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導體正迎來最好的「時代」,華潤微電子依託四大優勢加速產業...

2021-01-12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2020年「兩會」期間,民進中央提交了《關於推動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科學發展的提案》。提案建議進一步完善功率半導體產業發展政策,要將功率半導體新材料研發列入國家計劃,全面部署,竭力搶佔戰略制高點,儘快實現功率半導體自主供給。

國家政策的助推,加上多元化的新興應用市場,以及資本的加持,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正迎來最好的「時代」。受益於此,國內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之一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微電子」)也正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繼實現科創板上市目標之後,華潤微電子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躋身全球功率半導體第一梯隊。

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大有可為

雖然從全球格局來看,全球功率半導體巨頭主要集中於歐洲的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美國的德州儀器、安森美,以及日本的三菱等。但隨著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的多年錘鍊,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正逐漸顯現出強大的後勁。

根據知名調研機構IHS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4.83%,超過全球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增長速度。特別是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正蓬勃發展,將推動功率半導體不斷提高基礎指標和功耗指標,持續向高功率、高頻率與低功耗邁進。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功率器件事業群總經理李虹

功率半導體市場廣闊的市場前景,無疑將為國內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空間巨大、大有可為。對於背靠中國市場的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來說,可以說是不容錯過的發展良機。」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功率器件事業群總經理李虹在接受集微網記者採訪時說道。

在李虹看來,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前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功率半導體企業中很少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其原因在於國內功率器件企業過去一直在低端製造盤踞,而高端製造生態鏈在近幾年才逐步完善。雖然中低端市場技術門檻不高,但競爭激烈。而高端市場,市場需求旺盛,只要突破技術門檻,就能夠與國際大廠競爭。

二是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今年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之下,各國紛紛加大半導體產業可信生態鏈建設,整機客戶對穩定的供應鏈有了更迫切的需求,也逐步給予國內企業更多機會。對於國內功率器件企業而言,抓住機遇提升能力,拓展市場,充分發揮本土優勢,在這個龐大的領域內就大有可為。

三是「新基建」建設將給功率器件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具體來看,「新基建」主要以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為代表的七大領域,這七大領域無一例外對電力電源尤其是功率器件都提出了與傳統市場不一樣的需求和廣闊的市場。

華潤微電子的四大發展優勢

對於功率半導體企業而言,製造能力建設是其走向中高端的核心要素。放眼全球,包括英飛凌、安森美、意法半導體(ST)、羅姆等在內的全球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均是IDM(設計製造一體化)企業,他們擁有自己的晶圓廠和封測廠。因此,IDM模式也是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華潤微電子亦是如此。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IDM模式的功率半導體企業,華潤微電子在這一領域已深耕多年。李虹告訴集微網記者,華潤微電子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是因為公司具備著四大方面的突出優勢。

一是華潤微電子深耕功率半導體領域,具備深厚的功率半導體設計研發積澱、豐富的功率半導體客戶渠道、製造資源以及經營管理經驗。以功率器件重要產品MOSFET為例,公司是目前國內少數可提供-100V~1500V範圍內全系列MOSFET產品的企業,也是目前國內擁有全部MOSFET主流器件結構研發和製造能力的主要企業。

二是華潤微電子IDM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與事業群制的組織保障。華潤微電子是2018年中國本土半導體企業排名前10名中唯一一家IDM模式的企業,華潤微電子的IDM模式能夠擁有全產業鏈的優勢,包括全產業鏈總成本領先的優勢。2019年華潤微電子整合旗下各業務資源,分別成立了功率器件、集成電路、代工、封測四大事業群,為保障華潤微電子戰略目標實現匹配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

三是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為未來發展打下了基礎。近幾年公司研發投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一直維持在7%以上,2019年達到了8.4%。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均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

四是科創板上市把華潤微電子帶到了一個新的起點。華潤微電子的上市創造了多個第一,包括第一家紅籌上市,第一家港元面值,第一家啟用「綠鞋機制」,這些也體現了市場對公司實力的認可,資本市場將為華潤微電子在功率半導體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功率半導體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華潤微電子去年成立了華潤微電子功率器件事業群(PDBG),全面負責華潤微電子的功率器件業務。據李虹介紹,PDBG將充分整合華潤微電子功率器件的產品技術、市場客戶以及資源,優化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在3C、工業控制與汽車電子等市場領域不斷提升市場影響力。

推動國產SiC產業進入新階段

在功率半導體產業中,以SiC和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正逐漸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其中SiC材料的出現,使得半導體器件性能獲得了極大提升,從而極大促進了電力電子行業的發展。據Yole預測,到2023年SiC功率器件市場規模預計將達14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SiC器件也獲得了越來越多國內廠商的青睞,許多企業加大了對SiC器件技術的投入,力圖搶佔風口,獲得競爭優勢,而華潤微電子也是其中之一。據集微網了解,在近日於上海舉辦的慕尼黑電子展期間,華潤微電子不僅正式向市場投入1200V和650V工業級SiC肖特基二極體功率器件產品系列,同時宣布國內首條6英寸商用SiC晶圓生產線正式量產。

華潤微電子功率器件事業群市場部經理鄧旻熙

據華潤微電子功率器件事業群市場部經理鄧旻熙介紹,華潤微電子SiC肖特基二極體產品系列豐富,能夠滿足各類目標應用的需求。其中,1200V產品電流等級從2A到40A,典型封裝有TO-220,TO-247和DPAK,主要聚焦於太陽能,UPS,充電樁,儲能,車載電源等應用;而650V產品電流等級為4A到16A,封裝為TO-220,主要聚焦於伺服器電源,通訊電源等高效開關電源應用。

針對下一代產品的研發計劃,鄧旻熙透露,隨著SiC二極體走向產業化,SiC MOSFET也是公司的研發重點,且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外在產線布局方面,鄧旻熙表示,由於現有的6英寸矽晶圓產線可以升級改造用於生產SiC器件,因此華潤微電子充分利用Si功率器件生產線豐富的經驗,以較少的投資完成了SiC6英寸商用生產線建設。

如今的華潤微電子正在向躋身全球功率半導體第一梯隊的目標進軍,因此其在功率半導體領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績,不僅是華潤微電子發展過程中的一小步,更是國內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突破的「一大步」。正如李虹博士所說:「在功率半導體這個領域,我們作為後來者,有信心能體現『後發優勢』,在功率半導體領域將率先突圍。」

(校對/範蓉)

相關焦點

  • IGBT:功率半導體核心元器件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全球前五大IGBT廠商的市場份額合計達74%,同時,從400V及以下的常規IGBT市場到4500V以上的高端IGBT市場,海外廠商的IGBT產品的市場優勢地位均十分明顯。從我國IGBT企業目前的競爭局面來看,製造和封測模組環節競爭力較強,以上海先進半導體(積塔半導體)、華虹半導體、華潤微電子為主導的晶圓代工製造企業已經具備了8-12寸IGBT晶片生產的技術,並積極推進國產製造端的升級。但是在晶片設計端相對薄弱,只有中車時代電氣、比亞迪、斯達半導、士蘭微等少數幾家公司具備競爭力。
  • 華潤微: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
    華潤微功率半導體封測基地的建立能有效滿足公司業務發展需要,擴充公司功率半導體產品的封測產能、豐富產品結構、降低生產運營成本;通過特色多工藝平臺的建立支撐公司功率半導體產品的開發與升級,掌握技術質量優勢,提升公司在功率半導體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華潤微功率半導體封測基地規劃分為功率封裝與先進封裝兩大工藝產線。
  • 半導體行業將迎來高景氣階段
    □信息時報記者 張柳靜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四季度以來,已有超過20家半導體企業發布「調價函」,行業漲價幅度平均在10%~20%之間,個別企業如得一微電子,其嵌入式存儲控制晶片價格上調50%。此番「調價潮」的背後原因是什麼?調價是否又會加速行業的發展?
  • 華潤微:國內半導體IDM龍頭,被稱為中國英飛凌,這家公司到底做什麼的?
    第三代半導體帶來新增長點,華潤微緊跟行業發展腳步 一、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 (一)公司概況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旗下負責微電子業務投資、發展和經營管理的高科技企業,始終以振興民族微電子產業為己任,曾先後整合華科電子、中國華晶、上華科技等中國半導體先驅,經過多年的發展及一系列整合,公司已成為中國本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半導體企業
  • 氮化鎵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或成5G時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GaN器件則以高性能特點廣泛應用於通信、國防等領域,在5G 時代需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產業以IDM企業為主,但是設計與製造環節已經開始出現分工。這裡將列舉國內氮化鎵射頻器件及功率器件的主要廠商。12月,華潤微電子完成對中航(重慶)微電子有限公司的收購,擁有8英寸矽基氮化鎵生產線和國內首個8英寸600V/10A GaN功率器件產品,用於電源管理。
  • 產業丨2021功率半導體趨勢明顯,國內企業奮起直追
    通信行業也是功率晶片的一大終端市場,5G將成為功率晶片在通信市場的增長動力,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62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約10%。 新增功率器件價值量主要來自於汽車的電力控制,電力驅動和電池三大系統,隨著純電動車型的增多,汽車功率半導體器件將迎來量價齊升。
  • 功率半導體:歐美產品升級產業轉移至國內,國產替代市場巨大
    圖:功率半導體市場結構(新時代證券)二極體:二極體是最簡單的功率器件,通常用於穩壓電路、整流電路、檢波電路等。整流器由二極體與一些金屬堆疊而成,二者在功能上相似。根據Yole的數據,2016年全球二極體及整流器市場規模為33.43億美元,其中整流器市場規模為27.58億美元,佔比為82.50%。
  • 國內最大功率半導體企業上市!背靠央企,能否實現晶片進口替代?
    來源:朱邦凌作為科創板「紅籌」第一股、國內最大的功率半導體企業,華潤微電子上市之後頗受關注。國家設立科創板,其戰略意義之一就在於針對「華潤微」這樣擁有世界級潛力的企業,讓他們快速募集資金、快速做大做強,也讓更多的海外優質公司回歸A股。
  • 從存儲晶片、模擬晶片、功率半導體三大板塊速看慕展!|晶片|存儲...
    在此次展會上,聚辰半導體展示了汽車級串行EEPROM存儲器。聚辰半導體表示,隨著ADAS汽車輔助駕駛、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概念的不斷升溫,汽車電子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聚辰汽車級EEPROM擁有耐久性高、可靠性高、溫度適應能力強、抗幹擾能力強等優勢,可用以存儲配置和校準數據,以滿足更廣泛的駕駛功能。
  • 功率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高端布局加碼,國產替代加速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 預測,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市場規模達到 6,080億元,預計 2024年將達到 12,500億元,5年複合增 長率達 15.5%。功率半導體是實現電力控制核心零部件,未來有望在工業網際網路大潮中迎來需求的增 長。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增長+漲價+國產替代
    國內龍頭全球市佔率依舊很低,與國際大廠差距明顯:與整個半導體產業 類似,對比海外的功率器件 IDM 大廠,國內的功率器件龍頭企業(華潤 微、斯達半導體、新潔能、揚傑科技、華微電子、士蘭微等)的年銷售額 與國際巨頭們相差很大,且產品結構偏低端,表明中國功率器件的市場規 模與自主化率嚴重不相匹配,國產替代的空間巨大,目前,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正在快速發展,聞泰科技收購了安世半導體,斯達半導體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量價齊升,國產替代正當時
    假設光伏逆變器成本中,功率半導體的佔比在 9%左右,預計 2025 年光伏逆變器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約為 44 億元。(四)5G 時代四大場景,驅動功率半導體需求提升場景一,受益於 5G 基站數量提升帶動功率半導體需求增長。
  • 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加速國產化
    好消息是,此刻正是中國投資半導體產業,進而調整中國半導體產業結構的好時機。半導體行業有一個被稱為「矽周期」的周期,每隔三到五年就會重複一次繁榮到蕭條。半導體市場目前正在繁榮波段。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2020年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較2019年會增長15%,增至549億美元(約人民幣384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漲價潮點名,功率半導體會喊「到」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東方證券研究報告《功率半導體需求旺盛,漲價潮與國產替 代驅動業績增長 》,作者為分析師蒯劍、馬天翼,全面剖析功率半導體產業。 IGBT 領域,中車時代已在軌道交通、智能電網、新 能源汽車等多個高端領域得到認可和應用,斯達半導和比亞迪已在國內新能源 車 IGBT 領域佔據可觀份額。第三代半導體器件領域,聞泰科技已實現 GaN 器件量產,華潤微、揚傑科技已實現 SiC 功率器件的產品送樣。
  • 電子元件:功率半導體量價齊升 國產替代正當時
    原標題:電子元件:功率半導體量價齊升 國產替代正當時   下遊需求旺盛   帶動功率半導體
  • 「研究報告」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產業正處在爆發式增長的前夜
    隨著SiC功率器件的成本下降,有望引領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諸多行業,在功率半導體使用上迎來大規模升級迭代,短期看與MOSFET、混合模塊等器件的結合路徑,在操作性和經濟性角度存在一定優勢,有望繼續成為部分主機廠商未來2-3年的新選擇、新需求。
  • 十四五半導體產業機會預測:四大著力點,五大環節一文看懂:智東西內參
    推動電子器件變革性升級換代,加強低功耗高性能新原理矽基器件、矽基光電子、混合光電子、微波光電子等領域前沿技術和器件研發,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產業將迎來新的一輪高速發展期。 在十四五規劃中, 政策一個重要的著力點就是加快先進位程的發展速度,推進14nm、 7 nm 甚至更先進位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 。
  • 半導體行業否極泰來—半導體全產業鏈梳理
    公司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半導體矽片企業,產品打入多家主流半導體企業的供應商,客戶包括格羅方德、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華潤微電子、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晶片製造企業,遍布北美、歐洲、中國、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靶材—江豐電子:1.
  • 半導體行業:化合物半導或將開啟新時代
    我們近期連續提示半導體板塊機會,相關報告包括:  ①半導體矽片需求續漲,產業鏈受益蓄勢待發20201025  ②高像素及多攝趨勢確立,豪威/三星發力特色CIS20201102  ③功率半導體板塊景氣度持續,加速進口替代20201103  ④半導體景氣中長期向上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武漢千億晶片項目停擺!大陸唯一7nm...
    聚焦微電子產業 浙江嘉興打造長三角萬畝千億新產業標杆平臺近年來,嘉興市南湖區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以嘉興科技城為依託,聚焦微電子產業,高起點、高標準打造嘉興南湖微電子產業平臺。上半年,嘉興南湖微電子產業平臺完成工業總產值113.25億元,其中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81.42億元,佔比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