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11月16日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這張由美國航天局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的是,參與本次航天任務的4名太空人與此前已在國際空間站內的太空人合影(11月17日攝)。(新華社/美聯)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
雙語:國際空間站三名太空人返航後發現地球變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兩名太空人和一名俄羅斯太空人於4月17日從國際空間站安全返回,卻發現地球已經被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三名太空人無法使用卡拉幹達機場這個常規中轉站返回各自的國家,因為該機場像全球許多其他機場一樣被關閉。
-
美國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在即 4名太空人抵發射場
當地時間11月8日,4名太空人已抵達甘迺迪航天中心。報導稱,對美國宇航局來說,這標誌著常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定期輪換的開始,並且由私人公司提供接送服務。三名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維克多·格洛弗、香農·沃克,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航天員野口聰一,預計於當地時間14日晚搭乘「龍」飛船升空,前提是熱帶風暴「埃塔」不會干擾發射任務。他們將在國際空間站停留6個月。
-
美「龍」飛船離開空間站 送兩名太空人回地球
新華社電 在國際空間站停留約兩個月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啟程返回地球。據美國航天局介紹,「龍」飛船於美國東部時間1日19時35分(北京時間2日7時35分)離開國際空間站。其發動機兩次點火,幫助飛船脫離空間站,將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和羅伯特·本肯及部分物資送回地球。
-
美國「龍」飛船離開空間站 送兩名太空人回地球
在國際空間站停留約兩個月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啟程返回地球。據美國航天局介紹,「龍」飛船於美國東部時間1日19時35分(北京時間2日7時35分)離開國際空間站。其發動機兩次點火,幫助飛船脫離空間站,將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和羅伯特·本肯及部分物資送回地球。
-
聯盟號將三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
品玩10月15日訊,據 Space.com報導,俄羅斯聯盟號 MS-17 宇宙飛船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4日凌晨4時48分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此次發射任務將三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分別是來自美國的 Kate Rubins 、來自俄羅斯的 Sergey Ryzhikov 和 Sergey Kud-Sverchkov 。他們三人將會在國際空間站中停留六個月。
-
外媒:SpaceX火箭將於14日搭載四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SpaceX獲得NASA正式認證 於本周六搭載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據法新社報導,在美國依賴俄羅斯載人飛船前往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火箭將於14日運送3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開啟了他們在該項目的首個6個月的常規任務。1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認證了由SpaceX開發的作為常規太空人運輸的「天龍號」是安全的。
-
聯盟MS-11載人飛船復飛後順利升空:三名太空人出徵國際空間站
飛船上有三名太空人,分別是來自NASA的Anne McClain、加拿大太空人David Saint-Jacques和俄羅斯太空人Oleg Kononenko。一切順利的話,三名太空人將於6個小時後抵達國際空間站。今年十月,俄羅斯「聯盟MS-10」載人飛船發射失敗。但兩位太空人臨危不亂,迅速開啟緊急逃生系統,並成功降落在哈薩克斯坦。
-
在經過漫長的隔離期後 三名太空人將前往國際空間站
▼ 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凌晨,三名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與三名已經在軌道上生活和工作的太空人匯合。由於這次飛行是在大流行期間發射,因此,為了防止新冠病毒進入太空,有更嚴格的限制和協議。
-
「胖五」飛出最快速度,開啟行星探測時代
飛出最快速度將重達5噸的探測器送往遙遠的火星,需要運載火箭提供足夠的發射能量,也就是說,需要有更大運載能力的火箭,在我國現役火箭俱樂部中,目前只有超級會員「胖五」可以擔此重任。打一個比方,一位司機從家中出發前往目的地有三個步驟:啟動汽車、開車、停車。而探測器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也需要三個步驟:擺脫地球引力和稠密大氣、進入太陽系內星際空間,最終到達火星並落在上面。「胖五」提供的發射能量將是探測器飛往火星的主要能量來源。為了完成第一步「擺脫地球引力和稠密大氣」,「胖五」首次飛出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託舉「天問一號」完全脫離地球引力,奔向火星。
-
多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而他早已飛越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對於美國來說,他們今天迎來了一個好消息,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升空,將4名太空人送上太空。在過去近9年時間內,美國一度喪失了載人航天的能力,因為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只有一款太空梭能夠將太空人送上太空,而太空梭在2011年退役了。在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太空人進入太空需要乘坐俄羅斯的載人飛船。
-
NASA太空人從國際空間站拍攝馬斯克的「龍飛船」 猶如暗夜幽靈!
據外媒Cnet報導, 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Anne McClain 周日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張令人嘆為觀止的圖像,並配文稱:「人類太空飛行新時代的曙光。」 這張圖像是在SpaceX載人龍飛船 Demo-1首次接近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時所拍攝的,展示了這個創造歷史的測試任務。
-
美歐指定四名太空人,今年搭乘載人龍飛船前往空間站
NASA表示,經過其與國際合作夥伴的審查,第四名太空人人選將在晚些時候宣布。這四人將參加SpaceX第三次商業載人任務Crew-3,於2021年秋季乘坐載人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並在國際空間站上駐留到2022年春季。據猜測,Crew-3的第四名太空人可能來自俄羅斯。
-
馬斯克「龍」飛船新內景曝光,太空人穿著T恤進入空間站
NASA已經公布了龍飛船的相關視頻,不僅曝光了飛船內景,還可以看到商業太空人穿休閒T恤進入空間站的獨特畫面。兩位太空人進入空間站的時候,距離載人龍飛船發射已經過去了將近一整天,《紐約時報》記錄下了這段故事。
-
COVID-19大流行期間一直生活在太空中的三名太空人將返回地球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在國際空間站上生活了半年的三名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降落在哈薩克斯坦沙漠之中。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這三人幾乎一直生活在太空中,隨著世界各地的新冠病例再次增加,他們現在正在返回地球。
-
4名太空人即將返回國際空間站
NASA正式批准了歷史上首個能載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商業飛船包括獵鷹9號火箭和相關地面系統在內的SpaceX載人龍飛船系統,是自近40年前的太空梭以來,第一個獲得NASA認證、可定期搭載太空人飛行的新型飛船。目前用於發射龍飛船的獵鷹9號火箭已完成靜態點火,擬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14日19時49分點火發射,正式開啟SpaceX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本月15號將有四名太空人搭乘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
又要飛了?NASA與SpaceX擬9月再送4名航天員上太空
當地時間5月31日,美國首次商業載人試航成功完成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兩名美國太空人順利進入空間站。圖為「龍」飛船上的太空人與空間站太空人合影。 NASA本周宣布,三名美國航天員格洛弗、霍普金斯及沃克,將攜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航天員野口聰一,共同執行飛抵國際太空站的任務。
-
四名美國太空人將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大選投票
延續從太空投票的悠久傳統,四名美國太空人計劃在國際空間站上為本次美國總統大選投出神聖的一票。第一位在選舉前抵達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太空人是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她計劃於10月14日和兩名俄羅斯太空人一起乘坐俄羅斯聯盟號火箭發射。魯賓斯告訴美聯社,她計劃在軌道上投票。
-
外媒:載人龍飛船空間站之行因天氣原因推遲
外媒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3日說,由於天氣惡劣,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14日向國際空間站發射載人飛船的計劃不得不推遲一天。據法新社華盛頓11月13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在推特上說:「考慮到陸上風力和返回作業,美國航空航天局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目標是在東部標準時間11月15日周日晚7點27分向國際空間站發射載人飛船。」報導稱,「返回作業」是指船隻必須部署到位,以防發射任務失敗,太空人被迫在海上濺落。
-
美國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6日電(記者譚晶晶)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在經過約27.5小時飛行後,16日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飛船於美國東部時間16日23時01分(北京時間17日12時01分)與空間站自動對接。太空人將在對飛船進行漏氣和氣壓檢查後打開艙門,進入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