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12月24日,明冠新材(688560.SH)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交易,發行價15.87元/股,盤中股價一度觸及43.05元/股的高點,當日股價收於33.28元/股,較發行價漲幅高達109.7%,顯示了市場對這家太陽能及鋰電池行業上遊科創企業的強勁信心。
明冠新材目前產品涵蓋太陽能電池背板、鋁塑膜等類別,二者分別為太陽能電池和軟包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在太陽能電池背板這一公司現有主營產品上,明冠新材將在光伏發電裝機持續增長的趨勢下取得相應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在鋰電池產業鏈國產替代的趨勢下,明冠新材旗下質量穩定、性能優秀、性價比高的鋁塑膜,將有望獲得較大的成長空間。
專注產業鏈上遊材料 產品優勢突出
明冠新材主營業務為新型複合膜材料,目前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背板,此外,包括鋁塑膜、特種防護膜、POE膠膜等新產品已實現對外銷售。
太陽能電池背板是一種位於太陽能電池組件背面的封裝材料,憑藉其優異的耐高低溫、耐紫外線輻照、耐環境老化和水汽阻隔、電氣絕緣等獨特性能,用於在戶外環境下保護太陽能電池組件抵抗光、溼、熱等環境因素對EVA膠膜、電池片等材料的侵蝕,起耐候絕緣保護作用。
明冠新材的新產品中,鋁塑膜為鋰離子電池的封裝材料;特種防護膜可用於光伏、戶外建築材料、高鐵及航空器內飾、戶外廣告牌及空間膜等領域;POE膠膜屬於太陽能電池封裝膠膜,主要為太陽能電池線路裝備提供結構支撐、為電池片與太陽能輻射提供最大光耦合、物理隔離電池片及線路、傳導電池片產生的熱量等。
作為國內最早涉及太陽能電池背板與鋰離子用鋁塑膜領域的企業之一,明冠新材經過十多年的研發及產業化,已經推出一系列太陽板電池背板與鋰離子用鋁塑膜產品,在多個產品領域內率先實現了規模化量產,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公司客戶包括晶澳太陽能、隆基股份、LG Electronics、VinaSolar等國內外大型光伏組件企業。
所謂一流企業做標準,在發展過程中,明冠新材受邀參與了多項國家標準、行業團體標準的起草與制定。在太陽能電池背板領域,公司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起草了《GB/T31034-2014晶體矽太陽電池組件用絕緣背板》的國家標準;在鋁塑膜領域,公司作為副組長單位參與起草了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所制定的《T/CIAPS0005-2018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複合膜》團體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高可靠性、高反射率,是明冠新材背板深受市場青睞的秘訣,該公司自主研發的PET膜、PVF膜等材料,賦予太陽能背板以耐低溫、耐老化、水汽阻隔等性能,提高了電池可靠性。用特殊工藝,其背板具備90%以上的高反射率,遠超市場常規背板70%-80%的反射率平均值,從而使光伏組件轉換效率顯著提高,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而在鋰電池材料方面,目前我國軟包鋰離子電池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材料鋁塑膜目前主要依賴進口。經過十多年的研發,明冠新材已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膜產品乾熱複合製備技術,成功實現了鋁塑膜產品的批量生產,尤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產品應用方面取得了突破。公司所生產的鋁塑膜產品,具備耐電解液和阻水性能好,同時兼顧衝深性能和裁切性能的特點,在動力電池用鋁塑膜產品領域內探索出了國產化替代的現實路徑。
此外,明冠新材在鞏固現有太陽能組件背板及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膜產品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研發及工藝攻關,成功開發出了特種防護膜、POE膜等新產品,並實現了批量出貨,成為公司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良好的研發及產業化能力將不斷拓展和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藉助產品和研發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明冠新材近年來業績穩步增長,公司2017-2019年及2020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5.94億元、8.67億元、9.46億元和3.42億元,同期公司淨利潤為3721萬元、8850萬元、1.05億元和4905萬元。未來,隨著鋁塑膜、POE膠膜等產品生產銷售上量,也將為明冠新材開拓新的業績成長空間。
行業增量空間顯著 國產替代趨勢確立
明冠新材身處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兩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的上遊,觀察其未來成長空間,離不開對兩大行業未來市場空間的考察,與此同時,包括國產替代等行業趨勢,也會成為影響明冠新材未來成長性的重要因素。
在太陽能光伏行業,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與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於2020年3月發布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9年版)》分析預測: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市場達到120GW,創歷史新高。樂觀情形下,預計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5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140GW、155GW、165GW、175GW和200GW。
按照每GW安裝量對太陽能電池背板的需求量為530萬平方米進行估算同時考慮雙面組件對市場影響,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5年對應的太陽能電池背板需求量分別為5.72億平方米、5.85億平方米、5.89億平方米、6.19億平方米和7.01億平方米,太陽能電池背板市場整體前景良好。
而在鋰電池產業鏈方面,鋁塑膜產品由於生產工藝難度較高,全球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膜生產企業目前主要集中於日本。近年來,隨著鋁塑膜國產替代需求日益增大,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著手布局鋁塑膜行業,國內也湧現出明冠新材等一批鋁塑膜生產企業,並逐漸在鋁塑膜技術上取得進展與突破,部分國產鋁塑膜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已經達到與進口產品相當的水平,實現了批量生產。
明冠新材方面指出,雖然國內下遊軟包鋰電池廠商由於在大批量導入國產鋁塑膜方面尚缺乏足夠的安全驗證和數據分析等原因,現階段對國產鋁塑膜上仍缺乏足夠的信心,但未來在補貼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壓力下,降本依舊是鋰電池廠商持續面臨的重要任務。隨著未來國產鋁塑膜技術的不斷成熟,下遊企業對國產鋁塑膜信心的日益增強,國產鋁塑膜產品有望憑藉其性價比優勢逐步提高市場佔有率,進而實現國產替代。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軟包電池中鋁塑膜所佔成本高達18%,僅次於第一位的正極材料。由於此前技術壟斷在日本少數廠家手上,鋁塑膜平均毛利率在60%-80%間,遠高於其他鋰電池材料。而明冠新材代表的國產鋁塑膜廠商,能在性能與進口產品持平的情況下,將價格縮減30%。這正切中了軟包電池廠商迫切的降本需求。
據披露,明冠新材的鋁塑膜產品已實現量產,並已通過多家大型動力電池、3C智能數碼電池和儲能電池廠商的產品測試。隨著公司產能釋放以及市場開拓力度的加強,公司生產的鋁塑膜將會被越來越多電池製造商認可和使用,進一步提升公司鋁塑膜產品的市場份額。
募投項目助力業績成長
成功登陸科創板,無疑為明冠新材這家快速成長的公司提供了新的助力。在募投項目方面,明冠新材擬募集資金4.10億元,用於年產3000萬平方米太陽能電池背板擴建項目、年產1000萬平方米鋰電池鋁塑膜擴建項目、江西省光電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擴建項目等。
本次募集資金運用將圍繞明冠新材現有業務產品太陽能電池背板、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膜的研發和生產進行。公司研發、生產的太陽能電池背板具有環境耐候性能好、可靠性強、反射性高,能增加組件功率和延長組件使用壽命等優點,並陸續開發出高反射性能背板、1500V高系統電壓背板等高性能背板產品,具有較高的科技創新性。公司研發、生產的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膜採用公司獨創的乾熱複合製備技術工藝,具備耐電解液和阻水性能好,同時兼顧衝深性能和裁切性能的特點,在動力電池用鋁塑膜產品領域內探索出了國產化替代的現實路徑。
明冠新材方面指出,年產3000萬平方米太陽能電池背板擴建項目的實施將有效突破公司現有太陽能電池背板產能瓶頸,滿足市場日益增加的需求;年產10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鋁塑膜擴建項目將在公司現有較低產能基礎上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公司業務發展需求;江西省光電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擴建項目以增強公司主營業務競爭力為目的,與其他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具有協同效應,可以更好的服務於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
對於上市後公司的發展規劃,明冠新材方面表示:公司將鞏固現有光伏背板市場優勢地位、拓展鋁塑膜及特種防護膜的產品市場、提升複合膜材料的綜合研發能力,以及基於現有膜材料相關技術開發新的產品和市場。
杜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