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馮旭團隊在格點量子色動力學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2020-09-09 量子之聲

量子色動力學(QCD)是研究夸克和膠子之間強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論。由於強相互作用在低能區的強耦合、非微擾特性,使得微擾解析的計算方法不再適用。格點量子色動力學(格點QCD)憑藉超級計算機的助力,為低能QCD提供了一種非微擾的解決方案——通過對QCD系統進行蒙特卡洛模擬,我們能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得到精確的理論預言與實驗進行對比。這在研究核子內部結構、精確檢驗標準模型等多個方面,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迄今已經得到了眾多精確的檢驗,而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是當今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目標之一。在高精度前沿,人們通過實驗與理論的高精度對比來尋找新物理的跡象。在高階電弱過程中,由於標準模型的貢獻被高階壓低了,新物理的貢獻就會被凸顯出來。這使得高階電弱過程成為人們探索新物理的重要實驗場。理論上要精確計算高階電弱過程中的QCD貢獻,需要構造複雜的4點關聯函數、提取非局域強子矩陣元等,這在格點QCD領域屬於全新的開始,也是極富挑戰性的工作。

理論物理研究所馮旭研究員與學生及合作者一起針對光子-W玻色子高階圈圖的計算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新方法,解決了複雜關聯函數計算和分析過程中的一系列技術難題,並通過我國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三號原型機」超級計算機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Mira」超級計算機,在國際上首次完成了對光子-W玻色子圈圖的格點計算。從該計算出發,馮旭課題組將pion介子半輕衰變寬度的理論預言精度提高了3倍,這為高精度CKM物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信息。

這項工作最近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 124, 192002 (2020)】。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本科生馬鵬翔參與具體的計算和分析工作。馮旭為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其他合作者還包括德國美因茨大學M. Gorchtein博士、美國康乃狄格大學靳路昶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德國波恩大學C.-Y. Seng博士。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超算天津中心的支持。

此外,馮旭課題組還利用格點QCD計算了二階電弱過程的稀有K介子衰變振幅,為實驗尋找新物理提供可靠的理論對比;提出了長程核相互作用中宇稱破壞的新定理,極大簡化了在格點QCD框架下對宇稱破壞耦合常數的計算;計算了雙pion系統的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振幅,為構建從格點QCD到手徵有效理論再到多體核理論的無縫銜接完成了關鍵的第一步。以上工作均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 118, 252001 (2017); Phys. Rev. Lett. 120, 181801 (2018); Phys. Rev. Lett. 122, 022001 (2019)】,馮旭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相關焦點

  • 2018年理論物理所重要科研進展系列十九:從格點量子色動力學理解質子質量來源
    但是Higgs為夸克模型中組成核子的上下夸克提供的質量,在核子尺度僅為核子質量的約1%。從量子色動力學(QCD)出發,夸克質量的貢獻會被誇克凝聚的效應加強;而除了夸克質量的貢獻,核子質量中還有夸克與膠子運動產生的動能貢獻。同時,純粹的量子反常效應也對核子質量有重要貢獻。
  • 國際格點場論大會再次來中國!10年前在北大,這次在華師!
    6月25日,為期一周的第37屆「格點場論」國際會議(Lattice 2019)在華中師範大學成功舉辦。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家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名研究人員,以大會報告、專題分會報告及牆報等形式,主要圍繞格點量子色動力學方面的研究議題,交流探討近期格點場論領域中的重大成果和進展。
  • 量子計算最新研究進展: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求解施...
    打開APP 量子計算最新研究進展: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求解施溫格方程 中國科學報 發表於 2020-11-20 15:48:24
  • 取得重要突破!71個格點的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量子電動力學方程
    取得重要突破!71個格點的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量子電動力學方程 2020-11-19 10:07:13 來源:科技日報 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中國科大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Model)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
  • 季向東小組量子色動力學研究獲重要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教授季向東在量子色動力學研究中,解決了困擾強相互作用物理研究方面的一個重要問題。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中國科大在71個格點的超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Model)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
  • 量子點顯示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在量子點顯示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有望突破傳統鎘系量子點以及QDVision等國際公司的壟斷,研究成果以「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LED」、「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LED:一類新型雷射發射材料」為題背靠背同期發表於《先進材料》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02/adma.201502567; DOI: 10.1002/adma.201503573),並被選為該期封面。
  • 進展| 格點規範場與費米子物質場耦合問題取得進展
    格點規範場和費米子物質場之間的相互作用描述了諸多基本物理規律,涉及的範圍涵蓋從高能物理中的夸克禁閉到凝聚態物理中的量子自旋液體等廣泛的領域。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這樣的可靠方法,這就是為什麼近十幾年來,該研究方向鮮有進展的原因。
  • 理化所發光碳量子點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碳元素是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礎,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現代科技進步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C60、納米碳管和石墨烯等納米碳材料的發展,近兩年碳量子點成為研究熱點。與先前的蜂房結構納米碳相比,碳量子點具有優越的發光性能;與半導體量子點相比,碳量子點發光更穩定、易於功能化和工業化、無毒、製備簡單廉價,預期將給發光材料、光電器件、綠色環保、生物醫學等領域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開展碳量子點的基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 量子點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UV-NIR超快雷射誘導磷硼酸鹽玻璃合成CsPbBr3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摻鋁和熱處理工藝在硼磷酸鹽玻璃中得到具有優異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的CsPbBr3量子點,通過超快雷射誘導在玻璃表面和內部析出了鈣鈦礦CsPbBr3量子點,該研究擴大了鈣鈦礦量子點的應用範圍,在構造3D光學器件領域具有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 量子點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UV-NIR超快雷射誘導磷硼酸鹽玻璃合成CsPbBr3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摻鋁和熱處理工藝在硼磷酸鹽玻璃中得到具有優異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的CsPbBr3量子點,通過超快雷射誘導在玻璃表面和內部析出了鈣鈦礦CsPbBr3量子點,該研究擴大了鈣鈦礦量子點的應用範圍,在構造3D光學器件領域具有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另一種不足是無法模擬規範場的真實狀態,即無法同時產生規範場和物質場,更不能研究這兩種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科大潘建偉院士研究團隊通過多年努力,開發出了一系列獨特技術,既可同時產生規範場和物質場,又可對近百個原子級別的量子多體系統進行精確調控。
  • 中科大聯合國際團隊取得量子測量研究重要進展
    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德國、義大利以及瑞士的理論物理學者合作,在光子系統中首次實驗使用糾纏集體測量(entangled collective measurement)將量子比特熱力學系統中投影測量的反作用(back action)降至最小
  • 中科大量子測量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11月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日前在量子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德國、義大利、瑞士理論物理學者合作,在光子系統中首次實驗使用糾纏集體測量,將量子比特熱力學系統中投影測量反作用降至最小。相關成果於11月16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國科大在量子點單光子源量子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點單光子源量子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5-03-2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為此,潘建偉小組發展了新穎的量子點共振激發、多雷射綴飾態、高效螢光提取和單光子濾波技術。在此基礎上,在國際上首次證實通過雷射操縱量子點的自發輻射路徑之間的量子幹涉來控制自發輻射,實現對單光子光譜的動態調製,並系統證明了多光子ac斯塔克效應。該實驗不僅解決了一個重要的量子光學基礎問題,同時也展示了量子點體系的魯棒性和多參數可調節性,為未來的固態量子信息技術奠定了基礎。
  • 71個格點的量子模擬器 成功求解量子電動力學方程
    來源:科技日報71個格點的量子模擬器 成功求解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本報記者 陸成寬量子模擬器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獲得突破性進展!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求解,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首次模擬了規範場與物質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並由此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性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進展
    北京時間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央廣網合肥11月19日消息(記者劉軍)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
  •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團隊先後全職引進國家級、省級人才工程人選解明教授、王德宇研究員、劉志宏教授等高層次人才。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