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8848.86米的珠峰新高是如何算出來的?

2020-12-08 中國青年網

備受關注的珠峰(珠穆朗瑪峰)新高數字,終於揭開了面紗。

12月8日,我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數字就此刷新。

這一數字是如何得出的?本次珠峰測量項目內業數據處理總負責人、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對這一新高數據的測算方法進行了深入解析。

珠峰高程並非只有一個

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受地球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珠峰地區環境持續發生變化,我國在不同時期對珠峰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並發布珠峰高程。

在測繪科技工作者眼中,珠穆朗瑪峰的高程並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雪面大地高」「雪面正常高」「雪面海拔高」「巖石面海拔高」這四個高程。2005年,我國公布的8844.43米就是經過嚴密解算,最終獲取的當時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而珠峰高程數據處理也是圍繞這四個高程的精確解算進行的。

「像給孩子量身高一樣,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哪裡是量測的起始面。」郭春喜說,我們平時所說的高度,一般是指某物高出地面多少,而高程即正常高或正高(海拔高)是指某物基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郭春喜解釋,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巨大,科學家們假設靜止的海水面將大陸延伸把地球包裹起來,形成大地水準面。珠峰海拔高就是指峰頂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然而,由於大地水準面確定涉及到地球內部實測重力,人們又無法通過地面測量獲得地球內部的重力值,科學家們就又找了一個輔助面似大地水準面,這個面在海洋面上與大地水準面重合,在大陸地區與大地水準面接近但不完全重合,

在我國最大差只有數米。

「由於加入了可計算獲得的正常重力值,測量人員就可以用幾何的辦法直接測定地球上某一點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於是珠峰又有了一個從峰頂雪面到似大地水準面的『雪面正常高』。」郭春喜說。

外業測量內業歸算

無論大地水準面還是似大地水準面,雖然比較準確的描繪了地球的形狀,但因為表面很不規則,表達兩點之間的坐標難度很大。為了方便計算測量成果,科學家們就引入了一個與實際地球大小、形狀接近的參考橢球面。

郭春喜介紹,參考橢球面是一個和大地水準面吻合度最好的規則面,其相對大地水準面的起伏不超過200米。可以將地面上一切觀測元素都歸算到這個橢球面上計算,從地面一點到橢球面的距離稱為「大地高」。「在實踐中,地形圖上標出的高度是海拔高,GNSS測出的高度是大地高。從珠峰峰頂雪面到橢球面的距離就是『雪面大地高』。」

「要想得到珠峰的精確高度,我們需要將外業測量隊員直接採集到的各類原始觀測數據,進行改正與歸算。」他介紹,這些改正與歸算,不僅有一套嚴密的科學邏輯與程序,更要基於我國長期建設並維護的大地、高程、重力測繪基準網數據。

以高程控制網數據處理中水準測量數據為例,外業觀測到的水準數據主要是地面兩點間的高差、距離和測站數。數據處理需要對尺長、正常水準面不平行、重力異常、固體潮加以改正,再利用我國已建成的高程基準網進行網平差,最終得到這些點的正常高。

具體的數據處理流程是:首先,利用現代GNSS測量、傳統三角高程測量數據處理獲得珠峰地區基準網、區域框架網、局部控制網及峰頂聯測網的平面位置,確定珠峰峰頂雪面大地高。然後,利用精密水準測量與測距高程導線獲取各級GNSS控制網點正常高。

其次,基於珠峰地區高解析度的數字高程模型數據、歷年來加密重力測量數據、本次新測的航空重力數據、國內外超高階重力場模型數據,利用現代似大地水準面確定理論與移去-恢復技術,獲得珠峰地區高精度重力似大地水準面。通過GNSS水準融合,獲得珠峰地區高精度似大地水準面成果及峰頂高程異常,峰頂大地高減去峰頂高程異常獲得珠峰峰頂雪面正常高。

最後,通過推算得到峰頂到峰底的平均重力與平均正常重力,再經過嚴密正常高與正高轉換,獲得珠峰頂的雪面正高,即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利用冰雪厚度雷達測量獲取峰頂的雪面厚度,把峰頂雪面海拔高轉換為峰頂巖石面海拔高,也就是俗稱的「珠峰高程」。

1.44億條數據嚴密計算

澎湃新聞記者還了解到,此次水準測量,從日喀則國家一等水準點向珠峰腳下布測了數條水準線路,並且首次將國家高程基準傳遞至中國與尼泊爾邊界。

不僅如此,在此次珠峰測量過程中,人類首次實現了實測珠峰峰頂重力值,還採用航空重力測量,連片測量了人類無法涉足區域的重力值。

郭春喜介紹,此次數據處理收集了珠峰及鄰近地區一百多萬平方公裡最新地形數據,總量達1.44億條。

2020年5月27日11時,我國測量登山隊員在珠峰峰頂架起紅色覘標,珠峰腳下六個交會點的測量隊員實測的交會點到峰頂覘標點的斜邊距離,即垂直角度,由此可以計算出峰頂覘標點相對交會點的高度差,加上已知交會點的大地高,就得到珠峰雪面大地高。

此時,峰頂GNSS接收機接收以北鬥衛星為主的各衛星導航系統數據,再用專業數據處理軟體計算出峰頂平面位置和大地高。

這一成果與傳統交會測量取得的成果進行校驗與融合,待外業觀測數據匯交到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近50名專業技術人員經過一系列嚴密計算,獲得了珠峰峰頂到橢球面的精準距離,建立起珠峰地區1萬平方公裡的大地水準面模型,計算出珠峰地區大地水準面與橢球面的差距,得到了基於我國國家高程基準的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將這一成果與尼泊爾測量結果進一步融合,最終得到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8848.86。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解析|8848.86米的珠峰新高是如何算出來的?
    備受關注的珠峰(珠穆朗瑪峰)新高數字,終於揭開了面紗。12月8日,我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數字就此刷新。這一數字是如何得出的?本次珠峰測量項目內業數據處理總負責人、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對這一新高數據的測算方法進行了深入解析。
  • 8848.86米的珠峰新高是如何算出來的?
    來源:澎湃新聞備受關注的珠峰(珠穆朗瑪峰)新高數字,終於揭開了面紗。12月8日,我國與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數字就此刷新。這一數字是如何得出的?本次珠峰測量項目內業數據處理總負責人、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對這一新高數據的測算方法進行了深入解析。珠峰高程並非只有一個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受地球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珠峰地區環境持續發生變化,我國在不同時期對珠峰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並發布珠峰高程。
  • 8848.86米!珠峰最新「身高」出爐,這個數字究竟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伴隨著珠峰最新「身高」的火熱出爐,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數字的刷新,備受關注的珠峰新高也終於揭開了面紗,世界各國甚至還掀開了一場「珠峰熱潮」,並為之表達了高度讚揚。那8848.86米的珠峰新高,究竟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這一數字又是如何得出的呢?
  • 8848.86米!珠峰最新「身高」是如何算出來的?
    ■「採集到各類數據多達1TB,有這麼多數據要處理,所以需要耗費超過半年時間才能發布最終的珠峰高度。」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說。8848.86米:作為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8日公布。自然資源部權威人士說,同上一次測量結果相比,此次測量數據的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都達到一個新高度。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是這樣測出來的!
    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珠穆朗瑪峰——地球之巔你,巍然屹立於群山之上聆聽狂風呼嘯,頭頂日月星辰神秘而偉岸!你是世界的高度1975年,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上峰頂測出你的冰面高為8848.13米2005年,我們再次登頂識得你的「淨高」——巖面高為8844.43米今天,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你的「新身高」8848.86米!知道嗎?
  • 8848.86米 珠峰新高程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完成7500米無氧拉練。 自然資源部供圖西藏自治區氣象局2020珠峰高程測量氣象探測保障服務隊施放高空氣象探測氣球。 自然資源部供圖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開展峰頂覘標操作練習。 自然資源部供圖珠峰金頂。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地球之巔」高度最新出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曆時10月完成數據處理工作60年前,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45年前,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峰頂,測得高度8848.13米。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地球之巔」高度最新出爐!歷時10月完成數據處理工作60年前,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45年前,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峰頂,測得高度8848.13米。
  • 最新高度8848.86米!為何中國如此執著測量珠峰?
    文/客過非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中尼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是兩國對珠穆朗瑪峰最新認可的高度。 從1975年的8848.13米,到2005年的8844.43米,再到2020年的8848.86米,珠峰海拔高度幾經變化,明知登頂測量困難重重,為何我們還要如此執著測量珠穆朗瑪峰?
  • 8848.86米的珠峰還在長:垂直方向每年隆升約4毫米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8848.86米的珠峰還在長:垂直方向每年隆升約4毫米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消息,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當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較2005年明顯提高,主要原因包括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於珠峰峰頂大地高計算,國產儀器擔綱高程測量,國產重力儀首次登頂實測峰頂重力值,同時融入國產航空重力儀測量數據,大幅度提升珠峰地區重力似大地水準面模型精度等。作為世界最高峰和最年輕山峰之一,珠峰造山運動仍在持續。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 有何意義?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今年,我國測量登山隊隊員再次登頂,測得珠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什麼是珠峰高程?它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本次測高和前兩次又有何不同?珠峰測高的意義何在?8848.86米!
  • 8848.86米!珠峰最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8848.86米!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即成為熱門話題。珠峰高程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怎麼看待珠峰的最新高程?珠峰測高意義何在?記者就讀者關心的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如何測算?
  • 8848.86米!珠峰最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8848.86米!珠峰高程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怎麼看待珠峰的最新高程?珠峰測高意義何在?記者就讀者關心的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如何測算?科研人員收集了珠峰及鄰近地區100多萬平方公裡最新地形數據,總量達1.44億條,並實現了多個「首次」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巨大,科學家們假設靜止的海水面向大陸延伸,把地球包裹起來形成「大地水準面」,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即峰頂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 珠穆朗瑪峰新身高:8848.86米
    珠穆朗瑪峰新身高:8848.86米 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 2020年12月9日 珠峰新高 掃碼查看珠穆朗瑪峰新「身高」公布     據新華社電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
  • 地球之巔「新身高」公布 8848.86米如何得來?
    (經濟觀察)地球之巔「新身高」公布 8848.86米如何得來?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地球之巔「新身高」公布 8848.86米如何得來?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兩國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是繼1975年、2005年之後,中國第三次公布這一地球最高峰的海拔數據。
  • 珠峰新高8848.86米!
    珠峰還在長往長春北京方向移動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12月8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處於碰撞前沿的珠峰整體向長春或北京方向每年移動約3釐米;在垂直方向,珠峰地區每年隆升約4毫米。」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珠峰需要進行定期測量,理論上10到15年重測一次比較理想。據介紹,此次測量中,我國首次將5G和北鬥結合,利用通信專網和北鬥數據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高寒高海拔環境下北鬥二號、北鬥三號衛星信號同時接收、實時解析和質量預評估。
  • 8848.86米珠峰新高度 |《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精彩搶先看
    可快速關注我們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峰新高度的公布,展現了中國人不斷攀登、勇於突破的精神,也彰顯了中國科技的進步和大國風範。
  •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今天,我願同班達裡總統一道,代表中尼兩國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習近平指出,珠穆朗瑪峰是兩國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徵。兩國將這一世界最高峰確立為中尼之間的界峰和「中尼友誼峰」。今天我和你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具有承前啟後的時代意義,也充分體現了中尼關係持續發展的高水平。
  • 珠峰新高程是如何算出來的
    12月8日,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為8848.86米。珠峰長高了嗎?怎麼測算出來的?和以往的測量相比,「新」在哪裡?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此次珠峰實地測量和數據處理相關人士。我國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 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
    作為迄今為止精度最高的珠峰高程數據,8日公布的8848.86米是珠峰科學研究的裡程碑。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對地球最高峰充滿興趣,近年來的科普熱正在湧上世界第一高峰。為人測身高是從腳量到頭頂,為珠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為什麼珠峰「長高」的速度遠不及「長胖」的速度?地球重力下山峰高度極限是多少?大地震多大程度上能夠減緩珠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