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2018年最讓濟南人驕傲的事,被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評定為「全球二線大城市」一定能算得上其中的重要一件。讓濟南人驕傲的不僅是這一排名本身,更重要的是濟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的外向度美譽度得到了國際的肯定,濟南也朝著「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更進一步。
跨入「全球二線大城市」只是濟南的新起點,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濟南的新目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青先 攝
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
成榜單最大「黑馬」
2018年冬,世界著名城市評級機構——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發布的《世界城市名冊2018》,濟南成功晉級「全球二線大城市」。2016年,濟南僅被該權威機構評定為快速發展行列城市,2017年,濟南被評定為準世界城市。而2018年,濟南跨越全球三線城市等級直接晉升為全球二線大城市。
對於一座正在「擼起袖子加油幹」、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城市而言,這個排名無疑是對現階段努力最好的肯定,同時也是奔跑在追夢路上的強有力助推。
GaWC的研究主要是基於城市的金融、會計、廣告、法律、管理諮詢等重點服務業來確定一座城市在世界中的排名。近年來,濟南市作為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越發重要,其作用和價值日益顯現,這無疑對濟南的排名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當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高端人士扎堆去往一個城市,這足以說明這座城市的開放交流程度。隨著承辦國際會議的層次、總量不斷提升,濟南逐步走向世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城市信用聯盟、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跨國公司(濟南)高層對話等一系列重要高端會議活動,讓這座千年古城成為重要的國際國內會議目的地城市。
也正是因為看好濟南,國內外大企業、高端人才紛紛登陸濟南發展。儒商大會期間,包括富士康、京東、中鐵建工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籤約濟南,共29個重點項目,投資額約879.8億元。人力資本產業高端論壇期間,聘請了包括中科院院士譚鐵牛、工程院院士寧濱、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等十位海內外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作為「濟南市政府特聘專家」,為濟南市提供高層次人才智力支撐。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期間,中歐智造港等27個合作項目籤約,總投資額214.4億元,同時還有115家國外企業與130家濟南市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名氣源於綜合實力
更多資源將湧入濟南
濟南晉升「全球二線大城市」,讓眾多市民感到驚喜,百姓的自豪感增加,泉城的這張新名片也讓濟南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大增。
總結近年來全市發展變化,驚喜之餘並不意外。「濟南現在的發展,呈現出非常好的勢頭。」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環保局局長侯翠榮說。
經濟實力,是城市硬實力的支撐。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支持濟南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要求濟南先行先試、先行先改,為濟南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由此,濟南市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進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製藥、醫療康養等十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隨著8月29日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山東科學城等8個引領型、支撐型項目的開工建設,標誌著1030平方公裡的先行區核心區建設全面引爆,濟南闊步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經濟學教授吳學軍認為,GaWC對全球城市的分級排名,依據是生產性服務業機構在各城市的分布集聚,而濟南能夠躋身「全球二線大城市」行列,正是基於以上產業集群的帶動,「各類產業集群的建設,顯示出濟南市生產性服務業佔比高,而且現代服務業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濟南市城市發展已經拉開框架。」吳學軍稱,隨著我國區域性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的確立,濟南市連接「京津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中原城市群」等重點區域的節點作用越來越明顯,各類生產要素尤其是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資源將會更多地向濟南湧入,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高級生產性服務業機構,也將進一步鞏固濟南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地位。
眼光瞄準國際
濟南外向度越來越高
對於濟南的未來,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是一個起點,也是一股東風,吹響濟南成為「大強美富通」城市的號角。
去年,濟南的經濟發展數字亮眼,但同樣亮眼的,還有濟南的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這說明,我們的經濟發展是高質量的、綠色的,也說明我們的新舊動能轉換是實實在在的。」侯翠榮說:「我們也很有信心,濟南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
要想在榜單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濟南又該從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眾多數據顯示,濟南市許多指標都超過了國際大都市的標準,但城市外向度還有待於提高。為此,按照濟南市「1+474」工作體系,圍繞指標體系,從國際化的角度來說,濟南將進一步推動城市的外向程度。
濟南市發改委主任張曰良表示,具體來看,「濟南將舉辦國際峰會、國際交流平臺以及籤證中心,通過這些措施提高濟南的外向度。」據了解,為進一步打造高能級國際合作平臺,濟南將籌劃成立城市國際化研究中心,加快建設高新區、綜合保稅區、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重要對外開放載體,以及科技、經貿、文化等各類國際化合作平臺,主動承接政府間科技合作例會、國際創新論壇、高層次學術交流等大型國際活動,啟動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核心區建設,強化對德雙向交流,發揮國家僑夢苑集聚僑資僑智優勢,吸引僑資企業入駐。
「建立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配套服務設施,留得住國際人才。」吳學軍說,在全力吸引各項生產要素的基礎上,也應完善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傑 劉雅菲 劉飛躍)
[責任編輯:楊凡、梁延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