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9 月 25 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 · 範 · 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多國 " 正經歷第二波疫情 ",世衛組織: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從夏末轉入初秋,在休假季結束、開學季到來、各類聚會活動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歐洲新冠疫情反彈加劇。
9 月 17 日,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克盧格說,歐洲每周新增確診病例數據已超過今年 3 月歐洲疫情 " 峰值 "," 應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
疫情反彈之下,一些歐洲國家已陸續在社交距離、戴口罩、入境、出行、聚會等環節收緊防疫政策。目前來看,與春季疫情高峰時有所不同,本輪限制措施主要針對疫情反彈較重地區,而非全國範圍 " 封城 "。
世界衛生組織 25 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 32110656 例。
世衛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 25 日 17 時 13 分(北京時間 23 時 13 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 303005 例,達到 32110656 例;死亡病例增加 6316 例,達到 980031 例。
加拿大:
" 很可能比今年春季嚴重得多 "
當地時間 23 日晚,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發表全國講話,宣布 " 加拿大不是剛開始第二撥新冠疫情,而是正在經歷第二撥疫情 "。他說," 我們正在面臨今年秋季的疫情很可能比今年春季的疫情嚴重得多的局面。"
這是加拿大政府首次正式承認已經發生第二撥新冠疫情。進入 9 月份以來,加拿大的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迅速增加,在此之前,已經有些省的政府認為發生了第二撥疫情。
英國:
" 或有超過 8.5 萬民眾病亡 "
9 月 18 日,英國單日新增病例超 4000 人,為 5 月 8 日以來新高。當天,首相鮑裡斯 · 詹森表示英國 " 現在正迎來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 ",這是無法避免的。
當地時間 9 月 19 日,上千英國民眾不顧疫情肆虐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集會,抗議政府實施針對新冠疫情的封鎖措施。示威者們高舉 " 反對強制戴口罩 "" 反對強制注射疫苗 " 的橫幅,並散播 "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是謊言 "" 有症狀是因為 5G 輻射 " 等 " 陰謀論 "。
此前,英國媒體曝光的一份政府報告顯示,如果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一種 " 合理的最差情形 " 是再有超過 8.5 萬英國民眾病亡。
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 9 月 20 日說,英國當前正處於新冠疫情的 " 臨界點 ",如果民眾不遵守疫情防控規定,政府可能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二度 " 封城 "。
奧地利:
14 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強制戴口罩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 9 月 13 日表示,該國正在經歷第二波新冠疫情,民眾應嚴格遵守防疫衛生措施。
庫爾茨在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奧地利兩周前每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在 350 例左右,12 日已增加到 850 例以上,預計很快將突破 1000 例," 我們正處於第二波疫情的起點 "。他呼籲民眾嚴格遵守防疫安全規定,減少社交活動,按要求佩戴口罩,儘可能保持安全距離。
庫爾茨依然堅持他在 8 月底對疫情局勢的預估,即到明年夏季社會生活有望回歸正常,但他認為疫情在今年秋冬季節將更加嚴峻。
鑑於當前的新冠疫情形勢,奧地利政府已宣布從 14 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重新實施強制佩戴口罩的規定,並收緊各項防疫措施,但將儘量避免再次採取導致社會停擺的 " 封禁 " 舉措。
日本:
第二波疫情中年輕患者佔比較高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數據,近期日本每天都會新增幾百例新冠肺炎確診者。9 月 18 日,日本國會也出現了首位被感染的議員,確診前他曾出席菅義偉當選首相的眾議院全體會議。
自民黨首席副幹事長高鳥修一表示,從疫情曲線看,日本在 4 月和 8 月分別出現了兩波疫情高峰,第二波高峰中確診病例數大幅增加。據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分析,第二波疫情中,年輕患者佔比較高,重症患者目前僅 170 人左右。
在就任後的首場記者會上,菅義偉表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防控新冠疫情。9 月 16 日晚,菅義偉強調:" 將遏制疫情暴發性傳播,力爭兼顧社會經濟活動 ",並表示:" 新冠疫苗應該在明年上半年之前確保就位,這是我們的目標。"
張文宏:
國家已組團分赴各省督察
9 月 20 日,在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辦的第二屆 " 安泰交響 " 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 大家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第二波是必然的,策略就是一個月內一定要搞定。"
張文宏預計,原則上,這輪疫情還要延續相當長的時間。" 對於這個時間的預期,做一年的打算應該是最低的限定。"
目前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從全球範圍來看,疫情形勢並沒有得到緩解。張文宏透露,中國仍然面臨輸入風險,這兩天國家組團分赴各個省份督察感染病防治體系,不能讓輸入性疫情成為小火苗再度暴發。
北京:
構建從境外到國門家門的全鏈條防控網
9 月 19 日下午,北京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 166 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鑑於當前境外疫情的嚴峻形勢,為確保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恢復北京直航工作安全平穩有序運行,我們採取了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構建起從境外到國門、家門的全鏈條防控網。
一是全面實施遠端核酸檢測等健康篩查措施。" 四類人員 "、未持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體溫檢測超過標準旅客不予登機,最大限度篩查過濾風險人員。
二是直航北京國際航班旅客應為通航國家和地區的公民以及在該地的中國公民,嚴格控制第三國人員在該地中轉入境北京口岸,最大限度堵塞風險漏洞。
三是對恢復直航後單班運行實際輸入病例超過 3 例的航班,入境點立即由北京恢復至指定的第一入境點,超過 5 例的立即採取熔斷措施,並於熔斷期結束後調回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所有調回指定第一入境點航班如再次恢復直航北京,將慎重評估輸入風險後再行研究確定,實現風險航班動態調整。
四是按照 " 全口徑、全範圍、全閉環 " 要求,入境旅客全部統一在首都機場專區完成通關查驗、檢驗檢疫、醫學排查、分流轉送,全程實行點對點、手遞手交接,落實 14 天集中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措施,構築起嚴密的閉環防控體系,有效防範風險失管失控。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