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86米珠峰新高度 |《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精彩搶先看

2021-01-10 澎湃新聞

可快速關注我們

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珠峰新高度的公布,展現了中國人不斷攀登、勇於突破的精神,也彰顯了中國科技的進步和大國風範。《中國測繪》雜誌2020年第12期將為讀者講述那些為珠峰新高而「攀登」不止、奮進不止的動人故事。

《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封面

目 錄

本期主題:8848.86米珠峰新高度!

珠峰新高度 不斷攀登 不斷突破

發揚光大珠峰測量精神

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數據向全世界公布:8848.86米——為啥大傢伙兒要給這個「大傢伙」量身高?

珠峰高程測量:需要一個長期的科學探索過程

中國勇士完成世界最高峰登頂測量——專訪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楊宏山

對話李國鵬:現場總指揮的時艱與迎擊

那是不能忘懷的眷戀——回望珠穆朗瑪

演算8848.86——訪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記2020珠峰腳下的測量人

世界之巔的考驗

卷首語

珠峰之光

關注

術業專攻,描繪綠水新顏——甘肅省測繪工程院疏勒河水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側記

觀點

堅持和堅守——訪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院長張志華

視角

寧波測繪機構改革實踐實錄——專訪寧波市測繪和遙感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榮華

後疫情時代轉型升級路——專訪廣東科力達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計學

技術

面向單元管控的空間規劃實施單元管理系統探索實踐

走進最美地理

心中的聖山——博格達

智慧應用

基於空間大數據與物聯網感知技術的汙水管網排外水應用研究

專欄

楊震澎:測繪地理信息同心圓分類及監管對策思考

楊浪:張家界的雕像

人文地理

史麗娜:大運河與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黃玉才:蜀道天險——石柱「萬壽寨」

國際·書摘

移動雷射雷達數據分類的全自動化

資訊·活動

每月測繪資訊概覽

2020年第12期

精彩搶先看

雖然說測定珠峰高程是人類認識地球的一個標誌,然而給珠峰「量身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國測繪》雜誌記者近日採訪了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官員、測繪專家:司長武文忠、副司長陳軍,請他們就中尼共同發布珠峰新高程數據有著怎樣的背景和意義、珠峰測量取得了哪些技術突破、有了權威的高程數據今後是否還會再測珠峰等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珠峰測量數據對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精確測量珠峰高程也是一個國家測繪科技水平與積累厚度的綜合體現。」——武文忠

「測量珠峰是人類認識地球的重要標誌……同時,今年正值中國和尼泊爾國家建交65周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波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還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此時,再次開展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陳軍

2019年6月,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司長武文忠(前排右一)率團前往尼泊爾加德滿都,與尼泊爾測量局局長Prakash Josh(前排左一)籤署中尼珠峰聯合測量諒解備忘錄。圖為籤約後中尼雙方人員合影留念。

「此次中尼合作開展珠峰測量,開創了友好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的典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表示,任何事情只要兩國科學家或者兩國人民互相尊重,講科學,講事實,就一定能做好。

作為此次珠峰測量的技術負責人,黨亞民可謂嘔心瀝血。在2020珠峰高程測量的日子裡,從技術方案的設計、中間的技術支撐和保障、重大技術問題研討、內業數據處理、多種檢核計算,儀器設備的選擇,到兩國數據處理和成果發布技術合作與協調處理等,只要涉及到珠峰測量技術的大事小情,都要由他來協調解決。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在珠峰地區指導協調技術工作

每次珠峰測量,都體現了我國測繪技術的不斷進步,彰顯了我國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體現著中國測繪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作為此次珠峰測量項目組織實施組組長,楊宏山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感慨,「發揚前輩開創事業、敢打敢拼的英雄氣慨,確保珠峰高程測量順利實施、圓滿完成,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我們做到了」。這一天來得太不容易,兩個小時的採訪,楊宏山局長動情講述著測量登山隊員登頂的故事,仿佛這一刻就在昨天。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楊宏山接受本刊採訪

「實際上每次珠峰測量都非常艱難,這回是深切體會到了什麼叫『一波三折』!」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2020珠峰高程測量現場總指揮李國鵬說。

兩次衝頂失敗後,隊員們不僅體力消耗大,思想上的包袱也很重。作為現場總指揮的李國鵬同樣扛著巨大的壓力,但他必須消化好情緒,組織好團隊,抓住最後一次窗口期向上攀登,向峰頂迎擊。

「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我也不會去想失敗,不去想如果成功不了怎麼辦,更不會想到自己的得和失——這個任務一定要完成!」——李國鵬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2020珠峰高程測量現場總指揮李國鵬

「4月12日至5月13日,作為2020珠峰測量前方宣傳組第一階段組長,我在前方記者的駐地——海拔4300米的西藏定日縣和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工作生活了整整一個月。」

「這一個月,我帶領由媒體記者、宣傳人員及服務保障人員組成的團隊,克服高原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等困難,拼搏奮鬥、挑戰自我、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了2020珠峰測量宣傳報導任務。作為這一重大工程的記錄者和見證者,我們和測量登山隊員同吃同住、朝夕相處,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忠實記錄他們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傾注了滿腔心血和熱情。」藉由自然資源部宣教中心副主任陳蘭芹溫柔動人的筆觸與所見、所思、所感,雜誌讀者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此次珠峰測量的幕後點滴。

陳蘭芹位於大本營的2005珠峰高程測量紀念碑

12月8日,珠峰新高度公布。除了前期外業測量人員的努力,這也是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與46名組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一個數字,包含的是熱愛、信念、責任、與專業,這也是他與珠峰的緣分。

郭春喜已與數字打交道30多年,數字幾乎成為他生活的全部,並且參與過2005年珠峰測量時的數據處理工作。「我們有信心計算出來的珠峰高程是科學的、合理的、精確的、可靠的、創新的。」採訪中,郭春喜表示。

本期雜誌將為讀者帶來珠峰新高演算的的背後故事。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

見到參加2020珠峰高程測量任務的部分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員,是在轟轟烈烈的珠峰高程外業測量結束一個多月後。此前通過屏幕見到的他們,渾身做好了防寒防凍的武裝,唯一露出的臉上,也因布滿了嚴寒和強烈紫外線造成的凍傷和高原紅而無法很清晰地辨別真容。而在接受採訪時,他們都早已經回歸工作崗位,身著短袖一身輕,精神抖擻。

《中國測繪》雜誌記者此次專程來到西安,走進國測一大隊,走近參與2020珠峰高程測量項目的隊員們,聽他們講述從啟動到結束,從後勤到外圍測量,從幕後到臺前,參與這項重大任務的經歷和感受。

隊員李峰在中絨交會測量點

「在這次登珠峰高程測量過程中,你們印象最深刻、最難過的是什麼?」

「在高海拔的地方,每一刻都很難熬。是那種——時時刻刻都想放棄,但是一想到整個團隊都在作戰,看著周圍的隊友,就必須要咬牙堅持,憑著意志力也要扛下來的難熬。」

「如果有機會,還會來攀登珠峰嗎?」

「如果國家任務需要,我義不容辭,如果是個人行動,我覺得自己是絕對完成不了目標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太累太難了,那是一種,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想像不來的難……」

邢雄旺和張偉琪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隊員,也是這次2020珠峰高程測量被選拔測量登山隊10名中的兩位,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對話中,記者與他們一起回顧了他們參與2020珠峰高程測量的歷程。

測量登山隊合影留念

20世紀90年代,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就開始了市場化的經營道路,是全國城市中較早一批實施市場經營的城市院之一。

「近幾年,行業變化大,在這錯綜複雜的變化之中,我們仍能把握好方向,院生產經營也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們有一些自己探索並堅守的發展方針,貫徹『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文化立院」的理念,堅持「全院工作盤棋、勘測信息一體化,軟硬實力齊發展』的發展戰略。」青島院院長張志華如此說,也正是全院的堅持和堅守,才讓該院穩穩地立於時代變革潮流中。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院長張志華

寧波市測繪和遙感技術研究院的組建是寧波市自然資源管理部門更好履行「兩統一、六方面」職責的迫切需要,也是寧波市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全面融入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整體布局、高水平打造新時代測繪遙感技術支撐隊伍的重要舉措。作為浙江省測繪機構改革的典型樣本之一,對測繪機構改革有怎樣的借鑑意義和引領示範效果,本刊對寧波市測繪和遙感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榮華進行了專訪。

寧波市測繪和遙感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榮華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閱讀《中國測繪》

2020年第12期

《中國測繪》期待您的來稿

《中國測繪》

測繪地理信息發展變遷的

記錄者、思考者、傳播者

自然資源部主管

中國測繪學會主辦

面向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全國性綜合刊物

投稿信箱(只接受電子投稿):

letters@sino-survey.com

《中國測繪》全年徵訂中,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可在線訂閱

原標題:《8848.86米珠峰新高度 |《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精彩搶先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8848.86米 珠峰新高程
    自然資源部供圖核心閱讀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今年,我國測量登山隊隊員再次登頂,測得珠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什麼是珠峰高程?它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本次測高和前兩次又有何不同?珠峰測高的意義何在?8848.86米!
  • 南方衛星導航:珠峰新身高8848.86背後的中國製造
    8848.86米是中國新高度也是世界新高度更是中國測繪人攀登的新高度12月8日,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8848.86,珠峰新高度誕生背後,是測量裝備的完全「國產化」,中國製造企業展現出大國應有的科技力量與實力擔當。
  • 中國測繪丨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數據向全世界公布:8848.86米——為啥...
    原創 中國測繪學會 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這個地區氣候極度寒冷,又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另外兩極是指南極和北極)。珠峰是所有登山愛好者的終極目標。12月8日,冬日暖陽下,這位高冷範的女神掀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向萬千傾慕者展露出她秀麗的面容:8848.86米,這是中尼兩國共同公布的珠峰新高程,自此,珠峰有了科學、權威的新高度。
  •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 有何意義?
    【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今年,我國測量登山隊隊員再次登頂,測得珠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什麼是珠峰高程?它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本次測高和前兩次又有何不同?珠峰測高的意義何在?8848.86米!
  • 最新高度8848.86米!為何中國如此執著測量珠峰?
    文/客過非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中尼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是兩國對珠穆朗瑪峰最新認可的高度。 從1975年的8848.13米,到2005年的8844.43米,再到2020年的8848.86米,珠峰海拔高度幾經變化,明知登頂測量困難重重,為何我們還要如此執著測量珠穆朗瑪峰?
  • 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擁有「新身高」
    8848.86米!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表示,目前,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測量峰頂高程的精度,遠低於大地測量方法,而且只能測出雪頂的高程。珠峰高程測量將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等多種技術。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是這樣測出來的!
    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珠穆朗瑪峰——地球之巔你,巍然屹立於群山之上聆聽狂風呼嘯,頭頂日月星辰神秘而偉岸!你是世界的高度1975年,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上峰頂測出你的冰面高為8848.13米2005年,我們再次登頂識得你的「淨高」——巖面高為8844.43米今天,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你的「新身高」8848.86米!知道嗎?
  • 《中國測繪》雜誌丨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數據向全世界公布:8848.86米...
    這個地區氣候極度寒冷,又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另外兩極是指南極和北極)。珠峰是所有登山愛好者的終極目標。12月8日,冬日暖陽下,這位高冷範的女神掀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向萬千傾慕者展露出她秀麗的面容:8848.86米,這是中尼兩國共同公布的珠峰新高程,自此,珠峰有了科學、權威的新高度。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地球之巔」高度最新出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曆時10月完成數據處理工作60年前,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45年前,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峰頂,測得高度8848.13米。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地球之巔」高度最新出爐!歷時10月完成數據處理工作60年前,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45年前,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峰頂,測得高度8848.13米。
  • 珠穆朗瑪峰體檢的最新「身高」:8848.86米!
    但如果珠峰周圍發生地震,還會令珠峰的高度下降,這曾經在尼泊爾大地震的時候發生過。根據新華視點的12月8日消息,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宣布——8848.86 米。2020 年 5 月 27 日上午 11 時整,2020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了珠穆朗瑪峰。
  • 8848.86米!珠峰最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8848.86米!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即成為熱門話題。珠峰高程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怎麼看待珠峰的最新高程?珠峰測高意義何在?記者就讀者關心的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如何測算?
  • 8848.86米!珠峰最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8848.86米!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我國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今年我國測量登山隊隊員再次成功登頂珠峰,並開展各項測量工作。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實現了多個「首次」。
  • 美國人出手搶奪珠峰話語權,中尼聯手宣布新高度,珠峰又長高了!
    8848.86。 直到1975年,中國測繪工作者登上珠峰,實現了世界上首次對珠峰的精確測量,測得高度為8848.13米。 這是珠穆朗瑪峰的擁有者第一次向全球宣布珠峰的測繪高度,得到了世界的認可,雖然來得有點晚,但是自此之後,從事全球正式的出版物都將珠峰的高度定位8848或8848.1米。
  • 8848.86米!珠峰最新「身高」是如何算出來的?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我國測繪尤其是測繪儀器製造上了一個大臺階。■「採集到各類數據多達1TB,有這麼多數據要處理,所以需要耗費超過半年時間才能發布最終的珠峰高度。」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說。8848.86米:作為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8日公布。
  • 8848.86米!別誤會,這不代表珠峰「長高」了
    8848.86米!8日下午,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公布。此前,我國曾兩次測得珠峰「身高」。1975年,中國登山隊首次測得珠峰海拔高度8848.13米。2005年,我國測得珠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此次公布的新高程8848.86米似乎刷新了珠峰的新高度,這是否意味著珠峰「長高」了呢?
  • 珠峰最新"身高"8848.86, 專家解讀為何突然"長高了"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8848.86米!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一經中尼官方聯合發布,即成為熱門話題。珠峰高程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怎麼看待珠峰的最新高程?珠峰測高意義何在?《環球時報》記者就這些熱點話題採訪了國內權威專家。
  • 《中國測繪》雜誌丨演算8848.86——訪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
    中國測繪學會為廣大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提供新聞瀏覽、科學普及和交流的移動媒體平臺。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8848.86!」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2020年珠峰高程的聲音在全世界發出。
  • 珠峰新高8848.86米!
    珠峰還在長往長春北京方向移動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12月8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郭春喜表示,整個珠峰高程測量數據處理工作,在數據整理分析、數據解算和融合處理、數據質量控制、多期數據結果比對分析、技術文檔編寫等,都有相當的工作量。為了儘快精算得到珠峰高程成果,在接收到珠峰峰頂測量數據的第一時間,所有項目參與人員加班加點工作,僅僅用時3個月就完成了整個數據處理工作。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在峰頂合影留念。
  • 中國測繪丨演算8848.86——訪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
    原創 中國測繪學會 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8848.86!」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2020年珠峰高程的聲音在全世界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