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已發布報告梳理新病毒疫情發展全過程

2020-11-25 澎湃新聞

世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已發布報告梳理新病毒疫情發展全過程

澎湃新聞記者 劉棟

2020-01-22 22:24 來源:澎湃新聞

1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召開緊急情況委員會會議,商討應對近期在中國及周邊國家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並將在會議後宣布此次疫情是否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是由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緊急情況委員會依據《國際衛生條例》提出的一份正式聲明,廣泛為其所有成員國所採納和接受,如果這份聲明被宣布,表示世衛組織認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構成全球範圍的公共衛生危機。

央視新聞消息,結合國家衛健委和各地衛健委的通報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月22日19時30分,各地共通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73例,死亡9例。此外,已有泰國、日本、韓國和美國四個國家報告有確診輸入性病例。

在此次緊急會議前夕,世衛組織發布了一份截止到2020年1月21日的情況報告,梳理了新型冠狀病毒出現至今的發展過程。

2019年12月31日,世衛組織中國國家辦事處獲悉,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了病因不明的肺炎病例。在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3日間,中國方面共向世衛組織報告了44例病因不明的肺炎病例。所有病例都發生在2019年12月8日到2020年1月2日期間。在此期間,致病原因尚不確定。

武漢衛健委表示,此次疫情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伴有乾咳,住院患者呼吸困難較為常見,絕大多數患者症狀屬於輕到中度,入院時生命體徵大致平穩。

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現在1月9日,患者為61歲男性,常年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從事採購工作,其同時患有腹部腫瘤和慢性肝病,經搶救無效於1月9日晚死亡。

武漢衛健委表示,2020年1月3日之前發現的大部分感染病例均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主要為該市場的經營採購人員。該海鮮批發市場於2020年1月1日起休市,並進行環境衛生處置和消毒。

2020年1月7日,中國衛生部門分離出導致此次疫情的元兇——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並隨即與世衛組織分享了病毒的基因序列,供各國用於開發特定診斷試劑盒。此舉收到了世衛組織和各國的一致讚揚。

2020年1月11日和12日,世衛組織收到了中國方面提供的進一步的詳細資料,表明病毒的源頭與武漢市一個海鮮市場有關。在1月22日國家衛健委的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對此予以證實。

1月13日,泰國公共衛生部報告了首例來自中國武漢的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一名從中國武漢前往泰國旅遊的遊客1月8日在泰國被確診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並於當天被送往泰國的醫院接受治療。這也是首例在中國以外地區發現的感染病例。

1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報告了一起來自中國武漢的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病例。20日,韓國報告了第一例來自中國武漢的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病例。

自這些病例報告以來,世衛組織表示一直與中國以及日本、韓國和泰國當局保持定期和直接接觸。這三個國家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與世衛組織分享了信息。世衛組織還向其他國家通報了情況,並根據要求提供支助。

2007年以來,WHO共宣布了五起「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分別為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質炎疫情、2014年西非的伊波拉疫情、2016年的「寨卡」疫情以及2018年剛果(金)伊波拉疫情。如果會議決定宣布此次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世衛組織總幹事和各成員國,需要根據緊急委員會的建議,採取行動應對危機。根據2003年的《國際衛生條例》,各成員國均負有對「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作出迅速反應的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世衛組織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最高級別已出動:伊波拉病毒在進化,突變已經積累了40年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昨日宣布,剛果暴發的伊波拉病毒病疫情是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世界要予以關注並加倍努力,應對人員不應該僅是來自世衛組織,政府、合作夥伴和社區也應該承擔更多工作。據了解,以上宣布是在《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就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病毒病疫情召開會議後發出的。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自2018年8月1日宣布疫情以來召開的第四次會議。而世界衛生組織最早的一則關於伊波拉病毒的簡訊,是在2005年5月18日發布的。
  • 【世衛組織:全球10%的人口或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當地時間10月5日...
    2020-10-06 07:52:00來源:FX168 【世衛組織:全球10%的人口或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當地時間10月5日,世衛組織召開執行委員會特別會議,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流行病學曲線顯示,新冠肺炎大流行仍在發展,北半球疫情呈上升趨勢,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量在上周達到了100萬例。
  • 世衛組織:確信病毒來自自然界
    距1月底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已過去3個月。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4月30日召開會議,對疫情現狀進行討論和評估,並更新疫情應對建議。世衛組織5月1日宣布,突發事件委員會一致同意目前新冠疫情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向世衛組織及其會員國提供下一階段抗疫建議。1月30日,世衛組織首次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新冠病毒已變異?關鍵時刻英國傳出危險信號,世衛組織緊急介入
    報導稱,這種變異的新冠病例目前已經在至少60個地方確認,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高達1000例,當前,英國科學家正積極展開研究並已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針對英國東南部病例的新一輪激增,英媒分析稱,除了病毒變異外,還可能是由於英國沒有採取更加嚴格的封鎖措施。截至目前,不少地區的學校和商店仍在開業,且越來越多的民眾從市中心搬回了居民區。事情曝光後,世衛組織於14日緊急召開了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對英國這種變異病毒展開討論。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 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 全球疫情daily速報丨多國回應川普斷供世衛組織
    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世衛組織,為推動國際公共衛生事業、應對全球抗擊疫情發揮重要作用。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還表示,中方已經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並將繼續向世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譚德塞還表示,世衛組織不僅在抗擊新冠肺炎,同時還致力於解決麻疹、瘧疾、伊波拉、愛滋病、癌症等許多其他疾病。世衛組織致力於公共衛生事業,為全人類服務,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無論其人口或經濟情況。譚德塞強調,現在是團結一致應對新冠病毒威脅的時候,否則病毒會利用我們之間的裂縫。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是流行病正常演變過程,無需大感驚慌
    針對在英國發現的一種變異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敦促各國不要「大感驚慌」,稱這是流行病的正常演變過程。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2日報導,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對英國發現新毒株給予積極評價。他認為,這證明用以追蹤新冠病毒的新工具正在發揮作用。瑞安在線上記者會上說:「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
  • 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RNA片段,世衛組織:病毒可能去年12月...
    每經編輯:張喜威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過去一天世衛共接到18.3萬多例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報告,是目前單日新增最多的一天。譚德塞表示,幾乎每一天,都會創下一個「新的、令人堪憂的記錄」。
  • 世衛組織:總部已有65人感染新冠,但未出現疫情「暴發」
    11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凱爾克霍弗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衛組織總部已有65名員工感染新冠病毒,其中36人曾出現在工作場所。上周世衛組織總部報告了5例關聯病例,都是輕症患者,目前還不清楚是否為聚集病例,有關人員正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 新冠病毒出現「異樣」,疫苗還有效嗎?關鍵時刻,世衛組織發聲
    英國新變異毒株的傳染性增加了70%,疫情防控再度升級,歐洲國家緊急關閉與英國的出入境,變異病毒已在荷蘭、澳大利亞等地傳播,在眾多有關病毒進化信息的充斥下,英國的這起報告更是引發了公眾的恐慌。那麼變異病毒是否具有很強的致命性或致病性?全球多國研製的新冠疫苗還有效嗎?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非人為操縱或實驗室合成
    (WHO)官網23日發布每日新冠疫情最新報告,文中再度強調新冠病毒的起源問題。報告稱,2019年12月武漢報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後,病毒經1月初鑑定,1月11日至12日,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對外公布並共享。
  • 世衛組織:水貂攜帶的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但仍是同一種病毒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後的影響還未確定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 麥可·瑞安當地時間11月6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令人擔心的是,水貂這樣的哺乳動物是很適合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新冠病毒可能在這些物種內逐漸變化。需要在農場內確保生物安全,避免新冠病毒再從動物傳給人類。現有證據顯示,變異後的新冠病毒行為並無不同,只是在具體特徵上可能有輕微區別,但仍是同一種病毒,其具體影響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確定。
  • 世衛組織正式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變異病毒已在美國「人傳人」
    世衛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情況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圖片來源:攝圖網D614G:感染性、傳播能力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現D614G突變,隨後逐漸取代了最初發現的毒株。
  • 世衛組織發布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相關信息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通過病毒基因測序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體。此前,英格蘭東南部曾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意外增加的情況,12月早些時候對此展開了流行病學研究和病毒學調查,發現了該變體。10月5日至12月13日期間,14天新增病例的通報率增加了三倍以上。
  • 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 9 月 25 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 · 範 · 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突發:世衛證實新冠病毒變異,或致疫苗無效?
    導語:昨天,世衛組織召開發布會,通報了關於新冠疫情的最新情況:財大易晟商學院來源:中產先生(ID:mr-middle-com)昨天,世衛組織召開發布會,通報了關於新冠疫情的最新情況:水貂感染新冠病毒變異後可再傳回人類,但仍是同一種病毒,目前還沒證據顯示會對疫苗有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
  • 世衛對中南美洲國家疫情加速蔓延表示擔憂
    世界衛生組織3日對新冠疫情在中、南美洲許多國家加速蔓延表示擔憂,建議這些國家將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和知識與當地情況結合,採取全面、持續的抗疫措施。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說,過去5天各國每天向世衛組織報告的新冠確診病例均超過10萬例,其中美洲仍然是報告病例最多的地區,幾周來美洲地區每天報告的病例數超過世界其他地區每天報告的病例數總和。他表示,世衛組織尤其擔心中、南美洲許多國家的新冠疫情在加速蔓延。
  • 世衛組織首次宣布:北京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顯示與歐洲新冠毒株密切...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9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北京出現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已被上傳分享,顯示與歐洲新冠毒株密切相關。瑪麗亞·范·科霍夫麥可·瑞安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目前有不同毒株在傳播,不代表疾病來自歐洲,很有可能的是此次病毒由北京以外輸入,現在重要的是要確定何時傳入以及病毒傳播鏈,世衛組織很高興看到北京採取的高強度調查,以確保發現聚集性傳播的源頭
  • ...突發事件委員會還敦促世衛組織開發命名變異病毒的-FX168財經網
    【世衛組織:新冠疫情仍構成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地時間1月14日,世衛組織召開第六次新冠肺炎突發事件委員會會議,評估全球疫情形勢並提供應對建議,並討論了變異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以及國際旅行檢測證書等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