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最北邊的榆林,風沙草灘、黃土丘陵,古有「哀哀斷行雁,來自關塞北」的蒼涼,今有《東邪西毒》在此取景,延續著西北人的粗獷豪放。
還有1.5億年充滿時間刻痕,不輸美國波浪谷的「丹霞地貌」!
西安-榆林動車的開通,把陝西省內距離西安最遠的城市帶到咱們面前,吃慣了油潑biangbiang的你我,一定也會愛上那兒的羊肉麵。
起止:西安站榆林站;
票價:一等座251元,二等座157元。
西安到榆林最快5小時29分,榆林返回最快4小時46分。
據了解,目前初期開通2對4趟動車組列車。之後將開通3對6趟動車組列車。動車組外觀選用了少見的綠色。
來源:12306官網
初期車次分別為D5095/5096/5097/5098,其中D5095/5096為標杆直達,沿途只停靠榆林、延安、西安三個大站。
而D5097/5098為「站站樂」(每個小站都會停車,因此被鐵道迷親切的稱為站站樂)增加了米脂、綏德、清澗縣、子長、富縣東等其他幾個縣級車站。
來源:12306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西榆動車組所有車次的始發終到,都停靠於西安火車站,不是北站、南站,就是城牆下跑火車的那個「元老」火車站。
雖然和機票比起來不算便宜,但對比下來,動車市區直接坐,性價比更勝一籌。周五下班出發,玩一個周末再合適不過~
榆林怎麼玩
當你不能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自己不再忘記。
——《東邪西毒》
上世紀九十年代,很多港片選擇來到西北取景,看上的就是西北的蒼茫與大漠孤煙的悲涼。但不同於日本的物哀美學,這裡更多帶著一股對世事、命運的反抗。
《大話西遊》拍攝地,鎮北堡西部影城
反抗成功的故事是《新龍門客棧》,失敗了便是《大話西遊》,而選擇記住過去向自己妥協,就成為了《東邪西毒》。
在澳大利亞金牌攝影師杜可風的鏡頭下,《東邪西毒》美的像一幅鮮明且朦朧的油畫。
來源:電影《東邪西毒》
所以得知這趟動車開啟,我對榆林風景最大的憧憬就是《東邪西毒》的聖地巡禮,所以第一天自然要看向那些名場景的拍攝地。
「紅石峽」
在紅石峽,既能看到大漠孤煙、黃沙蔽日,也能看到綠樹成蔭、桃花流水。邊塞之地的綠色,如同綠葉簇擁的紅,給日落孤城一抹江南,是它最大的溫柔。
紅石峽水庫,正適合夏天
石窟古剎、長城要塞可能不如古都文物精緻,但風雕雪刻的痕跡正式西北「江湖草莽」的特色。
「建安堡」
明朝延綏鎮長城沿線36座營堡之一,是歷史上真正有刀光劍影的地方。雖然沒有八達嶺長城的壯闊,但500多年長眠於大漠的時光,讓這裡擁有「西北武俠」獨有的風光。
來源: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睜眼見黃沙烈日、殘垣斷壁,閉目間馬嘶長鳴、刀光劍影。城廓歷歷在目,恍惚間鐵馬冰河。
「統萬城」
和宋朝打了六十多年仗的西夏,留下了這座歷經一千多年風吹雨打的大夏國都,這也是匈奴族唯一留下的一座都城遺址。
西北風沙中留下的殘破城牆,數不盡的故事任你想像,時間在風沙中被拉長。
現在年輕人嘴上不說,但多少都是會有些孤獨感與遺憾。在沙漠與廢墟中,這些都會被無限放大,然後如同離開江湖那般釋然。
「靖邊丹霞自然風景區」
第二天直奔靖邊縣,雖然離榆林市區稍微有點遠,但為傳說中的「丹霞地貌」專程去一趟也是值得的。
來源:馬蜂窩-龍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觀區
靖邊丹霞自然風景區是目前陝西規模最大的一個丹霞地貌景地。其巖石的複雜層面,是由一億五千萬年前侏羅紀就開始沉積的巨大沙丘組成,不輸美國波浪谷。
紅色砂巖在風雨剝蝕下呈現出詭譎的線條與色彩,不同角度、時間都會呈現不同的景色。
來源:寧夏旅遊景區水洞溝的博客
身處其中,像是步入時光隧道,感受上億年的地球刻痕!
來源:馬蜂窩-龍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觀區
尤其是在雨過天晴、朝陽升起、夕陽西落時,紅砂巖色澤更加鮮豔,霧中、雪後更是難得,更顯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風採,很多攝影大咖趨之若鶩,路人也能凹出大片。
PS:目前景區尚還在修繕,暫未開放!詳情請留意官方通知。畢竟基礎設施修好之後,才能更方便大家的遊玩。
榆林怎麼吃
同屬陝西,不得不承認陝北吃的更豪放一些,尤其是榆林靠近內蒙,大餐中少可不了牛羊。
燉羊肉
陝北是著名的羊肉產地,榆林靖邊的羊肉也是名聲在外,這裡的羊因為飼料和養殖方式的原因,沒有讓人不能忍受的羊羶味,所以根本不用用很重的調料烹製,只需要清燉就非常鮮嫩可口。
四十里舖兄弟羊肉麵
在陝北有句老話:「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四十里舖的羊肉麵。」
中羊肉是選自陝北肥嫩的山羊肉,肉質鮮美肥嫩,是羊肉中的極品,碗上鋪著滿滿的一層。西安也有幾家,不過肉的量和陝北那邊差遠了。據說麵條都是冒牌貨,正宗的都是揪面片。
羊雜碎
在榆林,早飯首推羊雜碎。可能是陝北人豪放,所以榆林的羊雜碎比西安的量大且實惠!
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羊雜碎店鋪子,據說小鋪多是新的雜碎時時不斷地往一個大鍋裡續,一鍋湯用文火常熬不換,幾年下來湯稠如油,色釅如醬,這叫吃「老湯雜碎」。雜碎酥爛綿軟,醇美味存於湯,所以攤主不捨得多加湯。
拼三鮮
榆林作為邊塞,多個民族雜居融合,在食物上也有體現。
拼三鮮當做早飯也是一絕,有葷有素、有湯有料。「三鮮」指的就是裡面的豬、羊、雞三種肉,看似是一份亂燉,卻有很大講究。三種肉做法各有不同!用到了燒、煮、炸、蒸等烹飪手段。每一種肉都有不同的口感。
蕎面餄餎
蕎面餄餎堪稱北方麵食的「三絕」之一。幹吃的話一般都是吃涼的,夏天爽。天涼了來一碗熱的,周身暖和。香、辣、麻還筋道,是去陝北繞不開的一碗。
豬肉燴酸菜
「親不過的姑舅常在,香不過的豬肉燴酸菜」,可見這道菜在陝北有多麼受歡迎。
把豬肉、酸菜、粉條、土豆燉一鍋,酸菜吸收了豬肉的油分,所以豬肉肥而不膩、軟爛綿香,酸菜分外的嫩滑爽口,簡直是下飯神器。
黃米飯
這道菜又是陝北特產,黃米就是俗稱的「糜子」,脫殼以後因為顏色發黃所以稱為黃米。黃米相比與大米口感略微有點澀,但是和小炒肉簡直就是絕配!
兩種食材配在一起以後,黃米因為炒肉中的油少了幾分澀口,小炒肉也因此口感不再油膩,沒吃過的人一定得嘗嘗鮮去。
此外還有非常著名的榆林豆腐,"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色白、嫩軟、韌細、味美,這是一道連康熙皇帝都讚不絕口的名菜。
來自「桃花水」的饋贈,榆林豆腐作為飯桌白搭,貫穿著榆林人的日常生活。
榆林的旅遊景點不像西安這麼密集,如果是動車過去,雖然沒法逛很多景點,但是正好有時間好好把羊肉咥個舒坦!
還有塞北重鎮的蒼茫、王家衛鏡頭中的文藝、不輸美國波浪谷的瑰麗,都在這趟動車裡。只等未來某個周末,一起閃現榆林!
本期編輯:小延
本期審核:大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