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通訊文章,來自8個國家的27名知名公共衛生科學家籤署聲明:支持中國抗擊新冠疫情中的科研、公共衛生、醫務工作者。強烈譴責陰謀論製造恐慌、謠言、偏見,損害了全球抗疫工作。
這些聯名科學家中,也不乏美國科學家,其中包括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病理學學系教授Dennis Carroll;芝加哥大學微生物、分子基因生物學系和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的終身教授Bernard Roizman;波士頓大學傳染病實驗室微生物學系系主任、國家新興傳染病實驗室主任Ronald Corley教授;野生動物信託基金會主席Peter Daszak;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微生物學教授和微生物系系主任Peter Palese;愛荷華州愛荷華市的傳染病專家Stanley Perlman;馬裡蘭大學高級計算機研究所傑出教授Rita Colwell等。
此前,美國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接受福克斯新聞(Fox News)節目時,對新型冠狀病毒發表「陰謀論」。科頓表示:「儘管我們沒有證據表明疫情就起源於武漢的生物實驗室,但我們至少得提出這個問題,看看證據是怎麼說的。」
科頓的這一陰謀論因缺乏證據,已經被科學家駁倒。2月18日,另一篇發表在病毒學論壇Virological上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起源的文章「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引起科學界的巨大共鳴。這篇文章由著名病毒進化學家美國斯克裡普研究院Kristian Andersen副教授及哥倫比亞大學的Ian Lipkin教授等6位學者聯合發表。
研究人員就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中的兩個疑似人為幹預的特徵進行了功能性和結構性的比較分析。這些分析提供了大量的證據,認為新型冠狀病毒並非實驗室工程製造、洩漏的病毒,而是病毒自然進化的產物。
儘管如此,文章仍然公開討論了病毒溯源的可能性。文章作者稱:「確認動物中間宿主,並從中獲得病毒基因序列,是對揭示病毒源頭最有力的方法。潛在的中間宿主的確認,以及早期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的病例的基因測序將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