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這是人類秉承探索發現的天性不斷追尋的問題。
1609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自製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環形山,成為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第一人。
400多年後,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代表中國科技高度,將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探究恆星起源的秘密。
望遠鏡「鍋蓋」越大越靈敏,500米的「超級天眼」究竟有多靈敏?科學家打了個比方,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機,也逃不過它的「眼睛」。
想知道「超級天眼」的更多信息嗎?現在機會來了,時間還來得及,快搭上「雲上科學營活動」的探索之旅,讓科學家給你帶來詳細權威的講解!
每年暑期,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聯合主辦的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都會資助來自全國各地的萬餘名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優秀高中生走進全國重點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參加為期一周的科技與文化交流活動。今年受疫情影響,活動由線下轉至線上。
好消息是,2020年「雲上科學營」面向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開放,通過「雲上科學營」網絡平臺、新華網、高校科學營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官方抖音等網絡媒體,可觀看活動直播、錄播內容,瀏覽網上活動相關資料。
在今天下午的「重器鑄夢」探秘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專題營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姜鵬、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聶躍平,這兩位FAST系統總工程師將借你一雙「慧眼」,探秘宇宙深處,解答你的疑問。至於FAST有無可能衝出銀河系尋找新星,以及FAST有無可能產生一些諾獎級別的科學成果,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都將與你近距離。
來源:青田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