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貴族」,僅存2萬隻,拖一根半米長的尾巴,喜歡雨霧天覓食

2021-01-09 雪靈谷動物地理

奇峰聳立,丘壑縱橫的玉山綿延300公裡!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玉山山高林密,氣候獨特,降水量豐沛且多霧,霧日幾乎佔全年的2/3。山林裡出現了一對近年來十分罕見的鳥——帝雉,它們最喜歡在雨霧天氣出來找吃的,還會在樹林下跳舞。

林子裡瀰漫著霧氣,帝雉的身影輕盈美麗,雌鳥在低頭覓食,雄鳥四處觀望,偶爾煽動翅膀,輕盈地跳躍著。最有趣的是,雄鳥總是跟著雌鳥,就像一個護花使者保護著雌鳥。

帝雉是雉科、長尾雉屬的鳥,在我國有4種長尾雉,分別是黑長尾雉、白冠長尾雉、黑頸長尾雉、白頸長尾雉,其中黑長尾雉又叫帝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01鳥中的「貴族」:披著紫藍色的外衣,一根尾羽長達半米

帝雉是無意中被發現,而且僅憑兩片尾羽就被確定為新種!1906年,英國的鳥類學家古費洛在阿里山中,看到原住居民頭上戴著長約50釐米的雉類尾羽。將兩片尾羽帶回去研究後發現,尾羽的主人是新種鳥類。

英國鳥類學家格蘭特就將其命名為Calophasis mikado。「Mikado」源於日語,翻譯為漢字是「帝」或「御門」。中文學名叫黑長尾雉,俗名叫帝雉,不管是本地人還是觀鳥愛好者,都喜歡叫它帝雉。

雄性帝雉臉頰紅色,通體羽毛呈紫藍色,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視覺效果,有時候看上去像純黑色,有時候又閃爍著金屬光輝。翅膀上有一抹白斑,羽毛間還點綴著扇貝形斑紋,仿佛穿著一件華美的外衣。

16枚黑色的尾羽整齊地置於身後,中央尾羽最長,大約50-53釐米,兩側的漸漸變短。尾羽上有整齊的稀疏的白色橫斑,美麗又高貴,被當地原住民戴在頭上,用來象徵身份。

再看雌鳥的外表,就低調遜色許多,通體橄欖褐色,腹部有V字形暗褐色斑,尾巴沒有雄鳥那麼長那麼漂亮。

高貴的帝雉常常拖著長尾羽,在林中昂首闊步,不緊不慢地還挺有範兒。從羽色體態到行為活動,都透露出一種雍容、高貴的氣質,真是鳥中「貴族」啊!

02霧中的「王者」:雄鳥跟著雌鳥,喜歡雨霧天出去覓食,能在空中旋轉身體

帝雉喜歡住在高山上,海拔2300-2550米的原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就是它們的理想家園,奇怪的是,不愛在平地上走,專往僻靜陡峭地帶去活動。想觀察帝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觀鳥愛好者的印象中,帝雉身姿華貴,在遠處看它總是不夠清晰,因為它們總是喜歡在雨霧天氣出來活動,在氤氳的霧氣中自由覓食、跳舞,所以被人稱為霧中王者。

要麼獨來獨往,要麼成雙成對,性情溫和、嫻靜。喜歡在清晨與黃昏出來,山中一下雨、起霧了,它們就更活躍了。據動物學家解釋,應該是為了藉助雨天的霧氣為屏障,不讓自己暴露在天敵面前。

在陡峭的山路優雅行走,邊走邊用鳥喙啄著。以植物的新葉、幼芽、花、各種漿果、草籽為食,也會吃蚯蚓、螞蟻、蝴蝶幼蟲和其它昆蟲。偶爾吞食小石子來磨碎肚子裡的食物,幫助消化。

晚上會飛到樹上睡覺過夜,沒有固定的棲息點,飛上飛下時,尾羽張開,異常絢麗。帝雉經常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在半空中,即將降落時,能夠突然停止了,然後用長尾羽控制方向,讓身體旋轉向後,穩穩地落在樹幹上。這一個過程,帝雉美麗的羽毛與優雅的體態顯露無遺,像仙子一樣。

03俊俏的「情郎」:雄鳥臉頰變得鮮紅,跳躍著打鬥爭配偶

從陽春三月到盛夏六月,是帝雉戀愛、結婚、生娃的最佳時期,常常會成雙成對出現。不過,對於帝雉的婚配問題,一直沒有確切的科學結論。多數學者經過考察研究後,推測帝雉是一夫一妻制,但也有學者認為帝雉是一夫多妻制。

進入發情期的帝雉雄鳥,像個俊俏的「情郎」。臉部肉垂變得更鮮紅,還異常興奮,常會引頸挺胸,跑向雌鳥,展開翅膀快速地顫動,表達求偶的意向。

為了獲得雌鳥的青睞,雄鳥之間常有爭鬥,它們先是炫耀自己的美麗,相對站著撲扇翅膀對峙。激烈時,兩隻雄鳥一齊飛起,亮出自己的武器——爪子攻擊對方,然後落到地面,如此反覆數次。

每當雄鳥爭鬥時,雌鳥都表現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不遠處時而低頭找吃的,時而走走停停。反正勝利的雄鳥,會成為它的配偶。

在繁殖前,雌鳥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吃飽吃好,增加體重,因為產卵、孵卵都要耗費不小的體能。

每窩產卵3-5枚,雌鳥要獨自完成孵卵、育雛的任務,為了安全著想,它將巢穴建在陡坡巖石下的凹洞裡,四周隱蔽,不易被發現。

孵卵是一件辛苦的工作,雌鳥每天都盡心盡責,既要四處張望警戒,也要時常翻轉鳥蛋,同時還要梳理羽毛,讓自己保持乾淨整潔。

如果遇到雷雨天氣,為了保證鳥蛋不被淋溼,雌鳥一整天都不出巢去覓食。經過大約28天的孵化,雛鳥紛紛破殼出生了。在夏天,便能看到雌鳥帶著幾隻幼鳥在林中覓食。

04「護花使者」:雄鳥為掩護雌鳥,寧願自己暴露在天敵面前

別看雄鳥不管孵卵也不管育雛,不是個「好爸爸」,但它卻是個「護花使者」!

一起出去覓食時,雄鳥會負責警戒保護雌鳥,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一方面,不讓自己絢麗的羽色暴露了它們的位置,讓雌鳥安心覓食;另一方面,當雌鳥遇到危險時,也能挺身而出,果然是個機智勇敢的「護花使者」。

棲息在山中的肉食動物,都會對帝雉造成威脅,而人類也是帝雉的天敵。遇到危險時,雄鳥不但不逃跑,一邊發出急促警戒聲,一邊昂首挺胸跑到開闊處,羽毛蓬鬆,暴露自己吸引天敵的注意。

雌鳥聽到警戒的叫聲,會立刻逃離,跑到林子深處,或陡峭的陡崖隱蔽自己。而雄鳥等雌鳥逃離之後,自己才會往不同的方向逃跑,大叫著向山坡下快步逃跑。

為了掩護雌鳥逃離,寧願暴露自己,把危險引到自己身上,真的好暖好有愛啊!

05瀕臨滅亡:僅存2萬隻,再不保護就晚了

帝雉稀有且珍貴,但其種群趨勢數據缺乏,過去它們是被狩獵的對象,加之棲息地縮減,所以種群可能處於下降的狀態。

如今,帝雉得到了比較好的保護,種群數量有所增長。據專家估計,帝雉大約有20000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定為近危物種。

保護自然環境,給帝雉一個美好的家園,就是對它最好的保護!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相關焦點

  • 西藏出現九色鳥,身披彩色羽毛,夏天雨霧中跳舞,冬天風雪中覓食
    卡久寺地處偏僻,但每年都有愛鳥人士,千裡迢迢來到這裡,只為了看一眼神秘的九色鳥。九色鳥就是棕尾虹雉,生活在卡久寺四周的高山,終年有雲霧縈繞,偶爾會出現在卡久寺附近覓食、跳舞。頭頂藍綠色羽冠,身披彩虹般絢麗的羽毛,棕色的尾巴像一把漂亮的羽扇。
  • 非洲食蟻獸記性太差找不到家,一天卻要吃5萬隻螞蟻!
    這本老祖宗留下來的志怪筆記裡面,記錄了非常多的珍禽異獸,這些神奇的動物,看起來似乎只存在於二次元中。然而,經好事者考據,其實裡面不少神奇動物也存在於三次元,書中提到的「狸力」在現實中就有對應的動物。《山海經·南山經》對狸力的描述是這樣的:「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 虎貓現身懸崖,靠長約半米尾巴平衡身體,全球不足2500隻瀕臨滅絕
    01生活在高山上,全球不足2500隻,瀕臨滅絕安第斯山虎貓又叫山原貓、南美山貓,是貓科虎貓屬的一種,且沒有亞種,生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全長8900餘千米,縱貫南美大陸西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而安第斯山虎貓就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乾旱、植被稀疏的高山,氣候惡劣,每個季節都可能會有雪或雨夾雪的風暴。
  • 2隻豬,一隻帶著獠牙,一隻帶著刺,它們有什麼不同?
    豪豬又稱箭豬,體型粗壯,尾巴較短。豪豬全身呈黑色或黑褐色,身上有如同刺蝟一般的刺。這些刺中間是空心的,像一根根利箭,非常堅硬。野豬又稱山豬,野豬在全世界有27個亞種。走路時,這些「小鈴鐺」會互相碰撞,數十米以外就能聽見,讓很多動物不敢靠近。野豬:野豬身形健壯,四肢粗短,頭較長,耳朵小。雄性野豬有兩對不斷生長的獠牙,可以當做武器或挖掘工具。雌性野豬的獠牙較短,一般不漏出嘴巴外,但具有一定的殺傷力。野豬外表為棕褐色或灰黑色,因地區不同有一定差異。
  • 鳥中「大熊貓」黑鸛種群現身吳忠!
    12月1日吳忠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梅家灣段黃河灘涂溼地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種群15隻
  • 老鼠媽媽帶6隻幼崽覓食 緊咬尾巴列隊萌趣十足
    原標題:老鼠媽媽帶6隻幼崽覓食 緊咬尾巴列隊萌趣十足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8日報導,9月14日,印度喀拉拉邦奎隆市一戶人家的花園外,一隻老鼠媽媽帶領著6隻老鼠寶寶排成一隊到處覓食,十分可愛。當天去拜訪屋主的賈佳德什(Jagadeesh)目睹了這有趣的一幕,並用手機拍了下來。
  • 貴州現"飛貓":渾身紅色 加尾巴身長近半米
    其中雙河洞洞口42個,探測總長度45公裡,其中雙河洞26公裡,為此,雙河洞總長度增加至186.333公裡,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長洞」,亦是世界最長的白雲巖洞穴。  據了解,4月17日啟動科考後,持續下雨,雙河洞內暗河水漲,科考只進行了12天便結束。專家認為,如果繼續探測,雙河洞的長度無疑還會增加。  不過,中法洞穴專家在洞內發現了13處動物化石,大部分為大熊貓化石。
  • 寶寶長了一條三四釐米長的小尾巴 萬人中只有一人
    去年暑假,謝教授接到了這樣一個病人:五歲的小軍(化名)家住廣州,他出生後便有個奇怪的小尾巴:屁股上有個凹進去的小洞,小洞周圍拖著許多粗粗細細的毛,家裡人一直沒有動過它。直到這個夏天,小軍的奶奶給他洗澡時摸到這個小尾巴,見孩子沒有痛感,便一時好奇,伸手將拖在外面的絨毛給拔了下來。第二天,小軍的尾巴便出現了紅腫,一個星期後,小軍無法大小便,沒過多久,小軍的下肢便癱瘓了。
  • 魚兒喜歡吃老鼠!將尾巴伸出水面裝死,待老鼠上鉤後將其拖進水裡吃掉
    中國南方有一種魚,很喜歡吃老鼠。它常常遊到岸邊,將尾巴伸出水面,一動不動地躺在那兒裝死。老鼠聞到了魚腥味,便興高採烈地跑來,咬住魚尾巴正想往上拖。彈塗魚的尾巴在捕食中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與彈塗魚一起生活在泥灘上的紅鉗蟹,仗著自己長著鐵鉗似的大螯,根本不把小小的彈塗魚放在眼裡。可是,彈塗魚也不示弱。彈塗魚見到紅鉗蟹,就用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擺動,進行引誘。紅鉗蟹以為美味送上門了,就揮舞大螯,簌簌爬來,一下子將彈塗魚的尾巴鉗住。
  • 瀕危動物飛貓溜進湖北一超市覓食 警民聯手救助
    瀕危動物飛貓溜進湖北一超市覓食 警民聯手救助 2017-08-282017年08月28日 09:33 來源:武漢晚報 參與互動    瀕危動物飛貓溜進利川一超市覓食
  • 英國爆發2億老鼠 巨型老鼠加上尾巴長有1米
    英國爆發2億老鼠  老鼠的繁育能力不容小覷。他被一隻闖入屋內、長著鋒利牙齒的毛茸茸巨鼠咬傷,當場痛得譁譁大叫。  父母見狀急忙把嬰兒送院救治,以確保孩子沒有感染致命病毒。以往的確發生過有人感染了老鼠尿液傳播的病毒,因此送命。
  • 寒號鳥現身神龍架,外形像松鼠,不管去多遠覓食都要「回家」排洩
    我們從小學課本上認識的寒號鳥,是一隻懶惰、得過且過的鳥類,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寒號鳥不是鳥,而是一種鼯鼠,中文學名叫復齒鼯鼠,是嚙齒類動物,外形也不像鳥,拖著長而蓬鬆的尾巴,長得像松鼠。復齒鼯鼠屬於齧齒目、松鼠科、鼯鼠亞科、復齒鼯鼠屬,別名還挺多,除了叫寒號鳥之外,還叫橙足鼯鼠、寒號蟲、寒搭拉蟲。
  • 長著獅子尾巴只吃素食的猴子,因為它太懶屁股上長滿繭子
    照片裡的這個靈長類動物學名叫獅尾狒,因為它的尾巴就像是獅子的尾巴一樣而得名。是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特有的一種大型猴子,因為它喜歡生活在衣索比亞寒冷多風的高原地帶,除了有一個奇特的尾巴以外,它身上的毛也很長,深褐至黑色,毛色豔麗,雄性更是肩披長毛並有突出頰毛。
  • 紐約驚現1.2米長巨型老鼠 尾巴長度堪比人類手臂
    關於巨型老鼠的新聞最近時有報導,繼一隻92釐米的老鼠之後,紐約又出現了一隻更大的老鼠,長度居然達到了1.2米。
  • 長約一米寬約半米
    據海洋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這隻海龜長約一米,寬約半米,死亡已有一段時間,四肢已開始腐爛,背甲紋路較為模糊,已有盾甲脫落,頭部兩側具有對稱的赤褐色鱗片。由於死亡時間過久 ,屍體腐敗膨脹,死亡原因無法判斷。目前,海龜屍體已被無害化處理。   據了解,海龜被稱為「活化石」。野生海龜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非法收購、運輸和出售海龜都是違法行為。
  • 國內僅存的半隻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展出
    如今,南宋曜變天目盞,存世的屈指可數,非官方的說法是「三隻半」。今天(1月5日),由淨慈寺美術館主辦、浙江賽麗美術館、杭州欽哲藝術中心協辦的「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展在淨慈寺美術館開展。現國內僅存的半隻南宋曜變天目殘盞,就現身這場展覽,這是它首次在國內展出。此次展覽匯集了宋代茶事器物114件,器物類別囊括了盞、盞託、執壺、罐、渣鬥、雜件等。
  • 尾巴是紅色的,肉白而細嫩,翹嘴紅鮊該如何垂釣?從六個方面說明
    我國的五大水系皆有其存在,大致有七個品種:尾巴是紅色的被稱為翹嘴紅鮊,尾巴呈青色的稱之為青梢鮊,除此還有蒙古紅鮊(俗稱駝子鮊)、紅鰭鮊、尖頭紅鮊等通稱為翹嘴鮊。它們平時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的中上層,遊泳迅速,善跳躍。以小魚為食,是一種兇猛性魚類。因為分布廣,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10公斤,江河、湖泊中天然產量不少。肉白而細嫩,味美而不腥,一貫被視為上等經濟魚類。
  • 彗星怎麼拖了個長長的尾巴?
    彗星揮發物質拖成一條稀薄物質流的尾巴,形狀好像掃把,就叫彗尾。實際觀測中,科學家們發現有一些彗星在彗發的外面還包圍著一層由氫原子組成的雲,直徑可以達到 100萬-1000萬公裡。這種物質被稱之為「彗雲」或「氫雲」,也可以算作彗頭的組成部分。不過這只是一部分彗星才有的。
  • 全球不到2000隻!非洲發現一猴子長著狐狸臉,用長尾巴來交流信息
    成年雄性環尾狐猴頭體長約為100釐米,其中.身體只佔30-45釐米,而尾巴佔了40-60釐米;體重僅2千克左右,還沒有一隻貓重。整個顏面看上去,宛如一隻小狐狸。腦袋比較小巧,額較低,但是耳朵很大,兩耳傷長有很多茸毛,頭部兩側也是長毛叢生,吻部長而突出,下門齒呈梳狀。讓人吃驚的是,大大的紅褐色眼睛周圍長有一黑眼圈,就像一個香港小姑娘常年化著「煙燻妝」。
  • 全球不到2000隻!非洲發現一猴子長著狐狸臉,用長尾巴來交流信息
    02貓的身體,卻長了一個狐狸臉,常年化著「煙燻妝」環尾狐猴又名節尾狐猴,它同時具有四種動物的特徵:狐狸的臉,貓的身子,豹子的尾巴,猴子的動作。成年雄性環尾狐猴頭體長約為100釐米,其中.身體只佔30-45釐米,而尾巴佔了40-60釐米;體重僅2千克左右,還沒有一隻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