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上,"吸"霾能孕育生命

2020-09-14 牧夫天文

周一 · 知古通今|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翻譯:王婧彧

校對:楊伯順 王茸 張硯斌 張宇辰

審閱:牧夫天文校對組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NASA水手10號拍攝到的金星濃厚的大氣層

Credit: NASA/JPL-Caltech

最新研究發現,在金星煉獄般的大氣層內部,一層神秘的霾可能成為生命的伊甸園。

金星是太陽系中最炎熱的行星,溫度可高達465攝氏度,把鉛熔化都綽綽有餘。這種酷熱讓金星上的每一滴水都蒸發殆盡,導致整個行星極其乾燥。

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十億年前,金星有可能是一個宜居的荒涼星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的增高使得水蒸氣在大氣中積聚。由於水蒸氣是一種較強的溫室氣體,它會如饑似渴地吸收紅外輻射,使大氣溫度升得更高,這樣更多的水就會蒸發,最後海洋消失了。這種正反饋的後果就是失控的溫室效應。現在的金星大氣比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夏天正午的阿塔卡馬沙漠,還要乾燥50倍。

新研究表明,如果有地方讓生命在這種失控溫室效應下倖存,一個可能就是48~60千米高度處的雲層。儘管這種可能性看起來很牽強,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Sara Seager表示,地球本身就有大氣生物圈。微生物不會一直在那兒待著,但是它們可以被送上去然後在落下來之前在那裡待上幾周。

研究人員發現,在金星大氣中,生命可能需要棲息在雲滴中。但是雲滴會聚合和增長,最後會落到地面。這對於地球上的浮遊菌來說沒什麼,但對於金星生命卻可能是致命的。

Seager和她的同事發現了一種可能的情況,使金星上的微生物得以避免墜地而亡的宿命,從而在大氣中生存下去。我們已經知道,在金星最低層雲的下方,大概位於47.5~33千米高度處有一層霾。科學家們不知道組成這層霾的物質,只知道它們的粒徑在0.4~4微米(人類頭髮的平均直徑為100微米)。Seager說,人們並不知道這層霾為什麼出現在那兒,金星上還有太多未解之謎。

研究人員提出,金星微生物可能落到這層霾上並待在那裡,就像和它們差不多大的霾粒子一樣在空氣中懸浮。為了適應炎熱的低層大氣,它們必須休眠,變成能更好適應惡劣環境的孢子。

金星上的閃電藝術想像圖

Credit:ESA

上升氣流會把孢子從霾中轉站送到更宜居的氣層。然後,就如同地球上的灰塵和微生物一樣,它們會吸收周圍的液滴,結束休眠。在懸浮的過程中,微生物會增長、繁殖,也許會住在液滴裡幾小時,幾個月甚至幾年。最後,當它們大到浮力無法支撐時,就會落到低層的霾裡。一個新的循環就開始了。

「人們經常討論金星大氣中的生物,但其實他們從未對此深思熟慮。」 Seager說道。如果它們被永久困在大氣生物圈的話,金星上的生命就需要從大氣中獲得所需的全部營養,並且需要像地球植物那樣會進行光合作用。

儘管科學家們推測孢子只會被動地待在適宜的氣層中,直到長大掉落到霾層中,但它們也許會為了保持懸浮更積極主動一些。Seager提到,著名的天文學家Carl Sagan提出了許多生命可能在木星大氣中保持懸浮的方法,比如,吞進氣體(和南海獅吞鵝卵石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面是個簡單的計算:假設幹孢子佔據金星霾層質量的十萬分之一,那就會有5500噸。再假設這些脫水微生物(照地球上的情況)每個重十萬億分之4克,那麼就是10^22個孢子。而據科學家們的估計,地球大氣生物圈有10^24個細胞和超過10^30個自由的單細胞生物。

然而,即便有了霾層,和地球相比,想要生活在金星大氣層中還是太過艱難了。除了要時時承擔極端乾旱帶來的脫水風險,它們還必須適應富含硫的雲層環境。儘管地球上的微生物可以在高硫環境下存活,比如衣索比亞的達羅爾火山地熱區,但研究人員提醒我們,金星雲層的酸性是那裡的千億倍。即使這樣,任何能夠形成防硫層的金星微生物依然有可能在這種致命的環境裡生存。

思考生命如何在金星上存活能夠啟發我們,從而了解它們怎樣在別處生存。系外行星的雲層裡是否有生命?木星和氣態巨行星能否孕育生命?未來的金星任務會幫助我們理解宇宙中生命的極限在哪裡。

這項研究於8月13日發表在了《天體生物學》期刊上。

原文連結:

https://www.space.com/venus-astrobiology-microbe-spores-in-haze.html

————— END —————

版面編排:琇 茹

責任編輯:楊伯順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科普不易,各位老爺賞點飯錢吧~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M2-9: 蝴蝶星雲的雙翼

圖片來源: 哈勃望遠鏡資料庫, NASA, ESA - 處理: Judy Schmidt

相關焦點

  • 金星上現上萬座「城市遺蹟」,或孕育著生命?科學已有解釋
    金星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曾經在布魯塞爾的一個科學研討會上,蘇聯科學家尼古拉·裡賓契訶夫宣布了一個足以震驚全世界的消息,他說金星上現上萬座「城市遺蹟」,或許孕育著生命,真的是這樣嗎?科學已有解釋。
  • 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上存在生命?這個如同天方夜譚的想法,今天卻被嚴肅討論了。;而另一種可能性,就是金星上有生命活動。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幅金星生物畫卷。NASA此前的模擬研究提出,金星早期的氣候十分溫和,這裡甚至存在廣闊的液態水海洋。這樣的溫潤環境,可能孕育出某些簡單的金星生命。
  • 金星上已經發現微生物?
    這項科學研究於今天,2020年9月14日,發表在知名期刊《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經過了同行評議。我們了解金星的一些情況,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太空探測器的訪問。就我們所知而言,金星一直被認為是最不可能支持生命的地方之一。由於足以融化鉛的灼熱溫度和星球表面極強的氣壓,更不用說雲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了,金星遠非張開雙臂歡迎生命的到來。
  • 金星上已經發現微生物?
    這項科學研究於今天,2020年9月14日,發表在知名期刊《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經過了同行評議。 我們了解金星的一些情況,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太空探測器的訪問。就我們所知而言,金星一直被認為是最不可能支持生命的地方之一。由於足以融化鉛的灼熱溫度和星球表面極強的氣壓,更不用說雲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了,金星遠非張開雙臂歡迎生命的到來。
  • 金星成為「網紅」的二三事
    生命「鬼火」最近最激動人心的消息,可能莫過於「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了。儘管金星上的條件無法適合任何類地生命生存,但是金星雲層中有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生存的宜居帶。正如我們周一的文章《在金星上,「吸」霾能孕育生命》所提到的,這個雲層大概位於距離地表50 ~ 60千米的高度處。好巧不巧,存在磷化氫的證據恰恰就是在金星中緯度地區上空50到60千米的地方被發現的。所以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天文界,科學界,甚至普通吃瓜群眾的注意。
  • 火星上的「發動機」,金星上的磷化氫,人們更加確認存在外星生命
    除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是否存在著外星生命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會認為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體,地球是唯一一顆能孕育生命的星球;而另外一些人認為宇宙中還存在著其他的生命,還存在著和地球一樣的生命星球。小編認為:我們要有清晰的認識,龐大的宇宙中或許還存在更加適合生存的星球,我們不能用地球的經驗去理解宇宙中其他的星球。
  • 金星上存在生命?磷化氫並非生命存在的確切證據
    「天體生物學家傾向於把磷化氫當作一種生命示蹤信號,認為只有生命活動才會有這種高效的化學反應,持續產生大量的磷化氫。」王卓驍表示,「在地球之外,其他未知的非生命化學反應是否也能產生磷化氫,目前我們是不知道的。」所以研究人員表示磷化氫可能來源於金星上未知的光化學或地質化學過程,也可能源於與地球相似的生命活動。
  • 金星生命從地球來的,地球生命從太空來的,生命到底從哪裡的?
    自從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發現了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金星上存在生命的話題一度很熱門。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金星上有生命存在並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地球的生命很有可能被帶到太空去,但是地球的微生物是否能夠忍受這種極限環境,也無人能確定,因此也都是猜測罷了。
  • 金星疑似發現大量金字塔遺址,科學家:金星真的有生命存在嗎?
    不過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和前蘇聯都往金星上發射過探測器,只不過這些探測器才剛剛登陸金星地表,沒幾日時間就走到了生命的終點。久而久之,人類逐漸才將目光聚焦到了火星上。人類之所以對月球,金星,火星等多顆行星充滿好奇心,也是因為人類的太空探索工程才剛剛開啟,人類能力有限,也無法立即離開太陽系,去登陸宇宙中的任何一顆行星。
  • 金星發現「會動的物體」?金星13號傳回照片,金星真存在生命?
    正是這顆探測器的發現打消了人類一句驚心的念頭,在金星上,雖然有著濃厚的大氣層,但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卻佔了極大部分,這些厚重的二氧化碳飄浮在金星上空,導致它面臨著嚴重的溫室效應,整顆星球的溫度也達到了400多度。在這樣的溫度下,生命是極難生存的,因此它也就慢慢退出了科學家的視野,從人類的移居計劃中拋出了。
  • 金星成為「網紅」的二三事
    生命「鬼火」最近最激動人心的消息,可能莫過於「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了。就是因為這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層,外加一層薄薄的二氧化硫,造就了太陽系最強大的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面的溫度至少達到462℃。再加上金星表面活躍的火山活動所創造的「巖漿火海」,把它形容為「煉獄」一點都不過分。儘管金星上的條件無法適合任何類地生命生存,但是金星雲層中有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生存的宜居帶。
  • 在金星上發現生命,對人類來說其實是個噩耗
    長期以來,地外生命的存在與否一直讓全球的科學家們魂牽夢繞,並且國際航天機構的許多項目也是為尋找地外生命而設立的。最近,探測器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的存在,這標誌著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但這種生命的存在是究竟壞消息還是好消息呢?
  • 金星發現「會動的物體」?金星13號傳回的照片,金星真存在生命?
    正是這顆探測器的發現打消了人類一句驚心的念頭,在金星上,雖然有著濃厚的大氣層,但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卻佔了極大部分,這些厚重的二氧化碳飄浮在金星上空,導致它面臨著嚴重的溫室效應,整顆星球的溫度也達到了400多度。在這樣的溫度下,生命是極難生存的,因此它也就慢慢退出了科學家的視野,從人類的移居計劃中拋出了。
  • 人類依舊孤獨 | 深度解析「金星上發現生命標誌物」背後的故事
    對於「發現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一爆炸性新聞,筆者的第一反應是壓根不信——到現在依然不信。這不僅是因為金星表面煉獄般的環境,更在於筆者深刻理解從無到有創造生命的艱難程度,那遠非「奇蹟」兩字所能形容。多數讀者恐怕不會意識到,如果這一「初步結論」真能得到證實,那將是科學史上有著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本文將為你回顧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歷程,並為你解讀:生命的孕育,比公眾所能想像的更加不可思議;如果真能在有生之年見證地外生命的發現過程,我們將是多麼幸運。不幸的是,本文或許會澆滅部分讀者、尤其是科幻迷的熱情。
  • 人類依舊孤獨|深度解析「金星上發現生命標誌物」背後的故事
    對於「發現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一爆炸性新聞,筆者的第一反應是壓根不信——到現在依然不信。這不僅是因為金星表面煉獄般的環境,更在於筆者深刻理解從無到有創造生命的艱難程度,那遠非「奇蹟」兩字所能形容。圖 | 金星據報導,做出這次發現的研究者一開始很不願意發表其結論明確的論文,原因也是覺得這一結果難以置信。多數讀者恐怕不會意識到,如果這一「初步結論」真能得到證實,那將是科學史上有著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 金星上存在生命?磷化氫還算不上實錘
    來源:科技日報1979年,「先驅者」金星計劃軌道器拍下了這張圖像,顯示金星擁有極厚的大氣層。雖然在大小和質量上與地球相似,但金星的軌道離太陽更近,這就給金星帶來了更厚的大氣層和更熱的表面。來源:NASA本報記者 崔 爽9月13日晚上,一則關於「金星雲層中發現生命跡象」的消息流傳開來。
  • 金星上是否已發現微生物存在?
    麻省理工學院的William Bains領導了這項研究,試圖評估能在金星上產生磷化氫的其他自然方式,包括太陽光,從地表吹向上方的礦物質,火山或閃電,但這些方式都無法產生如此多的磷化氫。它們最多只能產生望遠鏡所觀察的磷化氫量的10%。所以一定會有某物產生了更多的這種氣體。根據劍橋大學的 Paul Rimmer的說法,陸地生物只需發揮其最大生產力的10%,就可以製造出金星上的磷化氫量。
  • 首個外星生命將被找到,它可能在金星上,科學家在這發現磷化氫
    ,而其他行星甚至它們的衛星上,至今沒有找到任何有關生命存在的跡象。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很有可能是火星,因為這裡與地球的相似程度最高,然而人們往往會忽略一個重要的信息——金星同樣處於宜居帶附近。根據最新消息,天文學家通過先進的觀測儀器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氣體,它就是磷化氫。
  • 金星上存在生命?金星就是一個地獄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發現了「磷化氫」這種氣體,其實「磷化氫」這種氣體在地球並不罕見,因為這種氣體一般就是生物進行新陳代謝時所產生的,這種氣體的產生應該就是生命活動的跡象,所以由此推測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那麼有沒有其他可能會出現這種氣體呢?
  • 金星的磷化氫意味著外星生命?這可能是烏龍,但金星探索可能要熱
    時至今日,有關專家仍在爭論1977年「海盜號」登陸器所做的一些實驗是否探測到了火星生命的信號,但我們能從那次行動中汲取的主要教訓其實是,科學家還沒學會在火星上「走」,就想開始跑了——他們還未掌握火星化學環境就開始尋找火星生物了。 科學的一大優點在於,對現象的解釋可以隨著數據的積累而徹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