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地球能在兇險的宇宙環境中得以生存,並且孕育出了無數的生命,最大的原因還是與我們的小夥伴太陽有關。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十分適合,不像金星一樣,常年都是500度以上的氣溫。在這樣的距離下,我們所感受到的溫度和熱量是最適合孕育生命的,地球上的萬物才安然的生存於此。在地球存在的歲月裡,也曾多次進入過冰川時期,幸好人類都堅持了下來。但最近科學家預測,在2030年地球也許會進入小冰期,這是真的嗎?
太陽活動減弱
太陽雖然一直在進行運動,但是它的運動也是有周期的。一般來說,當太陽運行到銀河系的銀點區段時,太陽的活動此刻最弱,所釋放的能量也是最小的,因此在這個時候地球上的熱量逐漸減弱,氣溫降低,這也意味著小冰期或許就要到來了。
歷史上的小冰期
冰期的出現其實並沒有準確的規律可言,在人類出現的這段時間裡,曾經發生過大大小小的冰期事件,小冰期雖然不如大冰期使地球黯淡無光、顆粒無收,但也會威脅人類生存。比如在17世紀中期的時候,一場小冰期降臨到了地球,持續時間只有40多年。雖然與百年的大冰期無法相比,就連我國的南方地區都開始在夏季下了暴雪。看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也深感擔憂,如果2030年真的有一場小冰期降臨,等待人類的究竟是什麼呢?
科學家的看法
關於這個情況,科學家認為我們不用太過擔憂,如今地球的環境已經開始突變,就連南北兩極這兩個最寒冷的地方也出現了30多度的高溫,這意味著全球的環境現在已經非常溫暖了。即使到了2030年,太陽活動開始減弱,也不會對地球現在的氣溫造成太大影響。
雖然現在各個國家都開展了保護環境的各項活動,但環境已經開始變化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在這樣的大形勢面前似乎有些微乎其微。冰川開始大量的融化,海平面的溫度持續上升,就連一些藻類植物都開始在海面上繁衍了,足以說明現在的氣溫形勢是多麼的嚴峻。如果小冰期真的降臨在這樣的溫度下,並不會對環境做出太大改變。
科學家認為,雖然小冰川的到來不會對人類產生太大影響,但在2030年之後,地球氣溫並不會像現在一樣持續增高。速度變得越來越慢,並不意味著氣溫開始下降。所以說保護地球的環境仍然是現在的重中之重,關於2030年的小冰期,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