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意外發現:一群螞蟻正在往巢穴裡搬運中國巨竹節蟲卵,而挖開蟻穴後,裡面還有三顆。據稱,這是亞洲有關螞蟻搬竹節蟲卵的首次視頻記錄。
螞蟻將中國巨竹節蟲卵搬入巢穴過程(視頻截圖)
趙力解釋,中國巨竹節蟲卵上的柄富含蛋白質和油脂,對螞蟻有吸引力,螞蟻的搬運擴大了竹節蟲種群的生活範圍,同時蟻穴溫暖潮溼的環境也是中國巨竹節蟲卵孵化的必要條件。
螞蟻搬運竹節蟲卵
趙力:系亞洲首次拍下視頻
在四川成都家中的花園裡,趙力飼養了幾隻中國巨竹節蟲。根據最近氣溫的情況,他判斷,是中國巨竹節蟲產卵的時候了。
6月30日上午10點過,他例行查看竹節蟲的飼養籠時,意外看到了一群螞蟻正在搬運竹節蟲卵。他立刻拿出手機進行拍攝,「一鏡到底。」
趙力的興奮是有原因的。他介紹,竹節蟲卵被螞蟻搬入巢穴中的過程,此前只有澳大利亞昆蟲學家拍攝到過,「被拍攝的是澳大利亞產的一種幽靈竹節蟲。」
螞蟻將中國巨竹節蟲卵搬入巢穴過程(視頻截圖)
「蟲卵應該是昨晚上產的。」他介紹,除了體長,中國巨竹節蟲和四川本土的竹節蟲形態差異不大,但是兩者的卵是有明顯差別的:「中國巨竹節蟲的卵上有一個突出的小柄。」
這次被搬運的巨竹節蟲卵的小柄還很新鮮,「如果時間久會是乾癟狀。」而拍下視頻後他也挖開了蟻穴,「裡面還有三顆卵。」
中國巨竹節蟲卵
趙力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儘管此前亞洲的昆蟲學者觀察到過螞蟻搬運竹節蟲卵的經歷,但是都沒有拍下視頻,「所以這次影像記錄對於亞洲昆蟲學界而言也是首次。」在趙力看來,這次的視頻進一步揭開了中國巨竹蟲的隱秘生活,也為保護它提供了研究基礎。
釋疑:
小小甜頭誘螞蟻「搬磚」
趙力介紹,中國巨竹節蟲卵上的柄富含蛋白質和油脂,「對螞蟻很有吸引力,螞蟻一旦遇到這樣的卵,就會馬上搬走。」不過他表示,中國巨竹節蟲的卵殼堅硬,螞蟻搬運一段距離後會發現堅硬的卵殼無從下口,「多數情況下會放棄卵粒,只將柄咬下帶走,但也有的卵被螞蟻帶回洞裡。」
在實驗室中飼養趙力也發現,柄的丟失並不妨礙卵的孵化。
正在出卵的中國巨竹節蟲
引誘螞蟻搬運蟲卵的意義何在?
「用小小的甜頭,讓螞蟻把卵散布到較遠的地方,擴大了生活範圍。」另一方面,趙力表示,中國巨竹節蟲的卵的孵化,除了溫度,對溼度也有要求。「不像本土竹節蟲卵,落在地面就可以孵化。」趙力介紹,他做過實驗,把中國巨竹節蟲的卵放在室外的地面上,一兩個月以後再看,「卵幹了,按開後呈粉末狀,不能成功孵化。」因而他判斷,蟲卵被拖入溫暖潮溼的蟻穴也有利於成功孵化。
在蟻穴內孵化後,竹節蟲會不會很危險?
趙力推測,很有可能幼蟲身上的氣味與螞蟻相似,所以不會被當做「食物」。
這也讓趙力聯想到此前觀察到的現象:他多次發現,剛剛孵化的中國巨竹節蟲幼蟲似乎精通「柔術」,身長約3釐米(全長6、7釐米),在實驗室的孵化盒裡,能夠從僅僅1.5毫米寬的通氣縫隙裡逃脫。趙力推斷,這中「密室逃脫」的能力,也許是和部分卵會被螞蟻搬運回洞穴裡有關,「這些在螞蟻洞穴裡孵化出的幼蟲必須具備通過狹小空間到達地面的能力。」
竹節蟲和螞蟻:
相殺相愛
「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於竹節蟲而言,螞蟻是天敵。」趙力在飼養竹節蟲過程中就發現,平常只要螞蟻發現正在蛻皮或剛剛斷過足、身上有傷口的竹節蟲,就會群起而攻之,把竹節蟲吃掉。主動引來螞蟻搬走自己的卵?「聽起來好像竹節蟲有點笨,但是仔細想來卻很高明的。」
剛剛孵化的中國巨竹節蟲一齡幼體
趙力表示,竹節蟲的卵殼堅硬,摸起來像一顆小石子,甚至會出現不能被鳥消化的情況——「有國外學者曾經發文,提到有的雌竹節蟲被鳥吃掉以後,卵沒有被消化,跟隨鳥糞排出後,還能夠孵化。」他表示,竹節蟲在演化中了解一點:螞蟻真正可以享用的食物只是那個小柄,它們的卵基本不會被吃掉。
紅星新聞記者 彭亮 圖據受訪者
編輯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