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2020-07-15 翁啟宇

研究現存人類種族的演化一直是人類學的熱門話題,目前科學家通過研究人類基因組中的線粒體 DNA 與 Y 染色體 DNA已初步得出現代人類的遷移演化進程。根據遺傳學原理,人類細胞決定遺傳性質的物體被稱為染色體,每個人都有 46 條染色體,其中 44 條為常染色體,X、Y 為兩條性染色體。XY 組合的為男性,XX 組合的為女性,男性身上特有 Y 染色體 DNA,因為 Y 染色體 DNA 只能父子相傳,所以Y 染色體 DNA表現為父系遺傳。而線粒體中的遺傳物質線粒體DNA雖然男女都有,但只有女性的的線粒體基因能隨其卵子遺傳給後代,因此線粒體DNA表現為母系遺傳。通過檢測現代人的線粒體 DNA 與 Y 染色體,就能弄清各種族,乃至各民族的血緣關係與遷徙路線。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y染色體遷移圖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線粒體 DNA遷移圖


分子人類學表明,歐洲70%的男性都R下的R1類型,而R1是在大約1萬年前進入歐洲。而歐洲女性97%的的母系祖先都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到45000年前冰河時代的7個不同女人,這7個「歐洲祖母」除了最年輕的j 外,其他都誕生在歐洲境內,女兒最多的母系祖先h 大約誕生於2萬年前的法國,早於R1進入歐洲的時間,至於R1最初的原配反而在今日的歐洲難尋蹤跡。也就是說大多數歐洲男人和歐洲女人都不是原配,是R1系人群替代了大部分早期的歐洲男人,並搶走了他們的女人作配偶。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R1的後代主要為使用印歐語系的族群,所以 R 1人群又常被稱為印歐人。印歐人是使用印歐語系人群的總稱,印歐語系包括日耳曼、拉丁、凱爾特、斯拉夫、印度、伊朗等諸多語族,語言學界認為這些語族彼此之間具有親屬關係和相似性,都是從「原始印歐語」分化出來的。原始印歐語的起源目前尚存爭議,主要存在兩種假說,即「庫爾幹假說」(Kurgan hypothesis)和「安納託利亞假說」(Anatolian hypothesis)。「安納託利亞假說」認為印歐語系語言起源時間較早,是於公元前7500年到公元前6000年間在安納託利亞地區發展開來。而「庫爾幹假說」則認為,印歐語系最初是在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間隨著畜牧業而發展和傳播開來,這也是目前最被廣為接受的有關印歐人起源的學說。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印歐人的起源與擴張


「庫爾幹假說」通常又被稱為「墳冢假說」,根據這一假說,古印歐人最早應生活在特裡波利耶文化以東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的東歐大草原(又稱南俄羅斯草原)上,主要以牧牛為生,並從事少量的耕作。東歐大草原氣候適宜、水草豐富、地勢平坦,是捕獵遊牧的理想勝地。在這裡發現的「墳冢文化」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印歐人的考古文化,該文化因印歐人用石頭或木頭築成的房屋狀圓頂的墳冢而得名。

由於印歐人主要靠畜牧為生,所以他們和蒙古人一樣逐草而居,「墳冢文化」呈現隨季節和水草遷移的特點,沒有發現大規模的定居點。原始的遊牧部落往往是半農半牧或半獵半牧的,畜牧往往依附在種植或狩獵的基礎上,這是因為人類自身移動的距離有限,無法實現大規模的遷移放牧。在車輪這項交通革命發生之時,印歐人實現了另一項交通革命——馬匹的馴化。當時的東歐平原上活躍著奔跑迅速、性格溫順的歐洲野馬,對世界上所有人工馴養馬種的 DNA 檢測結果表明:世界上所有的人工馴養馬種都來源於哈薩克和東歐草原上的歐洲野馬。而考古遺址上也證明了這一點,已發現最早馴化了馬出現在烏克蘭第聶伯河東岸,年代約公元前 4200年。在烏克蘭德累夫卡遺址也發現了約公元前4000年馬嚼子磨傷的馬牙和鹿角做的馬嚼子,這些都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馴養馬匹的證據,在以後的印歐人遺址中又發現了最早的家馬骨骼。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歐洲馬


馬的馴養解決了空曠原野的交通運輸問題,在一些乾旱不適合種植的地區,畜牧業開始完全脫離農業和狩獵快速發展起來,從中國東北到中歐的遼闊草原地區興起了遊牧文化。馬可以說是古代最有影響力的牲畜,古代遊牧民族正是靠馬匹徵服人口超過自己千百倍的農耕民族。相比農業,完全靠遊牧為主的生活需要有大面積的天然牧場,而且要隨著水草遷移,所以遊牧地區的人口密度非常低,每平方公裡內往往只有1—5人,如此低的人口密度和四處遷移的生活方式自然難以形成發達的文明。由於遊牧經濟產品單一,所以他們經常靠著戰馬這項古代最重要的軍事優勢,侵掠物產豐富的農耕民族,這種局面直到火器革命粉碎騎兵階層之後才發生改變。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印歐人的戰車


除了馴化馬匹,印歐人還將笨重的四輪車改裝成輕便的能夠靈活轉向的兩輪車,高大的馬和輕便的兩輪車組成的馬拉戰車,其威力遠比其他地區的牛車和驢車更強悍迅捷,這為他們日後的大遷徙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由於印歐人所處的東歐大草原與歐洲最早的青銅文化發源地高加索山脈的邁科普文化[1]相連,所以印歐人也成為最早一批掌握青銅武器的歐洲人。手持青銅武器,駕馭馬拉戰車的印歐人,就此開始了大規模的種族遷徙。

從進入新石器時代起,歐洲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區域,一個是東歐的原始印歐語文化區,另一個是由非印歐語居民佔據的古歐洲區。東部的印歐民族過著遊牧或半遊牧的生活,經濟生產力較為落後,但尚武好戰;而西部的非印歐語居民則過著定居的農業生活,經濟生產力較為發達。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東部較為落後卻好戰的印歐遊牧民,憑藉著青銅武器和馬拉戰車的軍事優勢逐步徵服了西部非印歐語居民。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印歐人墳冢文化遺址中的青銅器

在歐洲,印歐人向四方分化為好幾支,一支向南穿越喀爾巴阡山脈,進入巴爾幹半島,形成希臘和色雷斯人;一支向西南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形成拉丁人;一支向西進入法國、英倫三島,形成以高盧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為代表的凱爾特人;一支向中北歐擴張,形成以德國人和北歐人為代表的日耳曼人;一支向北進入波羅的海,形成以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為代表的波羅的人;還有一支進入中東歐地區形成以羅斯人(包括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捷克人為代表的斯拉夫人。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這些入侵的印歐人取代了當地土著,成為歐洲的主人,使歐洲大規模「印歐語化」[2],而首先遭殃的就是和印歐人地理位置相連、同處烏克蘭平原的特裡波利耶文化。在印歐人侵略浪潮的衝擊下,歐洲內陸的定居農業文化陷入嚴重倒退,一直到千年以後的文明時代才出現人口與特裡波利耶文化時期相當的城市。隨著印歐人徵服了整個歐洲大陸,歐洲土著中的男性有許多都被驅逐或殺害,而歐洲土著中的女性則被徵服者所佔有。印歐人進入歐洲時,他們的數量極少,遠不能與歐洲土著的數量相提並論,在以後的數千年裡,印歐男性在徵服歐洲過程中,不斷娶歐洲土著的女子為妻,乃至冷落了自己帶來的原配。最終,印歐男人取代了大部分歐洲土著男,而歐洲土著女則完全取代了印歐人的原配。因此從基因角度上說,這到底是印歐人徵服了歐洲?還是歐洲土著女徵服了印歐人的男性?歷史上的徵服者表面上看往往都是男人,但笑到最後的有時卻是女人。

歷史連載:歐洲的男人與女人在史上並非原配?從印歐人起源說起



[1] 高加索山脈的邁科普文化(Maykop culture)時間約為公元前 3700 ~前3000 年,在邁科普文化遺址中發現有世界上最早的青銅劍和其他一些青銅物品,其年代與伊朗早期青銅器大體相當,同為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冶煉砷青銅。高加索山脈就在伊朗高原北部,因此有許多考古學者認為伊朗——高加索一帶共為青銅冶煉技術的起源地,西亞的砷青銅冶煉術正是經高加索山脈的邁科普文化傳播到歐洲內陸。

[2] 直到古典時期西歐依然還存在大量非印歐語的民族,如西班牙的伊比利亞人、義大利的伊特魯裡亞人。西歐完成印歐語化要等到羅馬帝國全面徵服以後,不過直到今日,在西班牙和法國邊境山脈地區依然存在非印歐語族的巴斯克人。

相關焦點

  • 從分子人類學看現代人的起源與遷徙7——印第安人與印歐人
    之所以印第安人和東亞人長得更像,是因為他們都有共同的母系祖先N與M,當時在西伯利亞生活著新亞洲人N,及老亞洲人C3,Q要橫穿西伯利亞抵達美洲,不可避免要與新老亞洲人發生通婚和戰爭,如今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父系基本全都是Q,但是其母系既有新亞洲人原配N下面的A、B,也有老亞洲人原配M下面的C、D,而A,B、C,D也正是中國人母系的主體類型,可知印第安人與中國人算得上表親戚,因此兩者之間也擁有較為相似的外貌
  • 地球上本來沒有人,那第一個男人和女人是怎麼誕生的?
    首先必須要了解「進化」一次的真正概念,才能明白是不存在第一個男人和第一個女人概念的。研究生物進化對象並非是個體,而是一個種群,從古猿到現代人類假如共需要改變100個性狀,但這並非是有一個單一的個體完成的。
  • 白鹿原:一個女人與四個男人的情愛糾纏,權勢面前,身體一文不值
    一個女人和四個男人的情愛糾纏田小娥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之一,她這一生與四個男人有過命運的糾纏,可是在權勢面前,她的身影過於渺小,一生追逐與期盼的愛情,最終讓她成為了白鹿原上的一抹悲劇。田小娥的第一個男人,是快70歲的郭舉人。明明她的父親是一位秀才,卻把自己的女兒「賣給」快70歲的郭舉人做小妾。
  • 男人都是女人生的,那世界上第一個女人是哪來的?
    東方神話中,人由女媧捏出來的,第一個捏的是仿造自己的女人。第一個男人同樣也是捏的,女媧一次性捏了一大堆人。 在西方神話中,上帝先是按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亞當,怕亞當太寂寞,於是用亞當的肋骨又造出了夏娃。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造人神話,但神話畢竟神話。
  • 稀奇古怪的催情偏方 女人迷得神魂顛倒
    午夜時分,當你打開電視,你通常會看到鋪天蓋地的催情產品廣告,有藥物的、有食物的,甚至噴霧劑的,它們並非沒有科學依據,而且很多催情產品在男女房事上面還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史上最稀奇古怪的催情秘方:  1、木乃伊粉  20世紀初的20年代,歐美不少藥店裡都備有木乃伊粉。
  • 斯巴達人的婚姻,男人靠幽會洞房,女人覺得丈夫不帥可以另尋新歡
    首先,斯巴達軍隊裡的男人20歲正式參軍,這個時候可以和女方訂婚,但是訂婚後是不允許和女方住在一起的,估計是為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直到30歲的時候才可以結婚,不過他們30歲還必須待在軍營生活,直到60歲才能退役,但是退役後也是預備軍人。結婚後男人還不能和女方住一起,那他們如何繁衍後代呢?
  • 人類歷史上,到底是先有男人還是女人,科學家在木瓜裡找到答案
    依據生物學家的測算,人類文明大概早已擁有46億年,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悠長的演化歷程,相對於人類起源依然是科技界熱衷於探討的熱議話題。人到底是如何出現的,非常值得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西方國家覺得人們是由造物主造就的,而修真一樣存有著女媧造人那樣的傳說故事,可是無論修真還是西方國家,也許都應當思考一個難題,那便是人類的歷史上到底是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
  • 歷史連載:史前農夫是如何徵服歐洲的
    在冰河時代末期,歐洲曾經是狩獵者的天堂,創造「狩獵者文化」的克羅馬農人曾經在歐洲活躍一時。歐洲人在過去一直將擅長狩獵的克羅馬農人視為自己的祖先 ,但現在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歐洲人都並非克羅馬農人的後代,一群來自亞洲的農夫將徹底改變歐洲的人口結構。在歐洲狩獵文化盛行的同時,在亞洲的黎凡特地區,因為狩獵、採集資源的枯竭,引發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農業革命。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男人和女人誰先出現?
    男人女人哪個先出現這個問題和大家一直爭議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一樣的,其根本在於物種的起源。我們的祖先——南方古猿我們於猩猩的祖先同微森林古猿。初中的生物學告訴我們,人類的祖先是800-10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
  • 到了多少歲,男人就不「需要」女人了?男人們的回答出乎意料之外
    那麼,到了多少歲,男人就不「需要」女人了?男人們的回答超出女人意料之外。 結婚快20年,中間也因為我沾花惹草,吵到要鬧離婚,但外面的女人都是衝著我的錢來的,對我沒有真心,至少妻子是原配,從年少陪到中年,多少有點情分。 在我生病時,是妻子照顧我,年紀大了,越看重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加上孩子,我越來越覺得妻子才是對我最好的人。
  •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的男人,還是先有的女人?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那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蛋是雞生的,雞又是從蛋裡孵出來的,所以人們搞不清楚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直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今天說的這個問題也有點類似,大家覺得這個世界是先有的男人,還是先有的女人?
  • 輕易被男人追到手的已婚女人,並非情有可原,與這三種心理有關
    對於大多數已婚女人來說,婚姻是她們的第二次生命,帶給她們安全感和歸屬感,所以進入婚姻便倍加珍惜。然而,有些女人卻因對婚姻的不滿,而做出有辱自己尊嚴和名聲的事,明知已婚身份,卻還要接受丈夫以外的男人的追求。
  • 男人為什麼會找「小三」?4個已婚男人說出真實感想
    喜新厭舊,這是很多男人都會犯的毛病。為此他們付出了許多的代價,比如和原配的婚姻破裂。而這些男人,他們自身的破裂以後,大多會選擇跟「小三」結婚,為什麼呢?聽聽這幾個男人的回答,截然不同。@龔先生,33歲:情人比原配體貼多了,更懂得關心我我和原配結婚三年,最後以我的背叛而離婚。以前我沒錢的時候,原配就跟我分手過。後來我發達了,她又回來找我要同我結婚。當時因為家裡人一直催,我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
  • 曝《如懿傳》阿寶插足已婚男,現場被抓場面混亂,原配還挺著孕肚
    10月16日,多家媒體報導,《如懿傳》女演員疑似做小三,被原配挺5月孕肚抓個正著,日籍老公一直喊不要 視頻中一女子挺著孕肚拉扯躺在床上的女人,而另一邊一個赤裸上身的男人喊著不要,順便還擋住挺著孕肚的女人,除這三人外,視頻中後面還出現一位穿著白色衣服的男子,試圖拉住赤裸上身的男人,場面十分混亂。
  • 男人女人的本質是什麼?
    為了更透徹的了解男女關係的本質,要從宇宙萬物的發展和演變規律說起。男女關係的本質從自然科學來說是通過「愛」互相吸引,通過「性」達到繁衍的目的,不斷的繁衍使生物的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延續。生物的延續是通過雌性和雄性共同完成的。這是世界發展的基礎和生物延續的自然規律。男性與女性的關係到底是什麼?中國最早的自然學說《易經》裡面用一陰一陽學說詳細描述了「宇宙」發展規律。一陰一陽是宇宙發展的基礎。
  • 女人要想真正吸引一個男人,並非顏值,而是懂得抓住他的「軟肋」
    每個人都會有軟肋,當然男人也不例外。所以當女人真正想要吸引住一個男人話,並非只有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漂漂亮亮這種方法,還有一種就是要懂得抓住他的「軟肋」。因為容顏再美,也終究會有消失的一天,所以抓住男人的「軟肋」,讓把他所有寵愛都給你。
  • 男人為什麼迷戀絲襪? 男人為什麼喜歡女人穿絲襪?
    男人為什麼迷戀絲襪? 男人為什麼喜歡女人穿絲襪?時間:2016-05-10 08:47   來源:壹心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人為什麼迷戀絲襪? 男人為什麼喜歡女人穿絲襪? 絲襪的流行,雖說只是一種服飾的流行,但可以感覺到其中所蘊含的不同於一般服飾流行的隱含韻味。
  • 書摘2|人類簡史之文明的起源
    人類的歷史離不開吃。哪裡食物豐足,人們就遷徙到哪裡去安家,所以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生物尋覓食物的歷史。人們提了許多問題,有人則懇切地走上前來,盡其所能地加以解答。古埃及人把這些負責解答問題的人稱為「祭司」,於是他們就成了思想的導師,在社會中贏得廣泛的尊重。他們學識淵博,人們便把文字記錄這一神聖的任務託付給了他們。
  • 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什麼樣的女人才合乎標準
    「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是少不了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娶妻要娶怎樣的妻子?想必這是不少男人共同的疑問。其實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世上有五種女人一定要娶。究竟是哪五種女人?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 女人進行這個運動曾經被視為不道德!我國只在此項目拿過一枚金牌
    說到自行車運動的起源就先要提一下自行車的發明,在18世紀末,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了最早的自行車,只不過最早形態的自行車還沒有完整的驅動和轉向裝置,需要騎車的人自己用雙腳蹬地才能前行,到了1818年,德國人德萊斯在法國巴黎發明了帶車把的自行車,雖然仍需要用腳來蹬地前行,但當時自行車已經開始廣泛地運用到了法國人的工作和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