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加速成長!四大核心材料大有可為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樂晴智庫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雙雙增長,動力電池的產量同樣也增長。

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8萬輛和2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1%和104.9%,其單月產銷第5次刷新了當月歷史記錄;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2.7GWh,同比增長40.7%,環比增長29.1%。

累計方面,1-11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68.3GWh,同比累計下降13.8%。

從細分產品來看,2020年11月,三元電池產量7.3GWh,佔總產量57.3%,同比增長35.6%,環比增長32.1%;磷酸鐵鋰電池產量5.4GWh,佔總產量42.5%,同比增長49.3%,環比增長25.1%。

鋰電池的應用場景主要分為三類:消費類(消費電子、電動工具等)、動力類(電動汽車)、儲能類(通信基站備用電源、電力電網儲能、家庭電力儲能等)。

消費類中,由於鈷酸鋰LCO的能量密度最高、成本最高(採用的貴金屬鈷最多),對電池價格並不敏感的消費電子多數使用鈷酸鋰LCO。

在動力類領域,2009-2016年間,磷酸鐵鋰LFP憑藉著低成本、高安全性,成為乘用車領域(即9座以下)、商用車領域(9座以上,或以載貨為主要目的)的主流選擇。

2016年後,在汽車消費者對續航能力的高要求、政策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傾斜的背景下,三元材料憑藉著高能量密度在乘用車領域異軍突起,但商用車領域依然主要使用磷酸鐵鋰LFP。

儲能類中,國外主要採用三元材料,國內主要採用磷酸鐵鋰,尤其是是梯次利用的磷酸鐵鋰。隨著國產磷酸鐵鋰LFP電池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安全性被驗證,國產磷酸鐵鋰LFP逐漸滲透到全球儲能市場。

當前動力電池行業內量產的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平均電芯能量密度已達240-250Wh/kg,但同材料體系的三元方形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為210-230Wh/kg。

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單體電芯能量密度比三元方形動力電池平均高10%-15%。循環壽命方面,軟包電池循環壽命更長,100次循環衰減比方形電池少4%-7%。

電芯層面,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電芯的尺寸以及形狀設計靈活,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產品設計、客戶需求進行定製。

在模組和電池包層面,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空間布局更為靈活,可以呈矩形或T字形布局,能夠滿足更多車型對動力電池的空間要求。

2018-2019年,國內三元電池形成了雙寡頭格局,市佔率分別達到39.7%、52.5%。2020年上半年由於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異軍突起,LG化學市佔率躋身第二。

2020年10月份,數碼以及小動力市場需求穩健,由於下遊龍頭電池企業開工率較高,需求穩步提升使10月三元材料產量繼續增加。增量明顯的企業分別為:容百科技、長遠鋰科以及當升科技等。

後期,隨著企業年前集中搶裝等原因,需求進一步穩步提升,預計12月份三元材料產量或繼續保持增長。

而磷酸鐵鋰電池行業經歷沃特瑪事件後,集中度大幅提高,形成了以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為代表的第一梯隊。

據高工鋰電數據,2019-2020年上半年公司市佔率達到55.8%、62.3%,集中度仍在提升,而其餘企業的份額則大多在5%以下,行業出清初具成效。

鋰離子電池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四個主要部分組成。性能要求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可靠安全。

國內電動化供應鏈完善,格局已經清晰。2019年中國企業在動力電池/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行業的CR4分別達到了77%/28%/75%/61%/67%,各子領域龍頭已經明確。

數據來源:GGII

正極材料

根據真鋰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行業排名前三的公司中,廈鎢新能源正極材料出貨量主要由鈷酸鋰和三元材料構成,鈷酸鋰佔比超過50%。德方納米正極材料出貨均為磷酸鐵鋰,容百科技正極材料出貨均為三元材料。

而其他電池材料雖然在產品具體型號有所不同,例如隔膜的厚度、塗覆的材料、電解液的添加劑、石墨的性能指標等,但在大的類別方面相對單一,下遊的需求也相對穩定。

負極材料

負極是鋰電池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由負極活性物質、粘合劑和添加劑混合製成糊狀均勻塗抹在銅箔兩側,經乾燥、滾壓而成。

負極材料可分類碳材料和非碳材料兩大類,前者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石墨類碳材料以及軟碳、硬碳等無定型碳材料;後者包括錫基、矽基、鈦基等合金材料。

2019年全球負極材料出貨量前四家企業均為中國企業,以貝特瑞、杉杉股份和璞泰來為代表的龍頭負極企業對外出口持續增加。

據GGII數據,2019年國內鋰電池負極材料產量26.5萬噸,貝特瑞、杉杉股份和江西紫宸合計產量15.5萬噸,佔據58.5%的市場份額。總體來看,負極材料行業呈現寡頭壟斷的態勢。

隔膜

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是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中最具技術壁壘的關鍵內層組件,在動力電池中成本佔比約為10%-20%。隔膜在鋰電池中主要起到隔絕正負極防止短路並提供微通道支持鋰離子遷移的作用,對電池安全性、倍率性能和循環性能影響關鍵。

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為27.4億平米,同比增長35.6%,連續5年保持30%以上增長。動力電池需求快速增長,帶動中國鋰電行業崛起。

從市場格局看,隔膜市場集中度高並且還在大幅提升。2019年溼法隔膜CR5佔比79%,其中上海恩捷股份佔比44%,蘇州捷力佔比12%,湖南中鋰佔比11%,星源材質佔比8%,滄州明珠佔比4%。

電解液

國內動力電解液整體格局穩定,CR3佔據近60%份額。2019年中國整體電解液CR3份額為55%,動力環節CR3佔比59%。前三強中天賜與新宙邦份額整體穩定,江蘇國泰有所下滑,杉杉股份快速提升,整體形成四強多小的格局。

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AdroitMarket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預測,2018年至2025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接近14.3%,其中大部分增長規模來自亞太地區。隨著新能源車行業的向好發展,鋰電池有望迎來新一輪加速發展。

《行業研究圖鑑》全網重磅首發

1本行業圖鑑 8大核心產業全面分析

60+細分行業 220頁精準行業數據

年終特惠價:僅299元(原價599元)

相關焦點

  • 電解液:鋰電池核心材料
    鋰電池電解液是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從組分上來說一般由鋰鹽、有機溶劑、添加劑三種成分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電解液產業鏈可視作化工領域的細分子行業,涉及氟化工的由碳酸鋰、五氟化磷、HF以製備LiPF6,以環氧丙烷與環氧乙烷以製備溶劑體系,及更為複雜但少量的添加劑製備。
  • 鋰電池「血液」電解液需求增長 龍頭積極布局上遊產業鏈成長加速
    (原標題:行業觀察|鋰電池「血液」電解液需求增長 龍頭積極布局上遊產業鏈成長加速)隨著全球新能源車均迎增長拐點,鋰電池的「血液」電解液需求增長提速。2021年的頭兩個交易日,鋰電電解液板塊走強。自去年9月至今,鋰電電解液指數短短3個月上漲近一倍。多家機構認為,六氟磷酸鋰2021年供需或將持續偏緊,促使需求放量驅動產品漲價。
  • 鋰電池板塊核心投資標的梳理
    鋰電池上下遊產業鏈如下: (1)上遊金屬材料:鋰、鈷、鎳、錳等 (2)中遊四大電池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 (3)下遊:電池 (4)終端:整車 (5)其他:新能源電池設備
  • 鋰電材料成長黑馬,碳納米管年化複合增速將超50%
    鋰電材料成長黑馬,碳納米管年化複合增速將超50%,市佔率34%接近德方納米的7倍,寧德比亞迪都是核心客戶券商深度硏報覆蓋了天奈科技。公司是國內碳納米管(CNT)材料核心供應商,碳納米管是被忽視的鋰電材料,作為新型導電劑,正逐步替代炭黑、導電石墨等傳統技術。
  • 鋰電池加速成長!新能源車推動產業鏈沸騰
    其中,三元電池共計裝車3.4GWh,同比上升15.7%,環比下降19.1%;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2.4GWh,同比上升127.5%,環比上升3.5%。   後期,隨著企業年前集中搶裝等原因,需求進一步穩步提升,預計11月份三元材料產量或繼續保持增長。   而磷酸鐵鋰電池行業經歷沃特瑪事件後,集中度大幅提高,形成了以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為代表的第一梯隊。
  • 雙星新材:光學膜成長加速
    公司專業致力於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光學膜、光電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熱收縮材料領域,擁有四大生產基地,現已發展為國內具有影響力聚酯功能膜(BOPET)、光學膜生產及深加工產業集群,掌握了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已成為業內領先的膜材料生產企業。
  • 鋰電池材料行業深度報告:優質的賽道,優選的方向
    2) 非動力電池市場:手機電池需求是 3C消費電子電池需求變化的核心,2020 年消 費鋰電池需求將達到 65GWh,重歸穩步增長。儲能市場目前處於起步階段,鐵 塔通訊基站鉛酸換鋰電是最大需求點,2020 年預計替換 60-70 萬個塔,預計 8GWh,鐵塔全部替換約有 25GWh, 空間巨大。
  • 天能加速鋰電布局,中法合資引入全球尖端科技
    此次中法合作,是國家政策導向,也是產業升級導向,通過政策引領、平臺搭建、要素聚集實現資源整合,促進先進技術向新能源產業的轉化,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構建技術升級與產業升級的「循環可持續」生態。此次跨國合作為天能鋰電加速發展添置了新引擎,同樣也釋放出四大重要信號:01抓住機遇,主動布局鋰電業務近年來,中國鋰電池產量規模逐年擴大,發展態勢日趨健康,產業前景一片廣闊。
  • 杉杉股份擬「改名」 全力聚焦鋰電池材料業務
    杉杉股份表示,隨著公司鋰電池材料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鋰電池材料業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以及電解液)已成為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19 年,公司鋰電池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正極、負極、電解液合併營業收入)692,426.86 萬元,佔當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的比重達79.77%;2018 年,公司鋰電池材料實現營業收入(正極、負極、電解液合併)為 707,836.12 萬元,佔當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的比重為79.95%。
  • 鋰電池上下遊的龍頭到底是什麼?
    鋰電池整體,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是毫無疑問的龍頭,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系統提供商,以主業為中心綜合布局鋰電材料、儲能系統以及其他相關業務,提供一流解決方案;公司形成總部+四大研發中心+五大生產基地的全球化綜合布局,目前規劃產能接近300GW。
  • 2019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下遊產業鏈驅動行業...
    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鋰電池的鋰離子僅存在於正極材料中,電池能量密度等性能主要取決於正極材料。鋰電池電芯的核心結構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等。
  • 這家鋰電池原材料公司強者恆強?
    這家鋰電池原材料公司強者恆強?   今天大盤全天衝高震蕩,護指重回3400點,煤炭、有色、化工等順周期板塊持續活躍。
  • 鋰電池CMC粘結劑的四大特點、性能作用及挑選
    鋰電池CMC粘結劑的四大特點、性能作用及挑選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3 14:43:01 粘結劑是鋰離子電池中重要的輔助功能材料之一,是整個電極的力學性能的主要來源
  • 中偉股份登陸創業板:鋰電池材料大廠 入選特斯拉供應鏈
    12月23日,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919.SZ)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作為鋰電池產業鏈上遊舉足輕重的正極材料前驅體廠商,中偉股份在創業板上市後,或將受到青睞新能源汽車板塊資金的持續追捧。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4大核心材料之一,正極材料前驅體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續航能力、循環次數及安全性能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鋰電池產量規模逐年增加,正極材料成本佔據40%
    鋰電池關鍵四大主要材料包括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等,其中,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為關鍵的原材料,成本佔據40%;近年來隨著3C產品對鋰電池需求量的穩定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和儲能電池的需求擴大,我國鋰電池產量規模逐年增加。
  • 功率半導體正迎來最好的「時代」,華潤微電子依託四大優勢加速產業...
    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大有可為雖然從全球格局來看,全球功率半導體巨頭主要集中於歐洲的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美國的德州儀器、安森美,以及日本的三菱等。但隨著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的多年錘鍊,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正逐漸顯現出強大的後勁。
  • 歐洲市場成為中國鋰電池企業的投資熱土
    歐洲市場成為中國鋰電池企業的投資熱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想要在歐洲大展拳腳自然離不開其背後供應鏈的支持,中國鋰電供應鏈企業跟隨出海成為必然趨勢。2020年歐洲電氣化加速,一批具備「走出去」實力的中國鋰電池企業相繼在歐洲建廠布局,帶動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出海。另一方面,歐洲對亞洲鋰電池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生長發育土壤。
  • 鋰電池加速爆發!新能源車推動產業鏈沸騰
    導讀:隨著新能源車行業的向好發展,鋰電池有望迎來新一輪加速發展。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10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9GWh,同比上升44.0%,環比下降10.8%,同比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 鋰電池導電材料碳納米管市場巨頭博弈加劇
    鋰電池導電材料碳納米管市場巨頭博弈加劇 高工鋰電網 發表於 2020-05-10 12:02:11   接近28億的市場空間也引來了資本市場、行業巨頭的搶食,鋰電池導電材料接下來的競爭
  • 鋰電池行業深度報告:材料創新,降本提質
    從目前現狀來看,動力電池的研發主體是電池企業與車企,他們從「降低成本+提升能量密度+提升循環壽命與安全性」三個目標出發,在材料、工藝、電池體系上做出很多突破。核心產品力決定動力電池企業的行業地位。本文將對目前各企業在材料技術儲備做詳細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