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毒所向WHO公開全基因組序列,國外沒有利用好信息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在被問及武漢病毒研究所向世衛組織提供了哪些信息時,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武漢病毒所研究員袁志明日前接受CGTN專訪時指出,實際上在疫情早期,科學家可通過不同的方式與國外合作夥伴進行溝通,把有用信息傳輸出去,指導世界其他國家的合作夥伴開展一些早期的診斷和檢測工作。

袁志明舉例說,比如「我們按照衛健委的統一部署,作為三家指定單位(之一),向WHO公開了我們的全基因組序列,這為世界各國開展早期一些檢測方法的確定,包括mRNA疫苗的設計,奠定了良好基礎」。

此外袁志明還表示,他們還積極同WHO、世界糧農組織(FAO)進行溝通和交流,參與他們的專家會議,匯報我們在動物模型研製方面的最新成果。「像我們武漢病毒所和醫科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應該是全世界最早建立動物模型的研究單位。國外到現在都還沒有形成完成的動物模型」。

袁志明指出,國外「沒有經過我們艱難的時候,是在我們的基礎上掌握一些關鍵信息,比我們更有利一些」。但可惜的是,這些信息有的國家沒有完全利用好信息,總以為這個疾病沒有那麼嚴重,「這是他們的一個誤判導致目前事件的一個狀態」。

針對「新冠病毒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洩露」的謠言,袁志明在專訪中表示,他們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科研行為準則,他們對這一點充滿信心,有些人出於政治目的發出的陰謀論是沒有證據的。他希望這樣的聲音不會影響到科學家的合作和抗疫行動。

對於「人工合成病毒」的說法,袁志明表示,有些科學家認為,如果要人工合成這個病毒,科學家的智慧是超過了我們常人的,他的工作量也超過了我們現在人類社會所能夠滿足的工作量。所以我從來不相信我們人類現在有智慧合成這樣一個病毒。

延伸閱讀:美媒揭「武漢病毒所陰謀論」始末

有關「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陰謀論曾在今年1月被一些邊緣媒體宣揚,馬上遭到主流媒體和科學家駁斥,但在今年4月,這一陰謀論再次復活,且在美國主流媒體上站穩腳跟,美國官員輪番上場,將其推銷給全世界。這一系列動作是如何完成的?

美國獨立新聞調查網站「灰色地帶」(Grayzone)20日刊發網站創始人麥克斯·布魯門塔爾和記者阿基特·辛格的署名報導,揭示了美國政府和保守派記者移花接木、混淆視聽,將陰謀論「合法化」的過程。「有關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所的陰謀論,已成為川普政府的『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報導稱。

右翼媒體「試水」陰謀論

「1月24日,一個令人震驚的刺眼大字標題出現在《華盛頓時報》的頁面上,這家右翼報紙歸韓國邪教統一教會擁有。」「灰色地帶」的報導稱,《華盛頓時報》稱新冠病毒「或許源自與中國生物戰項目有關的一家實驗室」,信源是以色列軍隊情報部門的一名前陸軍中尉丹尼·索漢姆。該人稱,「冠狀病毒(尤其是SARS)在該研究所被研究且有可能正被儲存在那裡」,但他同時承認「沒有證據或指示」。

除索漢姆外,《華盛頓時報》的文章還援引了自由亞洲電臺的一篇報導,該報導暗示武漢病毒所可能是新冠疫情的源頭。「沒有被提及的是,據《紐約時報》報導,自由亞洲電臺是美國在冷戰期間創建的官方新聞社,是由CIA建立的全球宣傳網絡的一部分。」

《華盛頓時報》的報導遭到了駁斥。幾天後,《華盛頓郵報》發表長篇報導,引用多位病毒學家的話反駁了新冠病毒「被設計」的說法,給「新冠病毒可能是生物武器」的理論「澆了一盆冷水」。3月,科學雜誌《自然》和醫學期刊《柳葉刀》分別發表來自多國科學家的文章和公開信,強烈譴責有關陰謀論。3月25日,《華盛頓時報》在其初始報導中添加了一篇社評註釋,從根本上否認了其論點:「中國境外的科學家的研究結論認為,沒有跡象表明它是在實驗室製造的或故意操縱的,但專家們爭論著它是否可能是從實驗室洩漏出來的。」

「陰謀論似乎陷入了困境。為了在兩個月後復活這個看似已死的故事,川普政府轉向了最初揭穿它的媒體:《華盛頓郵報》。」「灰色地帶」的報導稱。

陰謀論在《華盛頓郵報》「復活」

4月14日,《華盛頓郵報》刊登專欄作家約什·羅金的文章,他是一名曾在日本大使館工作、多年來一直鼓動對「邪惡軸心」國家發動政權更迭、以發表聳人聽聞報導為業的新保守派「專家」。作者聲稱獲得了美國駐華大使館2018年1月的電報,美使館官員對武漢病毒研究所進行了「不尋常的訪問」,警告「該實驗室對蝙蝠冠狀病毒及其向人類傳播可能性的研究,代表著一種類似SARS的新大流行的風險」,並對實驗室的「安全問題」提出懷疑。文章雖然在最後稱「不知道新冠病毒是否源於武漢實驗室」,但全文都充滿了暗示。「灰色地帶」的評論稱,這看起來像一場經典的美國國務院「文件傾倒」行動。

「灰色地帶」的報導稱,武漢病毒研究所P4實驗室採用了國際上生物安全預防措施的最高標準(也稱BSL-4實驗室),全世界有幾十個這樣的機構在運行,單單美國就有13個(2013年的數據)。該實驗室是中國和法國合作的產物,國際交流非常普遍,自2015年以來已接受來自十幾個國家的科學家、衛生專家和政府官員的訪問。4月18日,法國總統府發表聲明,強烈反對有關新冠病毒源於該實驗室的報導。

約什·羅金的文章遭到美國科學家嚴厲批評。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安吉拉·拉斯姆森博士在推特上發文說,羅金作為一名政治記者「不加鑑別地拾人牙慧」,錯誤解讀並片面引述有關「電報」的內容,且沒有諮詢任何專業人士,非常不負責任。猶他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家史蒂芬·戈德斯坦博士說,羅金的文章「存在許多實質性的科學空白」,依靠的是「無依據的影射」。「灰色地帶」的報導稱,羅金引述「電報」中一些含糊不清的詞彙煽動對武漢實驗室的安全恐懼,但實際上,這些「電報」更多強調的是,相比較安全環境,美國官員更重視在該實驗室進行的預測和預防潛在冠狀病毒暴發的研究的價值。

「灰色地帶」報導稱,羅金拒絕與科學家們討論其文章的問題,而是轉向一個被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資助的反華活動人士肖強(音)強化自己的主張,並稱其為「科學家」。「實際上,專業的異見人士肖強在任何科學領域都沒有專長。」

美政府全面展開抹黑行動

「即便如此,這場顯然由白宮指導的虛假信息行動已經全面展開。」「灰色地帶」的報導稱,4月15日,右翼媒體福克斯新聞發表了一篇極其相似的文章,聲稱「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新冠疫情暴發很可能源自武漢實驗室」,文章同樣沒有提供任何證據,依賴的是作者承認自己也沒見過的「加密和開源文件」。

15日當晚,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通過福克斯新聞發表一場精心安排的言辭激烈的長篇演說,要求中國政府為疫情的所有損失負責。與此同時,反對川普的自由派評論界的重要人物們紛紛轉發羅金的文章。4月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將這種陰謀論「帶到全球舞臺」,要求中國允許專家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調查。同一天,川普稱,「看來」有關新冠病毒是在武漢的一個實驗室內製造的說法「講得通」。

「川普對這一陰謀論的運用,令人想起小布希政府中的新保守派與《紐約時報》記者朱迪思·米勒合作,散播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虛假消息。」報導稱,《紐約時報》的聲望賦予其報導的「合法性」,使小布希政府得以跨越黨派界限,向兩黨政治階層兜售入侵伊拉克的主張。「最後,事實表明米勒就是一個騙子,被判入獄以保護其『信源』,但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成千上萬名美國軍人在伊拉克喪生且更多伊拉克人死於他們催生的混亂之後。」

「灰色地帶」的報導總結認為,隨著美國新冠肺炎死者超過4萬,離總統大選還有6個月的時間,川普迫不及待地想轉移對其應對疫情不力的指責,「總統及其盟友們正將反華公關閃電戰升級到荒謬至極的新高度」,「通過匿名美國官員和可疑文件散布有關中國『惡行』的假新聞,白宮似乎希望升級對外衝突,以掩蓋其在美國國內的失敗」。

來源:綜合 觀察者網 環球時報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首次公開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NGDC)信息顯示,1月26日,該中心收錄了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提供的5株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這是自2019年12月該病爆發以來,國內公共數據平臺首次公開發布數據。
  • 21個國家的377個全基因組序列,探究COVID-19病毒之間的相似性和...
    摘要:我們收集了377個公開發布的COVID-19病毒、先前已知的4種引起流感的冠狀病毒HCov-229E、HCov-OC43、HCov-NL63和HCov-HKU1以及致命的致病性P3/P4病毒:SARS、MERS、Victoria、Lassa、Yamagata、伊波拉和登革熱的全基因組序列。
  •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原標題: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我國完成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未發現傳染性增強證據  東方網6月5日消息:記者5日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與廣東省及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已完成我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
  • 武漢病毒所未卜先知?洩露?搶註專利?副所長正面回應
    至於「洩漏」,我們所最早是在2019年12月30日收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送來的不明原因肺炎樣品,立即組織力量、連續72小時攻關,於2020年1月2日確定2019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1月5日分離得到病毒毒株,為確定病原、開展病毒檢測、藥物篩選研發提供了重要基礎。在此之前,我們所根本沒有這個病毒。後來,又陸續出現了一些質疑。我們針對性地進行了一些回應和聲明。
  • 北京新發地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正式發布 向國際社會共享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6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今天通過官方平臺發布消息稱,6月18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正式發布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
  • ...各國科學家盛讚: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反應快速、態度公開透明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16日電 (孫國根陳靜)自去年12月30日首次報告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以來,中國科學家快速反應,並迅速以可靠務實的科研結果向全球報告該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信息
  • 疫情下武漢病毒所做了啥, 是否預警?原病毒所科研人員回應
    根據網絡上可查找到的信息,我簡單梳理一下武漢病毒所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工作。2019/12/30:從合作單位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獲得不明肺炎患者樣本。2019/12/31:經通用引物鑑定初步判斷病原為一種冠狀病毒,開始構建文庫準備進行測序。2020/01/02:獲得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確認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即COVID-19病毒。
  •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原標題: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胡浩)記者5日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與廣東省及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已完成我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 武漢病毒所研究發現……
    本文報導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鑑定和特徵,該病毒在中國武漢引起了急性呼吸症候群的流行。該疫情從2019年12月12日開始,截至2020年1月26日,已造成2050例實驗室確診感染和56例死亡病例。在疫情早期,石正麗團隊從5名患者中獲得了全長基因組序列,它們之間幾乎完全相同,共有79.5%的序列識別到SARS-CoV。
  • 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分析
    2月3日,《自然》在線發表論文介紹了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永振等人對2019-nCov的基因組序列的分析。該病毒基因組從就職於出現首批患者的海鮮市場的一名病人身上獲得。基因組分析顯示,該病毒與此前在中國蝙蝠體內找到的一組SARS樣冠狀病毒密切相關。
  •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答《科學》雜誌31問
    我們一直在發表文章和公開數據,關於病毒溯源也有文章發表;我們正在通過多種方向和路徑做溯源工作。問:武漢病毒所可能是SARS-CoV-2源頭的說法使其在世界上備受關注。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稱,他「非常肯定」該病毒來自這一實驗室。這對您的實驗室有什麼影響?對您個人呢?
  • 美記者進入武漢病毒所 所長駁斥:我們被當作替罪羊
    【武漢病毒所所長駁斥新冠病毒起源陰謀論:很不幸,我們被當作替罪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0日報導,上周五,該媒體的記者獲準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並與正在查明新冠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進行交談。  至於該株病毒與新冠病毒的進化關係,石正麗表示,他們團隊沒有接受過生物信息學專業培訓,沒有計算過RaTG13和SARS-CoV-2之間的進化距離。她認為從自然宿主攜帶的冠狀病毒進化到SARS-CoV-2應該是經過一個或者多個中間宿主的傳播。  她回答時援引了這方面的權威解釋。冠狀病毒是最大的動物RNA病毒之一,其基因組長達3萬個核苷酸。
  • 美記者進入武漢病毒所 所長駁斥:我們被當作替罪羊
    至於該株病毒與新冠病毒的進化關係,石正麗表示,他們團隊沒有接受過生物信息學專業培訓,沒有計算過RaTG13和SARS-CoV-2之間的進化距離。她認為從自然宿主攜帶的冠狀病毒進化到SARS-CoV-2應該是經過一個或者多個中間宿主的傳播。
  • 海洋所科研人員繪製完成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在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定義中,基因組是生物體所攜帶的遺傳信息總和。包括單倍體細胞核、細胞器或病毒粒子所含的全部DNA分子或RNA分子。基因組包含了DNA的基因區和非編碼序列,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能夠傳遞給下一代。人類基因組由30億個鹼基對組成,於2000年6月完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 病毒某些部位97%同源!但管軼等論文所涉穿山甲來源與武漢華南海鮮...
    第一財經記者電話聯繫到廣西醫科大學胡豔玲教授,她向第一財經記者強調,所謂的97%同源,是指穿山甲冠狀病毒某些部位(RBD)與人類冠狀病毒的同源性最高達到了97%,並不是全基因組的同源性。值得注意的是,RBD這部分包含了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方式。胡豔玲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所研究的這批穿山甲,與此前華南農業大學團隊的穿山甲樣本不同,也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沒有關係。」
  • 年輕的武漢病毒所所長接受採訪回應陰謀論! !
    新冠病毒從武漢病毒所洩漏的傳言是否屬實?新冠病毒和2018年發表於自然雜誌的論文中提到的病毒有什麼關係?武漢病毒所裡有活病毒嗎?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在採訪中一一解答。CGTN記者Hu Chao(以下簡稱CGTN):這次疫情發生以來,外界一直有一種這樣的聲音和說法,認為新冠病毒是從我們武漢病毒所洩露的,才引發了這次全球流行的這樣一種疫情。您怎麼看這個問題?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這種說法完全是無中生有的。
  • 武漢病毒所開創棉鈴蟲病毒殺蟲劑研究新局面
    近30年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以下簡稱「武漢病毒所」)  針對農藥帶來的負面效應,深入研究,持續攻關,致力於國內高效無公害的新型棉鈴蟲病毒殺蟲劑等生物農藥的研發。經過多年努力,該所研製的新型農藥具有殺蟲率高、作用專一、藥效持久、不產生抗藥性等優點,並獲得廣泛使用。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專家:需公開基因序列
    2月7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答《科學...
    答:我們是在2019年12月30日第一次接觸到新冠病毒樣本,當時我們收到的是「不明原因肺炎」的臨床樣本。隨後與國內其他機構迅速開展平行研究,在較短的時間內鑑定了病原,並於2020年1月12日及時通過世衛組織向全球公開了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在那之前,我們從未接觸、研究過這個病毒,也並不知道它的存在。
  • CGTN對話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
    當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個別西方政客為達某種政治目的,開始大肆宣揚各種病毒陰謀論。「新冠病毒是從武漢病毒所洩漏的」,就是其中一種。隨著國際學術界逐漸達成「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這一共識,此類陰謀論也隨之破產。近日,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接受了CGTN的專訪,就一系列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