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畢業的本科生,現在怎麼樣了?工資大概有多少?

2021-01-20 中國職場蛙

先自我介紹,男,單身,剛25歲,2018年本科畢業,機械專業,老家江西萍鄉,外號「追料章」。之所以有這個外號,是因為這一年半以來,我不是在追料,就是在追料的路上。目前在一家科技公司,供應鏈管理部門,公司總部位於北京,號稱最年輕的世界500強。

算下來,我應該是幽哥群裡面跳槽最頻繁的人之一了,畢業兩年半,換了三次工作,待過四家公司,混過央企/民企/外企。

我是2017年11月畢業前一年秋招時進的幽哥群,是通過史蒂芬的文章得知幽哥的。

2017年9月,我開始秋招找工作,主要目標是進入汽車行業。當時第一份offer是江鈴進出口公司的,月薪3500,一年16薪,職位是海外KD專員,公司在南昌。我覺得這個崗位挺牛逼的,因為有海外出差的機會。

所謂KD-knock down,就是指將零部件發到海外工廠去組裝整車,KD又分為CKD和SKD,completely knock-down全散零部件和semi knock-down半散零部件。關於KD,在海外有工廠的公司,應該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消費電子和汽車行業都有自己對應的KD業務模式。

第二個offer是東風本田的設備崗,工作地點在武漢,因設備崗要倒班,遂拒。

2017年10月底,拿到中車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offer,號稱年薪12萬左右,於是趕緊毀約江鈴進出口公司,與中車籤三方,央企。

公司在湖南株洲,株洲號稱中國電力機車之都和中國動力谷,是個以重工業起家的城市,航空方面,有中航608所/331廠;軌道交通方面,有中車集團旗下三家重要的一級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株機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株所)/中車株洲電機公司(簡稱電機公司)。

其中株機公司作為主機廠主要造和諧號/復興號/地鐵/磁懸浮等整車,旗下有多個如城軌/機車等不同的事業部;株所主要造核心部件,株所旗下有三大業務版塊,時代電氣/時代電動/時代新材,時代電氣主要造地鐵/火車/高鐵上的核心電氣部件,時代電動主要造電動大巴,時代新材主要做一些特殊材料和風電產品。時代電氣和時代新材已經上市,時代電動的電動大巴在國內已經排前三,僅次於宇通和比亞迪;電機公司主要生產地鐵和機車的牽引電機。

我被分到株機的機電分公司,機電分公司負責整個株機公司生產型設備的維修維保,被分到機電分公司也就算了,還被劃到負責塗裝設備的組去。汽車行業的人都知道,整車廠主要有四大工藝,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其實造火車也一樣,主要也是這四大工藝。

我當時為啥被分去修設備的邊緣部門?主要原因還是學校出身不好,我那一屆一共入職了270個左右的新進大學生,裡面研究生佔多數,985/海歸一大把,C9的也很多,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傳統軌道交通院校裡招來的,比如北京交大/西南交大/華東交大/大連交大/蘭州交大,華東交大/大連交大/蘭州交大雖然是雙非院校,但在軌道交通行業裡,這幾家比985還好使。

以株機公司為例,一把手董事長是華東交大畢業的,二把手總經理是大連交大畢業的。南昌大學這種末流211在株機公司的校招行程裡面,就是墊底的水平。不過話說回來,本科或者讀研選擇以上幾家交通院校,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畢業以後中車/鐵路局/地鐵公司隨便進。

我是2018年7月畢業當月入職中車株機的,公司針對新進大學生有近一個半月的集中培訓,包括公司歷史介紹/產品介紹/黨課等,還安排去工廠的各個車間參觀學習,現場學習公司的產品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一個半月,應該是我畢業之後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集中培訓是以小組方式進行的。我所在的組也是大佬雲集,有清華碩士,浙大本/海歸碩,西安交大本碩,等等。集中培訓結束後,我和三個「酒肉朋友」搞了個F4組合。

在我沒離職前,我們四個就經常一起吃火鍋/串串/燒烤,每次完事兒,我們都會回宿舍泡上一壺好茶,吹上一個小時牛逼再各自回去睡覺。

我2019年4月從中車離職,至今已過去一年半,期間我四次回株洲和三個好兄弟一起吃火鍋/燒烤/吹牛逼。但凡是出差地點離株洲近點,比如南昌/武漢等,我都會想方設法回株洲和那三個好兄弟聚聚。

言歸正傳,先說說我當時為啥要從中車離職。被分到維修維保部管塗裝設備以後,我一直憤憤不平,塗裝車間環境不好,工作日也經常沒啥事做,成天去車間晃悠,所以很想換個部門。

2019年年初,公司一級職能部門質保部計劃內招,我當時去應聘。質保部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出面找機電分公司總經理要人,但機電分公司不放人,內部轉崗失敗,所以我開始尋求外部突破。一波海投簡歷和幾次面試下來,拿到了消費電子大廠OPPO的採購崗offer,於是在2019年3月提出離職,2019年4月入職OPPO。

入職OPPO後,頭一個月啥也不做,只是在公司學習流程和企業文化。OPPO的核心價值觀和本分和結果導向。在後面的一年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兩點。一個月之後,領導開始安排任務,我當時是被分在攝像頭小組。

對手機來說,核心三大件是平臺/攝像頭/屏,最近幾年,手機上最大的改變就是攝像頭,從單攝變多攝,各種主攝/廣角/長焦/潛望/微距/景深等層出不窮,從200萬像素到1億像素,這也帶來了手機影像系統的革命性提升,DXO榜單上的評分也不斷被刷新。

華為從P20系列開始主打影像性能,其他幾家終端如三星/小米/OPPO/vivo/蘋果,在影像系統方面,也都有自己的建樹和賣點。

對供應鏈來說,攝像頭可以說是目前手機上最難搞的物料,結其構複雜/配置多,攝像頭模組廠如歐菲光/舜宇/三星電機很強勢,攝像頭模組的三大核心部件Sensor/Lens/VCM馬達,也都是難搞的物料,攝像頭原材料供應商也非常強勢。

CMOS image sensor的主要供應商有索尼/三星/豪威/格科微等,都是半導體行業的大佬,sensor涉及到晶圓製造和封測,這些製程涉及到供應商有臺積電/中芯國際/華天/晶方等。

目前半導體行業整體產能緊張,和手機攝像頭個數的增加有密切關係,半導體行業整體產能沒擴充多少,而攝像頭晶片的用量成幾倍增加,這也導致了如電源IC/屏driver IC等的緊缺,其他行業也波及。前段時間,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還因為汽車電子晶片缺貨導致停產。

Lens供應商如大立光和舜宇光學,也都是非常強勢的供應商,鏡頭行業門檻很高。近段時間,舜宇因進入蘋果的供應鏈體系而股價大漲,舜宇將從2021年開始給iPhone和iPad的廣角鏡頭供貨。

2019年5月中下旬開始,領導安排我去供應商那裡出差,去認識和採購工作強相關的人,比如供應商的業務/PMC/PM/品質等,同時也學習一下攝像頭的工藝製程。從此,正式踏入消費電子行業,開始996/007,瘋狂加班出差,端午/中秋/國慶/元旦/春節,這些法定節假日也加班,而且沒有加班費。

所謂結果導向,就是不管多晚,不管節假日,只要有問題,你都要立馬搞定。OPPO的項目經理/PMC/產銷部門很強勢,有問題很快就會捅到老闆那裡去,一個產線停線/耽誤項目上市的帽子扣下來,那壓力簡直泰山壓頂。

OPPO/realme/一加三個品牌一起,每年上百個項目,攝像頭還各種配置,所以攝像頭物料非常難搞。我在OPPO經歷過兩次項目集中上量,一次從2019年7月開始到9月結束,一次從2019年11月開始到2020年1月結束,兩次都去供應商那裡駐廠追料,期間都非常痛苦,各種缺料,各種被捅。

2019年12月的那次駐廠是最痛苦的一次,在寒冷的12月,去山東淄博沂源縣的一家供應商駐廠半個月,把供應商的VP抓到現場一起檢討,期間被ODM廠三次捅到採購總監那裡去,後面我領導也飛過來蹲了幾天,最後的結果也不算太好。

時間再快進到2020年1月,疫情爆發,緊接著就是一天到晚線上開會檢討供應情況,春節期間也如此,印象中,也就大年三十那天沒有處理工作方面的事。大年初一開始在家線上辦公,白天收集整理各種數據,模擬供應缺口,晚上和老闆們一起線上開會檢討,那段時間經常搞到晚上12點。

疫情期間我開始投簡歷,3月份的一個下午,萬寶盛華的一個獵頭打電話過來,說有一個蘋果外包的工作機會,崗位是GSM-global supply manager,估計因為這是個外包崗位,所以要求不高,兩輪面試下來,就拿到offer。四月初從OPPO提離職,四月底就去蘋果供應商惠州伯恩駐廠去了。

總結一下在OPPO的工作經歷,就是工作量特別多,壓力特別大。之前在中車的時候,是典型的國企工作模式,五天八小時還整天划水摸魚,而OPPO作為消費電子行業終端,節奏巨快,壓力巨大,項目巨多,供應端的異常也特別多。

對比一下,這兩家公司簡直就是兩個極端。消費電子行業,基本上都是996,甚至007,任何時候只要有異常,都要快速處理,否則造成產線停線/影響項目進度,會被PMC/項目經理捅死。

回顧在OPPO的工作經歷,我總結了一下,我當時最大問題就是不善於和領導溝通,和老闆/大老闆溝通太少,有時候出現異常,也沒有跟老闆及時匯報,這往往是很致命的。我在OPPO的時候接觸到的那些當老闆的,下到主管,上到部長/VP,做事都是雷厲風行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日常被老闆叼飛。在辦公室裡被老闆拍著桌子罵一個小時的有,出差在外被老闆打電話叼一個小時的也有。可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但總的來說,我還是感謝OPPO給的平臺,壓力歸壓力,還是漲了不少見識,供應商大部分都是年營收百億,甚至是千億級別的。除與供應商的業務人員打交道以外,供應商的高層也認識不少,這對畢業一年的人來說,多少能提高自己的格局和視野。

我之前的主管跟我們說過:OPPO的供應商,不管是索尼三星,還是什麼AAC,只要你不罵他娘,其他的你怎麼叼他們都行。資源開發部長也說:以OPPO在業界的體量和影響力,任何一家供應商都不敢得罪OPPO。畢竟OPPO+realme+one plus三個品牌一起,2019年全年有近1.5億臺的銷量。這個數據,對比三星的2.9億臺,華為的2.5億臺,蘋果的1.9億臺,小米的1.2億臺,vivo的1.1億臺,OPPO系整體算全球第四大手機終端品牌。

時間再來到2020年5月,我開始在伯恩駐廠,主要跟進apple watch上的BC-back crystal項目,也就是手錶的玻璃陶瓷後蓋項目。當時項目剛好還處於EVT階段,5月份開始DVT,並開始risk ramp。

一起駐廠的有Apple 的APO MD team- Asia procurement and operation manufacturing design team,team member 主要有以下:GSM- global supply manager負責整體的supply工作,MDE- manufacturing design engineer負責工藝製程,MQE-manufacturing quality engineer負責品質,SME-subject matter engineer負責如PVD/coating等特殊製程。

整個MD團隊都是on-site辦公,每一個site都有一個site leader,比如在玻璃這一塊,伯恩和藍思site 都有對應的site leader來統籌supply management的工作。因為蘋果的產品多,iPhone上有BG和CG,iPad上有CG,apple watch上有BC和FC,這就需要一個leader去統籌。

在伯恩駐廠的時候,有morning meeting和close meeting,早上過昨天的生產報表,包括input/output/WIP/shipment等數據,還有就是相關品質問題。基本就是上午早會過問題,下午去產線audit巡線發現問題,晚會在看看問題要怎麼解,進度如何。

watch BC的工序有近200道,包括CNC/Polish/coating/injection/assembly等,整個製程下來近五周的時間。從項目開始ramp up 到最後順利MP,daily output meet到目標產能。看著每臺設備/每條線體完成qualification,get approval for input,FPY也從最初的40%到最後的60%,這是整個團隊一起努力的結果。

蘋果的這段經歷,我的收穫主要有兩點。

第一,學習蘋果是如何管理供應鏈的,為什麼蘋果的供應鏈管理是天下第一,蘋果對供應商的掌控太強,蘋果把供應商的工廠當自己的工廠來管理,非常注重detail細節。

第二,英文水平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蘋果的工作語言是英語,郵件和文件都是英文,和Cupertino那邊開會也是用英語。因日常工作上要用,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在工作之外,我每天還會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學英語。

比如早起背單詞,往返供應商的路上聽BBC/VOA,每天用英文記錄critical issues,晚上回到家看CGTN,一段時間下來,效果非常明顯。以上學英語的習慣,我到現在還保持著,聽說讀寫已經沒什麼障礙,英文口語交流沒什麼問題,CGTN看英語新聞直播也沒什麼問題。關於蘋果的那段工作經歷和如何學英語,我想後面有時間了再細寫兩篇文章分享一下。

其實對於外包身份,我是一直耿耿於懷的,從2020年9月份開始,我又開始投簡歷,按照幽哥方法,多平臺求職,海投多面,也面了不少公司,10月底拿到現公司的offer,年薪漲了一點點。

後於2020年11月中旬入職現東家,主要負責ODM管理和display採購工作。現公司感覺還是不錯的,不打卡,早上9.30左右到就行,晚上一般8點左右下班,有雙休。同事之間好溝通,直線領導人也不錯。

入職半個月就開始出差,至今已去南昌/重慶/成都,後面還有武漢/無錫/深圳等好幾個地方等著我去。我出差去供應商那裡,供應商都說我說話做事比較成熟,不像是本科畢業兩年多的人。或許這就是兩年換三次工作四家500強企業鍛鍊出來的吧。

關於我的經歷,先寫到這裡,後續會針對求職/面試/背景調查/競業協議/學英語/外企/消費電子等話題,再寫文章出來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說實話,跳槽這麼多,我自己都嫌棄我自己,目前的這份工作我想儘可能幹久一點,未來也有讀在職研究生提升學歷的計劃。最後,再闢謠一下,群友一直調侃我是58萬章,實際我年薪大概30萬,大家以後還是不要再造謠了。

本科畢業2年半了,這工資也不算高,還跳槽這麼頻繁,群友裡畢業1年的學弟也有年薪40和60萬的。

上文作者:58萬章

大家有問題可以群內問他或者互相交流。

相關焦點

  • 研究生和本科生畢業到國家電網工作,月薪大概是多少?你怎麼看?
    研究生和本科生畢業到國家電網工作,月薪大概是多少?你怎麼看我就先說說不管那個行業,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間的工資待遇。一般情況下研究生每月的工資高本科生300-500塊。這是我對比許多公司的招聘簡章裡面總結出來的。
  • 專科最好就業的4個專業,畢業就有「金飯碗」,工資不比本科生差
    雖然現在能夠考上本科大學的人數越來越多,但還是有些學生考不上大學。然後讀三本覺得學費太貴,復讀又沒有心思,最後選擇讀專科。其實讀專科如果能夠選擇一個好的專業,發展也是很好的,今天為大家介紹專科最好就業的4個專業,畢業就有「金飯碗」,工資不比本科生差!
  • 我國有多少研究生,博士?本科生的數量真的多到「爛大街」了嗎?
    本科生真的到了「爛大街」的地步了嗎? 經過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本科畢業生數目約佔我國總人口數的3.8%。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2019年,我國共有38屆本科生順利畢業,累計畢業人數約為5330.9萬人。 一百個人當中,也就是不到4個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這也意味著擁有本科學歷的人,就已經超越了95%的人群。
  • 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檢查率是多少?有哪些注意事項?
    每年上半年是我們的畢業季節。也意味著即將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來臨。畢業要走出校園,但是如果您想成功畢業,則必須首先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那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檢查率是多少?有哪些注意事項? 儘管總體方向是由教育部主導的,但由於全國大學數量眾多,對本科論文的查對率沒有準確的要求。不同的大學都有本科論文的合格率。所需的標準不同。
  • 本科生畢業論文查重規則,查重率不能超過多少?問題解答看這裡!
    #本科生想要順利畢業獲得畢業證,至少要完成這最後一次考試,那就是畢業論文。畢業論文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有著不同的難度,動作快的同學現在已經開始查重降重,而還有些同學現在還不知道查重是怎麼回事,再不學習起來時間就會很緊張了,快跟我們看看本科生畢業論文查重規則,查重率不能超過多少?
  • 一般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一個月工資多少?月薪上萬有沒有難度
    「一般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一個月工資多少?月薪上萬有沒有難度?」一名大一的大學生問我。舉個例子,同樣是師範畢業生,畢業後去江蘇地區當教師和去我們這邊當教師是有很大差別的:江蘇一些地區教師的工資是非常豐厚的,有些剛畢業出來的新教師的工資就比我們這邊工作十多年的老教師工資還要豐厚一些。據了解,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寧波等城市就業的大學生,起始月薪普遍比大部分地區要高一些。
  • 供讀一個本科生4年要花多少錢?這個「數」對普通家庭不是個小數
    雖然現在父母的工資都有了質的飛越,但是普通家庭父母的工資,供一個孩子上大學還是有一定難度。那我們接下來就看看,普通家庭供讀一個本科生,大學四年要花多少錢。第二項:寢室住宿費整個大學期間住宿費是最便宜的,像筆者13年上大學,六人寢室上下鋪每年住宿費才僅僅600元,算下來每個月才50塊錢。
  • 建築工程施工專業怎麼樣?大專生有前途嗎?
    對於很多專科生來說,與本科學生相比,確實存在很多限制,很多專業我們大專生想選,但是畢業找工作又要和這些本科學生競爭,首先,我們在學歷上就差別人一截,其次本科生在教學條件上就要比我們專科生好。那麼建築工程施工專業怎麼樣呢?大專生選這個有前途嗎?今天小編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供大家參考!
  •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工資區別在2019年國家電網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工資區別在2019年國家電網研究生和本科生進入國網工資會有差別,但總體差距不大,幾百塊錢而已,國網薪資是看崗級和算分數的,學歷證書和職稱技能證書之類的可以加分,分數累積達到更高一級薪資級數要求之後才按更高一級薪資水平發放。
  • 2020畢業後工資最高的五大專業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為4,624元,比2018年的4,317元增加307元,比2018年的3,988元增加636元。其中,2019年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為5,135元人民幣,比2018年的4,774元增加361元,比2018年的4,376元增加759元; 2019年職業院校應屆畢業生月收入為4112元,比2018年的3860元增加了252元,比2018年的3599元增加了513元。您所學習的專業以及所軍隊的職位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月收入。
  • 電氣工程師一月可以拿到多少工資?
    特別就是發輸變電這塊,價格更是高得離譜,年薪都是在20-30萬左右,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年薪。註冊電氣工程師分為助理工程師(初級),工程師(中級),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由於受工作經驗與相關專業限制相差較大,但是剛畢業的碩士和工作三年後的本科生作為電氣工程師收入要有10萬一年。
  • plc編程工資多少一個月
    PLC編程一個月能掙多少錢?這是大多數關心的問題,技術型職業不易轉行,是伴隨多數人半輩子的事,人生的自我投資,從選擇職業開始,甚至有些人一旦從事這個行業,這輩子都是做這行。有個在三線城市的學員,工作5年,稅前的工資大概7000,其他的老員工一般拿到手是8K-12K,出去工作一天補助一般是500—1000的樣子,再高的工資,就很少見。工資雖然不算很高,但是在小城市已經算是很好了。在小城市生活也足夠了。每一行都有做得好的和做的不好的,同樣存在工資高的和工資低的。
  • 工作五年的程式設計師真實工資是怎麼樣的
    轉正後稅前工資:5000元/月,有五險,工作滿一年才有一金。 沒年終獎。 2016.8月到2018年7月入職B公司java開發工程師。 試用期稅前前工資:6000元/月,有五險一金。
  • 我花了200萬就讀美國頂尖名校,畢業了到底能賺多少錢?
    到底能賺多少錢?學費什麼時候回本?等問題再一次被拋在了眼前。正如菌菌先前寫了一篇文章關於讀了頂尖美本到底畢業能幹嗎的文章,就有不少同學家長朋友們在後臺問菌菌,我們已經知道了畢業了能幹嗎,那既然花了200萬的學費削尖腦袋擠破頭,拼死拼活讀完頂尖名校,到底能賺多少錢?到底多久才能賺回來學費?那菌菌就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告訴你們從頂尖名校畢業到底能賺多少錢。
  • 明星的助理一個月工資大概是多少?
    明星助理的工資一般是多少?一般來講,在我們大多數人眼中,明星都是非常光鮮的存在,一個比較有名的明星他的收入應該不會低。在我們看到各種各樣明星的照片裡,很多時候明星的助理總是如影隨形,他們是幕後工作者中和明星最為接近的職業之一。那麼在明星身邊工作的明星助理工資會有多少呢?
  • 解密國網工資有多少?聽聽內部員工怎麼說?看看網友怎麼說?
    國家電網一直都是大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單位」,大家都很羨慕國家電網工資高,待遇好。可是國家電網的工資到底有多高,大家心裡可能真的沒有譜。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揭秘一下國家電網的工資情況,一起來看看國家電網的內部員工怎麼說的吧!
  • 清華大學教授一個月大概能拿多少工資?離職教授說出「大實話」
    現在很多大學生對工作很感興趣,畢業後我想找個好工作,根據學歷的不同,找到的工資水平也有很大差異,在學校,其實有很多職業,有一所大學叫教授,根據學校教授的工資也不同,很多人都很關心,清華大學一個月能領多少工資?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問退休教授。
  • 2019年研究生畢業難度加大,就連本科生論文都要求盲審,畢業延期
    導師責任制顯奇效2019年由於翟天臨和北京大學博士後的醜聞事件,教育部已經強令各大高校嚴把畢業生畢業關口,甚至在2019年專門劃撥800萬用來抽查6000篇博士畢業論文,而受到網絡輿論對碩士研究生論文的舉報,從湖南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碩士生畢業被曝光論文抄襲
  • 鍾南山院士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首屆大學理事會成員鍾南山院士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非常高興,今天迎來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三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首先,我向全體的畢業生問好。今天的畢業典禮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舉行的,人類正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在過去的4個多月裡,大家都經歷了一段特殊的時期,全球正面臨著一場和 COVID-19 Pandemic的鬥爭。我想對於大家來說,這都是人生中一段罕見的經歷。
  • 程式設計師的真實工資有多少?程式設計師可以幹多久?
    程式設計師的真實工資有多少?程式設計師可以幹多久? 2019-12-24 15:56:01 來源:有途網 工資是個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