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90後再也不用
媽媽喊他們穿秋褲了!
他們已成為養生大軍的主力
入冬後,喜好熱水的人們
不管男女老少
更是保溫杯不離手!
但是保溫杯沒選好,
可能會引起重金屬中毒?這是真的嗎?
最近,趙女士給女兒買了一個漂亮的保溫杯,女兒很是喜歡。原本是為了健康多喝水,沒想到一周後女兒出現了噁心嘔吐、頭暈目眩的症狀,晚上睡覺還容易驚醒。
趙女士立即帶著女兒去醫院檢查。後經化驗結果表明,女兒血液裡的重金屬嚴重超標,確診為重金屬中毒。
真真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保溫杯大多是不鏽鋼內膽,而這種不鏽鋼材質必須食品級的304或316不鏽鋼,國家對於這種不鏽鋼的要求也極為嚴格,鎘、鉛和鉻等絕對不能超標,成本也更貴一些。
而一些黑心商家,為了謀取暴利,會選擇非食品級的201不鏽鋼,銷售價格也更低廉一些。
同樣是不鏽鋼,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呢?
不鏽鋼之間有啥區別?
我們都知道,鉻是決定不鏽鋼抗腐蝕性能的主要元素,鋼中含鉻量愈高,抗腐蝕性能就愈強。
當鎳與鉻配合使用時,可以提高強度,從而使不鏽鋼具有更強的不鏽耐蝕性和良好的形變性能。
但是某些不法商販為了降低成本會使用201不鏽鋼來以次充好,在201不鏽鋼中多了一個錳元素,它可以使金屬表面美觀發亮,但是當其遇水後尤其是酸性液體便極易生鏽,導致重金屬析出。
一旦瓶內的水被長期飲用,必定會導致危險的發生。
BLUE SKY
真真建議大家:
1、不要用保溫杯裝盛放牛奶或者像碳酸飲料等酸性液體,因為遇酸性會使其重金屬被大量析出,一旦長期飲用,後果不堪設想。
2、不要購買杯內標註201不鏽鋼的保溫杯。
3、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符合國家標準的304不鏽鋼保溫杯或者是316醫用級的不鏽鋼保溫杯,但是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生鏽的情況應該立刻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