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如何形容AMD現在的良心了,發布三年的產品還能免費升級新工藝、新架構,這種好事兒誰敢想?
AMD就這麼幹了,初代的銳龍5 1600、銳龍3 1200先後從14nm工藝、Zen架構換成了12nm工藝、Zen+架構,而且價格不變。
油管博主ERGamer近日就評測了一顆新版銳龍3 1200,結果驚喜得讚不絕口。
升級後的銳龍3 1200規格完全不變,還是4核心4線程,基準頻率3.1GHz,最高加速3.4GHz,二級緩存2MB,三級緩存8MB,熱設計功耗65W,不過產品編號末尾兩位字母從舊版的AE變成了AF。
本次測試使用了技嘉B450M-S2H主板、英睿達DDR4-3600 8GB×2內存、微星GTX 1060 3GB Gaming X顯卡等平臺配置,BIOS中直接將倍頻拉到40x,就可以穩定超頻至4GHz。
CineBench R20多核心測試,默頻提升15%,超頻後達到33%,接近i3-9100F。
CineBench R15多核心測試,默頻提升17%,超頻後達到36%,已經遠超i3-9100F。
CineBench R15單核心測試,默頻提升13%,超頻後達到31%,戰平了i3-9100F。
CPU-Z多核心測試,默頻提升15%, 超頻後達到35%,秒殺i3-9100F。
UserEnchmark測試,超頻後再提升15%,可能是因為該測試明顯偏向Intel,未作橫向對比。
西洋棋測試,默頻提升9%,超頻後達到25%,相比i3-9100F還略差一些。
7-Zip測試,默頻提升達55%,超頻後79%,有點難以置信。
遊戲測試跑了《GTA5》、《PUBG》、《CSGO》等,都可以在1080p高畫質下獲得穩定幀率。
平臺功耗待機45W左右,滿載大約115W,而超頻後滿載也不過135W左右,幾乎沒付出什麼代價就額外獲得了大幅性能提升。
優點總結:
傑出性價比、史上最便宜4核心、12nm新工藝和Zen+新架構、遊戲性能突出、比舊版大幅提速、解鎖可超頻、幾乎每塊主板都能超至4GHz、功耗很低、釺焊散熱溫度很低、內存可輕鬆跑到DDR4-3600、綜合性能勝過i3-9100F、AM4接口兼容良好。
缺點總結:
這個價位上找不到!
處理器處理器,AMD顯卡同樣送來了免費福利。
AMD日前在官方社交平臺推廣RX 5600 XT的新BIOS,鼓勵用戶升級,官方還貼心製作了一張圖表,列出非公卡中哪些可以在線升級,哪些出廠就是新BIOS。
新BIOS最大的變化就是將顯存頻率從12GHz加速為14GHz,即15%,同時功耗牆從150W拉到160W。
另外,不同非公卡的GPU基礎、加速頻率也有同步程度提高。
以之前藍寶石的調教為例,核心遊戲、加速頻率分別從1560MHz、1620MHz來到1615MHz、1750MHz,幅度分別達3%、8%。實測在FireStrike Extrme中,也就是2K分辨下,提升幅度甚至達到11.3%,FS套件跑分平均都有10%以上的增加,可謂非常給力。
性能解鎖後,RX 5600 XT(國行指導價2099元)對比RTX 2060顯得更具競爭力,況且還是7nm先進工藝下的產品,你覺得呢?
說完現在的,再看看未來的。
除了桌面版的7nm銳龍APU,AMD的7nm Zen2家族經過一年的布局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今年的重點將轉向新一代處理器,也就是7nm+工藝的Zen3,而且這一次是銳龍4000桌面版、銳龍Threadripper 4000及EPYC三大系列全面出擊。
AMD早前承諾每年都會推出CPU新品,從2017年到現在確實做到了,銳龍3000系列去年首發了7nm Zen2,今年的銳龍4000桌面版則會升級到臺積電第二代7nm工藝7nm+及Zen3架構。
根據之前的爆料,Zen3架構雖然核心數不會繼續增加,但內部變化不小,單個CCX將會擁有8個核心,可以充分利用32MB緩存,而現在的銳龍處理器單個CCX是4個核心,2個CCX組成一個CCD。
加上其他改進,Zen3架構預計IPC性能提升10-15%,再考慮到7nm+工藝對功耗及頻率的提升,預計Zen3這一代的性能會全面領先。
除了架構、工藝升級,AMD今年的產品組合也會很給力,會同時推出面向主流市場的銳龍4000桌面版、面向HEDT發燒友的銳龍Threadripper 4000及面向數據中心市場、代號Milan的EPYC(應該是EPYC 7003系列)處理器,三大產品線同時升級。
對玩家來說,今年最重要的當然是銳龍4000的桌面版,而且還會搭配新一代600系列晶片組,有X670、B650、A620等全新主板適配,全面支持PCIe 4.0不用說,還會支持最新的USB4規範。
銳龍4000系列將是AMD最後的AM4平臺,再往下的Zen4不僅會升級5nm工藝,還會更換新的插槽,預計會支持PCIe 5.0及DDR5,不過那要等到2022年左右了。
有趣的是,傳聞多年的「逆向超線程」一直停留在傳說中,但是AMD的確考慮過單核心四線程技術。
去年9月份,網絡爆料稱AMD的Zen3架構會支持SMT單核四線程技術,隨後AMD就闢謠了。不過AMD確實考慮過四線程技術,只是並非Zen3,而是Zen4架構Genoa上。
SMT多線程技術提升了CPU的多任務能力,目前使用的主要是SMT2單核雙線程,性能增幅在20%-30%左右。如果是SMT4單核四線程,那性能不是更高?
單核四線程技術其實並不新鮮,IBM在自家的Power處理器上已經應用多年,1個核心能夠支持4個線程,其24核Power 9就能實現96線程的超強實力。
不過AMD及Intel兩家X86公司並沒有應用四線程技術,估計是考慮到效率問題吧。
現在沒用不代表AMD沒考慮過,只是傳聞對象從去年的Zen3變成了現在的Zen4架構。最新爆料找到了之前沒洩漏的AMD CPU路線圖(更新:圖片真偽目前還沒確定,有信息說是假的),上面就提到了下下代的Genoa熱那亞處理器考慮過SM4單核四線程技術。
與此同時,Genoa還支持DDR5、PCIe 5,還有全新的SP5插槽、S-Link總線等等。
不過這張路線圖中的Genoa處理器寫的還是Zen3核心,工藝也是7nm+,並非現在的5nm Zen4,由此看來這個路線圖實際上是早期,跟現在的設計並不相符。
考慮到AMD目前還沒有完全揭秘Zen4架構,要到2022年才能推出Genoa處理器,也許四線程技術還有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