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彭衝)12月11日上午,就化石科普博主王煜在淮安市政府地磚上發現海螺化石切片一事,新京報記者據此諮詢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副館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傅強研究員,對方表示,在天然石材中發現化石的概率很高,「自家地磚、酒店地磚裡都可能有。」
海螺化石距今約2000萬年
12月6日,王煜在自己拍攝的視頻中稱,其在淮安市政府會議樓一樓電梯旁的地磚上,發現長約40釐米的海螺化石,「是腹足類(動物)的(化石)切面。」
現場畫面顯示,化石切面呈長條狀,相較周邊地磚,其顏色更淺、偏白色,上面有黑色紋路,展示著海螺的螺旋形態。
海螺化石切面。圖源王煜微博(化石貓)視頻截圖
王煜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海螺化石,「一般常見的海邊貝殼不過幾釐米、十幾釐米。而這個海螺是遠古的、新生代的,時代大概是(距今)2000萬年左右。」
至於地磚材質,王煜認為,是常見而普通的天然石材,在國內各大建材裝修市場可見,總體價格不高。
地磚價值並不會因藏化石變高
新京報記者就此諮詢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副館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傅強研究員,對方表示,因為視頻不太清晰,所以不能確定是否為海螺化石,「有點像,但還是要實地考察後才能確定。」
傅強告訴新京報記者,常見的螺類化石一般是比較小的,「但海洋裡的還是有一些大的腹足類生物,所以大一點的螺類化石也是有的。」
「地磚裡發現化石不僅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很普遍的,這不是什麼稀奇事。」傅強透露,存在於石灰巖中的化石是比較多的,而石灰巖也常被用做建築石材,也是燒制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如果裝修時用的是天然的石材,尤其是石灰巖,包括大理石,發現化石的概率還是蠻高的,自家地磚、酒店地磚裡都可能有。」
但傅強也坦言,含有化石並不意味著地磚的經濟價值會變高。王煜也表示,他在淮安市政府地磚上發現的並不是特別珍貴的化石,也不是文物。
「我們平時認為化石很少見,都在博物館裡,很珍貴,其實化石並不少見,只要留心、有一定的相關知識,就會發現化石就在我們身邊。」傅強說。
編輯 劉倩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