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電池材料產量數據之三:動力需求拉動鐵鋰產量大幅上漲...

2021-01-2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SMM分析】2020中國電池材料產量數據之三:動力需求拉動鐵鋰產量大幅上漲 三元材料高鎳趨勢不改

  縱觀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新能源行業進入低迷時刻,但隨著國內疫情好轉,消費市場需求開啟,特斯拉「鯰魚效應」帶來新能源汽車新車型不斷上量,電池性能、續航裡程提高,充電設施的逐步完善等,新能源市場在下半年快速回暖,行業重燃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信心。SMM新能源分析團隊調研整合中國核心電池材料產量數據,結合價格走勢總結趨勢特徵,對2020年新能源電池材料市場做出年度回顧及總結,同時對2021年價格走勢做出判斷預測。  

  本篇為系列分析報告第三篇,闡述正極行業核心數據結論及預測:

  2020年,中國三元材料總產量為21.5萬噸,同比上漲10.5%。SMM預計2021年三元材料產量為29.5萬噸,全年同比上漲37.1%。

  2020年,中國磷酸鐵鋰總產量為14.7萬噸,同比上漲61.2%。SMM預計2021年磷酸鐵鋰產量為24萬噸,全年同比上漲63.3%。

  2020年,中國錳酸鋰總產量為5.8萬噸,同比增加7.7%。SMM預計2021年錳酸鋰產量為7萬噸,全年同比上漲21%。

  2020年,中國鈷酸鋰總產量為7.51萬噸,同比上漲22%。SMM預計2021年鈷酸鋰產量為7.9萬噸,全年同比增加5.2%。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三元材料產量

  數據來源:SMM

  2020年,中國三元材料總產量為21.5萬噸,同比上漲10.5%。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市場開工率較低,產量同比下滑嚴重。二季度三元材料企業基本恢復開工,但下遊消費市場暫未恢復,產量仍較低。下半年隨著新能源市場回暖,三元材料產量逐月上漲,四季度,新能源車市火熱,年末搶裝加上消費需求旺盛,動力需求大幅上漲,三元材料產量增幅明顯,其中只有9月-12月的產量均超過2萬噸,全年產量呈現上半年低下半年高的特徵。

  車企已逐步消化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加上新能源下鄉活動與低端車型宏光MINI的上市,不依賴補貼的低端市場需求已大幅提升。此外暢銷車型特斯拉Model 3、廣汽AION S、蔚來EC6、小鵬P7、理想ONE等也為三元市場帶來較大需求。全年有5家企業產量超1.5萬噸,CR10為70%,CR5為44.8%。2020年12月,中國三元材料總產量為2.9萬噸,同比上漲157.1%,環比增加3.3%,同比增幅為2020年以來單月最大。

  2020年三元材料總產能已達到60.8萬噸,較2019年新增23萬噸,產能過剩情況明顯,市場競爭激烈,同時三元材料大廠也逐步綁定下遊頭部電池企業,客戶結構相對集中,一旦下遊電池客戶出現大規模增產或減產,上遊原材料生產計劃若調整不及時,會出現供應緊缺或庫存大量堆積。

  據SMM了解,2021年特斯拉Model Y及大眾ID.4上市,此外不少電池大廠都與海外車企籤訂合作協議,SMM預計外資車企進入及海外市場增量會帶動國內8系三元材料需求,因此高鎳三元材料的產量會有所增加,而5、6系三元材料產量增幅不大,2021年三元材料全年產量預計為29.5萬噸,同比上漲37.1%。

  2020年和2019年中國三元材料產品結構對比

  


  數據來源:SMM

  從產量結構來看,高鎳化趨勢依舊明顯。2020年三元材料523佔比56%,相比於2018年比重基本不變;622佔比17%,相比於2018年比重下降6.2%;高鎳811佔比24.3%,相較於2019年比重有較大提升。

  由於今年夏天高鎳車型安全事故頻發,市場對高鎳三元需求減弱,加上今年電池包結構優化,5系三元+CTP技術逐步使用至新車型上,國內5系三元產量增加,國內8系需求穩定,增量基本來自國外。SMM預計,為滿足未來電動車裡程需求,高鎳化是三元材料發展的必經之路,未來隨著明星高端車型的研發,以及電池廠高鎳電池研發安全方面取得突破,中低鎳三元材料產量佔比或進一步下滑。

  2020年三元材料生產商前五名市佔率

  

  數據來源:SMM

  三元材料Top 5市佔率達到44.8%,如今產業集中度較2019年略有上漲,大廠在和下遊動力電池廠穩定合作後積極擴產,而中小廠僅能依靠小動力及數碼市場,面臨產能過剩問題。據SMM了解,2021年至2023年有新增產能規劃企業眾多,如華友鈷業、湖南杉杉、廈門廈鎢、宜賓鋰寶、荊門格林美、當升科技、國軒高科、湖南邦普、湖南長遠、寧波容百、四川新鋰想等企業均有擴產計劃。由於當前三元材料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一半,產品定製化趨勢顯著,毛利水平差異較大,SMM預計僅部分於下遊有良好合作關係、合資或有上遊原材料優勢的企業的擴產計劃有一定現實意義,至2023年中國三元材料產能達到105萬噸。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磷酸鐵鋰產量

  


  數據來源:SMM

  2020年,中國磷酸鐵鋰總產量為14.7萬噸,同比上漲61.2%。全年有6家企業磷酸鐵鋰產量超過10000噸,CR10為92.4%,CR5為68.2%。2020年12月,中國磷酸鐵鋰總產量為1.9萬噸,同比上漲221.9%,環比增加3.2%。

  春節後受疫情影響,鐵鋰企業復工緩慢,部分企業自3月才正式復產,開工後各家開工率也相對較低。二季度,全國磷酸鐵鋰生產恢復正常,由於動力市場恢復較慢,儲能市場訂單開啟,鐵鋰產量增長緩慢,頭部電池企業庫存較高,大廠開工率仍不高,中小企業則產量稀少。三季度隨著動力市場鐵鋰配套車型上量,儲能訂單穩定增加,磷酸鐵鋰產量逐月提升,其中9月產量首次突破1.5萬噸。四季度,鐵鋰動力需求達到高峰,小動力及儲能市場需求穩定,不少鐵鋰大廠已接近滿產,供不應求,而中小企業動力訂單較少,產量小幅增加。

  隨著刀片電池及CTP技術的出現,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及性價比受到車企重視,配套鐵鋰車型逐步增加,除了佔領A00級與A0級的低端市場外,鐵鋰也逐步向高中端市場躍進,鐵鋰在動力市場需求逐漸追趕上三元。此外國內5G基站及海外光伏風電儲能對鐵鋰的需求繼續增加,電動兩輪車市場、重卡、船舶等細分領域對鐵鋰需求也有提高。SMM預計2021年磷酸鐵鋰產量為24萬噸,全年同比上漲63.3%。

  2020年磷酸鐵鋰生產商前五名市佔率

  

  數據來源:SMM

  2020年鐵鋰的市場集中度維持高位,不少小廠已逐漸退出市場,德方納米客戶群體較好,涉及下遊領域較多,在2020年排名第一。2020年,中國磷酸鐵鋰的產能為32萬噸,較2019年增加7.8萬噸。2020年新建產能主要來自於德方納米、湘潭電化以及重慶特瑞。不少廠家與下遊頭部電池廠合作增加產能產量,如德方納米與寧德時代合作,新建2萬噸產能已投產。雖鐵鋰市場趨勢較佳,鐵鋰行業利潤率較低,即使大廠也存在虧損情況,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僅有大廠未來有擴產計劃,中小廠仍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SMM預計鐵鋰未來產能增速較低,產量前五名排名可能還會有變化。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錳酸鋰產量

  

  數據來源:SMM

  2020年1-12月,中國錳酸鋰總產量為5.8萬噸(不含新鄉弘力),同比增加7.7%。CR10為65.1%,CR5為36%。由於一季度國內受疫情影響,錳酸鋰企業節後多延遲復產,開工率較低。二季度全球疫情爆發,終端消費品出口受阻,錳酸鋰產量同比下滑近3成。下半年隨著全球疫情好轉,消費市場需求回暖延續至年底,加上電動兩輪車對錳酸鋰需求增量,錳酸鋰產量同比增加20%-30%

  SMM認為,隨著2021年電動自行車等小動力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車在專用車領域中的普及,加上新型消費品逐步增量,錳酸鋰材料需求量或有所提振,SMM預計2021年中國錳酸鋰產量上探7萬噸,同比上漲21%。

  2020年錳酸鋰生產商前五名市佔率(不含新鄉弘力)


  數據來源:SMM

  錳酸鋰由於行業壁壘較弱,市場進入較易,主流廠家較小,下遊需求分散,在消費類、動力類和小動力類都有涉及,但整體需求量不高。錳酸鋰生產商較多,產業集中度低於其他正極材料,每年集中度也未有上升,Top 5的市佔率為36%,市場競爭激烈,議價能力較弱,價格長期處於低位。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鈷酸鋰產量

  數據來源:SMM

  2020年,中國鈷酸鋰總產量為7.51萬噸,同比上漲22%,國內鈷酸鋰行業集中度較高,2020年CR5為81.3%。2020年中國鈷酸鋰廠商TOP5市佔率較2019年微減0.64%,市場集中度基本持穩。其中廈鎢、盟固利2020年鈷酸鋰產量較2019年同比分別增長46.7%、27.1%。

  2020年中國鈷酸鋰廠商TOP5市佔率

  


  數據來源:SMM

  鈷酸鋰材料與電池產業鏈發展成熟,由於主要應用於傳統3C領域,隨著下遊客戶寡頭市場的形成,目前材料廠的集中度同樣很高,月產量變動主要受行業周期性變化的影響。

  2020年福建地區、北京地區、天津地區、廣東地區等產量增多,湖北及貴州地區產量收縮,全年產量呈現二三季度上漲、一四季度下滑的特徵,與下遊需求周期相符。今年除2月國內受疫情影響,產量同比減少外,其他月份鈷酸鋰全市場供應同比均增加。市場預期未來5G拉動換機需求,TWS耳機及其他智能家居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需求,受此影響2021年鈷酸鋰訂單或繼續增長。SMM預計,鈷酸鋰2021年產量為7.9萬噸,同比增加5.2%。

  2020年正極材料行業重點新聞匯總

  1、 2月2日,格林美與ECOPROBM於2020年1月31日就新能源動力電池用NCM8系、9系高鎳前驅體材料的採購及合作籤署了備忘錄(MOU)。2020—2026年,ECOPROBM向公司採購總量不低於10萬噸的高鎳NCM8系、9系前驅體,具體以每年的採購合同為準。

  2、 3月27日,華友鈷業子公司華海新能源與浦項化學籤訂了《N65前驅體長期購銷合同》。合同期限共34個月,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合同合計產品數量約76,250噸。據合同按當前市場價格測算,預估合同總金額約為72-76億元人民幣,佔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38.19%-40.31%。

  3、 4月28日,長遠鋰科車用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項目建成後可具備8萬噸/年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產能。項目建設致力於打造電池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建成後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約120億元,年利稅總額約6億元,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車用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項目致力於NCM和NCA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項目位於長沙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總規劃用地面積772.08畝,總投資約70億元。

  4、 5月22日,華友鈷業擬定增募資62.5億元,用於年產4.5萬噸鎳金屬量高冰鎳項目、年產5萬噸高鎳型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華友總部研究院建設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

  5、 5月28日,大眾中國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的股份並成為其大股東。在同日國軒高科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中,公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3.06億元,其中大眾中國認購總額不低於60億元。根據預案顯示,募集資金將用於包括此次籤約的國軒材料年產30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此外,募集資金還將用於年產16GWh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6、 9月2日,鋰寶新材料公司正式向寧德時代供貨。此次,鋰寶公司向CATL公司發出90噸M515產品,後續將繼續供貨。此次正式供貨標誌著宜賓鋰寶與CATL的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公司將繼續與CATL開展更加深入和廣泛的合作。

  7、 10月29日,容百科技擬以11.93億元增資韓國全資子公司 JAESE Energy Co。, Ltd。(簡稱「JS 株式會社」),在韓國建設年產 2 萬噸高鎳正極材料生產建設項目。容百科技表示,本次高鎳正極材料項目建設有助於公司開拓韓國三元正極材料市場,豐富公司境外銷售渠道,完善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

  8、 11月17日,豐元股份正在實施的高鎳三元建設項目,將顯著提升公司在高性能和高附加值正極材料領域的先發優勢。另外,公司預計在本次再融資募投項目完成後將具備2.5萬噸正極材料產能,在國內外鋰電正極材料供應鏈行業中將具備較強的產能優勢。

  9、 12月23日,專注於生產鋰電材料前驅體的龍頭企業—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偉股份」,股票代碼:300919),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正式掛牌並開始交易。

  10、12月24日,湘潭電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以貨幣出資11,020萬元與新鄉市中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靖西立盛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暫定名,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定為準)、靖西立鵬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暫定名,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定為準)共同投資設立靖西立勁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成立後擬新建年產3萬噸錳酸鋰自動化生產線,項目計劃分期進行,一期產能規模為2萬噸/年,未來將視錳酸鋰市場情況適時增加年產能規模1萬噸,目前該項目正處於籌備階段。

  11、12月29日,上交所審核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的首發申請。根據廈鎢新能源招股說明書,本次上市擬募集資金15億元,其中9億元擬用於年產40,000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一、二期),6億元擬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12、12月29日,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上市輔導工作,並向貴州證監局報送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工作總結材料》,申請輔導驗收。



(文章來源:SMM)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SMM分析】2020中國電池材料產量數據之一:後疫情時代全球鈷供需...
    後疫情時代下,全球鈷需求逐步回暖,中國「十四五規劃」利好新能源發展,SMM新能源分析團隊調研整合中國核心電池材料產量數據,結合價格走勢總結趨勢特徵,對2020年新能源電池材料市場做出年度回顧及總結,同時對2021年價格走勢做出判斷預測。
  • 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持續增長
    為滿足動力電池、儲能鋰電及小型鋰電三大市場的不同需求,主要電池材料廠與下遊客戶共同研發不同類型的產品,根據客戶訂單配料生產。由於眾多企業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鋰離子正極材料產能快速擴張,根據鋰業分會的統計,國內前30家企業的產能就超過50萬噸。湖南杉杉、寧波容百、貝特瑞等一批龍頭企業建設或規劃建設中正極材料產能也達數十萬噸。預計到2020年,國內的正極材料產能將翻一番。
  • 2020動力電池行業持續洗牌,LG化學、松下首次入侵排行榜
    作為新能源汽車崛起之年,2020年可謂使「後起之秀」們快速發展。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新勢力車企銷量快速攀升,而這三家上市企業股價也翻了又翻。然而,在關係密切的動力電池產業上,卻並未留給「新人」太多機會,反而使戰場更具刀光劍影。
  • 2020年中國和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分析
    根據 SNE Research的數據,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上車的裝機量達137GWh,同比增長17%,對比汽協的數據,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63.6GWh,同比累計上升2.3%。這個數據可以和全球的數據做一個對比。從數量來看,其實中國的動力電池的結構有了明顯的變化,我們可以做一個清晰的對比。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復甦?3月動力電池產量環比增長...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3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4.5GWh,同比下降45.5%,環比增長396.6%。其中三元電池產量3.2Gh,佔總產量72.4%,同比下降40.9%,環比增長600.5%;磷酸鐵鋰電池產量1.2GWh,佔總產量27.6%,同比下降50.6%,環比増長181.3%。雖然對比上年同期,各項數據均呈現出下滑態勢,但3月與2月相比,產業已經顯現出逐漸恢復的趨勢。比如,3月動力電池產量環比增長396.6%,裝機量環比上升362.2%。
  • GGII: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51萬噸 同比增長27%
    從增長驅動力來看,帶動全年正極材料出貨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有:1)儘管上半年需求低迷,但在年中一系列政策驅動下,下半年市場快速回暖,三、四季度正極材料出貨量同比增長均超30%,帶動全年出貨量增長;2)二季度以來國內疫情逐步控制,企業復工復產加快,加之三、四季度下遊終端需求恢復超預期,疊加下半年為傳統消費旺季,帶動鋰電池市場出貨量環比增長超過160%,進而拉動正極材料出貨量增長
  • 需求快速增長 鈷價有望穩步上行
    而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也將拉動動力鋰電池需求的增長,預計全球動力鋰電池裝機量將從2020年的178GWh增長至2025年的891GWh,未來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8%。  鈷在正極材料中起著減少鋰鎳混排與抑制充放電過程中的相變的關鍵作用,從而可以提高電池材料穩定性與安全性,減少電池循環性能的降低與防止電池壽命的過快衰減。
  • 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材料價格走勢分析
    受制於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及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趨緩導致六氟磷酸鋰大幅回調。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趨緩,動力電池需求從5月份才逐步回升導致六氟磷酸鋰需求端略顯疲憊。
  • 有色金屬鈦行業深度報告:高端需求拉動,鈦材行業景氣向上
    推薦寶鈦股份,建議關注西部材料。二、擁有上遊海綿鈦原料的企業盈利能力更強。2018 年以來,受下遊需求增長和原 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海綿鈦價格大幅上漲約 40%,下遊鈦材價格整體上漲幅度低於 20%, 海綿鈦作為鈦材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將對鈦材企業盈利水平形成壓制。預計自產海綿鈦原 料的企業可享受全產業鏈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增厚,推薦寶鈦股份。
  • 新能源車爆量將帶動電池上遊龍頭企業業績暴增三倍!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銷量迎來年內的首次增長;德國、法國、英國、荷蘭和義大利銷量甚至實現了三位數的暴漲;挪威作為全球電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表現一如既往的穩定,兩位數的增幅也是輕鬆拿下。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8 萬輛,同比增長19.3%,為今年以來的首次增長。
  • 矽基薄膜電池產量逐年下降,CdTe薄膜太陽電池產量大幅增長
    矽基薄膜電池產量逐年下降,CdTe薄膜太陽電池產量大幅增長 佚名 發表於 2020-05-19 15:51:45 不同技術路線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發展情況
  • 動力電池風向又變了?
    近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了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根據數據顯示,10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為5.87GWh,同比增長44%。其中三元電池共計裝車3.4GWh,同比增長15.7%;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2.4GWh,同比增長127.5%,三元鋰電池的裝車量優勢依舊。
  • 電解液:鋰電池核心材料
    Wind數據顯示,9月28日,電解液(磷酸鐵鋰)報3.6萬元/噸,9月累計上漲20%,創下近10個月以來新高;電解液(錳酸鋰)報2.9萬元/噸,9月累計上漲49%,創下近17個月以來新高。鋰電池電解液是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從組分上來說一般由鋰鹽、有機溶劑、添加劑三種成分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
  • 新材料行業:鈷鹽和氫氧化鋰上漲有望延續
    從已公布2020年1月汽車銷量的國家數據來看,儘管英法德等汽車銷量在1月出現下滑,但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明顯,其中,法國(+258%)、英國(+204%)、德國(+61%)。同時純電動車的滲透率均有明顯提升,排放壓力大疊加嚴格的WLTP工況測試,電動車發展勢在必行,歐洲新能源汽車自2020年起將進入放量期。受益新能源汽車放量,持續看好上遊新能源材料。
  • 2020年1-10月動力電池產量分析:累計生產55.5GWh(圖)
    中商情報網訊:數據顯示,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7萬輛和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9.7%和104.5%,其單月產銷第四次刷新了當月歷史記錄。累計方面,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4萬輛和90.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2%和7.1%,降幅較1-9月大幅收窄9.5和10.6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10月,動力電池市場表現不俗。
  • 2020年中國電解液行業供需現狀分析 市場價格總體上漲「組圖」
    電解液是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之一,等同於鋰離子電池的「血液」,在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寬溫應用、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2020年三季度以來電解液價格持續上行,原因一方面是動力電池需求回暖;另一方面是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鋰市場出貨偏緊,價格持續上漲。
  • 鋰電池深度研究報告(技術路線、市場概況、成本與材料數據)
    磷酸鐵鋰具有結構穩定性和熱穩定性高、常溫循環性能優異等特點,並且存在鐵(Fe)和磷(P)的資源豐富、對環境友好等優勢,是最近幾年國內普遍選擇磷酸鐵鋰作為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2016 年兩者的出貨量增速均超過45%,具體來看,磷酸鐵鋰的產量(含企業自產)5.7 萬噸,同比增長75%,磷酸鐵鋰大幅增長主要受動力電池及儲能鋰電池帶動。三元材料產量5.43 萬噸,同比增長49%,增長主要受新能源乘用車、鋰電自行車、中低端數碼鋰電池等市場帶動,其中,磷酸鐵鋰目前在正極材料生產總量中佔比最大,2016 年佔比達到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