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 目前最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2020-12-08 中國網河南頻道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 目前最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2020-05-02 12:01:47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當地時間5月1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關於新冠肺炎病毒是否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質疑,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已有許多科學家研究了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確信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

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以更多了解病毒如何在人與動物間連接,以及是如何打破人與動物間的傳播障礙,目的是為了採取必要的公共衛生預防措施,確保此類情況不再發生。

延伸閱讀: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只可能來源於自然

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

然而,眾多科學研究者相繼指出了這一判斷的不實和漏洞,並通過最新研究進一步強調了該病毒起源於自然。

△美國《科學日報》撰文《COVID-19病毒的自然起源》

科學對比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是自然形成的

據《科學日報》近期報導,一項對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病毒的公共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沒有證據顯示該病毒是實驗室製造、或以其他人為方式設計的。

該研究由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免疫學及微觀生物學助理教授克裡斯蒂安·安德森及其團隊完成,最終結果刊登於美國《自然科學》雜誌。

安德森教授表示:「在對比了可用的冠狀病毒菌株的公共基因序列數據後,我們很肯定地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是來自自然界的。」

文章稱,這一觀點的支撐主要來自於以下兩點:

1.如要通過實驗室製造病毒,就必須依靠已知病毒的主幹來進行開發。但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具有和任何人類已知病毒不同的主幹結構。

2.科學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尖刺」部分的蛋白與人類細胞有著極強的結合能力,而這種能力只可能來源於自然演化。

「真抱歉,陰謀論人士,研究表明新冠疫情並非來自實驗室製造」

△摒棄陰謀論:COVID-19並非實驗室設計的結果

據ABC報導,杜蘭大學醫學院博士羅伯特·蓋瑞在其博客中,同樣確認新冠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的觀點:「冠狀病毒通常都是通過『尖刺』部分與人類細胞發生連接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每種冠狀病毒都會在這一點上呈現不同。新冠病毒在其尖刺蛋白中,呈現出了獨特的演化。此外,新冠病毒的主幹與任何其他病毒都不完全一致,證明了病毒並非實驗室製造」。

蓋瑞博士對ABC表示:目前無法確認病毒表面蛋白質究竟何時發生的變異,以及相關變異是否是這次疫情的起點。說不定病毒很早便已存在,只是致病能力較弱因此沒有被發現。但不論是哪種可能,這都是個自然發生的過程。

美媒相繼報導:反對川普的「病毒來源實驗室」之說

據《Democracy Now》報導,生態健康聯盟主席、疾病生態學家彼得·達什亞克表示川普對病毒來源於實驗室的指控可謂是「無稽之談。」

△《Democracy Now》:指責川普的COVID-19起源於武漢的說法

此外,《美國新聞周刊》報導,美國國防部長表示,儘管研究尚無定論,但多數評估都指向COVID-19的自然起源,而不是人工合成。

科學家提出病毒起源的假設

安德森及其團隊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起源做出了兩種假設:第一種情況下,該病毒在非人類宿主身上自然演化出了致病性,並從動物轉移到了人類;另一種情況是:不具有致病性的病毒從動物轉移到了人類,並演化出了致病性。目前尚無結論證明任何一種假設。但是,如果最終情況是第一種假設,那麼未來仍有病毒暴發的可能——因為它的致病能力依然在自然界中傳播。如果是第二種假設,風險會稍微降低一些。

對新冠病毒源自於武漢實驗室不實言論的駁斥

△《商業內幕》稱:新冠病毒起源武漢是立不住腳的

據《商業內幕》報導,武漢BSL-4實驗室研究員、病毒學家石正立在COVID-19暴發後就與她的團隊一同對該病毒展開測序。在基於過去幾年的實驗室紀錄進行迅速的事故排查後,她十分肯定地向《科學美國人》雜誌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與她團隊所收集的來自蝙蝠的冠狀病毒基因組並不匹配。這也進一步駁斥了該病毒源自於武漢實驗室的不實言論。

△福奇博士向陰謀論者潑冷水:病毒並非起源於實驗室

美國國家衛生院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也公開否認了「新冠病毒由中國實驗室製造」的陰謀論。在一場白宮記者會上,福奇表示「該病毒的基因證明它是從動物傳染給人的,而非來自實驗室的人工改造。」

劍橋大學新冠病毒變種報告主要作者:沒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於武漢

4月8日,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文章「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論文由來自德國和英國的研究團隊共同撰寫,第一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的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博士。

日前,CGTN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採訪了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博士,就研究內容進行了解答。

福斯特介紹,此次研究目的是為了確定「原始病毒類型」。





因為有太多的快速突變,傳統手段很難清晰地追蹤COVID-19家族樹,研究人員專門使用了一種「數學網絡算法」技術。此前,該技術主要用於分析DNA以繪製史前人類種群活動圖。這是其第一次被用來追蹤冠狀病毒的感染途徑。

研究人員分析了自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期間從世界各地採集的160個新冠病毒(SARS-Cov-2)基因組的數據,發現了三個主要SARS-Cov-2變體,並根據胺基酸變化不同將其命名為A、B和C型。

其中A型病毒與蝙蝠及穿山甲體內發現的冠狀病毒最為接近,為原始病毒類型,B型衍生自A型,C型衍生自B型。此外,三類變體在全球的分布範圍不同,差異極大。A和C型多發現於歐洲人和美國人中,B型是東亞最常見的類型。

福斯特說,在武漢疫情明顯時首先被發現的一個基因組是B型病毒。研究人員當時誤以為B型是原始病毒,但事實並非如此,A型才是原始病毒,當時在武漢只是少數,不過B型之後成了武漢疫情暴發期間的主要病毒類,並且進一步突變為C型。

研究發現,感染A型的樣本將近一半來自東亞以外地區,主要位於美國和澳大利亞,且三分之二美國樣本感染的是A型。此外,A型雖然最早出現在武漢,但武漢只有極少的感染病例。有些曾在武漢生活過的美國人被發現攜帶A型病毒基因組。而B型主要分布於中國及東亞地區,亞洲以外的B型基因組都發生了突變。

C型是在歐洲傳播的主要病毒類型,在美國和巴西也都有發現;但在中國大陸的感染樣本中未被發現,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皆有分布。

福斯特表示,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的首例感染病例可能是由蝙蝠傳到人,並發生在2019年9月13日到12月7日之間。因此2019年12月24日從武漢採樣的病毒基因組根本不能準確地告訴我們疾病的起源。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CGTN

責任編輯:程雪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當地時間5月1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關於新冠肺炎病毒是否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質疑,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已有許多科學家研究了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確信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
  • 世衛重申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重要的是確定病毒天然宿主
    原標題:世衛重申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重要的是確定病毒天然宿主參考消息網5月3日報導外媒稱,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部執行主任麥可·瑞安當地時間周五在記者會上表示,全世界許多科學家確認,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自然界。
  • 世衛組織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瑪麗亞·范·科霍夫央視新聞 圖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
  • 【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
    【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 世衛組織總幹事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世衛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央視網快看)
  • 世衛組織確定新冠病毒來源於自然!專家:即使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也...
    世界衛生組織1日表示,確定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最新指出,關於在武漢發現的新冠病毒從何而來,WHO不斷聽取無數科學家的意見,他們研究了基因序列,研究了病毒,並且很肯定這個病毒源自於大自然。
  • 【世衛組織總幹事再次重申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當地時間9月25日...
    文 / 爾東琛2020-09-26 02:41:38來源:FX168 【世衛組織總幹事再次重申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
  • 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駁斥印度記者病毒中國製造言論
    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一位印度記者就近日中國港大前僱員閆麗夢在美國炒作「病毒是中國人為製造的」一事挑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此回應稱,世衛堅信科學與證據,目前所有科學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人為製造。
  • 世衛組織:水貂攜帶的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但仍是同一種病毒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後的影響還未確定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 麥可·瑞安當地時間11月6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不同動物感染過新冠病毒,也有可能再傳回人類。
  • 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 9 月 25 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 · 範 · 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世衛組織確定病毒來源自然界,是真的嗎?
    當地時間5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記者會上表示:全世界許多科學家確認,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自然界。這是世衛組織針對病毒來源的第二次表態。這是真的嗎?有美國施壓的影響嗎?1、真不真現在還很難確定。病毒溯源本身就是個科學難題,很複雜,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還可能存在反覆,目前世衛組織的發言,估計新冠病毒的起源也是初步確認。其實,不只是新冠病毒,連早已存在的愛滋病、SARS等,雖然有了很大進展,但目前全球醫學領域依然對其探索。在傳染性疾病領域,對未知病毒的溯源,一般有兩個步驟:第一步先找到致病的病原體;第二步確定到底是哪種動物被最先感染。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非人為操縱或實驗室合成
    (WHO)官網23日發布每日新冠疫情最新報告,文中再度強調新冠病毒的起源問題。報告稱,目前所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動物,並非由人為操縱或由實驗室合成。從早期人類感染病例中獲得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以及世界各地獲得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均表明,新冠病毒的生態起源可追溯至蝙蝠種群。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 武漢只是發現地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1月23日,世衛組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當天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的視頻,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
  • 新冠病毒出現「異樣」,疫苗還有效嗎?關鍵時刻,世衛組織發聲
    世衛組織表示,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要比流感病毒慢很多。此外,新冠病毒變異並非最早出現在今年9月英國報告的新毒株,疫情初期就有專家發現病毒變異的情況。當時研究人員發現,變異後的病毒具有更強的穩定性,而在今年2月份,變異病毒已經被確定在歐洲和美洲傳播,隨後在南亞、南非以及北歐地區也出現了變異新冠病毒。
  • 世衛組織:可能有不止一例新冠病毒「零號病人」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24日消息,在23日的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確認新冠「零號病人」非常重要,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會有不止一例「零號病人」;如果新冠病毒存在於動物界,就有可能出現多次跨越物種傳播。
  •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什麼意思
    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新冠病毒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所有科學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人為製造。  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
  • 世衛發言人:現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動物 蝙蝠最有可能是自然...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21日表示,當前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和陰謀論。世衛組織認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世衛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針對近期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她表示,所有已知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動物,而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幹預或製造而來的。她說,目前來看蝙蝠最有可能是這類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貯主。
  • 世衛組織:確信病毒來自自然界
    距1月底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已過去3個月。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4月30日召開會議,對疫情現狀進行討論和評估,並更新疫情應對建議。世衛組織5月1日宣布,突發事件委員會一致同意目前新冠疫情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向世衛組織及其會員國提供下一階段抗疫建議。1月30日,世衛組織首次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世衛組織:武漢只是新冠病毒發現地
    11月23日,世衛組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當天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的視頻,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瑞安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指出,確定世界首例傳染病病例,是所有流行病學調查的一個重要方面。「(新冠病毒)可能有不止一個首例病例,因為該疾病很可能源於好幾種動物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研究人員最近在蝙蝠體內發現了這種病毒,我們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病毒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