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解析] 本題考查憲法。
A選項,根據《憲法》34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可知,並非一切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則沒有此項權利,A選項錯誤。
B選項,根據《憲法》第50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可知,憲法對華僑、歸僑及僑眷權益的保護均作了規定,B選項錯誤。
C選項,根據《憲法》第43條第2款規定:「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可知,憲法對勞動者休息及休養的設施建立亦作了規定,C選項錯誤。
D選項,根據《憲法》第13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可知此表述符合憲法總綱之內容。
所以選擇D選項。
2.C.[解析] 本題考查法土地管理法。
A選項,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3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收的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見,村辦水泥廠擴大廠房需經依法批准。A選項錯誤。
B選項,根據《土地管理法》第57條規定:「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籤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臨時使用土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並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故地質勘查隊臨時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修建建築物,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B選項錯誤。
C選項,根據《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併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故因兼併丙公司已取得原屬於乙企業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不須再經批准,符合題意,C選項正確。
D選項,根據《土地管理法》第54條規定:「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故D選項情況為經縣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可以採取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如果是使用集體土地,需要通過徵收方式轉變土地性質故需批准。D選項錯誤。
所以選擇C選項。
3.C.[解析] 本題考查行政法。
A選項,根據行政處罰法概念,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行政處罰法》規定了六種具體的行政處罰種類: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上述行政機關對違章建築的強行拆除行為,並不存在行政處罰的要件,A選項錯誤。
B選項,選項B屬行政徵收,行政徵收是指行政機關或者法定授權的組織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償收取一定財物的行政行為。行政徵收須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為前提,其實質是國家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管理相對人一定財產所有權。 可知,上述行政機關對違章建築的強行拆除行為,並不是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償收取一定財物的行政行為。B選項錯誤。
C選項,選項C屬代執行,代執行又稱代履行,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替義務人履行法律、法規直接規定的或行政行為所確立的義務,並向義務人徵收必要費用的強制執行措施。本題中,行政機關代為義務人強制拆除工程,向義務人徵收代履行費用,屬於代執行。C選項正確。
D選項,選項D屬於直接強制,直接強制是指行政主體直接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者財產採取強制措施,以實現行政法義務的行為。比如強制拘留、強制傳喚、強制劃撥、扣繳、抵繳。因此選項D不符合題意。
所以選擇C選項。
4.B. [解析] 本題考查刑法。
A選項,根據《刑法》第20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甲的行為並沒有對不法侵害人乙造成損害,顯然A選項錯誤。
B選項,根據《刑法》第21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可知,甲行為是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屬於緊急避險 。所以B選項正確。
C選項,我國刑法第267條規定,搶奪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乘人不備,出其不意,對財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搶奪行為是直接奪取財物的行為,即直接對財物實施暴力。甲情急之下奪過丙的摩託車,並不是以不法佔有為目的,C選項錯誤。
D選項,故意傷害罪,《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故意毀壞財物罪,《刑法》第275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甲行為雖造成丙被摔骨折和摩託車被毀,但並是故意行為,不構成故意犯罪。D選項錯誤。
所以選擇B選項。
5.D.[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法。
A選項,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故甲作為經銷商,不得以乙廠廠家的名義推銷商品,因此A選項為法律所禁止,A選項錯誤。
B選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0條的規定,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租賃他人櫃檯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甲作為丙商場櫃檯的租賃者,應該標明自己的名稱和標記,而不應該利用丙商場的標誌使消費者造成誤解, B選項錯誤。
C選項,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關於商業賄賂的表述,構成不正當競爭,C選項錯誤。
D選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0條的規定,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租賃他人櫃檯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D選項正確。
所以選擇D選項。
6.C.[解析] 本題考查刑法。
A選項,根據《刑訴解釋》第350條規定,罪犯需要羈押執行刑罰,而判決確定前罪犯沒有被羈押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生效的判決書或者裁定書將罪犯羈押,並送交公安機關。監獄並不能直接對張某羈押並收監執行,A選項錯誤。
B選項,根據《刑訴解釋》第350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生效的判決書或者裁定書將罪犯羈押,並送交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對張某羈押後,不能直接送交監獄收監執行,B選項錯誤。
C選項,根據《刑訴解釋》第350條規定:「收監執行決定書應當分別送達交付執行的公安機關和監獄。罪犯需要羈押執行刑罰,而判決確定前罪犯沒有被羈押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生效的判決書或者裁定書將罪犯羈押,並送交公安機關。」可知,要由人民法院對張某羈押後送交公安機關,再由公安機關送交監獄執行,C選項正確。
D選項,根據《刑訴解釋》第350條規定,公安機關不負責對張某羈押,D選項錯誤。
所以選擇C選項。
7.A.[解析] 本題考查物權法。
A選項,根據《物權法》第23條規定:「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名畫尚未發生交付,其所有權仍屬於甲,A選項正確。
B選項,根據《物權法》第23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該名畫尚未交付給乙,乙不享有所有權。儘管乙曾獲得了這幅畫,但因為乙受讓的時候不是善意的,並且甲的兒子屬於無民事行為人,其行為無效。B選項錯誤。
C選項,根據《物權法》第23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該名畫尚未交付給丙,丙也不享有所有權。C選項錯誤。
D選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1條根據刑法第264條的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構成盜竊罪。丁盜走名畫犯盜竊罪,不能擁有該名畫的所有權,D選項錯誤。
所以選擇A選項。
8.C.[解析] 本題考查法選舉法。
A選項:根據我國《選舉法》第41條規定,獲得半數選票的甲當選,乙未獲得半數選票,不能在第一輪中當選,A選項錯誤;
B選項:根據我國《選舉法》第41條規定:「獲得過半數選票的當選代表的人數少於應選代表的名額時,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時,根據在第一次投票時得票多少的順序,按照本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差額比例,確定候選人名單」。那麼還應當在乙、丙、丁中另選出一名代表,並且仍應實行差額選舉,僅以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是不正確的,B選項錯誤。
C選項:根據我國《選舉法》第41條規定,可知此為直接選舉,獲得半數選票的甲當選,還應當在乙、丙、丁中另選出一名代表,並且實行差額選舉,C選項正確。
D選項:根據我國《選舉法》第41條規定,在選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選區全體選民的過半數參加投票,選舉有效,獲得半數選票的甲當選。D選項錯誤。
所以選擇C選項。
9.D.[解析] 本題考查政治常識。關於發展的重要性,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江澤民說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體現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發展是為了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發達的生產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使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的實際利益,使社會主義更好地顯示出自己的優越性。但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所以選擇D選項。
10.A.[解析] 本題考查政策理論。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以能源資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進行生產、以節約的方式進行消費為根本特徵的社會。它不僅體現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更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模式,它要求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以節約使用能源資源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以儘可能小的資源消耗,獲得儘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選擇A選項。
11.C.[解析] 本題考查政策理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要協調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所以選擇C選項。
12.D.[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學常識。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國內生產總值,通常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題中A選項政府轉移支付不應計入GDP,因此政府轉移支付只是簡單地通過稅收和社會保險及社會救濟等把收入從一個人或一個組織轉移到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組織手中,並沒有相應的貨物或勞務發生;B選項購買一輛用過的卡車不計入GDP,因為在生產時已經計入過;C選項生產一輛汽車也不計入GDP,因為購買地產只是一種所有權的轉移活動,不屬於經濟意義的投資活動,故不計入GDP;D選項淨出口額是GDP的組成部分,除此以外還包括消費、私人投資和政府支出。所以選擇D選項。
13.A.[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學常識。若貨幣供給量和價格水平不變,則貨幣總供給量不變,當收入增加時,人們出於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需求量也會增加,從而貨幣需求增加,由於貨幣總供給不變,所以貨幣投機需求只能減小,這只能由利率上升來實現。所以選擇A選項。
14.B.[解析] 本題考查行政管理。行政領導者職位的特點有:職位是以「事」為中心確定下來的;職位的設置有數量的規定性;職位本身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以「人」為中心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特點而非行政領導者職位的特點。所以選擇B選項。
15.C.[解析] 本題考查行政管理。A選項,法律手段是依法治國、行政法治的武器和工具。具體貫徹到行政執行中,是指行政機關以法律為武器,根據法律活動的規律、程序和特點實施行政管理。
B選項,經濟手段是政府經濟行政部門按經濟運行規律的要求,來管理下屬經濟組織及其活動的一種方法。
D選項,獎勵是一種激勵手段,是煥發人們的榮譽感和進取心的措施,是一種調動行政人員和管理相對人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潛在能力的管理方法。懲戒即懲治過錯,警戒將來,旨在制止和預防行政人員和管理相對人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
C選項,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幹預與行政誘導,而行政幹預一般分事前即預防性幹預、事中即工作進行中的幹預和事後幹預三種。通常以後兩種幹預較為普遍。
所以選擇C選項。
16.B.[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史。元朝疆域最大是一時的,但是其對西藏、臺灣的有效管理,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才是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最大貢獻。所以選擇B選項。
17.C.[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現代史。1954年召開日內瓦國際會議,會議第一階段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第二階段討論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中國由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威望,而應邀參加了這次會議,並對會議的進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選擇C選項。
18.A.[解析] 本題考查人文地理。頂部用紅綠等鮮亮色彩,可與碧海、藍天、白天等環境背景相映襯,牆壁用白色既與環境背景相協調,又使頂部的鮮亮色彩有了根基,從而使整個建築物即人文景觀與環境融合為統一的整體。所以選擇A選項。
19.B.[解析] 本題考查生物常識。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糖類包括澱粉、麥芽糖、葡萄糖等,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攝人人體的糖類最終被分解為基本的葡萄糖。而葡萄糖為人體的各種活動提供能量,如肌肉收縮、神經傳導、體內物質運輸所需的能量70%來自糖類。所以選擇B選項。
20.D.[解析] 本題考查物理常識。力作用在物體上可以產生兩類效果,一是使物體產生形變,二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其中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運動速度的大小或運動方向的改變。本題中籃球撞擊籃板和風吹灰塵的過程中,籃球和灰塵的運動狀態都發生了改變。而用力揉麵團和用力握小皮球是使物體發生了形變。所以選擇D選項。
21.A.[解析] 本題考查生活常識。根據題幹所給定義可知:麵粉、菜油屬於綠色食品,海帶屬於藍色食品,食醋是通過糧食發酵得到的,屬於白色食品。所以選擇A選項。
22.A.[解析] 本題考查自然地理。低層大氣即對流層大氣,對流層大氣的熱量絕大部分直接來自地面輻射。地面輻射的波長比太陽輻射要長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紅外線部分。相對於太陽輻射來說,人們把地面輻射叫做長波輻射。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能力很強。據觀測,地面輻射的75%~95%都被貼近地面的大氣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氣增溫。由此可見,低層大氣增溫的原因並不是太陽光直接照射的結果,也不是太陽輻射被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結果,而是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結果。所以選擇A選項。
23.C.[解析] 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選項,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幹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幹支,因而稱作「六十幹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B選項,七十歲成為「古稀」,語出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C選項,耄耋是指八九十歲的老人。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D選項,《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所以選擇C選項。
24.A.[解析] 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A選項,扁鵲是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他精通各種醫術,又總結前人方法,創造瞭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傳統醫學所採用。B選項,華佗是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知醉,腸洗浣,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C選項,張仲景是漢末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D選項李時珍是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採藥,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艱苦勞動,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共1758種。
所以選擇A選項。
25.C.[解析] 本題考查生活常識。食用香料按來源不同,可分為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兩大類。我國常用的天然香料很多,如八角茴香、花椒、薄荷、橙皮、丁香等,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頗多。天然香料一般對人體安全無害,但黃樟樹和桉葉油中提煉出的一種黃樟素,已證明有致動物肝癌作用,而常用的天然香料茴香、桂皮、肉豆蔻中也含有此物質,雖含量很少,食用量也不大,但如大量使用仍應引起注意。
人造香料是以石油化工、煤焦油產品等為原料,經合成反應而得的單體香料化合物。用數種甚至數十種單體香料配製而成的香料稱為香精。用各種安全性高的單體香料和稀釋劑配製的香精,可作為食用香精。鑑於用化學方法分離或化學合成的食用香料,有些具有毒性,所以應儘可能不用或少用,尤其在嬰兒代乳食品中,不得使用人造食用香料。況且香料在與食物搭配時與比較嚴格的量的要求,所以C選項說隨意搭配任何事物都能起到相應作用明顯錯誤。
所以選擇C選項。
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26.C.[解析] 本題屬於成語辨析題。年輕氣盛:指年輕人處世不深容易做事不計後果;意氣風發:形容精神振奮,氣概豪邁。春秋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風華正茂:風華:風採、才華;茂:旺盛。正是青春煥發、風採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年輕氣盛」略帶貶義色彩,與題意不符。「春秋鼎盛」與後面的「身強體壯」一詞對應,與B和D項相比更為合適。所以選擇C選項。
27.D.[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與成語相結合的辨析題。第一個空白處,前面已經出現了「挑戰」一詞,後文應該迴避,因此排除「挑戰」用「困難」合適;第二個空白處,「意料之外」和「意想不到」都有「意外」的意思,但「意料之外」通常用於「在……意料之外」或「出乎……意料之外」,「意想不到」常做賓語和定語,用在這裡是合適的。所以選擇D選項。
28.A.[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表達」指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可見是人的行為,應該跟人來搭配,所以排除B、D項;「山月」 是一具象,因此,在此應該用貫串,更為形象直觀。所以選擇A選項。
29.A.[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音樂」有節奏,有旋律,是「流動」的,與之相對應,「建築」要體現平衡、和諧、對稱,是「凝固」的,故首先排除B、C選項;「建築表達思想」其實是說建築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設計者或是建造者的想法,這不存在「自己願意不願意」的問題,第二空應該填「自覺」。所以選擇A選項。
30.D.[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與成語相結合的辨析題。第一個空白處,「祈求」指懇切的希望和請求,一般指希望得到恩賜、福祉等;「乞求」也指請求、希望,但有哀求的意思。這裡選擇「祈求」更合適。排除B、C兩項。「俯拾皆是」和「不勝枚舉」都含有「數量很多」的意思,但「俯拾皆是」更強調「多而易得」,句中並沒有表示像文天祥這樣的民族英雄「易得」的意思,因此用「不勝枚舉」更準確。所以選擇D選項。
31.D.[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第一個空白處,和前面的修飾語「封鎖」相併列的只能是「孤立」而不能是「個體」;第二個空白處「諒解」指了解實情後原諒或消除意見;「體諒」指為別人著想而給予寬恕或同情,這裡用「體諒」合適。所以選擇D選項。
32.C.[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與成語相結合的辨析題。第一個空白處,「實力」指實際的力量,「勢力」指威勢,指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力量,這裡用「實力」合適,排除B、D項;「漫不經心」指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多用於工作學習方面;「掉以輕心」指對事情採取輕率的滿不在乎的態度。這裡用「掉以輕心」更好。所以選擇C選項。
33.D.[解析] 本題屬於成語辨析題。一家之言: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言論;高談闊論:高:高深;闊:廣闊。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醒世名言:指能夠給世人以啟示的名言。崇論宏議:高明宏大的議論或見解。A項詞義與句義不符;B項帶有貶義色彩,也與題幹的感情色彩不符;C項詞義過重。所以選擇D選項。
34.D.[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生疏:不熟悉、不熟練、疏遠關係不親密,多指對人、環境、語言等不熟悉;生僻:不常見到的,不熟悉的,固定搭配為生僻詞彙。所以在這裡「公務航空」作為一個詞語與生僻搭配比較合適,因此可以排除A、C兩項。管制:監督管理;監管:監視、監督、管理。從詞語搭配的角度來看,「嚴格」作為副詞用來形容監管更為合適。所以選擇D選項。
35.A.[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與成語相結合的辨析題。「雲泥之別」是指象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但文段中只想表達知識菁英和買菜賣菜的灣仔小市民之間沒有什麼關係,並沒有強調他們之間地位高下的意思,因此,用「互不相干」合適。第二個空白處強調商人的「小圈圈」與社會之間的疏離,不溝通,用「鴻溝」合適,「誤解」指錯誤的理解,商人主宰社會政策,顯然不能對社會有深深地誤解。所以選擇A選項。
36.C.[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與成語相結合的辨析題。「被視為」後應該接名詞,故首先排除B、D項;「窮山惡水」指條件惡劣的地方,含貶義,放在這裡不合原文感情基調,故排除A項。所以選擇C選項。
37.A.[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與成語相結合的辨析題。「言聽計從」指說的話和出的主意都採納照辦。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原文中並沒有「信不信任」的問題,故排除B項;「刨根問底」比喻追究底細。不符合原文呈現的語境,排除D項;「藐視」指認為「某種事物」很卑賤、渺小、沒有價值或令人厭惡,從而對它加以輕視,加以嘲笑。消極的感情色彩太重,排除。所以選擇A選項。
38.C.[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結合前半句的語境來看,「生活的各個元素」搭配「有機」最合適;古板:形容人做事不夠靈活;機械:拘泥於成規,不知變通;刻板:處事如刻板印刷,不夠隨機應變;固執:不輕易改變自己的認識,堅持到底。「刻板」更形象,更加符合語境。所以選擇C選項。
39.C.[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對於「定金」,依照「合同法」相關規定,雙方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執行;如果無約定,經營者違約時「定金」雙倍返還,消費者違約時「定金」不返還。至於「訂金」,目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可視為「預付款」,雙方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執行;如果無約定,經營者違約時應無條件退款,消費者違約時可以要求經營者退款。很顯然,①句用「定金」。「合適」和「適合」都有「符合實際情況或客觀要求」的意思,但「合適」是形容詞,「適合」是動詞。②句用動詞「適合」。「大致」和「大概」都是副詞,表示推測估計,用於對情況和數量的推測,但「大概」多偏重於猜測,而不是肯定;「大致」多偏重於肯定,而不是推測。③句用「大致」合適。所以選擇C選項。
40.C.[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不利:多指事情發展遇到延緩,阻礙或製造更多困難;不力:不盡全力,不用力辦事,效率和成效低。「不力」作為狀語形容「監管」更為合適,指監管力度不足,所以可以排除A、B兩項。印證:證明與事實相符合,證明是真的;驗證:檢驗或測驗精確性或準確性。所以「印證」作為謂語與「有關記載是確鑿可信的」賓語成分搭配是正確的。告成:宣告成功;告罄:指財物用完或貨物售完。「告罄」用在這裡不合適。所以選擇C選項。
41.C.[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對於此類多選項的實詞辨析題,建議考生可以尋找在幾個詞中尋找容易作答的選項快速解題。因為最後一個空有一個詞不同,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衷情」:內心的感情;「鍾情」:常指愛情中感情專注,很顯然「鍾情」與「薄情」是一對反義詞,那麼有此項就可以判斷出正確選項。所以選擇C選項。
42.B.[解析] 本題屬於成語辨析題。「因勢利導」指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向有利於實現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導;「隨波逐流」指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左右逢源」指到處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賞識廣博,應付裕如。後也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有時也用來諷刺為人圓滑,善於投機。「見風使舵」指看風向轉發動舵。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以上四個成語各有本義和引申義,現代我們更多的用到他們的引申義,但從文段提供的語境上下看,這裡顯然用到了「隨波逐流」這個成語的本義。「筋疲力盡」指精神疲憊,力氣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力不從心」指心裡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夠;「計窮力竭」指計謀、力量都用盡了;「殫精竭力」指盡心竭力。這四個成語中,只有「筋疲力盡」可以表示身體的疲勞,符合原文語境。所以選擇B選項。
43.A.[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重要」指具有重大影響或後果的,有很大意義的;「要害」 指身體上易於致命的部位,引申為重要的部門和問題的關鍵。根據文意,與「人物」進行搭配,應該用「重要」一詞,故排除C、D項;「臆造」指無根據地憑主觀想像而編造的;「編造」指虛構。根據文意,與「實際」相對應的應該是「主觀」,故第二個空填「臆造」更合適。所以選擇A選項。
44.B.[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制定」強調動作已完成,常用於綱領、政策、方針、法令等。「制訂」只說動作本身,不強調動作完成,常有協商創製擬定的意思。常用於計劃等。根據①句中的意思,《反分裂國法》作為一套法律,應該 「制定」,排除C、D項;「振奮」指振作精神,奮發努力;「震撼」 指震動;搖動(普遍指心靈上的),往往表示對人心靈的影響很大。根據②句中所表達的意思,與「人心」搭配應該用「震撼」一詞。所以選擇B選項。
45.B.[解析] 本題屬於實詞辨析題。「行為」 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舉措」指舉動、行為;「做法」指處理事情或製作物品的方法;「措施」指針對情況採取的處理辦法。可見,「行為 」、「做法」和「措施」都是針對具體事物或是情況,與文意不符。所以選擇B選項。
46.A.[解析] 本題屬於主旨概括題。文段是分-分結構,分別從兩個方面,即消費和投資來闡述推進城鎮化的意義。因此,能夠全面概述文段主旨的即A項。其他選項都片面。所以選擇A選項。
47.B.[解析] 本題屬於主旨概括題。文段通過中國人和俄羅斯人的比較,說明了俄羅斯人說恭維話的習慣。A項說法過於籠統,不能概述文意;C項的說法偏離了主題,文段重點是俄羅斯人的用語習慣,而不是中俄之間的差異;D項屬於無關選項。所以選擇B選項。
48.D.[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文段主要在講鋅,A、C項講「人」和「老年人」都屬於偷換概括,排除;B項推理過度,排除。所以選擇D選項。
49.C.[解析] 本題屬於細節判斷題。A、B、D三項都可以通過文段得出,但是文段中只是說 「綠色植物是裝點辦公室的主要材料」,但是否是最佳的選擇則未作說明。所以選擇C選項。
50.D.[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文段通過講「染髮」這種時尚的來龍去脈,是想告訴人們風靡世界的時尚背後有時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苦澀。所以選擇D選項。
51.B.[解析] 本題屬於主旨概括題。概括文段主旨的時候,務必要識別清楚文段是圍繞什麼來展開的。觀察文段可以看到,其是圍繞「諾貝爾文學獎的審美標準」來展開論述,那麼可以排除C、D項;A項的表述是片面的,排除。所以選擇B選項。
52.C.[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A項提到媒體的作用,而文中並沒有提到媒體在這件事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所以屬於無中生有的選項;B項屬於推論過度;D項屬於偏離題意。所以選擇C選項。
53.B.[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統觀全文,主要講文藝理論的創新。A項講「民族理論」,偷換概念,排除;C項的說法明顯錯誤,排除;「與時俱進」是當代文藝理論在發展中應該出呈現的特點,但不是它的理論基礎,故排除D項。所以選擇B選項。
54.B.[解析] 本題屬於主旨概括題。文段包含兩句話,分別闡釋關於「什麼是幸福」的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別人眼中」,二是幸福是一種愉快的感覺。選項中包含了這兩方面內容的只有B項。其他選項都過於片面。所以選擇B選項。
55.B.[解析] 本題屬於細節判斷題。A項中的「完全」一詞太過絕對,根據「戒菸需要綜合運用心理諮詢、行為幹預和藥物治療相結合,單用任何一種,效果都不好」可知其說法錯誤;針灸戒菸相對於其他戒菸方法有其優勢,但並非一旦採用即可成功,C項錯誤;戒菸失敗有多方面原因,主要原因也並非無法消除對尼古丁的依賴性,D項排除。所以選擇B選項。
56.C.[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A、B、項中「商業機密」、「我國農業」和「經濟發展」外延過大,沒有扣題,一律排除。所以選擇C選項。
57.C.[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A項是文段的表面含義,排除;B項的內容不完整,世博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為中國和世界各國提供展示的機會,也在於其探討的內容是有深遠影響的,排除B項;D項屬於無關話題。所以選擇C選項。
58.D.[解析] 本題屬於細節判斷題。A項屬於偷換概念,文段中提到「歷朝多有以燕喻良馬之詩文」,是以燕借喻良馬,並不是「用燕子比喻良馬奔騰如飛」;B項的「二句」是指「紫燕躍武,赤兔越空」二句;C項銅奔足下一鳥,「無疑是用來比喻良馬之神速」,而不是奔馬速度快於飛燕;D項符合文意,是正確的。所以選擇D選項。
59.C.[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A項不屬於通過文段推斷出來的作者意圖,排除;B項的說法很表面,排除;D項中的「更加堅強」可以包括在C項的「精神力量「當中,因此,C項的說法更加全面。所以選擇C選項。
60.D.[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根據文段,A項是表面意義,並且表述也不完全正確,排除;B項的表述有誤,亦無法從文段推出;C項的表述也不是作者的意圖,意圖要選擇呼籲性的聲音,所以選擇D選項。
61.B.[解析] 本題屬於語句銜接題。解題的關鍵在於把握作者觀景的視點和前後景物描寫的一致性。第一個空白處,根據後面「高大而有氣勢」可知,前面所講應該是「山門」而不是「題字」,因此,①合適,排除D項;第二個空白由「山門」的話題轉向了「石橋」,但仍是以「山門」為視點的,所以④更合適,排除A項;第三個空白處所描寫的對象是「橋身」,⑤句的句式符合文段風格。所以選擇B選項。
62.D.[解析] 本題屬於語句排序題。可以用找關鍵詞的方法。「流星雨」連接④、⑥句;「流星雨輻射點」連接⑥、⑤句;即④⑥⑤在一起,所以選擇D選項。
63.B.[解析] 本題屬於語句排序題。代詞「這」一般用來指代前面的內容,因此①不會成為首句,排除A;縱觀其他三項,③①的順序已經確定,只需確定其他三句的順序。①②之間是遞進關係,相互承接,因此②在①的後面;⑤句承接前面的內容轉折,作者提出自己的觀點,④總括以上說法,用「其實」一詞引起。所以選擇B選項。
64.D.[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文段首先提出選擇的時候是需要智慧的,其後說明年輕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方向選擇的重要性。A、B項的說法片面,文意並非單純的堅持或者換道的問題;C項說法正確,但是沒有指出做出選擇的最優時間,何況實現成本最小的選擇也未必是正確的,所以排除;所以選擇D選項。
65.B.[解析] 本題屬於意圖推斷題。根據不選字面之義,要注重言外之意的原則,可以確定答案是B項。文段首句即提出獨特的個性的重要,接著又對現代社會人一味追求同一的生命樣式表示不滿,因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提倡個性化的,B項符合題意。所以選擇B選項。
第三部分 數量關係
66.D.[解析] 本題屬於行程問題。設某人的速度為 ,城鐵的速度為 ,車站開出的城鐵間隔時間為T分鐘。由已知則有4( + )= T,12( - )= T,所以得24 =4 T,所以T=6,所以選擇D選項。
67.C.[解析] 本題屬於排列組合問題。如果按象限進行命名的話,第一象限的地有5種可能,那麼第二象限的地就只能有4種可能,第三象限分兩種情況:①它的種子與第一象限相同,這時第四象限就有4種可能;②它的種子與第一象限不同,那麼第三象限就有3種可能,這時第四象限也有3種可能。綜上,總的方案數為5×4×(4+3×3)=260。所以選擇C選項。
68.A.[解析] 本題屬於工程問題。設原定速度為1,總工程為2,那麼原定計劃所需時間為2,現在前一半工程的速度為 ,所花時間為 ,那麼後一半路程所剩的時間為 ,故後一半行程的速度為 ,與原定速度之比為11:9。所以選擇A選項。
69.B.[解析] 本題屬於濃度問題。分析每一次操作過程:在該過程中,溶質損失 ,即每次操作後溶液總質量不變,溶質變為原來的 ,所以第3次操作後溶質變為 ,所以選擇B選項。
70.C.[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相關知識。由 、 、 為等比數列可得: ,解得2 =d,故 。所以選擇C選項。
71.A.[解析] 本題可採用方程法。設乙餐館凍了x瓶,則甲餐館凍了x+24瓶,丙餐館凍了2x+34瓶,所以有x+x+24+2x+34=210,解得x=38,所以選擇A選項。
註:本題不難,心算也可得出答案: 即為甲乙之和,而 即為數量最少的乙餐館的冰啤酒數量。
72.A.[解析] 本題屬於推理運算類。設A、B兩閱覽室的藏書量分別為x和y,由題意可得25‰x=40‰y,即 = ,即x= ,兩者之差為 。且x能被40整除,y能被25整除。由於10000< y <100000且10000< <100000,因此10000< y <62500,由於y能被25整除,y最大取62475,這時兩者的差值為37485。所以選擇A選項。
73.C.[解析] 本題屬於多位數問題。設這四個數為a,a+1,a+2,a+3,那麼這四個數的和為4a+6,可知該數字之和不能被4整除,於是可以排除A、B、D,選C。所以選擇C選項。
74.B.[解析] 本題屬於排列組合問題。首先要從6個人中選出站對的兩個人,即有 種,剩下4個人是錯位排列。4個人的錯位排列共有9種情況。故符合條件的方案共有15×9=135種。所以選擇B選項。
註:事實上若不知道錯位排列公式也不影響做題,因為從6個人中選出站對的兩個人共15種方法,那麼答案肯定是15的倍數,所以排除A、C、D,選B。
75.D.[解析] 本題屬於濃度問題。本題考查了濃度的另一個方面的知識:質量-體積濃度,首先應該明確的是,溶質質量=質量-體積濃度×溶液總體積(與最常見的質量百分濃度相似,只是將溶液總質量換成了溶液總體積)。該瓜地需要的農藥溶質質量為8×2%×6=0.96,故需要花錢0.96÷48%×75=150元。所以選擇D選項。
76.D.[解析] 本題屬於植樹問題。要求種植儘可能多的樹木這一條件告訴我們道路兩頭也要種植,因此需要樹木的數量為 棵(由於是在道路兩旁種樹,需乘以2)。故購買費用為402×40=16080元。所以選擇D選項。
77.C.[解析] 本題屬於最值問題。五人年齡之和是一定的,為16×5=80,排第三的是18歲。要使最大的人的年齡儘可能的大,那麼就應該使其他人儘可能的小:最小的兩個人分別為1歲、2歲,排第4位的人的年齡為19,那麼年齡最大者為80-1-2-18-19=40歲。所以選擇C選項。
78.B.[解析] 本題屬於最值問題。設甲、乙休息的時間分別為x天、y天,那麼可得 ,解得 , ,由於x、y均為整數,故y的最小值為4,這時x+y取得最小值7。所以選擇B選項。
79.B.[解析] 本題屬於比例問題。男女運動員的最終比例為30:19,所以最後運動員的總人數為49的倍數,由此排除C、D。接下來用代入法。686/49=14,637/49=13。設增加了x名女運動員,則增加了x+3名男運動員,若A正確,則有 ,解得x=50/7,因為增加的人數不可能為分數,所以排除A,選B。所以選擇B選項。
80.A.[解析] 本題屬於概率問題。考慮與桌面接觸的三個面上數字的乘積不能被3整除的情況,即三個數中不包括3,其概率為 ,即妹妹洗碗的概率小於 ,故姐姐洗碗的概率更大。所以選擇A選項。
第四部分 判斷推理
一、圖形推理。
81. B[解析] 本題屬於數量類,每個圖形都含有3段弧。所以選擇B選項。
82.D.[解析] 本題屬於數量類,考察直線數量,題幹圖形中直線的數量依次是8、7、6、5、4、(3)。所以選擇D選項。
83.B[解析] 本題屬於樣式類,圖形3,4都含有1條縱對稱軸,圖形2,5都含有1條橫對稱軸,圖形1同時含有1條縱對稱軸和橫對稱軸,所以圖形6也應同時含有1條橫對稱軸和縱對稱軸。所以選擇B選項。
84.B[解析] 本題屬於樣式類,題幹5個圖形都含有直線,選項中A、C、D都只含有曲線。所以選擇B選項。
85.A.[解析] 本題屬於數量類。三角形都相同,不考慮,第1行三角形內部直線的數量為4,第2行三角形內部直線的數量為3,第3行三角形內部直線的數量為2。所以選擇A選項。
86. A.[解析] 本題屬於數量類。前2行圖形的規律為:黑+黑=圓圈,圓圈+白=白,白+白=黑,黑+白=白。所以選擇A選項。
87.D.[解析] 本題屬於位置類。每行第一個圖形中各方塊向下移動一格得到第二個圖形,第二個圖形依法得到第三個圖形。
88.D.[解析] 本題屬於機械製圖類。每組第1個圖形為45°視圖,第2個圖形為主視圖,第3個圖形為俯視圖。所以選擇D選項。
89.C.[解析] 本題屬於空間重構類。正確解答該題的關鍵是觀察「笑臉」的方向。要想折成左邊給定的圖形,必須至少有一對「笑臉」是相對的,所以排除D。A項折成正方體後,與左邊給定的圖形對照,右側面上的「笑臉」方向不正確,可排除。B項折成正方體後,與左邊給定的圖形對照,正面、頂面上的「笑臉」方向不正確,可排除。C項上半部分三個面很明顯可以折成左邊給定的圖形,所以選擇C選項。
90. A.[解析] 本題屬於空間重構類。考察了考生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轉換的能力,正確解答該題的關鍵是觀察條紋的方向及它們的相鄰關係。有條紋的兩個面是相鄰的,所以C項可排除。折成立方體後,條紋的方向相同,排除D。B項很明顯條紋的方向不正確,可排除。所以選擇A選項。
二、定義判斷
91.D.[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是具有積極作用的越軌行為」。美術教學中使用裸體模特是為了更好的教學,符合定義。A、B、C項都不具有積極作用。所以選擇D選項。
92.D.[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對於客觀事物的主觀看法」。選項A、B、C符合定義。D項中屬於生理本能反應。所以選擇D選項。
93.D.[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1)介於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2)具有合法資格(3)為經營和消費提供服務」。A、C選項中都是經營者,而B選項中的機構不具有合法資格,D符合所有關鍵點,所以選擇D選項。
94.D.[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活動意圖誠實,不侵害他人與社會的利益」。選項A、B、C侵害了他人或社會的利益;選項D屬於對公司機密的保密,不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所以選擇D選項。
95.A.[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一方當事人故意或過失地違反合同義務,造成另一方信賴利益損失」。A項屬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先合同義務;B、C、D項均無先合同,所以也不存在締約過失責任。所以選擇A選項。
96.A.[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社會變遷過程中,文化集叢中一部分落後於其他部分,呈現呆滯」。B選項不符合「社會變遷中」,屬於文化的融合;C選項也不符合「社會變遷中」,屬於地域的文化差異;D選項是部分城市青年和農村多數青年在婚禮形式上的差異,且「部分城市青年的婚禮」和「多數農村青年的婚禮」不屬於文化集叢中的一部分。A選項,我國東南部和西北部屬於文化集叢的一部分,由於改革開放造成的飲食文化產生差異,西部處於呆滯狀態,符合定義。所以選擇A選項。
97.A.[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法律關系所獲收益」。B選項屬天然孳息;C選項腹中胎兒既不屬於天然孳息也不屬於法定孳息;D選項不是通過法律關系所獲收益。只有A選項租金是通過法律關系所獲收益。所以選擇A選項。
98.D.[解析] 解題的關鍵點在於「倒攝抑制是後面學習的內容對前面學習內容的影響,使得先前學習的內容出現記憶錯誤或者被遺忘」。D選項中是後學習的內容受到之前學習內容的影響,不能用倒攝抑制來解釋。所以選擇D選項。
99.D.[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由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需要不斷輸入能量以維持穩定」。A選項草原上的動物、植物和土地構成生態系統;B選項尼羅河也是生態系統;C選項熱帶雨林是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D選項遼寧本溪水洞是溶洞,且不需要不斷輸入能量,也能保持溶洞的特徵和穩定。所以選擇D選項。
100.B.[解析] 解題的關鍵在於「耗能盡力減少,減少大氣汙染,減緩生態惡化」。選項A符合耗能盡力減少,減少大氣汙染;選項C符合耗能盡力減少;選項D符合減緩生態惡化,減少CO2汙染;只有選項B,多食用有機蔬菜屬提倡健康生活,與低碳不直接相關。所以選擇B選項。
三、類比推理
101.C.[解析] 本題屬於主謂關係,同時考查詞語組成。題幹災難帶來恐懼,災難是並列結構。排除A、B和D選項。所以選擇C選項。
102.D.[解析] 本題屬於並列關係。火車與地鐵同屬列車,且動力相同。與之相似的只有木船和竹筏,同屬船,且動力都是人力。所以選擇D選項。
103.B.[解析] 本題屬於全異關係。網絡歌手是以網絡為媒介來傳播其歌曲,突破了唱片這一傳統媒介。而電子郵件也是通過網絡來聯繫,而突破了傳統的紙筆媒介。所以選擇B選項。
104.A.[解析] 本題屬於對應關係,考查事物的比喻意義及其共同點。老師經常被比喻成園丁,是因為老師和園丁一樣有培育的功能。而士兵經常被比喻為鋼鐵長城,是因為士兵和長城都有保衛的功能。所以選擇A選項。
105.C.[解析] 本題屬於組成關係。紙張組成書籍,而書籍要經過裝幀才能成冊。布料製成服裝,服裝經過熨燙才能平整。所以選擇C選項。
106.A.[解析] 本題屬於對應關係,題幹中,田野裡種植著大豆,從大豆的種子是豆粒。依照這一關係,水塘裡養殖著鯉魚,鯉魚產出魚籽,其他三項均沒有此關係,所以選擇A選項。
107.A.[解析] 本題屬於對應關係,考查職業和職能的對應。畫家繪畫,顏料是繪畫所需之一;教師上課,教案是上課所需之一,且畫家和教師均為職業。B項,遊客非職業。C項律師對應辯護。D項工程師與設計未必對應,如果改為設計師∶設計∶創意方與題幹關係符合。所以選擇A選項。
108.A.[解析] 本題屬於動賓關係。前後兩詞構成動賓短語。糾正的對象是錯誤,澄清的對象是事實,所以選擇A選項。
109.A.[解析] 本題屬於對應關係。憤懣不平是形容然人的情緒狀態情緒,而滿腹經綸是形容人的知識儲備。所以選擇A選項。
110.C.[解析] 本題屬於包容關係。車間裡有機器,花園裡有蜜蜂。所以選擇C選項。
四、邏輯判斷
111.B.[解析] 本題屬於前提假設型。題幹的原則要表達的意思是,有一些社會行為,法律既不允許,也不禁止。這類行為,禁止官員實施,但允許平民實施。因此,要使題幹的原則能對官員和平民的社會行為產生不同的約束力,必須假設法規明文涉及(允許或禁止)的行為,並不覆蓋所有的社會行為。所以選擇B選項。
112.A.[解析] 本題屬於支持論證型。為什麼白酒和紅酒都取葡萄做原料,而那種化學物質又普遍存在於葡萄中,但只有紅酒含有那種物質,而白酒卻不含有呢?一個合理的結論是:這種物質只存在於葡萄的表皮中。這正是 A 項所斷定的。其餘各項均不能從題幹中推出。
113.B. [解析]小王和律師不同歲,律師比小李年齡小,可知律師是小張。所以選擇B選項。
114.C.[解析] 本題屬於削弱論證型。鄭兵的決定忽略了:一個學生總人數少的學校,如果老師人數也相應的少,則學生與老師的比例不一定低。C項恰當地指明了這一點。所以選擇C選項。
115.C.[解析] 本題屬於隱性結論型。古細菌是一類特殊的細菌,所以它和細菌一樣僅有原始核結構,C項是正確的。古細菌具有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的特徵,但並不等於它就屬於這兩類微生物,A項不正確。古細菌能在高溫、極冷、高鹽、強酸、強鹼、中性環境中生存,但這些環境並不能推廣到各種生存環境,所以B項不正確。D項屬於主觀臆斷。所以選擇C選項。
116.C.[解析] 本題屬於隱性結論型。由題幹的前兩個斷定,顯然可以得出:有些存在設計缺陷的汽車應當報廢。所以選擇C選項。
117.A.[解析] 本題屬於削弱論證型。題幹的論證基於一個隱含的假沒:避免詞彙、語法和標點符號的使用錯誤就能確保文稿的語言質量。A項如果為真,說明這一假設不成立,這就有力地削弱了題幹的論證。所以選擇A選項。
118.D.[解析] 本題屬於支持論證型。題幹的結論是喜歡甜味不再是一種有益的習性,其根據是有甜味的精製食糖不是健康食品。要使題幹的論證成立,有一個條件必須滿足,即喜歡甜味的人,在含食糖的食品和有甜味的自然食品(例如成熟的水果)之間,更可能選擇前者。否則,只要有甜味的自然食品(例如成熟的水果)仍然是人可供選擇並更喜歡的食品,就沒有理由認為喜歡甜味這種習性不再對人有益。D項正是斷定了這一點。因此,如果D項為真,能有力地加強題幹的論證。其餘各項均不能加強題幹,其中C項削弱了題幹。所以選擇D選項。
119.D.[解析] 本題屬於原因解釋型。D項如果為真,顯然指出了棕櫚果的生產率大幅度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有助於解釋題幹的現象。B項斷定亞洲的棕櫚樹林區開始出現象鼻蟲的天敵赤蜂,這顯然也能解釋棕櫚果的生產率為什麼大幅度降低,但由於B項同時斷定這種赤蜂出現在1998年秋季,因此無法對題幹作出解釋。所以選擇D選項。
120.A.[解析] 本題屬於削弱論證型。B、C和D項如果為真,都有助於說明,原先《港灣》雜誌的一些常年廣告客戶轉向其他刊物,是出於對廣告經濟效益的考慮.而非道德方面的考慮。因此,都能削弱題幹的論證。C項如果為真,有助於說明,廣告商拒絕續籤合同,不是因為《煉獄》刊登暴力與色情內容,而是因為在《煉獄》上登廣告不再像《港灣》那樣有利於推銷家居商品。A項不能削弱題幹。所以選擇A選項。
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
121.D.[解析] 本題屬於計算題,計算時可採用直除法。根據材料第一段第一句話知「2008年北京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88億元,比上年增長9%,增速比上年回落6個百分點。」所以2007年生產總值為10488÷(1+9%)=9600+,由於2007年增長率為9%+6%=15%,所以2006年生產總值一定小於9000,只有D項符合。所以選擇D選項。
122.B.[解析] 本題屬於計算題,計算時可採用直除法。根據材料第一段知「2008年北京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88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達到63029元。」所以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數約為10488×108÷63029人,稍加計算知,結果的前2位數字是16,只有B符合。所以選擇B選項。
123.A.[解析] 本題屬於計算題,計算時可採用近似計算的方法。根據材料第二段第一句話知,2008年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837.3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其中企業所得稅497.5億元,增長60.8%,所以2007年企業所得稅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 ≈ = ≈21%,與A項最接近。所以選擇A選項。
124.B.[解析] 本題屬於文字分析題。
Ⅰ:根據第一段第一句話,「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增速比上年回落6個百分點。」所以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為9%+6%=15%。
Ⅱ:根據第二段第一句話,「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一般預算)1837.3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增幅比上年回落10.5個百分點」,所以2007年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為20.2%+10.5%=30.7%>15%。
Ⅲ:根據材料第二段第二句話,「地方財政支出(一般預算,含中央追加支出)1956億元,增長18.6%,增幅比上年回落8.6個百分點」,所以2007地方財政支出(一般預算,含中央追加支出)增速為18.6%+8.6%=27.2%>15%。
Ⅳ:根據第四段第一句話,「農產品生產價格比上年上漲12.3%,漲幅比上年回落2.1個百分點。」所以2007年農產品生產價格增速為12.3%+2.1%=14.4%<15%。
Ⅵ:根據第五段第一句話,「房屋銷售價格比上年上漲9.5%,漲幅比上年回落1.9個百分點。」所以2007年房屋銷售價格增速為9.5%+1.9%=11.4%<15%。
增速大於15%的只有Ⅱ、Ⅲ兩項,所以選擇B選項。
125.D.[解析] 本題屬於文字分析題。
A選項:根據材料第一段知,2008年北京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8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682億元,第三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682÷10488>70%,A項正確。
B選項:根據材料最後一段可知,2008年北京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的調控目標為1.82%+0.48%=2.3%,B項正確。
C選項:根據材料第三段知,2008年北京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5%,是明顯上漲。但由於材料所給數據不全,無法判斷食品價格上漲是否最大,所以C項無法判斷。
D選項:由上題Ⅱ、Ⅲ兩項的解析知,2007年北京市財政支出增長幅度為27.2%,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為30.7%,支出增幅小於收入增幅,D項錯誤。
所以選擇D選項。
126.C.[解析] 本題屬於計算題,計算時可採用直除法。由所給資料知道「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所以只需求出2008年比重即可。2008年比重為7350.43÷13698.15=53+%,所以2007年比重為53+%-2.1%,結果在50%到53%之間,只有C項符合。所以選擇C選項。
127.A.[解析] 本題屬於比較題,可適當放縮進行比較。材料第一段交代「2008年,上海市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13698.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而不考慮價格因素的話,2008年上海市實現生產總值增速為(13698.15-12188.85)÷12188.85>1500÷12188.85>10%>9.7%,所以2008年上海價格指數較2007年肯定有所增加。所以選擇A選項。
128.D.[解析] 本題屬於計算題,計算時可採用直除法。根據第二段文字知,「公有制經濟增加值7431.48億元,比上年增長8.1%」,根據圖形資料知,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為12188.85。所以2007年上海市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60+%÷(1+8.1%)=55+%。所以選擇D選項。
129.A.[解析] 本題屬於文字分析題。
A選項:由第一題結果知,2007年上海市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所以200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2188.85×51.6%≈6289.4億元,200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就為7350.43÷6289.4-1=16.87%,是三個產業中最高的,A項正確。
B選項:按可比價格計算,2008年上海市實現生產總值增速為9.7%,則到2011年其生產總值約為13698.15×1.0973<13700×1.13≈1.8萬億元<2.0萬億元,B項錯誤。
C選項:從上題結果可以推知,2007年上海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6.4%=43.6%<45.7%,C項錯誤。
所以選擇A選項。
130.D.[解析] 本題屬於比較題。不考慮價格因素的話,就是利用圖中每年實現的生產總值直接計算,很容易判斷出2002~2008年每年增長速度均超過10%,所以選擇D選項。
131.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觀察和分析能力。由合計的數據可以發現,第一欄的從業人數是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總和,並沒有包括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因此無法算得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數目。所以選擇D選項。
132.D.[解析] 本題屬於計算題,計算時可採用直除法。2008年該市私營企業中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從業人員的比重為114.71÷162.38×100%=70+%,只有D項符合。所以選擇D選項。
133.B.[解析] 本題屬於計算題,計算時可採用近似計算法。2008年該市第二產業從業人員中國有、集體企業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為(33.15+21.92)÷230.4≈55÷230=20+%,只有B項符合。所以選擇B選項。
134.A.[解析] 本題屬於比較題。直接計算比較繁瑣,注意到港澳臺投資從業人員11.33萬人近似於外商投資從業人員22.36萬人的1/2,而外商投資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為4.7%,所以港澳臺投資從業人員所佔比重應近似於4.7%÷2即2.35%,3.9%-2.35%=1.55%,與A項最接近。所以選擇A選項。
135.C.[解析] 本題屬於文字分析題。
A選項:所給數據中沒有涉及到第一產業從業人員的情況,所以根據所給數據無法判斷此項正誤,儘管在實際生活中的確是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最大,故A項無法判斷。
B選項:從表中數據可以算出2008年該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為:441.06+33.69=474.45萬人,而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為230.4萬人,不足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一半,B項正確。
C選項:2008年該市第二產業中外資企業從業人數所佔比重大於10%,C項錯誤。
D選項:雖然不知道外資企業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情況,但可以發現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少於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數量,所以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所佔比重必定低於50%,D項正確。
所以選擇C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