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頂部
[PConline 雜談]618馬上就要到來了,相信不少小夥伴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錢包。可光這樣還不夠,要知道就目前電商平臺上的固態硬碟就有幾十個品牌、上百種型號。對於老司機來說,在這其中選擇稱心如意的SSD還是遊刃有餘的。但對於一般玩家來說,想要真正選購到不錯的SSD還是不容易的,MLC、TLC、QLC、NVMe、連續讀寫、4K隨機讀寫看到就讓人頭疼,更不要說不少SSD在介紹關鍵參數的時候都是含糊不清。面對這種種,一般玩家該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固態硬碟?下面就和大家來聊聊 。
顆粒選擇
眾所周知,固態硬碟由負責讀寫的主控晶片,負責緩存的DRAM緩存(部分低端SSD無緩存晶片)以及組成存儲內容的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顆粒組成。其中快閃記憶體顆粒又幾乎佔據了整個SSD製造成本的70%以上,甚至可以說「選SSD就是選快閃記憶體顆粒」。目前能生產快閃記憶體顆粒的顆粒製造商為三星、東芝、閃迪、英特爾、SK海力士、美光等六家,它們六家的快閃記憶體產能幾乎佔據了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近9成的市場比重,其中三星顆粒不對外銷售,僅供自家SSD使用。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顆粒又分為SLC、MLC、TLC及QLC 四種快閃記憶體顆粒,其中就性能和可靠性來說,SLC>MLC>TLC>QLC,不過目前SLC快閃記憶體基本上消失了,不論消費級還是企業級應用中都少見SLC快閃記憶體了。如今市面上賣的SSD基本以TLC為主,並有少數MLC和Q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SSD產品。而就這幾種快閃記憶體顆粒簡單就來說就是
SLC:太貴不划算,想要也沒有
MLC:適合高頻率讀寫的用戶
TLC:追求性價比的用戶
QLC:適合以存儲為目的用戶
正是這種快閃記憶體顆粒之間的差異,導致了SSD的售價差異很大。我們在電商平臺上會發現,MLC SSD售價是最貴的,QLC SSD最便宜(就整體而言),其實目前部分TLC SSD售價比QLC SSD還便宜。而不同品牌之間的MLC SSD或者是TLC SSD,售價之間也是有差異的,但這個是我們可以理解的,畢竟有品牌溢價、售後服務質量等等因素影響,可同為TLC SSD售價又為何差異那麼大呢?
黑片——看不清顆粒編號,模糊,粗糙
這就不得不聊到我們以前說過的一個話題,快閃記憶體裡的「貓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原片,白片和黑片。在SSD快閃記憶體顆粒中以原廠質量是最好的,其次是白片,再者是黑片,而SSD售價上的差異也源於此,原廠顆粒SSD價格上往往都稍貴一些,白片SSD稍微優惠點,也是比較信的過的,至於黑片就要Say GoodBye了。所以,大家購買前可以先在網上看看評測拆解,了解顆粒的來源是否來自於原廠或者是白片,再慎重選擇。
參考文章:SSD故事會(24):深度揭密SSD中的原片/白片/黑片
1、主控和接口
SSD裡面最有技術含量以及核心技術就是主控了,它決定著SSD性能的優劣和使用壽命,目前大多數的SSD損壞也是因為主控的損壞。而現在常見主控品牌有慧榮、群聯、Marvell、瑞昱以及三星、東芝、Intel等僅僅研發用於自身產品的主控廠商。其中慧榮、群聯兩家都是臺灣主控公司,其主控成本低廉,並且提供的打包方案,受到很多國產SSD的歡迎;Marvell則算是比較高端,早期產品只用於企業級。
三星PHOENIX主控晶片
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SSD主控晶片無需太多了解,畢竟主流主控差距並不大,只要不是小廠研發的不知名主控就可以了,至於接口方面,一些新手玩家注意一下,就是並不是所有的M.2 SSD的讀寫速度都很快,如果是走SATA通道的M.2接口的SSD,其讀寫速度不會超過550MB/s。
2、容量選擇
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的供大於求,如今SSD的價格也在不斷的下降,這使得256GB容量規格成為了玩家的首選,而 512G容量規格也逐漸成為了市場第二大主流規格。但實際上,目前512G和1TB容量規格的SSD才是最值得入手的。
一方面,這個容量區間的SSD價格是目前最具有性價比的,且足夠一般玩家放遊戲,軟體使用了。而且,當SSD容量越大時,往往單個快閃記憶體顆粒被反覆讀寫的機會、次數就會越少,因此SSD的壽命也更長。
另一方面,這個容量區間的SSD在性能上更「合理」,如今不少SSD在銷售的時候只會標出最高的性能數據。實際使用的時候,玩家往往會發現不少小容量SSD在順序寫入和4K上會比大容量 SSD差上一些,而到了 512G容量規格上大部分品牌的SSD的性能參數就大差不差了。
威剛S11 Pro性能參數
當然大容量的好處不僅僅於此,我們都知道如今不少SSD都已無內置昂貴的DRAM緩存,而是利用SLC充當緩存,以犧牲容量為代價換取性能。這樣做的優勢就是SSD價格更便宜了,但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旦SSD寫入數據超過了緩存容量,其性能就直線下降(掉速),寫入速度100MB/s到了左右也很正常的。
可當SSD的容量越大,意味著劃給SLC緩存的空間也就可以越大,如果想確保全盤加速,則可能需要至少1/4的容量。而且,當我們使用SSD空間越多,剩餘空白容量越少時,會對SSD的緩存加速越不利,性能也會越低,這也是很多人覺得使用SSD硬碟會越用越慢的原因,所以配備個大容量的SSD還是有必要的。
2回頂部
3、SSD推薦
①SATA SSD性價比推薦
SATA SSD規格參數對比
品牌型號容量主控快閃記憶體電商平臺價格質保期三星860 QVO1TB三星MJX三星3D QLC(64Layer)7693年或360TB金士頓A400960GB群聯PS3111-S11東芝15nm TLC6993年威騰電子Green1TBSM2256S未知6993年聯想SL700閃電鯊1TB群聯PS3111-S11未知5993年SL700固態寶480GBSM2258XT的主控未知3193年東芝TR200480GB群聯PS3111-S11東芝3D TLC(64Layer)3293年閃迪加強版480GBSM2246XT未知3493年惠普S7001TB惠普定製未知6993年光威猛將240GBSM2258XT美光3D TLC1893年悍將1.5TB未知未知7495年七彩虹SL500標配480GB未知未知299元3年SL500高配1TB未知未知599元3年臺電極光A800480GBSM2258XT未知4893年金泰克S300480GBSM2258G AB未知299元3年威剛SP580480GB未知未知2993年SU800256GBSM2258G AB美光TLC2893年朗科超光N530S480GBMarvell88NV1120未知3193年英睿達BX500480GB慧榮2258XT美光3D TLC(64Layer)3293年紫光S100480GB群聯PS3111-S113D TLC4193年影馳鐵甲戰將480GB群聯PS3110-S10東芝A19 TLC顆粒2893年ONE120GB群聯PS3111-S11東芝3D TLC(64Layer)1353年銘瑄終結者512GBSM2258XT3D TLC3193年獨-裁者480GBSM2258XT3D TLC3993年既然是性價比,那就覺得哪個價格適合選哪個吧,不過還是建議大家選擇大品牌的SSD,畢竟在顆粒和售後方面有保證些。而對於那些在SSD參數描述上比較含糊其詞的也慎重點,畢竟多少給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最後,就是遠離坊間流傳的大號U盤。
②SATA SSD高效能推薦
SATA SSD規格參數對比
品牌型號容量主控快閃記憶體電商平臺價格質保期三星860 PRO512GB三星MJX三星3D MLC(64Layer)10695年860 EVO250GB三星3D TLC(64Layer)4695年或150 TBW金士頓UV500480GBMarvell 88SS10743D TLC3955年HyperXFury RGB480GBMarvell 88SS10743D TLC(64Layer)5693年Intel545S256GBSM2259英特爾3D TLC(64 Layer)2895年威騰電子Blue480GBMarvell 88SS1074閃迪3D TLC(64Layer)4395年東芝Q200EX480GB東芝TC358790XBG東芝原廠MLC6493年閃迪至尊高速3D480GBMarvell 88SS1074閃迪3D TLC(64Layer)3995年惠普S700 PRO512GB惠普定製美光3D TLC8993年浦科特M8VC512GBMarvell 88SS1074東芝3D TLC(64Layer)5993年威剛SU600128GBSM2246EN未知1293年英睿達MX500480GB慧榮SM2258美光3D TLC3895年三星860PRO、三星860 EVO:三星的SSD雖然價格貴,但不論是主控還是顆粒都還是不錯的,更何況TLC就是三星最先搗鼓出來的。
東芝 Q200EX:為數不多的MLC SSD,採用東芝原廠MLC顆粒,十分耐用,只是容量佔用過半後掉速明顯。
金士頓 UV500、閃迪 至尊高速3D、英睿達MX500 價格不錯,且有5年質保。
③NVME SSD性價比推薦
NVMe SSD規格參數對比
品牌型號容量主控快閃記憶體散熱片電商平臺價格質保期威騰電子Blue SN500512GBMarvell 88SS1093閃迪15nm TLC無4995年金士頓A1000480GBPS5008-E8東芝3D TLC(64Layer)無4495年Intel660P512GBSM2263ENQLC無4855年惠普EX900512GBSM2263XT3D TLC(64Layer)無3993年或200TBWEX920512GBSM22623D TLC(64Layer)無4995年或320TBW浦科特M9PeGN512GBMarvell 88SS1093東芝3D TLC(64Layer)無5495年光威驍將480GBMarvell 88NV11603D TLC有3695年七彩虹CN600S480GBSM2263XT英特爾3D TLC(64Layer)有4393年臺電幻影NP900C480GBSM2263XT英特爾3D TLC(64Layer)有5593年阿斯加特AN2系列500GBSM2263XT3D TLC無3995年AN系列512GBSM22603D TLC有3993年海康威視C2000512GB群聯PS5012-E12東芝3D TLC(64Layer)有48910年威剛SX6000 PRO512GB瑞昱RTS5763DL主控美光3D TLC(64Layer)無5295年S11 Lite512GB未知未知有4655年金泰克P600240GBSM2260美光3D TLC無2993年朗科絕影N930E480GB未知未知無3993年紫光P100512GB群聯PS5008-E8-10未知無5983年影馳鐵甲戰將480G群聯PS50073D TLC有4493年ONE512GB群聯PS5012-E12C東芝3D TLC(64Layer)有4893年英睿達P1500GBSM2263美光3D QLC(64Layer)無3995年銘瑄復仇者480GBSM2263XT3D TLC有4793年聯想SL700拯救者512GB群聯PS5007-113D TLC有4493年海康威視C2000:雖然是群聯打包的方案,還附送散熱片,性價比不錯。不過網上盛傳其快閃記憶體顆粒是東芝白片,不過其承諾的10年質保也算讓人安心。
④NVME SSD高效能推薦
NVMe SSD規格參數對比
品牌型號容量主控快閃記憶體散熱片電商平臺價格質保期三星970 EVO Plus500GB三星 Phoenix三星3D TLC(64Layer)無7595年或300TBW970 PRO512GB三星 Phoenix三星MLC無12995年Intel760P512GBSM2262定製版英特爾3D TLC(64Layer)無7295年威騰電子Black SN750500GB閃迪20-82-007011閃迪3D TLC(64Layer)無6995年閃迪至尊超極速500GBMarvell88SS10933D TLC(64Layer)無6995年惠普EX950512GBSM2262EN美光3D TLC(64Layer)無6495年或320TBW浦科特M9PeG512GBMarvell88SS0193東芝3D TLC(64Layer)有5695年海康威視C2000 PRO512GB群聯PS5012-E12東芝3D TLC(64Layer)有50910年威剛S11Pro512GBSM2262EN美光3D TLC(64Layer)有6755年影馳HOF512GB群聯PS5012-E12東芝3D TLC(64Layer)有9993年三星970 PRO、三星970 EVO Plus:前者是MLC顆粒,後者是代替970EVO,性能上有所提升,可溫度也有隨之上升。而且,價格會相比其他品牌略高一點,但性能絕對強悍。
海康威視C2000 PRO:相比自家的C2000系列,價格略高了一點,但依舊性價比十足。採用東芝原廠顆粒,並還附送散熱片提供10年全國聯保,讓人用的安心。
浦科特 M9PeG:堅持自主固件以及東芝原廠快閃記憶體,帶散片支持個人送保,性價比不錯。和建興一脈相承,不過目前建興好像在退出消費級市場。
威剛S11 Pro:擁有超大的SLC Cache空間,帶有散片發熱量小,不會出現因主控溫度過高而掉速的情況,而且,性價比也不錯。
總結:數據整理不易,客觀給個贊吧
本篇從容量、價錢、接口協議、性能、性價比等等的角度給大家做了一個盤點和排序,可能會比那些花哨的導購、軟文更加直觀(當然前提是你對SSD的技術有一定理解),所以要選哪個,要怎麼選,你就結合自身的需求以及這篇的信息,就足夠用了。
記得收藏本文咯,保守估計本文的時效性能夠持續至少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