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1月15日訊:縱觀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新能源行業進入低迷時刻,但隨著國內疫情好轉,消費市場需求開啟,特斯拉「鯰魚效應」帶來新能源汽車新車型不斷上量,電池性能、續航裡程提高,充電設施的逐步完善等,新能源市場在下半年快速回暖,行業重燃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信心。後疫情時代下,全球鈷需求逐步回暖,中國「十四五規劃」利好新能源發展,SMM新能源分析團隊調研整合中國核心電池材料產量數據,結合價格走勢總結趨勢特徵,對2020年新能源電池材料市場做出年度回顧及總結,同時對2021年價格走勢做出判斷預測。
本篇為系列分析報告第一篇,闡述鈷行業核心數據結論及預測:
2020年,中國硫酸鈷總產量為3.9萬噸金屬噸,同比2019年減少11.1%,SMM預計2021年硫酸鈷產量4.5萬噸金屬噸,全年同比上漲15.5%。
2020年,中國氯化鈷總產量為4.3萬噸金屬噸,同比上漲20.9%,SMM預計2021年氯化鈷產量4.5萬噸金屬噸,全年同比上漲5.6%。
2020年,中國四氧化三鈷總產量為6.9萬噸,同比上漲22.1%,SMM預計2021年四氧化三鈷產量7.2萬噸,同比上漲5.5%。
2020年,中國三元前驅體總產量為31.5萬噸,同比上漲22%。SMM預計2021年三元前驅體產量為41萬噸,同比上漲30%。
2020年,SMM金屬鈷均價26.2萬元/噸,同比下跌3.5%;硫酸鈷均價5.1萬元/噸,同比上漲1.6%;氯化鈷均價6.1萬元/噸,同比上漲2.6%;四氧化三鈷均價19.6萬元/噸,同比上漲1.5%;三元前驅體523(常規動力型)均價7.9萬元/噸,同比下滑10.7%。基於對中國2021年至2023年供需平衡的基本面判斷,SMM預計2021年電解鈷年均價約29.5萬元/噸,硫酸鈷、氯化鈷、四氧化三鈷、三元前驅體2021年均價分別為5.8萬元/噸、6.8萬元/噸、21.5萬元/噸、9.2萬元/噸。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硫酸鈷產量
數據來源:SMM
2020年,中國硫酸鈷總產量為3.9萬噸金屬噸,同比減少11.1%。硫酸鈷產量減少,主因上半年疫情影響下,新能源汽車需求持續低迷,硫酸鈷價格較氯化鈷價格貼水,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區企業紛紛將部分硫酸鈷產線切換至氯化鈷,上半年中國硫酸鈷供應每月同比均下滑。2020年2月為中國硫酸鈷供應最低點,主因國內疫情爆發,春節復工延遲。7-8月下遊新能源需求初步回暖,硫酸鈷供應同比轉正,但因價格漲幅較低,企業生產硫酸鈷動力仍不足。9-10月下遊需求持續回暖,但江西大廠新廠搬遷影響其供應量,整體供應同比轉負。中國硫酸鈷從今年5月起去庫,持續至9月開始交氯化鈷貼水逐步緩解。11月-12月,供應商生產硫酸鈷動力增加,江西大廠新產線逐步投產,硫酸鈷供應量增加。2021年受下遊新能源汽車需求預期帶動,SMM預計硫酸鈷4.5萬噸金屬噸產量,同比上漲15.5%。
2020年中國硫酸鈷TOP5生產商市佔率
數據來源:SMM
2020年硫酸鈷TOP5生產商市佔率63.5%,較2019年TOP5市佔率增加13%,市場集中度大幅提升。2020年硫酸鈷TOP5生產商較2019年略有變化,格派2020年硫酸鈷產量同比2019年上漲65.7%。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氯化鈷產量
數據來源:SMM
2020年,中國氯化鈷總產量為4.3萬噸金屬噸,同比上漲20.9%。氯化鈷產量增速較快,主要增量來自湖北、浙江、湖南和廣東等地。中國氯化鈷僅在2020年2月因國內疫情爆發,春節假期延遲開工,影響產量同比下滑。數碼3C需求疫情期間受益,對氯化鈷需求增幅超預期。其中8月受需求增速及價格看漲備貨帶動,氯化鈷價格大幅上行,供應同比增速達全年高點,近40.3%。9-10月江西大廠新廠搬遷影響其供應量,氯化鈷庫存逐步緊張。11月-12月,江西大廠新產線逐步投產,浙江大廠新建產能逐步爬坡,氯化鈷整體供應量增加。2021年下遊數碼3C需求預期穩增,氯化鈷供應量預期微增,SMM預計2021年氯化鈷產量4.5萬噸金屬噸,全年同比上漲5.6%。
2020年中國氯化鈷TOP5生產商市佔率
數據來源:SMM
2020年氯化鈷TOP5生產商市佔率73.4%,較2019年TOP5市佔率減少5.9%,市場集中度略有下降。2020年氯化鈷TOP5生產商產量較2019年略有變化,格林美2020年氯化鈷供應量較2019年同比增加167%,新時代中能2020年氯化鈷供應量較2019年同比增加170%。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四氧化三鈷產量
數據來源:SMM
2020年,中國四氧化三鈷總產量為6.9萬噸,同比上漲22.1%。2020年,疫情影響海內外居家辦公及娛樂需求增加,平板、筆記本電腦及智能家居等需求拉動。全年來看,每月四氧化三鈷供應量同比增速均可觀。10月同比增速達全年最高38.9%。SMM預計2021年數碼市場受到5G換機推動,四氧化三鈷產量繼續上漲至7.2萬噸,同比上漲5.5%。
2020年中國四氧化三鈷TOP5生產商市佔率
數據來源:SMM
2020年四氧化三鈷TOP5生產商市佔率88.4%,較2019年TOP5市佔率增加5.01%,市場集中度再度提升。2020年四氧化三鈷TOP5生產商供應略有變化,中偉2020年四氧化三鈷產量較2019年增長38.5%。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三元前驅體產量
數據來源:SMM
2020年,中國三元前驅體總產量為31.5萬噸,同比上漲22%。三元前驅體產量增速不及去年,主因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下遊動力需求減弱,1-2月國內疫情爆發,前驅體企業多在浙江、廣東等疫情嚴重地區,復工復產情況較差。3月前驅體企業開工率大幅增加,產量也隨之提高,加上海外需求增加,出口量也環比上漲。二季度受海外疫情影響,三元前驅體出口減量,不過國內小動力市場需求增加,動力市場逐漸回暖,三元前驅體產量月均超過2萬噸。下半年動力市場回暖,特別是四季度國內外動力需求增長明顯,對前驅體需求大幅提高,2020年12月三元前驅體產量4.1萬噸,同比上漲150.2%。2020年產量過1萬的企業共有9家,CR10為84.8%。CR5為69%。
此外今年出口訂單繼續大幅增長,2020年三元前驅體出口約10萬噸,較2019年同比上漲47%。SMM預計由於三元前驅體生產環保要求較為嚴格,海外新增產能不易,海外新增需求或依賴於進口中國三元前驅體,加上2020年歐洲新能源市場增速明顯,預計2021年歐美新能源需求繼續上漲,三元前驅體出口量或持續增多。加上國內新能源汽車繼續大幅增量,SMM預計2021年三元前驅體產量為41萬噸,同比上漲30%。
2020年和2019年中國三元前驅體產品結構對比
數據來源:SMM
從產量結構上來看,高鎳進度較去年同期增強,但由於今年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多發,市場對高鎳產品略有擔心,高鎳增幅不及預期。市場主流仍以5-6係為主,5-6系合計佔比仍高達73.8%。其中6系產品較2019年佔比增加,主因海外市場多採購6系產品,加上今年海外出口量增加。
2020年中國三元前驅體TOP5生產商市佔率
數據來源:SMM
前驅體Top 5佔比69%,產業集中度繼續提高,2020年市場新增產能較多,2021年至2023年有新增產能規劃的企業繼續增加,如華友集團、湖南邦普、湖南長遠、格林美、四川科能、湖南杉杉、廣東芳源、寧波容百、浙江帕瓦、宜賓光原、湖南中偉、眉山順應、個舊聖比和等企業均有擴產計劃。由於當前三元前驅體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一半,且行業毛利水平在鋰電產業鏈中處於較低水平,加上原料資源緊缺,SMM預計實際落地的擴產項目數量有限。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國鈷產品對硫酸鈷比價
數據來源:SMM
2020年,SMM金屬鈷均價26.2萬元/噸,同比下降3.5%;硫酸鈷均價5.1萬噸,同比上漲1.6%;氯化鈷均價6.1萬元/噸,同比上漲2.6%;四氧化三鈷均價19.6萬元/噸,同比上漲1.5%。
2020年鈷價整體呈現震蕩小幅上行的趨勢。2020年鈷價呈V字變化趨勢,回首2020年,鈷產品價格波動主要受到以下三點因素影響:鈷資源供應變化,終端實際消費情況,產業鏈一體化趨勢對鈷資源定價模式的影響。
鈷資源供應變化:自年初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鈷礦開工率受到部分影響,總體供應預期16.15萬噸金屬噸,同比減少1%;影響更大的是物流方面,疫情影響下南非實施「封國」政策從3月26日至5月1日,非洲80%以上鈷原料需經過南非港口運輸至國內,因此國內5-6月鈷原料出現供不應求結構。下半年疫情影響物流持續,國內鈷原料持續偏緊。
終端實際消費情況:中國鈷消費超八成流向鋰電池行業,其中數碼鋰電對鈷的需求是動力鋰電的兩倍。2019年5G潮流興起伊始,廠家紛紛備貨,下半年數碼市場表現良好,而動力市場則在年中補貼過渡期過後一路頹靡,拖累鈷價。2020年新能源市場復甦受疫情影響,延緩至下半年;數碼市場表現超預期,一方面疫情影響居家辦公、娛樂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處於5G換機潮初始階段,需求小幅拉漲。2021年預期新能源市場增速客觀,數碼市場5G換機潮持續,預期樂觀。
產業鏈一體化趨勢對鈷資源定價模式的影響:2019年寶馬、SKI,2020年特斯拉、三星SDI等終端車廠、電池廠相繼發布與鈷礦供應商籤署鈷原料採購協議消息,隨著產業鏈一體化程度加深,傳統的冶煉廠與礦商根據金屬價格談判折扣定價原料的模式已不再能滿足市場需求。計價模式的博弈反應了市場供需強弱的變化,未來隨著鈷市供需逐步達到均衡,鈷價震蕩幅度將會逐步收窄。
基於對中國2021年至2023年供需平衡的基本面判斷,以及上述三點因素的考量評估,SMM預測:2021年電解鈷年均價約29.5萬元/噸,硫酸鈷、氯化鈷、四氧化三鈷、三元前驅體2020年均價分別為5.8萬元/噸、6.8萬元/噸、21.5萬元/噸及9.2萬元/噸。
2020年鈷行業重點新聞匯總
【1】SMM2月18日訊:近日,韓國電池企業三星SDI與全球鈷礦巨頭嘉能可(Glencore)籤署了一項協議,三星SDI將從2020年至2024年期間向嘉能可採購21,000噸鈷原料。粗略測算,這個規模可滿足超過100GWh鋰離子電池對於金屬鈷的需求,其電池量可配套超過210萬輛電動汽車。
【2】SMM3月4日訊:印度尼西亞當地時間3月1日上午,華越鎳鈷(印尼)溼法項目開工儀式在印尼摩洛哇麗青山工業園(IMIP)舉行。這標誌著作為集團二次創業「主陣地」的印尼項目開啟了全面建設的新篇章,奏響了華越鎳鈷溼法項目開工的衝鋒號。
【3】SMM5月18日訊: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在蜂巢能源無鈷電池線上發布會上表示,蜂巢能源的無鈷電池通過單晶無鈷材料技術、疊片電芯設計技術、矩陣PACK設計技術和車規級AI製造的方式,實現整車續駛裡程超過800公裡,達到超過15年120萬公裡的壽命。蜂巢能源目前共有兩款鎳錳酸鋰電芯產品。第一款產品是是基於590模組的電芯設計,容量為115Ah,電芯的能量密度達到245Wh/kg;這款產品的特點,是在通用化電芯尺寸設計基礎上完成的。它能夠搭載到目前大部分新的純電平臺上。第二款是L6薄片無鈷長電芯,容量226Ah, 這款產品是全球第一款可以實現880公裡的續航裡程的車型,預計可以在2021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4】SMM6月17日訊:據報導,特斯拉與嘉能可達成鈷供應長期協議,每年供應量約為6000噸。特斯拉與嘉能可鈷原料應用在上海工廠和柏林工廠。
【5】SMM8月13日訊:據悉,中國華友鈷業將暫停剛果金兩處礦山的手工鈷貿易,直到確認其生產過程不包含濫用人權的問題為止,相關標準將由行業界定。華友鈷業將繼續遵守RCS團體提出的「更好地採礦」計劃(Better Mining programme),RCS旨在確保手工鈷礦不使用童工或為武裝團體提供資金。
【6】SMM8月23日訊:近日,剛果金與該國最大的幾家礦商在金夏沙會晤後,給予礦業公司對氫氧化鈷、碳酸鹽以及錫、鎢和鉭精礦出口禁令的無限期豁免。2013年,全球最大的鈷生產國、非洲最大的銅生產國剛果禁止了銅和鈷精礦的出口,以鼓勵礦商在該國加工和精煉礦石,但冶煉產能不足迫使剛果金一再發出豁免令。
【7】SMM9月2日訊:格林美發布公告稱,近日與寧波力勤資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屬公司PTHALAMAHERAPERSADALYGEND(簡稱「HPAL」)就動力電池用氫氧化鎳中間品及硫酸鎳、硫酸鈷的採購等相關事宜籤訂了戰略採購協議。根據協議,HPAL向格林美提供的產品為氫氧化鎳中間品及硫酸鎳、硫酸鈷。2021年起8年內,力勤資源印尼OBI鎳溼法冶煉項目HPAL工廠向格林美累計供應不少於74,400噸鎳原料且不高於178,560噸鎳原料;累計供應不低於9,296噸鈷副產品且不高於22,320噸鈷副產品。其中,每個合同年度,供應量不少於9,300噸鎳原料及1,162噸鈷副產品且不高於22,320噸鎳原料及2,790噸鈷副產品。
【8】SMM11月23日訊:近日,萬寶礦產剛果(金)卡莫亞銅鈷礦二期氧化礦工程順利產出首批氫氧化鈷產品,標誌著二期氧化礦銅鈷生產系統全線投產。
【9】SMM11月27日訊:近期,託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的國有手工鈷採購商Entreprise Généraledu Cobalt籤訂了為期五年的鈷供應協議。該貿易協議包括託克提供資金以資助建立嚴格控制的手工採礦區,安裝礦石購買站以及供應鏈追蹤的開發提供資金。同時,託克將通過EGC接收來自小型和手工礦山的氫氧化鈷交付。託克此次收來的礦石大概率是銷售給剛果金的溼法廠。目前剛果金最大的閒置產能是嘉能可的Mumi,不知託克是否與老對手合作。
【10】SMM12月4日訊:近日,公司及全資下屬公司荊門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江蘇)鈷業股份有限公司、凱力克(香港)有限公司、格林美(無錫)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與嘉能可就延長合同期限、增加合同數量及責任採購和可持續性條款等事項籤署了戰略採購補充協議。合同有效期至2029年12月31日,合同有效期內,嘉能可將向公司供應不少於137,800金屬噸的鈷資源(粗製氫氧化鈷原料)。
【11】SMM12月14日訊:近日,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通過 CMOC Limited(中文名稱「洛陽鉬業控股有限公司」)之全資子公司FCX處購買其所間接持有的百慕達子公司100%股份,從而間接取得 Phelps Dodge Congo S.A.R.L. 95%的股份,獲得剛果(金)Kisanfu 銅鈷礦 95%的權益。
【12】SMM12月17日訊:據近日報導,巴斯夫將與全球採礦和冶金集團Eramet聯合評估最先進的鎳和鈷溼法冶金精煉廠的發展。這樣的發展將包括高壓酸浸(HPAL)廠和賤金屬精煉廠(BMR)。HPAL工廠將處理來自Weda Bay礦床的本地固定採礦礦石,以生產鎳和鈷中間體。自2007年收購韋達灣以來,Eramet開展了廣泛的地質工作,並證實了這一世界一流礦床的潛力,該礦於2019年底開始開採。BMR將提供鎳和鈷,以生產前驅體陰極活性材料(PCAM),然後生產電動汽車中鋰離子電池的陰極活性材料(CAM)。該項目將使巴斯夫每年從根據國際公認的可持續性標準運營的礦山中獲得額外的安全來源42,000噸鎳和5,000噸鈷。
SMM電池材料研究團隊
霍媛 021-51666898
梅王沁 021-51666759
劉笑儀 021-51666716
袁野 021-51595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