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919.SZ)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作為鋰電池產業鏈上遊舉足輕重的正極材料前驅體廠商,中偉股份在創業板上市後,或將受到青睞新能源汽車板塊資金的持續追捧。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4大核心材料之一,正極材料前驅體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續航能力、循環次數及安全性能等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偉股份專注於研發及生產高性能的前驅體產品,並通過不斷開發技術創新的新產品,以及對現有生產工藝的持續優化,逐漸掌握了將前驅體產品從常規產品轉向高鎳化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實力。
當下,中國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正處於持續放量的初期,據工信部相關公開信息披露,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達到130萬輛,增幅接近8%;展望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增加30%以上,達到180萬輛。
受市場大環境驅動,以及憑藉自身過硬的產品,中偉股份預計2020年扣非淨利潤或將實現同比增長超過147%,展望2021年,已成功進入特斯拉供應鏈的中偉股份或將實現又一輪的業績高增長。
專注高品質鋰電池正極前驅體 業績快速增長
中偉股份主營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和產銷,堅持以高鎳低鈷三元前驅體、高電壓四氧化三鈷為研發與產銷方向,主要產品包括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分別用於生產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進一步加工製造成鋰電池,最終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儲能及消費電子等領域。
據業內人士介紹,動力電池發展初期以磷酸鐵鋰最為主流,近年來,三元鋰電池因為綜合了鎳帶來的高容量、鈷和錳帶來的高材料穩定性,綜合性能有所提升,目前市場使用佔比逐年提升。
在國內乃至全球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行業內,中偉股份佔有重要的地位。據鋰電池行業專業研究機構GGII數據,2019年中偉股份三元前驅體出貨量佔全球的比例為13.8%,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二;四氧化三鈷出貨量佔全球的比例為15.5%,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三。
在下遊客戶資源方面,中偉股份已成功進入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廠商、鋰電池廠商供應鏈。憑藉優異的技術研發實力、嚴苛的品質管控要求、快速的產業化能力,中偉股份於2020年3月與特斯拉籤定供貨協議,此外,公司近年來已與LG化學、廈門鎢業、當升科技、振華新材、天津巴莫、三星SDI等國內外一流正極材料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中偉股份憑藉自身強大的研發生產實力、過硬的產品品質,在近年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實現了快速成長,公司多項關鍵營收指標也頗為搶眼。
2017年至2019年,中偉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186,161.19萬元、306,821.64萬元、531,121.28萬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823.33萬元、6,313.39萬元、17,982.70萬元,增長勢頭迅猛。
與此同時,2017-2019年,中偉股份綜合毛利率分別為9.71%、11.43%、12.31%,逐年上升,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公司三元前驅體產品中高毛利的高鎳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銷售佔比持續提升,成為了拉動公司綜合毛利率上升的最主要因素。
2020年以來,儘管不少行業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卻有望實現逆勢增長,加之對明年市場形勢的積極預期,由此帶動了新能源汽車上遊的產業鏈。
中偉股份方面介紹,2020年以來公司對主要客戶LG化學、特斯拉和廈門鎢業等核心客戶銷售收入增長,公司規模效應進一步凸顯,利潤水平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受益於規模效應的進一步釋放、產能利用率的進一步提升,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明顯再提升,此外,部分原材料價格波動上行對經營業績也帶來有利影響。
中偉股份預計,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為730,000萬元至800,000萬元,同比增長37.45%至50.62%;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36,000萬元至40,000萬元,同比增長100.19%至122.4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30,000萬元至34,000萬元,同比增長147.39%至180.37%。
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孕育龐大增量市場
中偉股份主營業務的市場前景和未來業績成長空間,與新能源汽車市場高度相關,近年來中國和一些發達國家都將新能源汽車產業納入國家產業戰略規劃,並給予行業發展較強的推動力。
在中國,《「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新能源汽車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受到了包括財政補貼、購置稅減免、政府採購在內的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支持。歐美等國家、地區亦出臺了車價補貼、收稅減免、積分制等差異化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措施,同時,德國有意將新能源汽車補貼期限由2020年到期延遲到2025年,並將單輛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提升50%左右。
隨著全球各國產業政策的落地,以及鋰離子電池生產技術的提升、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的普及度提高等,中遊鋰離子電池行業將快速發展,對上遊正極材料前驅體的需求量日益擴大。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6輛,約佔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55%;相關專業人士預測2020年銷量將達到130萬輛。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鋰電池及上遊三元前驅體的出貨量大幅增長,為中偉股份三元前驅體業務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推廣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續航裡程等性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引導三元前驅體行業向高鎳化、高一致性等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呈現門檻逐步提高、技術要求提升、財政補貼退坡的整體趨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環節的行業集中度均快速集中。根據GGII的數據,三元前驅體行業全球前三名的市場佔有率由2017年的 32.4%提升至2019年的42.3%;發行人三元前驅體出貨量佔全球的比例由2017 年的9.2%提升至2019年的13.8%。
除動力電池外,中偉股份的四氧化三鈷產品主要用於消費電池,儘管目前傳統消費電子市場存在一定飽和,但近年來出現的多種新型電子產品又增加了對消費電池的需求,如可穿戴設備、電子菸、無線藍牙音箱等新興電子產品的市場前景廣闊,將成為消費電池新的增長極。以可穿戴設備為例,根據IDC預計,2018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超過1.7億臺,同比增長28%,預計2023年將達到2.8億臺。在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未來消費電子產業鏈各環節將保持穩定發展,對上遊核心材料四氧化三鈷的需求量持續增長。
募投項目著眼提產能促增長
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為中偉股份增添了強大的發展動力,相關募投項目也將助力公司進一步釋放主營業務的成長潛力,幫助公司實現未來發展目標。
中偉股份本次IPO募集資金將用於高性能動力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西部基地項目和補充運營資金項目,均圍繞現有三元前驅體業務、技術展開。近年來公司三元前驅體產品以優異的品質獲得了下遊客戶的高度認可,出貨量迅速增長。高性能動力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西部基地項目用於擴大公司主要產品三元前驅體的產能,有助於公司滿足客戶高鎳三元前驅體需求,提升公司市場地位以及競爭能力。
據GGII預計,2025年全球三元前驅體出貨量將達到148萬噸,未來發展空間廣闊。憑藉三元前驅體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偉股份三元前驅體銷量由2017年的1.32萬噸提升至2019年的4.54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5.86%,持續迅速提升,公司有必要繼續擴大產能以滿足下遊對於公司三元前驅體的需求。
與此同時,中偉股份高鎳三元前驅體產能的擴大有利於增強市場競爭力。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投產後,將以高鎳三元前驅體為主,該類產品性能優異,已獲得了核心客戶的認可。公司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滿足客戶高端三元前驅體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增強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中偉股份相關負責人還介紹,由於三元前驅體所需原材料價值較高,公司日常經營需要較多的營運資金配套。公司實施補充運營資金項目,將有利於降低債務融資規模及利息支出,減少財務費用,增強償債能力及盈利能力,優化資本結構。
在加碼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製造加工板塊的同時,據披露中偉股份為了增強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主要原材料的保障能力,還向產業鏈上遊延伸,已形成了鎳、鈷中間品溼法加工硫酸鎳、硫酸鈷以及鋰離子電池循環回收產能,與前驅體產業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鏈協同優勢。
對於未來發展目標,中偉股份提出將抓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在技術研發、客戶結構、產品結構、品質保障、產能規模、綜合管理、市場地位等方面持續保持領先。並在動力電池領域、消費電池領域、儲能領域以及循環綜合回收領域進一步保持和增強優勢地位、積極開拓。
中偉股份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抓住行業機遇、結合行業特點,積極踐行「科學家的夢想」、「企業家的情懷」、「工匠精神」企業精神,強化精益生產管理,搭建多層級的激勵體系,增強組織能力、激發組織活力,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