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材料價格走勢分析

2021-01-07 第一電動網

受制於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及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趨緩導致六氟磷酸鋰大幅回調。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趨緩,動力電池需求從5月份才逐步回升導致六氟磷酸鋰需求端略顯疲憊。而供給端受制於六氟磷酸鋰新增產能集中釋放,截止至9月初,包括多氟多、必康股份、天賜材料、石大勝華等企業今年新增投產產能高達1.2萬噸以上。六氟磷酸鋰供需失衡導致價格從今年3月開始出現大幅回調,從2017年3月份35萬元/噸跌至2017年9月份的15萬元/噸,跌幅高達57.14%。

短期來看,成本中樞大幅上移或將支撐六氟磷酸鋰價格止跌企穩。六氟磷酸鋰主要生產成本為原材料,以目前市場價格進行測算,無水氫氟酸和氟化鋰合計佔據成本中樞的60%以上。但年初至今,無水氫氟酸和鋰鹽均出現大幅上漲,其中碳酸鋰價格上漲35.7%至17.1萬元/噸,氟化氫價格上漲88%至13000元/噸附近,核心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升六氟磷酸鋰成本中樞;而六氟磷酸鋰價格卻下跌至15萬元/噸附近。因此,在六氟磷酸鋰售價下跌與成本上漲背景下,生產企業盈利大幅下滑,後期生產成本或為價格繼續下跌形成支撐。

1)需求旺季疊加供給不足,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穩步上漲至17.1萬元/噸:下半年,無論3C鋰電還是動力鋰電都從9月份開始進入消費旺季,10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更是環比增長0.7萬臺至6.5萬,同比增長102%,在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拉動和產銷旺季的驅動下碳酸鋰需求強勁復甦;同時,國內疊加環保督查等因素,鋰鹽生產供給受到衝擊,而海外7月碳酸鋰淨進口量還環比下滑34.7%至1850.4萬噸,特別是對智利環比下滑33.5%至1215.2萬噸,同比下滑10.%,對阿根廷環比下滑65.9%至293萬噸,降幅最為明顯;當前市場庫存告急,生產企業均無現貨出售,訂單多排到12月份,在供給趨緊、需求趨旺雙輪驅動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至17.1萬元/噸一線,且仍保持較大上漲動力。

2)螢石粉漲價推升成本中樞,氫氟酸裝置停車導致供需失衡,國內無水氫氟酸市場10月均價創年內新高:在原料端螢石受貨緊支撐價格不斷上調,無水氫氟酸成本中樞上移;同時,受十九大及環保因素影響,江西及山東等地生產企業氫氟酸裝置停車現象較多,造成市場貨源緊張,國內無水氫氟酸市場均價已創今年新高至13000元/噸附近。

長期來看,六氟磷酸鋰下遊市場空間增速空前,2018年需求量或達到3.4-3.8萬噸之間。我們預計,2018年全球鋰電池總產量或將達到182.3GW,按照每1KWh鋰電池,需要消耗1.5Kg電解液進行測算,則需要27.4萬噸電解液。 每噸電解液約消耗0.14噸鋰鹽(假設全部採用六氟磷酸鋰,目前六氟磷酸與電解液1:7比例關係),則對應3.8萬噸六氟磷酸鋰需求量。2018年全球六氟磷酸鋰需求量達到3.4萬噸較為相近。

2018年,供給新增產能釋放空間有限,有效產量或為3.36-3.78萬噸之間,全球六氟磷酸鋰供需或達到均衡狀態。2016年底,全球六氟磷酸鋰產能僅達到1.8萬噸左右,而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2017年集中釋放,即使2017年全部規劃產能均能夠實現達產,全球六氟磷酸鋰產能或將擴張至3.94萬噸/年;預計到2018年,全球六氟磷酸鋰產能或將達到4.2萬噸左右,按照全行業80-90%產能利用率進行測算,有效產量也僅為3.36-3.78萬噸之間,與需求基本保持供需均衡格局。因此,長期來看,未來六氟磷酸鋰的供需均衡狀態或對價格形成長期支撐。

2017年為六氟磷酸鋰產能集中投放之年,未來有效產量或控制在3.36-3.78萬噸之間。

與此同時,電解液成本中原材料六氟磷酸鋰佔50%,電解液價格隨六氟磷酸鋰價格同步下滑。目前電解液生產成本中原材料由鋰鹽(主要是六氟磷酸鋰)、溶劑和添加劑等組成,其中六氟磷酸鋰佔電解液總成本比例高達50%左右,兩者具有同漲齊跌的屬性。因此,電解液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滑引導成本下降的同時,自身價格也出現大幅回落,2017年第二季度電解液均價下滑至5.5萬元/噸附近。

目前,部分電解液價格最低已下滑至4.1萬元/噸附近,瀕臨六氟磷酸鋰外購電解液企業生產成本線,價格或將止跌企穩。但更重要是的是,截止到10月底,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數據,電解液報價已下滑至4.1-5.6萬元/噸附近;在此背景下,具備六氟磷酸鋰自備的企業將具有較大成本優勢。按照15萬元/噸的六氟磷酸鋰外售價(含稅)為基準,若電解液價格從4.1-5萬元/噸間波動,我們預計,六氟磷酸鋰自備的電解液企業產品毛利率位於27.8%-40.8%之間,而外購六氟磷酸鋰為原料的電解液企業產品毛利率或在11.2%-27.2%之間。因此,從企業盈利的角度考慮,電解液價格也或止跌企穩。

電解液價格下跌至4.1萬元/噸附近,瀕臨六氟磷酸鋰外購電解液企業生產成本線。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60609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產業信息網,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鋰電池材料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年中國乙烯聚合物制電池隔膜(39201010)進出口數據統計表  《2020年中國鋰電池材料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鋰電池材料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鋰電池材料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鋰電池材料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中國鋰電池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中國鋰電池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在多年鋰電池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鋰電池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鋰電池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19年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企業出貨量二十強
    導語 mybattery  《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研究成果顯示,2019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1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2家,合計出貨量佔全部正極材料行業出貨量的58.9%  近日,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在白皮書中,EVTank對正極材料及產業鏈上的鎳鈷錳鋰等金屬及前驅體等環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並對中國主要涉及正極材料產業鏈的企業進行了對標分析。
  • 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回顧與展望
    電解液屬於鋰電四大材料之一,是鋰離子電池的血液,在保障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長循環等性能方面至關重要。目前,電解液已基本實現國產化,其出貨量與鋰離子電池出貨量成正比。(碳酸二甲酯),在電解液成本中佔比約為18%,受環保等因素影響,2019年以來其均價走勢總體向上,2020Q4均價為1.52萬元/噸,同比增長134.15%,環比增長70.8%;電解液均價主要取決於上遊原材料價格及行業競爭格局,在2016年達到頂峰,隨後呈下降趨勢,2020年Q3開始,電解液價格在原料供應緊張和漲價的帶動下也呈現出上漲的趨勢,但是受制於下遊動力電池客戶的壓力,其漲價幅度明顯較小,電解液企業的毛利受到一定的影響
  • 詳細分析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選擇
    打開APP 詳細分析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選擇 李倩 發表於 2018-04-26 09:59:31 目前,國際上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主要的鋰離子應用市場為手機和電腦。隨著鋰離子電池的不斷發展,應用領域也在逐漸的擴大,其在正極材料的使用方面已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其中包括:橄欖石型磷酸亞鐵鋰、層狀鈷酸鋰、尖晶石型錳酸鋰等等,實現多種材料的並存。 從技術發展方面能夠看出,在日後的發展中還會產生更多新型的正極材料。
  •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而 行業產值則從 **年的 57 億元增長到 **年的 208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24.08%。  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值及增速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針對當前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中國鋰離子電池檢測儀器設備市場解析|2018年
    中國是鋰電池重要的生產國之一,2017年中國鋰電池產量突破100億隻,增速達27.81%,2018年預計全國鋰電池產量達到121億隻,增速22.86%。鋰電新技術研發、開發也離不開各種分析測試儀器,如電鏡表徵鋰電正極材料或包覆材料結構及形貌、熱分析儀或X射線衍射儀分析鋰電正極材料結晶性能、粒度儀及比表面儀器分析鋰電正負極材料粒度、孔徑等。圖1展示了從鋰電產業鏈到測試方法的對應關係。
  • 2020年中國電解液行業供需現狀分析 市場價格總體上漲
    原標題:2020年中國電解液行業供需現狀分析 市場價格總體上漲【組圖】   電解液是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之一,等同於鋰離子電池的「血液」,在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
  • 2017年中國多晶矽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年中國多晶矽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顯示,**年,受下遊光伏市場疲軟影響,國內外多晶矽產業持續低位運行,國內全年總產量6.4萬噸,同比**年的8.4萬噸下滑23.8%。**年,我國多晶矽行業基本形勢可概括為:企業紛紛復產,國外傾銷依舊,價格低位徘徊,下遊需求向好。
  • 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打開APP 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4-20 14:12:43 據介紹,鋰離子電池目前廣泛應用於各類可攜式電子設備,在人類社會的信息化、移動化、智能化、社會化等方面凸顯作用,並有望在電動汽車和智能電網等領域大規模應用。商品化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是無機過渡金屬氧化物和磷酸鹽,如LiCoO2、LiMn2O4、LiFePO4和LiNixMnyCozO2等。
  • 中國鋰離子電池檢測儀器設備市場解析
    中國是鋰電池重要的生產國之一, 2017年中國鋰電池產量突破100億隻,增速達27.81%,2018年預計全國鋰電池產量達到121億隻,增速22.86%。圖1鋰電產業鏈到測試儀器設備對應關係圖鋰離子電池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鋰離子電池檢測領域帶來新的機遇。
  • 2020年中國電解液行業供需現狀分析 市場價格總體上漲「組圖」
    電解液是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之一,等同於鋰離子電池的「血液」,在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寬溫應用、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2020年三季度以來電解液價格持續上行,原因一方面是動力電池需求回暖;另一方面是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鋰市場出貨偏緊,價格持續上漲。
  • 約稿|鋰離子電池材料晶體結構分析技術探討
    據Technavio最新報告數據,鋰離子電池全球市場規模在2020-2024年期間有可能增長478.1億美元,且市場的增長動力將在預測期內加速。專題約稿|鋰離子電池材料晶體結構分析技術探討——「鋰電檢測技術系列——晶體結構分析技術」專題約稿作者:馬爾文帕納科(Malvern Panalytical )Instrument:貴司在鋰電材料晶體結構分析方面
  • 2020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兩年市場...
    原標題:2020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兩年市場規模或將破百億   1、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 鋰離子電池鼓脹分析
    然而能量越高,其危險性就越大,近年來社會上發生的鋰電池安全事故越來越多,2018年~2019年上半年一共發生了60多起純電動汽車起火事故,導致16萬輛純電動汽車召回[2],手機鼓脹、起火、爆炸的事故更是頻發。本文以一款客戶投訴電池(簡稱客訴電池)的分析為切入點,研究該電池的起鼓原因,並實驗模擬手機日常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失效情況,並分析其機理。
  • 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原標題: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寧德時代業務收入遙遙領先發展   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 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氧化鎢基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雖然目前主要使用石墨作為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是,納米氧化鎢基材料已經躋身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此前,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寧德時代是做什麼的,不過,在這之後,必然會有更多的人知道:寧德時代已經成為了中國動力電池的名片,是中國動力電池的代表企業,也是中國汽車產業裡極少擁有話語權的供應商,還是世界四大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其他三家分別是LG化學、三星SDI、松下。在動力電池的賽道上,這四家企業佔全球裝機量的60%以上。
  • 2020年中國鋰電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正極材料出貨量突破40萬噸
    2020年中國鋰電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正極材料出貨量突破40萬噸  2020-06-05 14:48:28
  • 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歷史上電解液價格走勢和六氟磷酸鋰(LiPF6)價格走勢基本同步。 國內六氟磷酸鋰產業化始於2008年,隨著技術成熟與進步以及下遊電解液需求急劇擴張,行業產能規模極具擴張,2016年六氟磷酸鋰價格達到階段峰值,新進入企業的數量也達到高峰期。2017年後,電解液價格持續下降。2017年初,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價格為36.5萬元/噸,至2020年9月7日,價格下降至7.35萬元/噸。
  • 新型陰極材料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增加三倍
    隨著對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改進鋰離子電池的方法。鋰離子電池是家用電子產品中最常見的電池類型,也是存儲電網規模能源的潛在方式。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已經找到了一種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方法,這可以使電池更耐用,並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該團隊研發出一種能夠使鋰離子電池電極能量密度增加三倍的陰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由陽極和陰極組成,」該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秀林秀說。「陰極材料一直是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