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12nm超越Intel果然不俗!電壓驟降 超頻更輕鬆

2020-12-04 驅動之家

多年來,先進的製造工藝一直是Intel的殺手鐧,但如今卻陷入尷尬境地,10nm工藝已經遲到了三年,而且還要繼續等待,弄不好得2019年下半年才能大規模量產。

相比之下,對手們卻是銜枚疾進,臺積電、三星都正在投入7nm工藝的量產,AMD也用上了12nm,第一次在數字上超越了Intel。

雖然不同家的工藝沒有直接可比性,Intel的在技術上確實也相對先進不少,但是能拿出來讓客戶認可,就是硬道理。

AMD銳龍二代使用的12nm,其實就是GlobalFoundries 14nm的優化升級版,有些類似Intel的14nm+、14nm++。

AMD表示,12nm大大提升了電晶體性能,最高工作頻率提高了200MHz,同時全核頻率降低了約50mW,同等頻率下功耗降低11%,同等功耗下性能提升16%。

從產品規格看,二代銳龍確實在保持功耗基本不變或略有提升的情況下,實現了頻率的大幅提升,多核心加速也更高。

GamerNexus對比測試了銳龍7 1700、銳龍7 2700X兩代產品的頻率/電壓曲線,證實12nm的效果確實相當明顯。

1700在全核3.5GHz頻率下的最低電壓為1.069V,此時內部核心溫度49℃,EPS12V電路電流為7A,對應功耗86W。

2700X則只需要0.906V電壓,降低了多達15%,溫度也僅39.8℃,電流降至5.6A,功耗約69W,節省了20%。

隨著頻率提升,2700X始終都只需更低電壓即可穩定運行,4GHz頻率下為1.162V,1700則需要1.406V,仍然差了15%。

再往上超,1700配原裝散熱器就跑不動了,2700X則能繼續達到4.1GHz,對應電壓1.244V。

接下來給2700X換一個更好的Tt散熱器,可以一路超到4.2GHz,此時電壓仍然只有1.381V,相比於4GHz 1700也低了2%!

不過頻率超過4.1GHz之後,2700X表現不是很穩定,偶爾會崩潰,尚不清楚是達到了超頻極限,抑或測試樣品體質問題、散熱問題。

但無論如何,銳龍二代憑藉新工藝和優化架構,運行所需電壓更低,對應的功耗和發熱量也更低,對超頻也更有利。

1700頻率/電壓對應表

2700X頻率/電壓對應表

相關焦點

  • AMD 12nm:電壓驟降 超頻更輕鬆
    相比之下,對手們卻是銜枚疾進,臺積電、三星都正在投入7nm工藝的量產,AMD也用上了12nm,第一次在數字上超越了Intel。雖然不同家的工藝沒有直接可比性,Intel的在技術上確實也相對先進不少,但是能拿出來讓客戶認可,就是硬道理。
  • 突破intel十代酷睿官方限制,ASRock主板支持非K CPU超頻!
    技嘉Z490主板如果看過此次intel十代酷睿處理器全系規格的朋友應該知道,本次的酷睿i3缺席了帶K的超頻版本,而其他型號則是在九代酷睿上做出了核心、線程數和頻率的提升,由此以來十代酷睿處理器所需要的散熱和供電自然就要加強
  • Intel i7-4790K超頻測試
    不過顯然截圖裡的CPU-Z電壓檢測出錯了,1.9V是Haswell處理器VID電路的前段電壓,而不是真正的CPU Vcore電壓。據了解,此時的CPU電壓應該是在1.55V左右。國內知名極限超頻玩家冠希(右)、蝦餃(左)點擊進入CPU-Z認證頁面  四核八線程全開的時候,4790K在1.5V的電壓下成功超頻至4.8GHz,Fritz西洋棋測試得分18341,比默認頻率下的得分成績提升接近13%BIOS設置截圖超頻至4.8GHz後的Fritz得分:
  • 什麼是電壓驟降?
    電壓驟降一般採用保留電壓和持續時間來說明。電壓驟降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中的定義是,在電力供電系統中電壓的工頻有效值突然下降到了其額定值的10%-90%,並在隨後短暫的1min中之內恢復正常的工作狀態。電壓驟降對許多用戶特別是公共、民用建築用戶的影響很小,有的甚至覺察不出它的發生。
  • intel CPU後綴英文字母含義,簡單科普一下,想知道的趕緊看過來
    在intel處理器中,我們常見的處理器型號後綴名為F、K、S、T、X等,其中K後綴名最為常見,代表支持超頻;X後綴代表高性能處理器,而T代表超低電壓,F則代無核心顯卡。T後綴的CPU在功耗上更加低,降至45W或更低,頻率也比S後綴的更低。比如2.5GHz-3.7GHz的i7-4770T(對比i7-4770K為3.4GHz-3.9GHz)。
  • Intel千元級支點 10倍頻E7300超頻測試
    但同樣為頂級雙核Core 2處理器,X6800的背面阻容元件卻多於規格更高,性能更強的E8500,這可能得益於45nm工藝的進步,不需要過多的控制便可保障處理器的正常運轉。使用鎂光D9顆粒,支持EPP功能的DDR2-1066 1GB×2套裝可以在雙通道模式下輕鬆爬升至DDR2-1200,為本次對E7300的外頻能力嘗試拓寬道路。
  • Intel Skylake i7-6700K超頻實測:還算有良心!
    300MHz,同時內存超頻也大幅度改進,調節幅度縮小到100/133MHz。,既可以讓主板廠商在供電上繼續發揮,也降低了處理器本身的複雜度,包括超頻和供電、散熱等各個方面,不過傳聞再下一代要再次整合,真折騰。
  • 為了極致性能 超頻玩家裝機應該怎麼配
    又例如現在的一些主板當檢測到你放入可超頻的CPU之後可以智能調節電壓讓CPU到一個更高的運行頻率從而使玩家獲得更好的性能。  正式由於超頻這樣可以使低端產品性能達到或者超越高端產品的特性,廠家也開始大範圍封鎖超頻,手頭上可以超頻的產品是愈發的少了,想超頻的入門門檻也更高。但是即使這樣也阻擋不了玩家挑戰自我的熱情。
  • 初代銳龍免費升級12nm Zen+!實測零缺點
    AMD就這麼幹了,初代的銳龍5 1600、銳龍3 1200先後從14nm工藝、Zen架構換成了12nm工藝、Zen+架構,而且價格不變。 油管博主ERGamer近日就評測了一顆新版銳龍3 1200,結果驚喜得讚不絕口。
  • Intel超頻神器讓大家失望了
    第[01]頁:[i7-4790K超頻、溫度實測(一)]第[02]頁:[i7-4790K超頻、溫度實測(二)] Core i7-4790K憑藉改進的材料、更高的頻率被視為超頻玩家的新寵,傳說中的風冷5GHz時代似乎又來來臨了,真的麼?
  • ROG C6H主板助銳龍AMD Ryzen 5 1600X超頻至5.9GHz
    一個月前,華碩ROG CROSSHAIR VI HERO(簡稱C6H)主板曾助力銳龍AMD Ryzen 7 1800X在8核心16線程運行狀態下成功超頻至5.8GHz,創造了3個全球第一的傲人成績。本月,ROG C6H主板又助力銳龍AMD Ryzen 5 1600X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繼續展現著無與倫比的超頻性能。
  • 驍龍865超頻版和驍龍888處理器哪個性能功耗更強
    驍龍865超頻版和驍龍888性能哪個更好?這兩款處理器哪個性能功耗更強呢?不少小夥伴們還不是很了解,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驍龍865超頻版和驍龍888處理器的詳細對比測評,對這兩款處理器感興趣的歡迎前來查看一下。
  • 超頻因你而精彩,七彩虹C.NF400 RAID主板
    "Colorful Magic"魔法超頻技術,提供了豐富的超頻調節功能,打造了其強悍超頻潛質。,實現了安全而易用的超頻操作,從而將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限。ATXP1是一顆超頻/保護二合一的Super PLL晶片,在保證CPU不會因為電壓不穩定而出現燒壞CPU之下,對CPU、內存和AGP等進行分頻設定、電壓調節。
  • 電壓驟降管理是改善電能質量的重要環節
    這些因素造成許多擾動,如衝擊、低功率因數、電壓驟降、諧波畸變、斷電、閃變以及信號電壓等,為了提高電能質量,有必要對電壓驟降進行管理和控制。電壓驟降管理是改善電能質量的重要環節① 供電系統單位解決工作電壓臨時降低難題維護一切正常電力工程,管理路線和機器設備自然環境,必需時選用地底電纜線減少汙染環境② 提升常見故障解決能力和水準,適度提升過流保護設備,當工作電壓驟降時,馬上斷開電源電路,減少對客戶的電氣設備危害
  • 主板BIOS的一些超頻、電壓、晶片組、內置設備的常用的設置
    大家好,我是波仔,今天我們接著上期分享的文章繼續分享,我們今天來分享一下主板BIOS的一些超頻、電壓、晶片組、內置設備的常用的設置。BIOS的常用設置下面將介紹BIOS中的常用設置,如設置CPU、內存超頻、設置電壓、設置USB設備、設置晶片組,設置內置設備、設置設備啟動順序、設置U盤啟動及載入默認設置等。
  • 電能質量問題-晃電、電壓暫降/驟降與低電壓穿越的區別?
    晃電是指因雷擊、短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電網短時電壓波動或短時斷電的現象。供電系統產生晃電的基本類型有:電壓驟降、驟升、短時斷電、電壓閃變。電壓驟升,持續時間0.5個周期至1min, 電壓上升或下降至標稱電壓的1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