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技術突破世界難題,愛滋病阻隔概率高達99.7%

2020-12-01 艾瑞網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英文主題為「Global solidarity, shared responsibility」)。旨在強調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強團結協作,強化壓實政府、部門、社會和個人「四方責任」,攜手應對新冠肺炎、愛滋病等全球範圍內重大傳染病挑戰,共同抗擊愛滋病,為實現愛滋病防控目標、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努力。

一提起愛滋病,幾乎所有人都會將它跟絕症、死亡劃上等號。仿佛連這個話題都沾染著病毒,讓人聞「艾」色變、避之不及。愛滋病威脅著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預防愛滋病是大家共同的責任。面對全球進展放緩,各國2020年愛滋病目標實現結果不一。根據國家衛建委發布的數據得知,中國每1000個人就約有1個人感染愛滋病。在15-24歲群體中,通過性傳播感染愛滋病的高佔96%!而隨著科技技術進步,各行各業對各類複合型材質有了越來越多的開拓及創新,保險套也不例外。

據外媒報導:

Under test conditions, 2.6% (12 of 470) of the latex condoms allowed some virus penetration; the median level of penetration was 7 x 10(-4) ml. Lubricated condoms performed similarly to nonlubricated ones. Polyurethane condoms yielded results higher than but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latex condoms.

「在測試條件下,2.6%(470個乳膠保險套中的12個)允許一些病毒滲透;滲透的中值水平是7×10(-4)ml。潤滑保險套的性能與非潤滑保險套相似。聚氨酯保險套產生的結果高於乳膠保險套,但在統計上沒有差異。」

據了解,傳統保險套材質多為天然乳膠,醫學實驗已經證明,由於天然乳膠安全套的原料本身含有一定的水溶性蛋白質無法脫除,會引起部份人群的人體過敏反應,天然乳膠彈性較好,但在厚度上,一直是此類材質的痛點。

為了解決保險套這個剛需行業面臨的材質問題,倍力樂瞄準了聚氨酯材料這一新興有機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材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眾多領域。

為了抓緊聚氨酯保險套的研發推進工作,在各保險套企業的倡議和相關企業的鼎力支持下,中橡協乳膠分會於2014年5月25-26日在上海召開了「聚氨酯保險套項目預備會」,17家企業參會,致力於推動行業的飛躍式進步。

桂林恆保健康防護有限公司積極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歷時8年,攻克世界級技術難關,在聚氨酯材質方面有了巨大突倍力樂複合型高阻隔保險套——「華盾」!這是一款可以防止愛滋病滲透的保險套。三層防護結構,杜絕「滲透+傳播」,有效阻隔愛滋病毒。

倍力樂複合型高阻隔保險套「華盾」,歷時8年,完成研發定型,從2012年獲得發明專利,到2019年生產出世界第一隻阻隔保險套,恆保防護的成功,讓中國保險套產業第一次擁有了顛覆世界保險套品牌的機會,99.7%的愛滋病毒阻隔率,使得同類產品望塵莫及。

聚氨酯材料是一種合成材料,具有強度高、緻密性高、生物相容性度等特點。與傳統的天然乳膠安全容套相比,聚氨酯安全套可以更薄,強度更高,且不會過敏。但材料的彈性還無法達到天然乳膠的水平。

而「華盾」的複合型材質,將天然乳膠的彈性及舒適度,與改性聚氨酯的阻隔性進行複合的同時,還做到了超薄,這在全世界都是技術難題,而「華盾」的出現,改變了世界保險套的格局。

複合型保險套分為三層:第一層為新型天然乳膠層,通過改變細菌細胞壁通透性,形成細菌的「接觸性死亡」,至少屏蔽掉女性(或被動方)99.7%的愛滋病毒;第二層為改性納米材料(改性聚氨酯層),緻密性大大增強,分子空隙約低於30納米,限制了120納米的愛滋病毒滲透,形成了「中間保護層」;第三層為新型天然乳膠層,屏蔽掉男性(或主動方)的愛滋病毒。

上述三層材料中的新型天然乳膠材質區別於普通天然乳膠,添加的活性劑中含有特殊矽羥基成分與乳膠分子交連後形成的銨陽離子層,這些離子層除了能讓表面的乳膠膜更加光滑平整外,還具有吸附細菌的作用,通過改變細菌細胞壁通透性,形成細菌的「接觸性死亡」。

對於行業而言,這是顛覆式的突破和進步,對於中國而言,這是市場格局的改變,是品牌的崛起。將企業的價值和社會價值高度融合——「中華有盾,愛更無懼!」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愛滋病真被治癒了:但更大突破在這...
    愛滋病真被治癒了:但更大突破在這.... 不少科學家都在苦苦追求對策,希望從根本上治癒愛滋病、癌症這樣的絕症,如果攻克它們絕對醫學史的一個重大突破。上月24日巴黎第9屆國際愛滋病大會上,來自南非某愛滋病病毒研究所宣布,該國一名9歲兒童的愛滋病症在幾乎沒有任何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奇蹟般地「自愈」了,這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到底是什麼情況?據科技日報報導稱,這位兒童出生時就攜帶了愛滋病病毒(HIV)。
  • 中國攻克技術難關,困擾世界發動機難題得到突破,美國:無力阻攔
    有了如此大的成就,之所以我們國家能有現在的成就,都是我國科研人員在背後默默的付出得到的結果,面對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我國依然沒有後退一步,這次我們國家再次攻克技術難關,解決了困擾世界發動機的難題,當美國得到消息之後表示:我們已無力阻攔中國發展。
  • 世界愛滋病日|深圳愛滋病新發病例數下降27.5%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通訊員 深疾控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 這種愛滋病新藥聲稱能在4周內清除99%的HIV病毒
    近日,多家國外媒體相繼報導了以色列生物技術公司Zion Medical的實驗性HIV藥物Gammora的首批臨床研究結果,結果顯示,新型合成肽HIV新藥Gammora,4周內清除了患者體內多達99%的HIV病毒,這是愛滋病臨床試驗取得的巨大突破。
  • 技術解讀露露和娜娜:兩個被基因編輯的中國女孩,全人類難題
    然而她們的出生,不僅在全球掀起一場巨大的輿論風暴,更向全人類提出了一系列近乎無解的難題。11月27日,中科院動物所基因工程技術研究組組長王皓毅研究員從技術角度,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全面解釋了基因編輯嬰兒為何是一場不該上演的瘋狂。
  • 中國再次突破技術難題後,迎來世界的聚焦,美日想學習被拒絕
    我國再次成功突破技術難題,全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到我國身上,美國和日本想向我國學習但是被拒絕!中國突破難題但是我國從來沒有放棄研究這種技術,我國研究人員經過日日夜夜的不斷努力,最終把這個核廢料處理的方法給解決了,這個時候全世界的焦點望向我國,我國再次突破技術難題。至今為之,我國在核電站方面屬於是後者,但是我國後者居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 【世界愛滋病日】愛滋病在中國的三十年歷史
    1981 年 12 月 1 日,美國,第一例愛滋病病例被診斷。自 1987 年始,世界衛生組織將 12 月 1 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而病人體內的HIV對某一種藥物耐藥後,醫生不得不很快換另一藥物,但是因為當時的技術只能合成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所以當病人對該類藥物都耐藥後,愛滋病變回到了「絕症」。這時,一位偉大的華裔科學家和同事們開展了一種新的療法,讓愛滋病患者重新看到了希望。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叫何大一。
  • 新突破!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剔除小鼠愛滋病病毒
    目前,愛滋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勁敵。截至2014年,全球約有3690萬人感染HIV病毒,死於愛滋病的人數高達1200萬。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根治愛滋病的方法,不過,華人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治療愛滋病帶來希望。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出世界最黑物質,吸光度高達99.995%
    5年前面世、堪稱「黑洞」的「Vantablack」吸光度達到99.96%,被稱為「世界最黑物質」。可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研發出一種吸光度高達99.995%、超越Vantablack最少10倍的黑物質,令「Vantablack」要將世界最黑物質的寶座拱手相讓。
  • 中國科研團隊在腫瘤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
    根據《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統計,2018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構成,惡性腫瘤死亡率達163.18/10萬,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5.98%,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第一大疾病。每年,全球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高達九千萬人。
  • 提出問題是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解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提出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並判別其優先順序,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在8月15日舉辦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 一次高危性行為感染愛滋病概率是多少 看了心驚
    一次高危性行為感染愛滋病的概率是多少2016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愛滋病日」。2016年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的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近年來愛滋病感染者逐漸增多,性傳播已成為最主要的愛滋病傳播途徑。高危性行為是指容易感染愛滋病毒的性行為,具體來說就是別人的體液進入他人的身體,或者他的體液進入別人的身體,是雙方發生體液交換的性行為,即為高危性行為。那麼發生了高危性行為就一定會被傳染上愛滋病毒嗎?當然不是,感染是有一定機率的,根據性行為方式的不通,感染機率也不同。
  • 全球可燃冰夠用1000年 中國試採技術領跑世界
    新加坡《聯合早報》18日報導稱,中國管轄海域蘊藏著豐富的可燃冰資源,據測算,總量達幾百億噸油當量,遠景資源量與海域和陸地油氣資源量相當。南海海域可燃冰試採作業鑽井平臺「藍鯨1號」全球可燃冰夠用1000年據國土資源部介紹,此次可燃冰試開採現場位於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從5月10日正式出氣至今,已累計產出超12萬立方米、甲烷含量高達99.5%的天然氣。
  • 頂尖女專家婉拒美國,堅持回國攻克世界難題,讓中國技術領先世界
    如今我國又出現一位頂尖女專家,不斷婉拒美國的請求,堅持回國後攻克了世界性難題,讓中國技術再次領先了全世界!最終也有了成效,範景蓮就是其中的一位頂尖人才,多次委婉拒絕了美國的挽留,回國後立馬投入專研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防熱問題上,這可是被世界各國公認的最難攻克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如果一旦成功,也就意味著為我國的五代機殲-20也披上了「外衣」。而這項技術也會領先於世界!
  • 【較真】「HIV抗體陰性」愛滋病,意味著什麼?需要擔心嗎?
    2014年美國疾控中心推出了HIV RNA檢測Aptima,該方法不僅使檢測窗口期提前到感染後11天,也為解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的診斷難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抗體陰性,還用不用加做HIV核酸檢測?答案是沒有必要。如文中所述,目前初篩試劑已經發展到第四代檢測試劑,採用的是抗原抗體聯合檢測法,感染4周後的檢測準確率高達99%以上。
  • 專家解讀愛滋病傳播途徑
    □記者 於雷鳴  6月7日至11日,新聞出版總署在廣西舉辦全國報刊業第二批禁毒防艾宣傳學習培訓考察活動,來自全國107家報刊媒體的137名編輯、記者參加了這次活動。   「愛滋病防治依然任重道遠……」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助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書記韓孟傑介紹,按照疫情估測,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存活的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有74萬人。目前,全國87%的縣均有愛滋病感染者,疫情嚴重的省份是雲南、廣西、廣東和河南等地。  我國愛滋病傳染最先是通過賣血,即非法的採供血傳染。
  • 丘成桐: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突破期待理論數學新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曆法的計算激發了數學的多個分支,它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一環:在中國引起中國剩餘定理的創作,在古印度或古代阿拉伯國家則引起三角函數的計算,甚至這些函數的微分。「當今,數學對天文學、天體物理學的發展更重要。」
  •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愛滋病疫苗計劃再獲重要進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滋病首席專家邵一鳴教授11日透露,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愛滋病疫苗計劃已獲得重要進展。同時擔任中國愛滋病疫苗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的邵一鳴教授,是在11日於上海舉行的第五次中國科協論壇中國愛滋病疫苗高層論壇上透露上述消息的。
  • 數據顯示性行為是愛滋病主要傳播方式,異性傳播比例高於同性
    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現存愛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已達到95.6萬例性傳播為主要的愛滋病傳播途徑目前佔到愛滋病感染的95%以上部分地區性傳播感染率高達99%其中異性性傳播佔73.7%男同性戀傳播23%在同性戀中15-24歲的年輕群體和老年人群體的人數在逐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