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沒電就沒有安全感。手機電量有多少,我們的安全感就剩多少。然而,這種電池續航帶來的誠惶誠恐的時代即將結束。
據英國《每日郵報》11 月 21 日報導,國外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超級電容器製備技術,這種超級電容器體積小巧,可隨便彎曲,蓄電能力遠超普通電池,且反覆充電 30000 次以上也不會降低蓄電能力。
這項新的超級電容器的製備方法來自佛羅裡達中央大學的納米科學技術中心(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s NanoScience Technology Center),一旦得到普及,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鋰離子電池的最大的缺點是蓄電性能還不夠強,而二維材料的蓄電性卻很強。但二維材料有個特點,就是很難與普通電池材料融合,這一問題困擾了科學家很多年。 UCF 團隊在這一點上著手研究,發明了一種簡單易行的化學合成方法,很好地將二維材料與普通電池材料結合起來。
這種超級電容器主要由數以百萬計的納米線組成,在超級電容器的表面噴塗上一層二維材料,製備出核殼型的超級電容器,這種電池體系能快速的進行電子轉移,從能實現快速充放電的效果。
以上視頻及圖片來自網絡
UCF 團對表示,目前超級電容器還沒有做好完全市場化的準備,現階段還處於概念展示的階段,而一旦成熟,該技術將給很多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