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裡的蛋白蟲是怎麼來的?以及治療方法

2021-01-17 養魚大全



學名白線蟲,是一種沒有關節的線狀蠕蟲。蛋白蟲的體型細長,體長1mm-1cm不等,有頭尾分別,個體外部有角質層包裹,整體呈白色,會寄生在缸壁或魚體上,繁殖速度快,較難清除。蛋白蟲體型雖小,但擁有一套完整的消化系統,能夠讓其保證正常的生長。此外,由於蛋白蟲外部有一層角質層,雖然能夠有效保證其內腔液的穩定,但卻導致蛋白蟲在移動的時候必須依附在其他物體上,這也就是為什麼魚友經常會發現缸壁上沾滿了蛋白蟲。

  發病原因  


1、水太久沒換,成了老水

本來養龍魚就是個勤快活兒,每周換水是保持水質的好辦法,有的魚友說,一周不換水或許會對龍魚本身未必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實你已經在無形之中為蛋白蟲的繁衍準備好了舒適的環境。所以為了預防蛋白蟲生長,水一定要勤換。細品君個人建議:每周兩換,每次4/1。



2、投餵食物太多,食物殘渣太多

餵食龍魚,我們都是提倡少食多餐,這不僅對龍魚的消化系統有著增益作用,不容易生病,對水質的提高也有好處。產生蛋白蟲,主要是水太肥,比如飼料投放太多,魚無法全部吃掉,而且多餵造成多拉,魚的糞便增多,為蛋白蟲滋生提供能量。


3、過濾設備太久沒清洗

魚的糞便以及殘存的餌料是蛋白蟲產生的良好條件,如果過濾設備,尤其是過濾棉太久不洗,糞便、殘渣在上邊長期滯留,恰好為蛋白蟲的生長提供了場所以及營養,蛋白蟲會在上面不斷滋生。過濾棉是水體的必經場所,蛋白蟲會隨水流汙染水體。



4、活體餌料帶來病原體

這個原因是在蟲卵來源上分析。蟲體作為一種活體是不可能在沒有蟲源的前提下無故在水中自生,例如一缸水加很多人工餌料,在沒有活體且封閉的前提下多少天也不可能自生出蛋白蟲,蛋白蟲極有可能是由活體餌料帶來。因此對活體的小魚,麵包蟲之類的,要消毒殺菌之後才能餵食。



  預防及除蟲方法  


1、先從過來設備和了濾材下手

如果是少量蛋白蟲話,用開水燙濾材可能管用。如果蛋白蟲較多的話,一定要全面清理過濾設備(濾曹、管子、泵、還有環等等),把你所有用的生化棉、過濾棉都扔了換新的。雖然說有人用開水燙過,其實光用開水燙過濾槽,有時候蛋白蟲或者其他菌是可以抗住幾百度的高溫的,所以最好還是都換新的。(平時的舊棉是有用的,只是現在沒辦法而為之)


2、下鹽

大鹽是殺菌的,在過濾槽內加入大鹽,可以進行殺菌,唯一的缺點就是要重新培養硝化細菌。

3、控制餵食、密度

控制我們都知道蛋白蟲的起因是由於水太肥,餵食多產生的,只要我們減少餵食,減少魚的密度,一般還是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的。


4、用藥

(這個是最後的方法了,萬不得以不要用)可以通過腸蟲清和敵百蟲來治理,可以有效的殺死蛋白蟲及其蟲卵,但藥性強,需小心用量。

5、引入天敵

(比較簡單有效的方法):放入吃蛋白蟲的小型魚,比如曼龍、菠蘿等,能夠有效地消滅掉缸內爆發的蛋白蟲。加之曼龍飼養簡單,不需要天天換水;體型適當,不會被缸內主魚吃掉;價格低廉,購買方便,可以說是處理蛋白蟲的絕佳配魚。如果怕被龍魚咬傷,也把曼龍放入底濾倉內,去除蛋白蟲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6、隔離,針對大規模蛋白蟲的魚缸進行的

那就是把魚撈到暫養缸內,下黃藥對整個魚體進行藥浴,爆氧,升溫30到32度左右。然後把高錳酸鉀加入原缸內,進行全面消毒,包括管道、濾材都要進行消毒,這樣才能夠徹底消除蛋白蟲!(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再用的方法)



<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魚缸裡生渦蟲,比蛋白蟲難纏,誰治得了它
    攝影丨流浪跳蝨幾天後魚缸裡出現了很多幾毫米的灰白色爬蟲。起初他以為是蛋白蟲,沒怎麼放在心上。很快這些蟲子越來越多,不得用不洗棉+買曼龍的方法除蟲。如果是蛋白蟲,這方法會見效,但曼龍並不吃這些小蟲子,洗棉也沒什麼效果。他只好重新觀察這些小傢伙,查了很多資料,他終於確定這些蟲子是渦蟲。
  • 被認成蛋白蟲的線蟲,藏在魚缸裡,只喝魚血
    經歷過蛋白蟲的摧殘,才知道做一套乾淨美觀的缸有多難。它特別容易出現在魚缸裡,而且反反覆難以根除。對觀賞魚來說,蛋白蟲不算什麼,沒法影響到它們的正常生活。但對你來說,它影響了魚缸的觀賞性,看起來邋裡邋遢,不像是一口被精心呵護,閃閃發光的魚缸。
  • 魚缸中的蛋白蟲該怎樣去除?
    水族圈裡有一些前輩口耳相傳的經驗是在水中投放一些銅質的小物件,比如銅絲或者硬幣。但是在老青年的實際體驗中覺得安慰劑效果多過實際預防效果。魚缸中發現了蛋白蟲,買過曼龍魚期望能夠利用生物消除法來消滅它們,結果發現曼龍魚只能消滅少量的蛋白蟲,而且很難徹底根除掉它們。
  • 魚缸裡蛋白蟲大量爆發,它們對於七彩神仙魚會不會有影響呢?
    一、如果不勤換水,七彩魚缸裡最易發生蛋白蟲1、各種漢堡是引發蛋白蟲的罪魁禍首正是由於大部分的魚友都是使用各種漢堡來投餵七彩的,無論是牛心漢堡、魚蝦漢堡、雞肉牛肉等,其中的大量的有機物和蛋白質含量,就會使得蛋白蟲無孔不入。
  • 闢謠:魚缸有蛋白蟲能用銅幣來對付嗎?揭開銅幣殺蟲面紗
    但是大多數人往魚缸裡面扔錢,多多少少都是為了圖一個吉利罷了。我一個魚友跟我說這個神奇的操作叫做「壓缸」。 這個操作我覺得還是有些荒唐的。魚缸和設備,造景水草,以及裡面的魚,這一個整體,本身就是用金錢去堆起來的,為啥還要浪費更多錢在裡面呢?養魚其實本身就是一個愛好罷了,往魚缸裡面扔硬幣圖吉利祈福還是有些荒謬的。
  • 最令魚友困擾的蛋白蟲,產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法,老玩家來支招
    最令魚友困擾的蛋白蟲,產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法,老玩家來支招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飼養觀賞魚類。養魚能夠修養性,還能提高生活的品質,魚的種類非常多,其中龍魚就深受水族愛好者們的青睞。
  • 魚缸出現蛋白蟲、小黑蟲,囊螺、黃水等問題,緩慢治理總會解決
    如果我們真的有那個心的話,很多問題的解決方法倒也簡單,困好大量的水,來上一次大換水完事,也就好了啊。那麼,既然我們沒有這個條件,為什麼偏偏非要去急於一時呢?難道說,我們自己還有什麼心理壓抑,抑鬱症不成?
  • 魚缸裡長蟲子咋辦?魚缸蟲子成因分析及處理方法
    當水中的有機物和營養物質達到了一定程度時,缸壁上就會長一些白白長條蟲子,這種蟲我們一般稱之為「蛋白蟲」。其實,蛋白蟲並不是指一種蟲,蛋白蟲有兩種,一種是蛾蠓幼蟲,另外一種則是白線蟲。除此之外,很多魚友認為這些蟲子其實並沒有什麼攻擊性,對魚也沒害處所以便放任不管,其實這種蟲子的危害非常大,會寄生在觀賞魚身上,比如羅漢,雷龍,會導致表皮瘙癢,初期觀賞魚會蹭缸,但是到後面來嚴重時觀賞魚則會出現撞缸的現象,反應會愈加劇烈,不抓緊治療則會導致死亡。除了寄生在觀賞魚身上,他們還會寄生在黑殼蝦身上,同樣致死。
  • 魚缸爆發蛋白蟲,別急著翻缸,這些方法配合用更好
    魚缸裡當然也有很多生物。他們是魚、蝦、螺、蟹,蟲子,以及我們看不到的微生物。其中蟲子是大多數人不希望見到的一類。有蟲子的地方,就有煩惱。誰希望漂亮的魚缸裡出現白色的蠕蟲,影響整體美觀度?攝影丨柯裡昂的辦公室蛋白蟲對觀賞魚的影響是間接的。
  • 魚缸裡出現蛋白蟲這種小型觀賞魚就是剋星,生物療法最管用!
    不過也正是因為藍曼龍魚的嘴巴比較賤,會經常性的啃食魚缸壁上的青苔和各種雜物,而且體型又相對的較大,我們才得以借用它們的這些特性,用來和中大型魚混養,清理掉魚缸壁上的蛋白蟲。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藍曼龍魚清理蛋白蟲的效果那可是非常顯著的,我們只能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魚缸裡的那點蛋白蟲根本就不夠三兩條藍曼龍吃的,這個大家盡可以放心。而其他的一些和藍曼龍具有同樣特性的小型觀賞魚,根本就不可能與龍魚、地圖、鸚鵡等中大型觀賞魚混養,因為它們可能有隨時被吃掉的風險。
  • 魚缸爆發蛋白蟲怎麼辦?來看看它們是如何產生,對觀賞魚有何影響
    這些白色的小蟲其實就是蛋白蟲,日常清理起來是很麻煩的,還總是清理不乾淨,讓魚友感到十分地煩,讓人頭皮發麻的蛋白蟲究竟該如何清理呢?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蛋白蟲如何處理吧。從大型的龍魚缸到小型的水草缸,都有它們的身影,對於小型魚來說,它們是天賜的糧食,但對大型魚來說,它們就像我們眼中的蟎蟲,它們會爬在大型魚的體表,使它們感到渾身難受,便會蹭缸、撞缸等症狀發生。
  • 魚缸裡長蟲子對觀賞魚有害嗎?來看看蟲子怎麼長出來的,如何處理
    其實,蛋白蟲並不是指一種蟲,蛋白蟲有兩種,一種是蛾蠓幼蟲,另外一種則是白線蟲。白線蟲體長一般在幾毫米至幾釐米之間,沒有一個確定的長度,比較多變,有的會附著在魚缸中的某個角落,但是也有的會隨波逐流,四處飄。但是蛾蠓的幼蟲一般不會超過1毫米,體色偏灰,平時都是附著在某個地方,比如濾材或者缸壁等。
  • 黃粉蟲可以用來餵魚,蛋白蟲也是蟲,為什麼不能餵魚偏要下藥呢?
    今天又有一位魚友,因為魚缸裡生有大量的蛋白蟲,而下了殺蟲藥,結果把一缸觀賞魚活活給藥死了,至於蛋白蟲死沒死我還沒問呢,反正觀賞魚是死了,短短的兩個小時,一缸魚全部拜拜。對於這個問題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了,對付魚缸蛋白蟲最好的治理方法就是生物治理,而且絕對不是短期治理。
  • 很多魚友開缸初期,不是在養水也不是在養魚,而是在養蛋白蟲
    這種投餵量當然不需要太大的過濾了,當然一塊濾棉也能夠搞定魚缸的水質了。而到了現在,我前幾天說了自己數魚飼料的事,而且蝴蝶鯉已經開始投餵黃粉蟲了,有些魚友又問到了:你的投餵量怎麼這麼大?怪不得我的魚不長個呢,就這個破過濾,只有兩塊濾棉也敢一天投餵三次,為什麼水質還能搞好,投餵黃粉蟲怎麼也沒有蛋白蟲出現呢?
  • 魚缸裡生渦蟲,能不能除乾淨
    圖片來源丨fishlab很多人的魚缸裡都有蟲子。他們可能是蛋白蟲、錨頭鰠、渦蟲等。一旦魚缸裡有了渦蟲,而且沒有及時控制任其擴散,後期會很難處理,有的魚友都被逼翻缸。渦蟲是一種生活在溫暖水域裡的小蟲子,野外常見於溪流石頭底部。它的一端呈三角形,兩側微微有點突起。魚缸中的渦蟲比較小,很難發現這些細節,所以有的魚友容易把它看成外形類似的蛋白蟲。
  • 難纏的蛋白蟲,藍曼龍不吃,加鹽也不死,用對方法第二天全死掉
    蛋白蟲是水族箱中非常討厭的生物,非常影響觀賞性,而且這種生物屬於無性繁殖,採用分裂式繁殖方式,速度之快,贈人咋舌,更重要的是,蛋白蟲對觀賞魚的危害也非常大,如果你的魚缸出現蛋白蟲,恰好觀賞魚又出現蹭缸,撞缸現象,那麼幾乎可以肯定,你的觀賞魚已經被蛋白蟲寄生了。
  • 魚友故事:清理蛋白蟲,試過三種辦法,才明白除蟲的難
    沒有被蛋白蟲折騰過,你不會知道多難搞。前段時間我去外地出差,託朋友照顧魚缸。我回來後發現魚缸裡就多了幾條蛋白蟲。為了除掉這些蛋白蟲,我可真是使出了吃奶的勁,所有方法都用過了。等用過之後我才意識到蛋白蟲是蟲子不是細菌,用消毒劑自然不管用。於是我改用殺蟲劑,終於有效果了。雖然殺蟲劑能殺死蛋白蟲,但過一段時間又會出現新的蟲子。我思來想去,感覺殺蟲劑可能對蟲卵無效,到頭來還是要想其他辦法。
  • 猛魚餵肉食,總有蛋白蟲,有此一招鮮,輕鬆吃遍天
    ,也許多數都有蛋白蟲爆發的經驗。那麼怎麼解決蛋白蟲的問題呢,蛋白蟲的成因是什麼?且看我們來仔細扒一扒蛋白蟲的前世今生。引發蛋白蟲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水體中,就可能帶有部分蛋白蟲卵。1,水體過老,經常不換水,不洗棉花。2,經常餵食活的食物。
  • 魚缸裡出現這小蟲子,在提醒咱們魚缸水質不健康,對觀賞魚有影響
    魚缸裡面長一種白色的小蟲子,大家應該都遇到過。雖然這種蟲子倒不經常出現,但是還是有一些魚友遇到這種情況,再詢問咱們《養魚說》要下什麼藥來對付它們,或者要怎麼樣把它們處理掉。那咱們今天的文章就來聊一聊,這種魚缸裡的小蟲子。
  • 蛋白蟲出現很煩人,不僅影響觀賞魚健康,還噁心密集恐懼症的人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更多觀賞魚知識蛋白蟲想必很多魚友都遇到過,蛋白蟲又叫白線蟲,看起來細細長長的沒有關節組織。雖然蛋白蟲的體型比較小,但是因為它們的出現一般都是集體爆發,所以難免會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感到害怕,而蛋白蟲為什麼會出現在魚缸內,對觀賞魚是否有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