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買了幾條斑馬魚和幾棵水草,做了簡單的小魚缸,放在電腦旁緩解工作疲勞。

幾天後魚缸裡出現了很多幾毫米的灰白色爬蟲。起初他以為是蛋白蟲,沒怎麼放在心上。很快這些蟲子越來越多,不得用不洗棉+買曼龍的方法除蟲。
如果是蛋白蟲,這方法會見效,但曼龍並不吃這些小蟲子,洗棉也沒什麼效果。他只好重新觀察這些小傢伙,查了很多資料,他終於確定這些蟲子是渦蟲。

他思來想去,自己明明很小心了,怎麼還讓渦蟲混進魚缸了,是哪裡出錯了嗎?
渦蟲這種蟲子很霸道。別看它只有幾毫米,把它切成兩半,這兩部分會變成兩條渦蟲,切成五段,會變成五隻小渦蟲。想殺死它非要用腸蟲清不可。(慎用,會死魚)

但是號稱百毒不侵的腸蟲清也有翻車的時候。它的殺蟲效果好,但不能殺死蟲卵。如果魚缸裡有渦蟲了,很可能也會有渦蟲卵。
這些卵既不怕常規的魚藥,也耐高溫,而且體型太小很難發現。不想費事巴力的除蟲,只能切斷源頭。

魚缸裡的任何元素都可能是它混進魚缸的掩護。如果不想以後花很多時間除蟲,只能提前預防。
比如從店裡買了水草,不能立即種上去,可以先用藥物消消毒,或者放在低氧氣的環境下養一段時間。渦蟲對溶氧量的要求比較高,低氧可以殺死一部分潛伏的渦蟲。

新買的魚最好也不要直接放進魚缸。找個備用箱過度一下,方便魚適應新環境,以免出現應激反應。這時候下點殺蟲藥,可以順便幹掉渦蟲。

另外也有人推薦我朋友買幾條孔雀魚,據說孔雀魚可以吃渦蟲。
我倆合計了一下,感覺這個辦法有點扯。連吃蛋白蟲的曼龍都不願意吃渦蟲,孔雀魚能吃?
#魚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