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研究,我終於找到了「瞬間移動」的方法,不過...

2021-01-15 科幻


第一次想要瞬間移動,是在我小學的時候。睡過頭的我為了避免受到老師的責罰,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一種瞬間移動的能力,可以出現在教室裡。


於是我學著《七龍珠》裡的孫悟空,將手指抵著額頭,默念瞬間移動,結果什麼都沒有發生。嘗試了幾次後,我騎著自行車老老實實上學去了。


從那以後,瞬間移動的想法就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每次上學要遲到了,我都會想,要是我有瞬間移動的能力就好了。但從來沒有一次成功過,我也漸漸接受了「瞬間移動是不可能的」這個事實。


直到我看到了美劇《星際迷航》。






在《星際迷航》中,一個船員進入了一臺叫做「生命傳輸機」的機器,隨著一聲「Energize」的啟動口令,船員的身體迅速分解成了一團粒子,與此同時,在另一個星球上,一團粒子神奇般地出現了,在短短幾秒鐘內,就合成出了那個船員。


生命傳輸機

這不就是瞬間移動嗎?


於是我上網搜尋了一下「生命傳輸機」背後的理論基礎。


結果沒想到找到這麼一條信息,據說《星際迷航》的劇組之所以設計這麼一個機器,是因為他們的經費不足以拍攝飛船登陸星球表面所需要的特效。


「What?」難道他們是瞎編的,這玩意兒現實中根本不可能?


看了一些的資料後,我發現並不是瞎編的,這東西背後還真有理論基礎。


最重要的一條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同一類型的基本粒子之間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將組成人體的這堆粒子從空間上轉移。


只要我們獲得了一個生命體微觀結構的完整信息,我們完全可以在另一個地方就地取材,組成一個新的生命體。


但問題是,我們對生命並不是那麼了解。我們不知道意識依賴於哪一個物質層次上的結構。



一般的理解是細胞層次,但細胞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結構,在更微觀的層次,比如分子、原子甚至基本粒子層面進行生命傳輸,是否會破壞生命體的意識?


意識依賴於物質,也就是大腦,所以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完整的微觀結構上的信息,完全可以複製出一個擁有相同意識的大腦。


問題只剩下了微觀結構上的完整信息,這個可以獲得嗎?


人體大約有一萬億億億(1後面28個0)個原子組成,要儲存這海量原子的完整信息,我想目前人類的所有硬碟都用上可能也裝不下。


但是儲存信息還不是最困難的事,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何獲取微觀結構上的完整信息。






量子力學測量理論的一個結論是:有一些可觀測量是相互排斥的,你不可能在一次測量中同時獲得精確結果。


也就是說:對一個量子體系的單次測量所能得到的信息註定是不完整的。我們的測量會對量子體系造成影響。


所以一般會構建一個系綜(Ensembel),一個系綜包含多個相同的量子體系。通過獨立測量相同的多個量子體系就能得到一個統計上的波函數。波函數一旦確定,我們就獲得了這個量子體系的完整信息。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獲得生命體微觀層次的完整信息,我們必須先得到這個生命體的系綜,也就是複製多個生命體,但複製生命的前提就是獲得微觀結構的完整信息,所以我們就掉入了一種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循環之中。


看來想要獲得人體微觀結構的完整信息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即使我們獲得了微觀結構的完整信息,我們也很難真的進行生命傳輸的操作。假設這個生命傳輸機可以把一個人體分解到亞原子水平(質子、中子、電子),那麼人體會被分解成10萬億億億個亞原子粒子,平均每個亞原子的結合能為1兆電子伏特,那麼分解一個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大概是1億億焦耳,相當於100萬噸TNT炸藥爆炸的能量。


假設這個分解是在夸克水平,如果想讓夸克失去結合能,那我們需要將人體加熱至太陽核心溫度的100萬倍才能做到,這相當於需要330兆噸的能量。



當然分解需要吸收多少能量,合成的時候就會釋放多少能量,所以我也不可能用這個方法來瞬移,因為我的一次瞬移,說不定會把學校給炸了。


為了避免遲到,可能我需要換個「瞬間移動」的方法。


於是我想到了蟲洞。






之所以會想到蟲洞是因為我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超時空接觸》。


在電影中,人類收到了一份來自外星智慧生物的信息,這份信息裡面包含了一個星際旅行設備的建造方法。



經過不懈的努力,影片中的人類終於造出了這臺設備,主人公艾麗通過這臺設備跨越了26光年的距離,到達了織女星的附近,人類和外星人實現了一次親密接觸。這臺星際旅行設備利用的方法就是蟲洞。


為什麼蟲洞能夠進行瞬移?


如果你把茶壺的「柄」想像成彎曲的空間,那麼壺柄和壺面的兩個接觸點之間的連線就是蟲洞。


在彎曲的空間中,沿著空間運動就意味著沿著「壺柄」運動,而蟲洞是起點和終點之間的捷徑。

但並不是所有的蟲洞都是捷徑,比如壺面可能才是我們的空間,壺柄反而是一個蟲洞,這樣的蟲洞就繞了遠路。

當然我們只是為了不要遲到,所以只需要討論第一種蟲洞就可以了。

我們的宇宙中有這樣的蟲洞嗎?


很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蟲洞存在的證據。但是這不代表蟲洞就不存在,很可能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


假如有一天我們發現了一個蟲洞,就可以進行「瞬間移動」了嗎?






也不一定,因為物理學家們發現,要維持一個蟲洞穩定,在這個蟲洞的中央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負能量物質(質量是負的,不是反物質,也不是暗物質)。


負質量的物體有多奇怪呢?


如果你開著一輛負質量的車,你會發現你越踩剎車,它反而跑得越快,這是因為負質量的物體總是會獲得與受力反方向的加速度(a=F/-m)。你把它往東推,它反而往西運動。


如果一個負質量的物體出現在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正質量的物體受到的是向下的引力,負質量的物體會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還記得我們前面說的嗎,負質量的物體總是會獲得與受力反方向的加速度,所以負質量的物體也會往下掉,這一點和一般的物體是一樣的。


但是當它掉到地球表面時,它不會向上彈起,因為它受到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所以它反而會加速衝進地下,越加速,受到的反作用力就越大,它向下的加速度就越快,最後以驚人的速度從地球另一端穿過。



我們誰都沒有見過這麼古怪的物質,不過在微觀世界中,我們已經發現了負能量存在的證據。


真空並不是空蕩蕩的,在微觀世界,發生著量子漲落。卡西米爾效應為負能量的存在提供了證據,在真空中兩個平行導體板之間會出現負的能量密度。

但是這種負能量是由量子效應產生的,所以數量級是非常小的。

而根據物理學家們估算,要維持一個穩定的半徑1釐米的蟲洞,需要相當於地球質量級別的的負能量物質。

如果想讓一個人能夠通過,需要半徑1米的蟲洞,這就需要相當於土星質量級別的負能量物質。

那麼如果有這樣一個蟲洞,我們是否可以進行瞬移了呢?


還不行,因為負能量物質是非常危險的,它造成的張力會破壞物質的結構。


好在負能量物質的張力大小與蟲洞的半徑平方成反比,也就是半徑越大,張力越小。


根據計算,只有半徑大於一光年的蟲洞(球對稱)才能保證物質不受到張力的破壞。


而要維持一個半徑1光年的蟲洞穩定需要相當於10萬億個太陽系的負能量物質。


如果負能量的積累是可能的,我們或許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才能收集足夠的負能量,在這期間,如果我們能夠有幸發現一個蟲洞的話,我們或許就能夠實現瞬移的夢想了。


好消息是可穿越蟲洞沒有違反任何一條物理定律,它確實可以瞬間移動,壞消息我可能不能用它來上學,因為1光年的半徑可能無法準確定位到我的教室。



相關焦點

  • 《Jump大亂鬥》瞬間移動怎麼操作 瞬間移動操作方法
    導 讀 很多新手玩家在玩《Jump大亂鬥》的劇情模式的時候都是不停地跑來跑去,其實遊戲中是可以使用瞬間移動的,那麼瞬間移動怎麼用呢?
  • 《騎馬與砍殺2》怎麼瞬間移動 遊戲瞬移方法一覽
    導 讀 《騎馬與砍殺2》怎麼瞬間移動?
  • [聖哲曼]瞬間移動
    大家好,我是Andy Bojarski。我通常只通靈自己的高我。無論如何,我被聖哲曼請求(他的能量非常強烈)給予這則關於瞬間移動(很快會出現在地球上)的信息。 他強調這則信息的重要性,讓我分享在網站上…還有第二部分,我會在明天或者後天左右發布,因為我不希望一篇文章太長,所以我打斷了。
  • 樂高無限快速移動方法 怎麼瞬間移動
    樂高無限手遊中怎麼完成快速移動呢?相信很多玩家都很想知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樂高無限瞬間移動方法!隨意位移傳送球  呼呼~趕到了山腳下的匯合點,沒看到冒險家哥哥,難道放小鵝「鴿子」啦?
  • 美國在研究「瞬間移動」項目,你沒看錯,谷歌X實驗室正在研究
    「瞬間移動」是神話或者漫畫裡面才有的超能力,比如說《龍珠》裡面的孫悟空,甚至說一般科幻電影都不敢這麼拍,畢竟太不可思議了。而美國谷歌公司卻不信邪,其下屬的X實驗室竟然進行「瞬間移動」的研究!漫畫中的瞬間移動谷歌是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在網際網路及行動網路領域,很多方面都佔據世界第一位。
  • 《DNF》瞬間移動藥劑怎麼獲得 瞬間移動藥劑獲得途徑匯總攻略
    導 讀 有四種方法可以獲得瞬間移動藥劑,第一種可以拍賣行直接購買。第二種是通過製作的方式製作。
  • 「瞬間移動」或將實現,但是你敢用嗎?
    人類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用某種方法將人或東西,直接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而不用經過兩地之間的空間。換句話說,就是「瞬間移動」。電影《星際迷航》中總有傳送或者瞬間移動的情節,可以把遠處的人直接傳送到飛船上來,也可以從飛船裡傳送出去。
  • 德裡鐵柱「千年不鏽」專家經過用高科技儀器研究,終於找到了理由
    德裡鐵柱被當地人視為聖物,想要截取一點鐵質進行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於是,一位坎普爾大學的材料工程師決定去實地進行考察,經過多方溝通,最後才獲得允許,提取了鐵柱上面的一塊鏽斑,並將其帶回研究室。經過高科技儀器的鑑定,材料工程師發現鏽斑中的磷元素嚴重超標。在焦炭被發現前,古人會用木炭來煉鐵。
  • 瞬間移動都是小菜一碟
    最新的《龍珠超》漫畫第60話講述了悟空與魔羅的激戰,以自在極意功戰鬥的悟空最後還是敗下陣來,最後時刻貝吉塔使用瞬間移動趕回地球救場。在《龍珠Z》中,悟空在那美克星上同弗利薩戰鬥時,發現自己已經沒時間逃脫這顆即將爆炸的星球了。
  • 實力打臉: 量子隱形傳輸與 「瞬間移動」 毫無關係
    未來,我們真的能利用它在一月一個寒冷的早晨實現「瞬間移動」嗎?我們何時能夠利用量子隱形傳輸技術實現「瞬間移動」?非常抱歉給出的答案令大家失望,但是,事實是,這種「科技幻能」將永遠不能實現。撇去這種技術的名稱不說,量子隱形傳輸與科幻電視系列劇《星際迷航》及其他科幻小說中描述的「瞬間移動」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 龍珠超:貝吉塔學會悟空招牌特技瞬間移動!
    《龍珠Z》那美克星篇結尾,孫悟空流落到亞德拉特星,學會了瞬間移動,從此這招就成為他的招牌特技。只要感知到對方的氣,不用經過任何路徑,也不耗費時間,就能瞬間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簡直是居家旅行打架跑路之神技。
  • 一派胡言:瞬間移動有可能實現嗎?
    我們在定義這一概念的時候需要兩套衡量標尺,其一關於時間(瞬間),其二關於空間(移動)。本文暫且不討論瞬間移動與光速旅行所重疊的那一部分,只討論在正常時間邏輯下的空間閃現。我們可以在很多玄幻/科幻題材的小說/電影裡看到關於瞬間移動的情節。如果瞬間移動技術能夠在未來實現並廣泛應用的話,搖號限號?堵車搶票?不存在的。
  • 清華大學博士參與實驗 計劃實現「瞬間移動」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星球大戰》中的瞬間移動技術也許並不像看起來那樣遙不可及。幾名物理學家近日提出了一個計劃,利用「量子疊加」技術,實現生物記憶的瞬間轉移。  他們建議使用機電振蕩器和超導電路來實現微生物量子態的瞬間轉移。他們還計劃創造一種」薛丁格的貓」的狀態,即一個微生物可以同時處在兩個不同的位置。1935年,薛丁格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理想實驗,其中的貓同時處於「活」和「死」兩種狀態。  數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究宏觀量子現象。
  • 《龍珠》裡孫悟空的瞬間移動是怎麼做到的?
    說到瞬間移動的能力,小新秀也想得到,這種能力在生活中很常用,而且用起來挺方便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觀光景點還不用買票,如果真能實現的話,那就太棒了。在龍珠動漫中,瞬間移動似乎有三種形式。一是亞德拉特星人的技能;二是金屬古拉的電腦技能;三是界王神的能力。
  • 山間小怪獸專吃汽車發動機,老司機經過研究,終於找到對付的辦法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部,小夥被怪獸困在倉庫裡只能靠冷凍自己來保命美國科幻片《異形魔怪二》,故事開始,美國一家石油公司有六位員工先後被一種潛伏在地下的怪獸吃掉,公司老闆找到打怪專家老虎一聽說是打怪獸老虎一開始是拒絕的,跟老闆一起來的小王是老胡的粉絲,小汪對老胡說,打死一隻怪獸石油公司願意支付
  • 龍珠超60話:悟空梅爾斯雙雙失算,貝吉塔學會瞬間移動挑戰魔羅
    龍珠超60話草圖已經更新了,這期是比較燃爆的,悟空和魔羅兩人終於開始認真戰鬥了,這一期的話題是,梅爾斯的失算,我們看到悟空繼續用自在兆對抗魔羅,而魔羅表現得遊刃有餘,加上這一話的標題,很可能悟空很難用自在兆勝利,再加上脫離很久的貝吉塔還沒有現身,對魔羅究竟用什麼方法才管用是個問題。
  • 烈焰傳奇瞬間移動怎麼用 功能介紹一覽
    在烈焰傳奇中有一個叫做瞬間移動功能的功能,顧名思義,它能幫助我們節省更多的趕路時間,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烈焰傳奇瞬間移動功能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模組】瞬間移動的麥塊?真的可以瞬移!
    瞬間移動(Teleportation)是超心理學領域中超感官知覺的一種,指的是將物體傳送到不同的空間
  • 瞬間移動很可能實現,你的穿梭可以用量子來轉變!
    我們在科幻電影裡面經常看到瞬間移動的效果,這絕對是一個很高明的手段,你可以瞬間轉換得到一個你想去的地方,而且幾乎不會浪費任何的事情,所謂瞬就是佛教裡面的一個詞,意思是快到不能形容!由此可以瞬間移動真的是一個不可實現的夢幻,其實美女小倩也想瞬間移動哦。
  • 我的養龜折騰史,三個冬天摸索,終於找到合適的冬眠方法
    現在已經到了九月中旬,很多龜友已經開始未雨綢繆,提前準備烏龜冬眠的事情了;回想當初自己剛養龜的時候,從小白什麼都不懂,慢慢摸索養龜的方法,現在總算是入門了,一路走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冬眠方法的試探和折騰,整整花了三個冬天才找到最適合我用的冬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