以TCL鑽石手機為代表的鄉土派,那個時代做手機很神秘,都是有錢人在弄一個破爛的東西;第二波是MTK交鑰匙方案所帶動的山寨派,這一派看起來很2.0,廠商碎片化,連用戶都可以製造手機,神馬都有,但是,其實背後就只有MTK的影子,所以MTK一思考,全山寨都倒閉。這兩派的市場,都是蘋果派所無法覆蓋的範圍。但現在,國產手機明顯迎來了最大波的一股潮流,那就是以android系統為核心的大廠智能機時代。
眾所周知,PC時代曾經有過一段被摩爾定律所總結了的瘋狂競賽,大家都在拚性能指標。現在,輪到智能機了。魅族曾經開了第一槍,但空谷迴響,自說自話,魅族有點寂寞。等到小米手機登場,正式宣布指標競賽開始。魅族為此也開始吐槽小米,但是,即使小米可能是魅族最最直接的第一個對手,但不會是唯一一個,接下來,拼殺性能指標的千軍萬馬,即將殺入。華為可能算是醒悟得最早的一個,之前的阿里雲手機,和騰訊即將出的手機,估計因為都是全程委託天語的緣故,一直還停留在MTK的市場回憶中,沒有意識到代表新手機時代的第一個特徵,已經明顯出現,那就是以性能進行差異化和性價比的競爭,快速推進,連ROM都要每周更新!和PC時代的摩爾定律不同,現在的智能機性能提升可能更快,每年都可以翻上一番。能夠這樣瘋狂玩的,只能是大廠。
現在android所出現的很多用戶體驗缺陷,其實可以用高性能的配置彌補。一如當年WINDOWS推動了PC硬體的發展,今天的android,也開始推動手機硬體的發展。在這個商業邏輯上推論,自定義android系統的關鍵,在於UI,在於應用的提供和補丁的及時發布。也許,用不了多久,類似小米目前配置的手機,就可以到達千元的價位。這對於專門研究如何在現有配置上提供更好體驗的削足適履ROM,可能是一種打擊。
時尚界連撞衫都視為奇恥大辱,但現在卻人手一個蘋果,因為沒有選擇。而進入高配置競賽的android越來越能提供類iOS甚至超iOS的體驗,所以,各種時尚品牌會以自己的設計理念定製自己的手機。反正喬幫主又不設計多樣化的各種瘋,iPhone永遠長那個樣子,活該被時尚界評為最不會穿衣服的達人。
這個潮流會直接威脅到蘋果,如果有LV的手機,用起來和iPhone沒有什麼兩樣,郭美美還有什麼理由要用iPhone呢?何況,固執的喬幫主已經去監製iArk了,留下庫克這種時尚的GAY,肯定會做出一百種iPhone來。
智能機的性能發展到今天,已經可以激發更多的應用想像力。手機設計者不再需要在5.1環繞聲還是7.1環繞聲這些地方糾結了,更多差異化的場景應用,會讓手機的設計,也進入一個天馬行空的世界。
Google放出了android這個草泥馬神獸,後來,卻發現自己控制不了他。不要說自家的搜索在各種rom裡被替換成各種百度,也許某一天,連自家的公司名,都可能在國產android上被景德鎮成為了敏感瓷。
Google這個活雷鋒,忍受著各種專利的困擾,卻發現自己的系統被折騰得連門都認不得了。以後,新版本的android是否還是按照現在的開源遊戲玩?還是開始改變遊戲規則?
至於中國市場,不用太擔心。在天朝,你規則再怎麼定,現在的口已經打開,你無法阻止中國企業家的瘋狂賽跑了。如果不改變遊戲規則,智能機進入性能競賽的帷幕已經拉開,如果改變遊戲規則比如說高版本有限制開源,那麼各種rom的開發團隊就該開心了,性能競賽的同時,系統還必須得同步跟上。
如果google改變規則,不再開源,單手獨立做摩託的話,那麼智能機的世界,就依然是蘋果派,庫克可以躺在喬幫主坐過的辦公桌上眯眼休息,出到iPhone108都可以還是這個樣子。如果google能夠忍受利益被不斷剝奪的痛苦,存著解救手機人類的菩提心,那麼,智能機將有非常美妙的產品不斷面世,我們的口袋會以每年一掏的速度去敗手機。
至於說為什麼沒有微軟?智能機市場沒法玩三國殺,都怪蓋茨被喬幫主傷透了心。微軟的產品基因已經徹底淪落成為奧特曼了,既不酷,還總想著那扇窗的世紀舊夢。這和騰訊在手機終端的布局遲疑不同,騰訊有太多online的資產,一旦醒悟,他又會成為手機界那個dogday的傢伙。而微軟雖然目前體現出來的問題一樣是舊習太多,但是,微軟沒有什麼online的家底,以供他東山再起。曾經獵殺netscape的那個蓋茨,現在只顧著警惕都有誰在勾搭自己的女兒,再也沒有賈伯斯那種老宅男的雄心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