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布有關澳大利亞士兵圖像的推特帖文後,歐盟表明相關帖文「不負責任且不敏感」,已經就此事向中國副外交部長表達關切。歐盟同時也呼籲北京重新修復與澳大利亞的對話,避免兩國緊張關係升級,以及升級對澳大利亞出口貿易制裁的施壓。
歐盟在發表立場與明確態度前,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紐西蘭都陸續對該推特的圖像進行了批評,該圖像描繪了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割傷兒童喉嚨的行為。歐盟外交事務及安全政策發言人Nabila Massrali向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說道:「歐盟認為,通過與中國外交部有聯繫的社交媒體帳戶故意散布虛假圖像是不負責任且不敏感(irresponsible and insensitive),而且根本沒有建設性的,特別是考慮到其所涉及的問題。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對澳大利亞駐阿富汗軍人嚴重不當行為指控進行了調查,並正在採取行動以解決問題。」
(來源:英國衛報)
自今年年初以來,坎培拉政府各層級部長都無法與中國政府官員進行聯繫,當時北京反對澳大利亞向國際社會呼籲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起源進行調查。中國當局已經對受到關稅打擊的大麥和葡萄酒等澳大利亞商品採取行動,但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不屈服於中國的經濟壓力,也已經加大了呼籲,要求與北京進行開放與定期的高層對話。Nabila Massrali對此表示道:「更廣泛地說,我們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並對中澳關係近期惡化感到遺憾。我們希望中國和澳大利亞能重新展開對話,避免事態升級,以及來自單方面的壓力。」
日本駐坎培拉大使館也在周五(12月4日)重申:「我們絕對不應該將貿易用作施加政治壓力的工具,日本將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議上,適當地考慮如果澳大利亞繼續承受此案件,則如何行使我們作為第三方的權利,以反對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施加關稅。」
本周早些時候,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就趙立堅的推文向中國政府要求道歉時,他就曾表示此次爭議事件不僅限於兩國,其他國家也正持續表達關注。但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王晰寧表示,莫裡森對推特問題的重視,將會對布雷頓報告中的戰爭指控引起外界更多關注帶來副作用。他在周五(12月4日)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 News)訪問時也說道:「人們想知道為什麼一個國家領導人會對中國的一名年輕畫家的作品有如此強烈的看法。中國大使館在上個月向媒體提供的申訴清單,並不是對澳大利亞的明確要求,而是提出部分我們所不同意的看法。」
莫裡森堅持不願意妥協申訴清單所提到的內容,表示其已經涉及到澳大利亞的主權問題。該清單也包括澳大利亞政府對中國在新疆和香港方面人權的批評,以及對中國投資計劃的封鎖。王晰寧也拒絕針對澳大利亞商品貿易運動的主張進行協調,他指出澳大利亞也針對中國進行了許多反傾銷行動。
(來源:推特)
澳大利亞也獲得國際盟友支持,12月1日擁有來自19個國家、超過200名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發起「全球買澳洲葡萄酒運動」,作為對中國對澳大利亞產品最新一輪制裁的回應,澳洲葡萄酒行業是受打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面臨高達212%的關稅。該活動在一段視頻中宣布,呼籲IPAC成員放棄他們常喝的飲料,轉而飲用澳大利亞葡萄酒,以聲援澳大利亞,反對中國的經濟欺凌。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向澳大利亞表達支持,臺灣外事部門也響應各國政要近期在社交媒體所推動的「自由紅酒」(#freedomwine)運動,並重申臺灣與澳大利亞理念相近,「站在一起將會變得更堅強」(stronger together)。臺灣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在昨天(12月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臺灣是為正義與公理而支持澳大利亞,稱當看見一國遭到另一國欺負時,其他國家卻未挺身而出提供援助。如果有一天輪到臺灣受到侵害,恐怕其他國家也不會給予支持,因此臺灣與澳大利亞是患難見真情。他也說明,臺灣和澳大利亞有長年的友誼與信賴,澳大利亞除了是臺灣年輕族群熱愛留學和度假打工的國家,雙邊更是在經貿、農業、礦能等各領域的頻繁往來。
據路透社在周四(12月3日)最新報導,澳大利亞議會周四通過一項法案,賦予聯邦政府否決任何與外國達成的協議的權力。此舉可能會激怒中國,並加劇中澳緊張關係。該法案允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阻止各州、議會或機構與外國政府達成的任何協議。莫裡森強調該法案並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該法是針對中國的。
來源:FX168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